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个人范文 > 讲话稿

准确把握高考合作创造未来讲话稿

讲话稿1.75W

各位家长:

准确把握高考合作创造未来讲话稿

大家好!今天,我重点与大家交流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怎么认识,这是我们在座的家长所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学生学校面对的一个问题。有的家长认为我们是不是倒霉呢,刚好这一届学生碰到了,其实我们不应这样看。其实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学会面对挑战、勇于面对挑战,这本身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所以我们学校历来就是要学生学会面对挑战、勇于面对挑战。我们也不把新高考当作多么大的困难,在2014年上海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同步进行研究,老师就分批赴上海进行培训,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准备很充分,充满自信的,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

大家都应该知道从今年的新高一开始,我们的高考模式发生了的变化。原来的模式3+X,“3”就是语文、数学、英语,X就是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理科的三个科目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试卷叫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文科三个科目放在一起,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综合起来叫做文科综合,X就是理综和文综。所有的考生只有两种选择,选择文科的组合还是理科的组合,这就是我们原来理解的文理分科,原来的高考就是在文理分科的基础上分两大类来进行考试。

而现在的高考叫做“3+3”,前面的“3”还是语文、数学和英语,后面的“3”就没有固定的选择了。后边的“3”就是每个学生从六门学科当中任意的选取三门。原来我们的高考只有两种选择,现在六门学科任选三门有20种选择,我们过去文理的概念就没有了。你选的这三门的科目也可能有理科的科目,也可能有文科的科目,所以新高考最直接的一个变化就是不再分文理了。

过去很多家长、学生在选科的时候很困惑,我到底是适合学文科还是适合学理科,而这时候有20种选择,到底怎么选好,大家顾虑比较多。那怎么样来选择,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问题。实际上,从的内涵上来看,他为什么要这样改?根本是因为每个学生特点本来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特长,单纯地分文科和理科这两类是不科学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强项,所以你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擅长的学科来学习,是最容易成功的。沿着优势学科发展是最有活力的,最具有创造力的,是最有益于成功的。所以一方面是要求在学科上的改革,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如何选择,从现在开始选择你擅长的科目,选择你学习优势的方向,实际上,一定意义上也选择了你发展的方向。

大家想一下:还有什么比在人生当中学会选择自我发展的一种正确的道路更重要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高考是从这样一个内涵上来影响和引导孩子,我想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种改革给大家带来的困惑实际上也没有这么复杂,所以现在大家一谈,把选课走班炒作得很厉害。这里面有很多所谓的专家,更多的是商家进行的炒作,一炒作学生家长都着急,这样商机就来了:你来我这儿我给你培训和指导啊,还有有关的资料可以看一看,还有光盘,还有软件……所以我们不要过度的去跟风,也不要过度的担心。实际上我们就应该从内涵的要求上去想,这个到底要干什么。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够让学生自由选择,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来发展,学生在这样一个方向的发展是最有效的发展,是最充满活力和最具有创造性的发展。

所以我们抱着这样一个态度发现其他的并不是太大的问题。选课、走班都好安排,但是我们看到的真正的模式形式之后,想到是什么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发展,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学校在这个方面的一个做法是充分、细致、有深度地准备而不是局限得像社会上炒作的把精力用在怎么分班怎么选课上,我们最大的关注点放在学生怎么发展有利上,他对什么感兴趣、他的优势在哪里,怎么发展对他的今天有利,对他的未来有利。新高考后面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们还会在今后的'具体时机里再和家长及时沟通。

第二点就是自主招生。现在家长也关注自主招生的问题。为什么要推自主招生?自主招生说到底也是一种综合考察。这说明我们过去的高考单纯地从卷面考察是不全面的,不能全面地、客观地来考察、选拔一个人,所以才出了自主招生。通过卷面的考察是存在局限性的,那自主招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尊重特长,所有学文科、学理科的都用一种试卷来决定,如何能看出特长?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而每一个人的特长都是重要的,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感兴趣的方向上、有优势的方向上得到有效的发展,才有了成功。所以这在选拔人才时,国内一流高校是非常重视自主招生的。

故在自主招生当中,就出现了特长的选拔。学科特长特别受重视,现在高校比较看重的就是学科比赛,作文大赛、英语大赛、物理化学生物奥赛,学生在这一个专业上有没有特长,其实代表着他在这个专业上有没有发展的潜力,所以这是高校判断人才的一个标准。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他的实践性,单纯从试卷上来考察的话,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是看不出来的。所以高校就增加了面试,冬令营、夏令营在那里几天的学习生活,通过这样来活动来看你的组织能力、你的思维能力、你的情商,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一个考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有的这些都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潜能和潜力,所以高校就是要通过自主招生这样一个途径更加全面地来选拔学生,尤其是顶尖的大学,所以这样就有了自主招生。现在高校自主选拔主要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高校自己组织的自主招生,是到学校去让孩子进行学科测试,另一个是面试。还有一种就是综合评价录取,它包含了学生的发展报告、学业水平考试。

就像刚才提到的,我们好多学生现在选三门,好多学生都做好准备了,选哪三门从现在开始就选好了,剩下的三门就不管了,这也是不行的。所以要打好全面基础。3+3,第一个“3”是共同基础,后边的“3”是特长;没有选的那个“3”必修阶段也必须学扎实,因为它代表着全面基础。所以在综合发展报告里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就是学生发展报告里边看学生各科有几个“A”几个“B”,所以除了高考要考的科目,其他的科目也都要达标。这样才能在自主招生上赢得一个好的条件。另外,还有个人兴趣特长,运动会当中取得了什么名次?学习当中赢得了什么奥赛名次?唱歌比赛取得了一个什么名次?这都是他的特长和技能。通过这些再加上面试,才能较为全面的考察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全面发展,是否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说到底,这个自主招生就是一个全面综合的考察、选拔。是我们高考书面考试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实践证明,一些高校,尤其是北大、清华,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拔的学生是非常受认可的。这些学生在大学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后劲比较好,发展的状况比较好,所以说就应该是一个方向。

这里也要提一点,可能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没有很突出的特长,是不是就没有比较必要发展他的特长。这个特长和成绩没有太大的关系,每一个学生除了这六个学科,还有体育、艺术等等方面,总有他相对擅长的方面,这也是他的特长。所以特长不是绝对的,他能拿奥赛一等奖,我不能拿一等奖我就没有特长了吗?不一定。二等奖也是特长,甚至没有拿奖,但是这个学科相对来讲就是我的优势,这也是优势学科。所以这个优势学科代表着一种基于优势的发展,这对个人来说是最好的发展,对学生来讲影响他的一生。同时我想这个优势的发展还能引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数学有优势,而数学的优势表现为一种思维优势,而这种思维作为一种能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思考问题的方式,训练好了各个学科都是受益的。大家应该都有这个体会,比如打篮球,擅长打篮球,则体能、协调性、技能都有发展,在此影响下,其他方面诸如跑步、弹跳等运动能力都会有提升,所以学科能力是相通的。所以有条件的,孩子有这个愿望的,大家要积极地创造条件,积极地去支持他,并不是拿不到奥赛一等奖,学了就没有用。所以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生的深度影响,而不能用功利的标准去简单衡量。

第三个问题就是家教的问题。现在这个市场很大,市场好都是“家长支持”的结果,也是迎合了家长现实的需要。这一方面也说明家长重视教育,舍得在孩子身上下功夫。但是大家大部分应该都有这个体会,家教很普遍,但是总体上效果不是很好,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我们更重要的得考虑是否需要,能不能给我们这个帮助,这是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所以你是否了解孩子?他需要什么?他的困惑在哪里?就像就医,需要了解病情一样,了解孩子是前提。说到底,最了解孩子的除了我们家长,再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和学生有着长期的、方方面面的接触,他最了解孩子的问题。但外面的辅导老师没有一个长期的、深入的了解,他只是讲知识、讲内容,他不了解孩子的问题,这种指导没有针对性,就没有效果。这就是没有实效的原因。

家教,我们说在学习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困惑才去找家教,也恰恰说明了这个孩子存在的问题不是表面问题,他是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家长,能不能找到他的根上去?他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找准了,我们再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重点。而往往这方面,家长了解得少。社会上有一些教师水平是比较高的,他们都会在和孩子们的交流当中发现问题,看他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找到他的根源,帮助解决和指导,只有这样的才是有效的。所以我们鼓励孩子出现问题能多和老师交流。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开家长会,我们开学生会,都是通过调查问卷来进行的,不是校长坐在这里一套理论讲下来就结束的。我们是通过问卷调查来看反映出来的问题,找到他们的困惑,有针对性地来进行,教育就应该这样。本来就不是问题的问题,给大家讲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这里,大家应该把握好。当然我刚才说了,现在家教最有价值地方,在于孩子特长的发展,因为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说,从特长发展的需要,比如各类竞赛等等,在校外寻求指导是可以的。在特长的发展上,我们家长中间有高手,在社会上有高手,还有在一些高校,能够找到一些帮助解决问题的资源,这才是家长最应该做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我们还有好多问题需要沟通,需要解决。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我们家校合作是有分工的:学校的优势,家长不要代替;家长也有自己的优势,学校更代替不了。我们合作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学生身上来实践。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词就是“不能替代”。所有的替代,都是让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举个例子就是选课,学会选课,选择按自己的发挥方向,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这是多么重要的课题。这不是耽误时间,这是高考最内涵的东西,凡是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的,都是学习的内容,我们不要代替,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营造好的氛围、做出好的示范、做一个榜样,应该给创造他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其余的,还是要交给孩子。老师再好,再有学法,最后都要变成学生有学法、有才能,才能产生发展和进步的效益。所以,要想办法让学生得到锻炼,这一点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不要越位,不要代替,否则,我们做的都是无用功,我们的家校合作就没有意义了。

还有很多问题,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沟通,我就先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