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教育

教育不能朝三暮四中学老师随笔

教育1.68W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不能朝三暮四中学老师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不能朝三暮四中学老师随笔

“朝三暮四”一词来源于庄子的《齐物论》,现今多理解为见异思迁,意志不坚,朝令夕改,常比作某人说话不守信,做事不可靠。据傅佩荣《向庄子借智慧》中从养生的角度所诠释的,朝三暮四意在启迪人要努力避免被一时一地的状况所局限,应用整体长远的眼光看待世间的荣辱与得失,这样才能顺应人之天性,求得内心平衡。比照教育,不管是从现在的意思还是从整体的观点来看,都能引发一些感想,求得一些道理。

现在的教育明白人都看得出它已陷入了一种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分数,为选拔而选拔的循环怪圈。按理,教育本是充满美好,让人精神愉悦的活动,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学生叫苦不迭,厌学怕学。教师牢骚满腹,混混日子。在这样一种极不和谐、充满尴尬的氛围中,素质教育的口号不绝于耳,新课程的精神昭示天下,减负的政策上通下达等。这些改革、政策、举措的本意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良好发展。而关键是中国的教育如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般,考试不好而又非考不可,都知道苦不堪言又无法逃避现实。既要落实上级精神指示,又要立足分数为根的现状,这等于说教育既要让人仰望星空,畅想未来又要让你麻木不仁地趴在地上。即使偶而仰头而望,你也无动于衷,就算会生发一点美好联想也会顷刻间回到无奈的现实。

这其中什么在作崇,除了以一贯之的考试制度起本质作用外,我们缺少的是一种对理想的坚守。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政策常常在变,下面行动层出不穷。若是真正对照执行,那就能着眼于学生的生态自然发展,是民族国家的兴事。而现实更多是“欺上瞒下”,流于形式。大家你好我好他也好,相安无事,明哲保身。中间恰恰缺少的就是有力的监督。列宁说过:如果没有一个保证法律执行的机构,那么法权就等于零。事实上,大家心知肚明,如果教育政策的美好愿景与导向功能得不到真实有效的贯彻,那么其现实功效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为零。所以,教育不能朝三暮四,朝令夕改,意志不坚,即便仅仅为了考试也不会有理想的升学率。更何况谈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呢?

若是按整体的观点来看,现今教育急功急利性的一面逐渐暴露无疑,其目光短浅,直指考试。带来的是教师、学生唯分数至上,一旦脱离考试,学生的天性将会极大释放,甚至会让你惊奇。释放之后又将有所茫然无知,未来何去何从,听天由命。看每年中考高考后,有学生在校园集体撕书,漫天雪花,又是一种怎样的疼痛?有学生疯狂游戏,通宵达旦,又是一种怎样的怜惜?有大学生步入象牙塔后自由散漫,自我放纵,直至迷惘彷徨,归于沉寂。步入社会,面对无情的现实,才如梦初醒。原来失去的总是美好的,一切不可挽回。类似心痛现象比比皆是。按理以“朝三暮四”整体的眼光看,现有的成绩只是代表过去的努力,后面的学习和人生看似轻松也不能信马由缰。更应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深谙此理又身体力行的聊若星辰。

据笔者思考,如今教育本末倒置不仅仅体现在考试与个人展的矛盾中,也体现在学业阶段的要求上。按理基础教育是人人享受的.国民教育,重基础重素质,本是理应轻松愉悦。而现实是前紧后松,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阶段考试之风愈演愈烈,学生于水深火热之中求行进。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大学教育是“自由王国”。若是自由的思维,自由的学术、自由的思想、自由的学习那倒是好事,关键是自由的随意无章、自由的散漫无趣、自由的庸俗不堪、自由的玩乐放纵。或许,我以偏概全,操忧过头,但若不从整体、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一生成长,审视国家各阶段的教育安排,那怎能有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掷地有声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国家兴盛,关键在科技与人才,而归根结底其基础在教育。如果教育只知“朝三暮四”,只满足于一时的荣誉利益,而不心系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国家民族的未来,那么它会离教育的自然生态的本真之道会越来越远!希望不是笔者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