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个人范文 > 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1

7月14日——15日,我们在昌乐二中的报告厅里聆听了潍坊市的语文教育专家的经验报告。大厅里虽然酷暑难耐,但是专家们讲得精彩,我们听得很认真。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 运用经典的魅力

潍坊幸福街小学的王安存主任为我们讲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最近几年国学经典课程已被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上来,社会上也举办了一些“国学班”“国学启蒙馆”之类的辅导班。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专门开设了国学课程,每周一节,每天早晨走进校园你就会听到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诵读声,每到这时我仿佛感觉自己又走进了几百年前的私塾,仿佛看到孩子们摇头晃脑诵读的样子。走在书香校园里,有着经典的浸润,幸福感油然而生。

今天听了王主任的报告,让我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上豁然开朗,她强调经典诵读要做到“理解、记忆、运用”同步进行,一直以来,我采用诵读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读成诵”的教学方法。结果发现,孩子们记忆的很快,我们四年级学生诵读了《道德经》,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孩子们背诵得很快,可见孩子们的记忆是非凡的,但是我却发现,孩子能熟练诵读,却不会运用,不会运用的原因就是不理解。而今天王老师的报告如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

除此之外,我深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学积淀,才能在课堂上出口成章,在教学上才能游刃有余,所以在孩子们背诵经典的同时,我们老师应持之以恒地背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储备下受用不尽的才华,才能做一名呢合格的语文教师

二、追求心灵的财富——专业成长

我们参加骨干班培训、新秀班培训、校本教研,以及外出听课学习等等,应该追求的是自身的专业成长,并非为了外在的荣誉证书,或者外在的功与名。我们应该追求生命本质的东西,专业成长正是内在于我们心灵的财富,专业智慧,专业能力,专业经验,如金一般的宝贵。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比任何荣誉证书都更有人生价值。

三、积极学习,积淀文化素养,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听了张云杰、张秀红、郭美玲老师的报告,让我觉得作为老师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学习正是每一个有所成就者的不二法门。谁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谁就能永远保持青春活力。什么时候放弃了学习,什么时候就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失去了读书学习的兴趣,觉得没什么好看了,好像什么都知道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我们开始固步自封了。

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文本解读的能力,它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的水平是文本解读能力的直接体现。老一批特级教师令人惊叹的便是极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而文本解读能力背后,则是深厚文化素养的支撑。文本解读三个层次:课文说了什么,课文怎样说的,课文为什么这样说。

提高文化素养,我们已经失去了优势,因为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不是大学中文系科班出身的,这是无法追回的遗憾。但先天不足后天可补,那就是学习。学习是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的,广泛阅读经典,阅读名著,日积月累,仍可期待。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文化素养也是,文本解读能力也是,教学智慧也是。只要我们有心学习用心积累,总能一步一步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正是一直以来的积淀,才成就今天的你我。我们应该树立一生备课的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早就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穷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思考。”

要想干好工作,当好教师,就要静下心来,留一点时间学习,找一点时间学习,挤一点时间学习,来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惰性,来矫正我们因忙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来开启我们因机械工作而掩饰了的心扉。要做好老师,就要读好书,善学习,学而不厌,持之以恒,才诲人不倦啊。

四、心存理想,坚持实践

《小学语文教师》刊出了《管建刚和他的作文教学革命》,管建刚是江苏吴江爱德双语实验小学副校长,苏州市学术带头人。他的作文教学革命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办一份班级作文周报,名叫《评价周报》,配一本评价周记。评价周记分为两部分,一是每日简评,二是每周一稿。他的作文教学革命逐步构建了三大系统,动力系统、助力系统、保障系统。动力系统第一年等级评奖,第二年积分活动,第三年稿费活动。

他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作文教学革命有多创新,而是他坚持做了8年,办了300多期的《评价周报》!这是一种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正如他自己说的:“一件事情,当你坚持做8年,你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你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才能坚持下去。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同时,也就是教育智慧孕育和诞生之际。”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打井的精神!契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缺少灵感,缺少的正是灵感之后的坚持不懈!浅尝辄止,见难即退,正是我们不能成为大家的根本症结所在。平庸,就是这样形成的。

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是想了之后做出来的。只有想是没有结果的!更重要的是要实践,坚持不懈的实践,不断加以反思的实践!

虽然仅仅培训了两天,但它对我来说却又是一次观念的洗礼,理论的提高,技能的增长。我们如果能够心存理想,坚持实践,此生必有所成,必有所获。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2

今天,我们济宁市各县区的语文骨干教师齐聚金乡,共同聆听各位专家教授对国家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学科培训所做的报告,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虽然时间比较紧,任务比较重。我们每个学员都听的认真,笔记也记得基本细致!我也是如此。尽管快速记笔记,还是留有好多遗憾。也只能支离破碎地说说自己学习的心得了。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望批评指正!

首先,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爱国主义思想。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精选古诗文129篇,比原来增加了百分之八十。期中,古诗词112首,文言文14篇古典名著节选3篇。

我还明白了小学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语文的理解能力;二是语文的运用能力;三是思维能力;四是初步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必须加大语言表达,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

发展阅读教材体制,实施“三位一体”课型。三位:精读课;略读课;注重往外阅读延伸!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扩大阅读量!努力遵循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解决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让我们都明白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新教材从三个角度,三个层次来体现它的特点。一是高度:它体现了“国家意志”、“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根铸魂”艰巨的任务。二是深度:教材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三是创新点:其一,双线结构的`单元编排体系。使人文主题和语言要素结合起来!其二,阅读与表达并重的教材编写特色。其三,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其四,语文要素。包括阅读要素和习作要求。其五,单元特色。普通单元、特殊单元。

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即将过去了。我的收获不止这些,我们的目的不止如此。我们要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使自己教的轻松,让学生学的愉快!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3

XX月XX日至XX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国培计划”四川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人能够静下心参加学习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要树立为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而学习的理念;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必要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和对待。我非常珍惜能有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新的奠基点、人生的又一起跑线,更是我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农村教育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条件。对于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来说,既要有为学生、学校服务的意识,更要有服务的本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个人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各位专家、学者和我们进行了交流,对我们进行了引领,老师们的讲解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且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使我深刻地感到自己的认识明显存在局限与不足,老师或幽默或儒雅的风采让我为之倾倒,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为之震憾,他们精彩纷呈的XX演绎和彰显个性的理念宣扬让人折服。本次培训,好比面对一桌丰盛的大餐,一盘盘“山珍海味”让我们目不暇接。

一、品——课程之丰盛(培训的基本情况)

这次培训课程涵盖面广,内容非常广泛,新课改、教学预设、课题、儿童教育等无不涵盖,既突出了时效性、针对性,又是完美的整体,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良苦用心,又说明了教育部对这次“国培计划”的高度重视,独具匠心。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课外活动上的周密部署,名师的言传身教,无一不体现出组织上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令人耳目一新,在学习期间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学无止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流连忘返。

二、感——XX之精华(名师授课的特点)

不同专家,不同理念,不同视角,不同收获。由于专家教授们从事不同的实践活动,研究领域不同,XX背景不同,正是这样精彩各异的身份才使我们吸纳不同的信息,启发我们多样的思考角度。专家教授能将丰富的实践经验、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XX积累融会贯通,思维活跃,视角新颖,于此总结出的观点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课堂上厚积薄发的从容这给了我们诸多思考。

刘永康教授的《走进新课程改革——十年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反思》讲座,对当前我国十年来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弊端侃侃而谈的独到见解,语言犀利而准确,风趣幽默,让我们惊叹与佩服。他是我认识到,原来我们一直在课改的误区中:在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在教学关系上我始终凌驾于学生之上……而这一切都是我对课改认识不深造成的。同时在他的讲座中我也找打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一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储备渊博的语文知识,锤炼良好的思想品质。二是避免把尊敬学生搞成无原则的吹捧,杜绝把欣赏和赞美学生演变成上课时奉行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原则。三是不能将愉快的教学庸俗化。

李云龙老师虽说讲的是《教学适切与教研支持》这个话题,但他授课的角度新颖,把具体案例与XX知识结合起来,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学预设”,使我明白了教学预设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充分预设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但是教师的预设再充分,课堂中还是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这种资源,随机应变,适时引导学生,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而要想提高教学机智,平时就应加强学习,多阅读教学杂志和XX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XX水平和业务修养!

XX老师关于“课题”的讲座能将复杂的枯燥的问题通过身边的案例化简为浅显易懂的道理,为我们揭开了课题的神秘面纱,对我起到了触类旁通的指导用,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课题实际就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不产生各种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在做微型科研。所以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素养,必须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做一名真正的学者型,探究型教师。

XX老师从小学、语文、教学三个方面诠释了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含义,幽默诙谐的小故事配合摘录的教学片断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在课堂上体现童趣,回归学生的自由天性;有层次、有梯度的引领着我们打造有效教学,让自己的课堂更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

XX老师带领我们竖起心灵的镜子,追寻教师职业幸福的根源。成老师告诉我们:经验是可贵的同时也是可怕的,可怕的是经验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发展,固守原有,没有创造。经验能熟能生巧,也能熟能生笨,养成惰性、倦态,而惰性、倦态是阻碍自己发展的绊脚石。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超越自我,可我们不能把自己禁锢在语文专业中,我们要超越学科,学习儿童研究。现在的老师的毛病就是忘掉自己的童年时代,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小大人,让学生脱离了童真和乐趣。所以现在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儿童回到自由天性上去,回到儿童的伟大之处(儿童的生成性、创造性),回到儿童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上。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天性,才是老师的职责所在。永远不要忘记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语文。把儿童学习的权利还给儿童,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这段您写的很深刻,就没改动)

总之,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座在激情的背后确是一种独立思考光芒的闪射。他们在各自的XX视阈中加以探究、拓展,平面的语言文字变成跳跃的音符。

三、悟——行动之坚定(关于学习的启示)

“国培计划”虽然短暂,但是却建立起了我们农村教师自我提升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农村教师的职业能力得到了锻炼、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留给我们的必然是终身收益的收获和永恒充实的思考。这次培训,能融入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最先进的人文社会知识。感受到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如此的紧迫。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自身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差距,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一次又一次与老师们的思想、观点发生着碰撞,他们中有的让人迷惑,但驱使我加快思考和探索的脚步;有的让人思路清晰,坚定了自己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更多的是为我找到了工作的钥匙、教育的真谛。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农村语文教育事业上,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

一言以蔽之,教育之路漫漫,我坚定行走着……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4

xx年12月3日----12月17日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师范大学,参加了国家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三期培训班的培训,15天来的学习,也是我有生以来参加培训学习体验到的时间最紧张、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独特、专家最众多、收获最丰厚的一次培训,我觉得此次培训可谓是不虚此行,终生难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名家荟萃,异彩纷呈——万紫千红均是春此次国培,拥有强大的专家团队,粗略数来约有20多位顶尖级的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等作专题报告或出示观摩教学,可谓是名家荟萃,异彩纷呈,令你目不暇接,这使我想到了“红杏枝头春意闹”“万紫千红均是春”,她还使我觉得如同在你面前不断呈现着一顿顿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让你受用不尽,让你回味无穷。现在想来每一位专家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往常,他们大多人我只能在各类刊物、网络上翻阅到他们的观点、篇章,很难有机会面对面一睹他们的大师风采,聆听他们对用毕生智慧心血换来的理论成果的阐释,而现在我做到了,我感到由衷的幸福与自豪!我也由衷地感谢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给我们创造的难得的进修机会,感谢上师大领导为我们学员的培训所做的精心安排,当然一位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和耐心指教也会永留我心-----

xxx老师,这位全国小学语文协会理事长、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对语文教育有着执着的情怀、对语文教育规律有着娴熟的把握;吴忠豪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材主编,谈起国内外教育如数家珍;唐懋龙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虽年近花甲,但作为我们的班主任,精神是那么矍铄,言语总那么风趣,真是个可亲又可敬的老顽童;吴立岗研究员,作为全国小学语文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培养了那么多的著名教师,谈起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教育他是头头是道;吴念阳教授,是语言学博士,作为上师大发展心理学专业的领军人物,曾出访过多个国家和地区讲授儿童心理学,他的报告令人耳目一新;丁炜教授,这位教育学博士,对于微格教学研究独到而深入。徐家良老师,这位74岁的老特级教师,仍活跃于教育教学的战线上,现在还是上海市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执行主编,听他讲话那么干净、逻辑、清晰,言语造诣很深,真的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楷模;徐鹄老师,也是一位老特级,现为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理事长,他的作文教学研究已自成体系。沈大安,这位浙江省的特级教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者,国家级远程培训小学语文学科领衔专家、主讲教师,他对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更是系统而深远;于永正老师,我们熟知的特级教师,他朴实、扎实、真实的教学特色永远彰显着小学语文教学的真谛。徐根荣老师,我们敬仰的特级教师,作为全国小语会常务理事,香港小学中国语文教材的主编,对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孜孜以求精神让我们赞叹不已。

篇幅所限,我不能一一列举每位专家带给我们的震撼与启迪,我只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他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眺望教育远方的窗口,赐予了我们一把把打开小学语文教育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我也仿佛看到了小学语文教育百花园里万紫千红的烂漫春景!

二、交流碰撞,百家争鸣------黄沙淘尽始得金此次国培,内容丰富多彩,专家报告观点鲜明,力证充分,旁征博引,各抒己见。围绕现代教学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这一核心主旨,分别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就课程理论、教材解读、教学策略、信息技术等方面剖新了国际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情况,我们学习了网络数据库使用、bb平台课程学习导引的方法,听取了如何做智能型教师、如何进行儿童文学欣赏、如何进行微格教学观察、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常规课教学、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小学识字、阅读、作文教学的策略及运用情感心理学原理,更新课堂教学理念等报告,在这种百家争鸣的交流中,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碰撞着,生成者,真的有种黄沙淘尽始得金的感觉。尤其从这几位教育专家身上我获得了不少教育教学的真谛!

一是唐懋龙老师的讲课,让我明白了语文教学研究的真谛----要走向实用。他讲的主要内容是《小学语文常规课堂教学》,唐老师结合自身3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及多年来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体会,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地畅谈了常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方式方法等,收获十分厚重,研究精神也令人折服。从价值取向上,就为什么要研究常规课,唐老师从国内到国外,从香港到台湾,用大量的数据,详实的资料进行了充分的阐释,让我们认识到常规课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教学的落脚点,那就是要创设语文味课堂、语能性课堂、语效性

课堂,让孩子们课课有收获,天天有进步,得到发展,不断提升,使语文教学更趋向理性。从研究方式上,对如何研究常规课,唐老师更是如数家珍,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校本研究时操作内容、操作工具的开发等,让我们感受到教育教学研究不能只跟着感觉走,要进行科学的有数据分析的研究,用事实说话,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才会是理性的。总之,听了唐老师的课,我更加明白了语文教改的方向,明白了一位好老师不仅要反思,还要会反思,因为科学研究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助推力!

二是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让我明白了课堂教学的真谛-----真实、朴实、扎实!头发花白的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观摩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就这篇课文而言,于老师教学版块相当清晰,这就是生字词教学版块、朗读训练版块和练习如何根据三句话写回信版块。整堂课于老师用情与心还原出一堂最质朴的语文课,尤其是他的示范性教学引人深思,他的书写示范、朗读示范、写作示范,无不让人想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义,不禁使人感叹,示范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大影无形,大教无声。于老师的身体力行为我们年轻教师做出了榜样。当孩子们在写回信的时候,于老师这样说道:“想要抒情吗?请用排比;喜欢你写的事物吗?请把它当作人;喜欢于老师的字吗?请你练字。”于老师平等的对话,让我们听到的不是教而是导,看到的是如何善待学生,如何从学情出发上好每一堂课。是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重点是要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要为孩子们的人生打好底色,人生是花,语文是根!于老师用“三实”课堂告诉我们:字是练好的,书是读懂的,作文是写出来的!

三是崔峦老师的报告,让我明白了小学语文教改的航向----由内容理解为主转向以表达应用为主。崔峦老师作的是《儿童阅读与阅读教学》的讲座,他在报告中对语文教改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他指出:教改后学生出现词汇量下降、书写不工整、阅读量小、怕写作文、口语交际不尽人意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有教育体制、人才观的原因;有课改初期思想、方法的原因;也有课程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等,并用大量生动的例子向大家阐释了儿童阅读及阅读教学的现状、重要性和改进策略,使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推动儿童大量阅读、实施课程化的设想对我触动很大。总之,我感到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教改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教改方向也越来越明确,真的是应了这样一句话:黄沙淘尽始得金!

三、答疑解惑,实践反思-----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次国培有四大板块:主题课程式研修板块、专题行动式研修板块、网络课程式研修板块和教学案例开发式研修板块。

我感触最深的是“专题行动式研修板块”,此板块经过“专题行动小组的建立”、“行动专题的确立”、“课例的打磨”、“课堂教学展示”和“教学反思交流”“研究专题报告的撰写”等一系列的行动研究,特别通过专家的全程参与指导,我们通过一次次的交流打磨,逐步印证了我们的所学所思,释然了我们的疑惑不解,调正了我们偏离的航向,特别使我们掌握了确立导学目标的方法及由教内容为主转向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的导学策略,真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此次培训,也许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参加的意义非凡的培训,它带给我沉甸甸的收获,带给我众多的思考,也带给我肩负的责任与嘱托,作为一名国培班学员,今后对于此次所学,不仅要在自身的课堂上去实践研究,也不仅在自校的实验中生根发芽,还要在推动当地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去宣传弘扬新理念,努力作有效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5

8月19日---10月14日,我很幸运参加了由海宁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90学时)培训”,这次集中培训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通过聆听智者的教诲,同时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给我带来很多心灵的震撼和教育理念的收获。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是我通过这次培训获得的一些具体的心得体会。

一、专家引领,提升解读,让我的知识更丰富了

本次培训,我们有幸听取了多位专家、名师的讲座,都是获益良多。 虞哲中老师作的《语文评价改革与教学改革的策略》的讲座,从语文评价改革的本质、教育的功能向我们陈述了专家眼中的教育观;又从高效的教学组织、教育的智慧引导我们反省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我们从主观上改变自身专业成长中存在的几个阻碍因素;更是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技能和教师理应扮演的角色,为我们提供实际可行的专业发展方法策略。

刘晶老师的《基于文体特点的语用型课堂构建》的讲座,从新旧课标的变化,向我们解释新课标下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并用生动的事例指导我们。何方芳老师的关于阅读教学的讲座,从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年段目标向我们阐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要教什么,又从不同年段的课堂实例为我们剖析语文阅读教学要怎么教。

这些讲座把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把名师名家对语文课程的解读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讲座把小学语文从识字写字——文本阅读——交际作文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暴露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得以反省;又把名师名家研究得来得解决我们自身问题的方法策略介绍给我们,为我们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专业提供帮助。

如果说以上的理论学习是从面上破解我们专业成长的瓶颈,为我们专业成长提供指引,那么王爱民老师的《深入解读教材 有效实施教学》和江惠红老师的《从语言形式谈语用落实》、和徐晓红老师作的《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则是点面结合、以点为主地为我们剖析了语文教学的现状,利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解决我们在解读文本、把握文本、设计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供我们务实语文教学的方法。几位专家是手把手地教会我们从作者的角度、编者的角度、读者的角度和教师的角度层层读懂教材、发掘教材;教会我们挖掘教材中言和意的方法;教会我们实现言意兼得的课堂教学的设计流程。

二、内化理论,付之实践

为期5天的理论培训一结束,9月份马上进入实践培训。我们的实践培训在紫微小学汪英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实践课指导老师汪英老师全程聆听并指导了我们们小组学员沈新茵的实践课,并和我们每位学员一起备课,作出了精彩的点评,这也是我们本次培训的一个学习亮点。汪老师每次的指导都是先从教学理论入手,然后借机切入教学过程,给每一位学员做了很好的引领和指导,让我收获着语文教学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让我对语文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让我收获满满。我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1、“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在活动中,我对于备课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课堂设计有了很多收获,尤其是观课,自己有了很深刻的体会。和小组成员坐在一起,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得失,共同交流自己的感悟,感觉受益匪浅。1.磨课中自己不是课堂的旁观者,而是课堂

的设计者。以前听课,总感觉自己是课堂的旁观者,课设计得如何与自己关系不大,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每次收获都是甚微的。而这次研讨活动,自己主动参与其中,参与全过程点评,让自己成了课堂的主角,无论是听课还是评课,我都是积极主动,让自己时刻以一名设计者的角色出现,这样教学的灵感就不断浮现,受益也在不断增加。

2. 听评课让自己学会了调动学生,学会了自我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深受启发的是各位老师对学生的调动和细致入微的引领。从课堂问题设计到整个教学流程的优化,从教学难点的突破到课堂训练的实施,每个环节都让我们细致地探讨,这着实让我感到教学的深入,这一切又都渗透着学生兴趣的培养,让我意识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性,我的教学技巧也得以不断提升。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通过这次90学时的集中培训,我收获了许多,反思了许多,相信这样的培训对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一定有许多的裨益。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多参加这样的教师培训活动。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6

我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议,听取了师范附小刘桂霞等二位名师的展示课,现场观摩了语文主题学习优秀实验学校的先进做法,听取了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室郝永主任对改进阅读的一些思考感受颇深。

1、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阅读的心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

刘老师的课,平凡却最有实效。她的课是平常积累的`一种展示,实在不做作。印象最深的却是平凡扎实两个字。在她的课堂上,我感触最深得就是语文就是生活,尤其是刘老师将我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最为日常所习,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底蕴,其妙处不仅仅在于多认字,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的沉淀。这种尝试有时候是胆量的问题,当然,也需要老师不断的积累、学习、反思、坚持,她老师做到了平常老师所不能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2、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学生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教育部门虽然已给中学生提供了许多“文学作品必读篇目”,但真正去读过的同学很少。

个别学生认为,读书已经不再成为需要,而那些必读篇目也成了学生心上的一笔笔债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主题阅读丛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借助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的,借助一本书读很多篇书,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

3、语文主题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通过交流,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可以促进写。主题阅题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大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这一事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人类情感、生活情趣,为学生的笔记、缩写、改写和仿写提供丰富的题材,开拓思维空间,成为学生写作起步的根据地。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这几位名师的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主题学习的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7

继临沂市语文主题学习之后,我县紧接着举行了沂南县语文主题学习培训会,在所有语文老师“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朱老师带领着我们沂南县的主题学习团队给大家来了一场“及时雨”,这雨来的及时,来的欢喜,在我们迷茫的主题学习之路上,有了“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这次通过刘艳波,高孔艳等三位老师针对教学策略讲的三节课,我们在脑海中有了新的思路,最起码在路线上有了新的解读,做到了有章可循,当我们拿来一节课时,如何去设计,如何展开,不再感觉无从下手。紧接着,由李维茂、王丽君等四位老师结合上面三节课对教学策略进行了解读,思路清晰,目标定位准确,并加上自己的见解,我的内心突然涌动着一种冲动。我要努力,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路上,相信我也会走的更高、更远。

晚上,当我躺在床上,回顾着我们县开展语文主题学习以来,自上而下,从李局长到我们下面的每一位老师,从潍坊学习,临沂学习到县内培训,我们经历了短暂而紧张地成长历程,有了这股子劲,我们能走不长远吗?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不断地自己去研读主题教学策略,然后结合课堂教学,对教学策略产生自己新的解读,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路上,我会不断前行。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8

我参加了这次小学语文远程培训。这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9

人们总说相见恨晚,既已相见,不早,也不晚,正当时。就如我和苏州大学的遇见,早了,可能也体会不到专家所说的话的精髓。正是这几年在工作室的成长,在自己的思想急需一个思考沉淀的时候,迎来了这次培训,刚刚好。

学习的这几天正好赶上江南的梅雨季节。每天撑着伞,踏着青石板,来往与苏大这座百年老校,看着那青草红墙,仿佛时光穿越,触手可及的历史就在眼前。听着教授的讲座,心是如此的安静。

苏州园林文化中的教育之道

提起苏州,不得不说园林。我们的第一节的讲座就是围绕园林讲的。

夏骏老师从苏州的名字讲起,从铸剑说起,现在的街道名字中还保留着历史文化。从苏州园林最早的主人们谈起,园子不仅诉说这这些文人的生活,也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文化,更让夏教授从中看到了教育。一是自然,自然之道。二是慢。教育是属于农业的,不是工业化的生产。我们要像农民一样,把每个孩子当成一粒种子,春天播种,然后就是等着发芽,长大,开花,结果……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等待的过程,和我们教育需要守望一样。这这个过程中,农民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浇水、施肥、除草、培土等,而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要给孩子讲道理,指引正确的路呢?农作物多样,每一样的耕种方法都不一样,我们的`学生也各不相同,也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慢慢等待每一颗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另外夏教授就苏州园林文化元素的联想与启示中得到的几条教学方法,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首先是从苏州园林的石头选择上看到教学上的四种方法。透: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明确,课堂要凸显学科特点,我是教语文的,语文最主要的是阅读和习作,会与人沟通交流,课堂上的听说读写都是为将来服务的,一定要回归语文本体性教学,对学科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要很好地研读教材,还有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瘦:课堂教学内容要张弛有度,取舍有数,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教,会的不教,教了也学不会的不教,以后要学的不教,把握好学段要求。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觉得哪哪都是重点,要学会合理剪裁教学内容。漏:教学要学会留白,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给学生发展的空间。皱:课堂要有悬念,节奏上要有起伏变化,要设计问题情境,平静湖面起微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研究问题。

其次是苏式盆景建造上。自然天成:我们老师的教学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也许初期是学习别人的,但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定要找准适合自己的,把个人魅力融入教学,形成自己独有的,浑然天成的个性课堂。构思精巧: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是精彩的,但我们只要关注细节处,每节课都有一个小亮点,哪怕只要一分钟,长此下去,不断优化自己,相信课堂会越来越好。文化浓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没有深厚的底蕴,有些文章是看不到深层次的东西的,也不会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的,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水平,提升自己的语言品味。

三是园林的造园技巧上。借景生情:没有景物我们借别人的,比如我们要说一个道理,可以借讲故事;事物说不清,我们可以打比方等。景随步移:随着前行,我们看到的景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中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可以做变式练习,可以联系生活思考问题等等。

生命是一段旅程

这是庄惠芬老师就她的工作室的开展做的报告。我们的人生,是有多段的旅程组成的。在每一段的旅程中,我们要不为彼岸只为海。不能只为了此段的彼岸,只为了终点,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这样留给我们的只有匆匆的脚步声,而那脚步声也随着彼岸的到达慢慢消失在耳边,只是记得走过这段旅程,至于是什么,已经烟消云散了。我们要学会在跋涉中欣赏风景,也许还会遇到不同的朋友,在这段共同的行程中,体会相遇的美好,一路的欢声笑语,一路的浅笑低吟,都会是这段旅程中最美好的记忆。

就如我们路程中和孩子的相遇。我们到达彼岸的不仅仅是只有期末的考试,还有我们从此岸到彼岸这段旅程中所有美好的记忆。就如工作室的相遇,每次的相聚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教育原点的追问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虽然这个观点早已知道,但今天再次敲想警钟。看着陈国安教授那几个大大的书房,再次震撼了。我们在要求孩子好好读书时,我们读了几本书?我们在责备孩子做的不好时,是孩子真的做的不好,还是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呢?孩子出问题,百分之九十出在家长身上。时刻记住教育孩子的三面魔镜:

1、放大镜:把孩子的优点放大来看。孩子有好的表现,立刻称赞,以此增强孩子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2、缩小镜:把孩子的缺点缩小来看。对孩子的无心之错要宽容,淡化他的疏忽,安慰之余在再陪同他一起检讨改进的方式。

3、望远镜:把孩子的前途放远来看,放下焦虑和功利心态。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静待花开!

现行教育体制不尽人意,但不是我们个人之力所能改变的,我们唯有改变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方法,在体制内做自己想做的事。好好阅读,多读点教育理论书和哲学书,提升自己的境界。好好学习新的知识,扩展自己的视野。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10

能够参加本次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我感到非常幸运。本次培训学习从教学目标的设定、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怎样听评课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等几个方面进行。通过培训,让我领略了名师的课堂风彩,欣赏到了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但最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我收获了累累的果实。

一、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教学是一种艺术,它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我虽然教过不同的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把握好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定具体详细的教学目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多一些时间去体会。由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二、重新认识到教学应重视交流与沟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重要性。

尤其要注意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一点大家都明白,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往往我们注重的是教师怎样教,而忽略了学生怎样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的去关注怎样指导学生学,怎样让学生主动地学,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其一、语文老师要是一个留心观察的人。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观察学生,是否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其二、语文老师要有一颗敏锐的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进步,教师都应当给与鼓励。

其三、语文老师要有上进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学习,永无止境,方能使自己知识渊博、观察敏锐、充满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能赋予教师一种大气,这种大气,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优秀教师应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间去学习充电,像这一次高标准、高效率的培训学习机会我一定好好珍惜。

四、学做一个不断反思的教师。

反省和创新,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和发展自我,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财产”,才能将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变成永远。思想如果不化作行动,就失去了生命与活力,经验如果不加以反思和运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优秀教师应勤于反思,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

这一次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另外我认为培训的形式再多样化一些,再具体一些就更好了。比如让参加培训的老师实际讲一讲课,现场开展教研活动,让专家给予指点与评价。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11

这次小学语文教师全员培训的网络学习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视频中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

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12

20xx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区教科培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现将通过本次培训后我所获得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打破,另一个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他们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这次培训的专家让我认知道,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他们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质疑、交流。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思考,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课堂才不致于沉闷。

两天的培训,留给我的是心灵的撞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13

8月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我参加了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这次培训中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也听了许多课改课,我明白了课改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在21世纪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所以,进行课改,落实课标,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每一堂课中,和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课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许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天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结束了,但留下的却是深深的回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10月16日,我和学校的其他几位教师在县乐安实验学校参加了为期一天的语文学标培训。

此次培训听了两节课,一节常态课是乐安实验学校杨爱玲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的《秋天的雨》,一节立标课是我镇张秀美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常态课是在学生完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本着让每一个学生读好课文、认识生字来设计教学环节,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上,教师的设计很巧妙,能够抓住文中的词语,巧妙地自然过渡,在不同层次的朗读中让学生初步体会秋雨之美,没有教师的说教,只有朗朗的读书声,让人感觉很舒服。而且,从孩子的朗读中,我觉得杨老师在平时一定下了很多功夫,因为孩子们都读得很有味道,朗读的水平很高。

整节课就是让孩子读书、识字和写字,教学目标很明确,其实,这正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语文不就是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然后再学会表达吗?

张老师的课是立标课,设计巧妙,环节合理、紧凑,尤其是在文本的研读上,让人不得不佩服张老师确实抓住了文本的精神实质,而且紧扣课标对中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来解读文本,而且不是孤立的来看这一篇课文,而是把它放在整个单元的高度来审视、来把握,从而更好的体会了编者的意图。

教研员李玉峰老师做了精彩发言,他也了解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就是老师没有多少时间来备课,有时甚至课文自己都没读就去上课了。我对此深有同感。、李玉峰老师提出一定要让孩子读好书、写好字,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而且他特别要求,三——六年级的孩子应该用钢笔做作业,学生不能用中性笔,这完全是为了让孩子练一手好字,真是用心良苦呀!

接下来他又谈了一下怎样备课,结合中学段“四环五步”来说的,主要是从“教什么”和“怎么教”来说的,也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他特别强调了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不能过于笼统,应加上方法的指导,尤其是低年级,更是如此;教师应重视学情研究,把握好学生的知识基础。此外,他还谈到了古诗诵读问题,指出语文教师起码应该指导学生把教研室规定的古诗背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

不管是课还是教研员的谈话,都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抓住识字、读书、写字、写话、背诗这些属于语文的东西,静下心来,认真去做,相信每个人都不断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让我们共勉!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14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專家语文课改研讨会。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

新课标规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规定学生扩大知识面,规定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法又要转变学的方法,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法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法一转变,学的方法也随之转变。学的方法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法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思上的教与学方法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热门思想汇报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成长的学习办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现实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一样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遇,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办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办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15

前些时候,县教研室组织全体语文教师一起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回来后,我又通读了一遍。读完后,我对语文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也有了更明确的目的。

在这次新课标中,一些修改过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加人性化和有针对性,对于传递祖国的汉字文化无疑是更有益的。现在我针对第二学段的目标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新课标在识字和写字目标上减少了会写字的数量,减轻了学生会书写汉字的负担,也减轻了一些学习压力。现在的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多了,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也更强了。但是我们的教育却仍然把他们牢牢锁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让他们失去了开发自己兴趣和培养自己爱好的'时间,适当的减轻一些学习压力,可以让学生尝到更多的童年乐趣,在这些童年乐趣中积累的经验和经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也会有促进作用。

2、在阅读目标上增加了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要求。学习贵在有疑,针对疑问可以提出问题,并且找到解决的方法。现在的教育还是停留在教师讲授的阶段,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和能力都不足,而发现学习已经几经论证,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发现问题,并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而反三,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3、习作目标中指出“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个目标的提出比原先“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更具体,也更明确了。使得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有更清晰的思路,也更有利于学生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在写作时突出重点,抓住细节描写。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越来越贴近生活和释放学生天性以及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改进的一面,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有更大的进步。

接手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就有幸参加和林三小联片教研活动,学习本年级段的新课标要求。通过学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以下是对语文新课标学习的一点体会。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研究和收集。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