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办公

领导办公室礼仪

办公1.15W

出入办公室礼仪

领导办公室礼仪

进出房门时,开关门的声音一定要轻,乒乒乓乓地关开门是十分失礼的。进他人的房间一定要先敲门,敲门时一般用食指有节奏地敲两三下即可。如果与同级、同辈者进入,要互相谦让一下。走在前边的人打开门后要为后面的人拉着门。假如是不用拉的门,最后进来者应主动关门。如果与尊长、客人进入,应当视门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这里介绍通常的3种方法:

(1)朝里开的门。如果门是朝里开的,应先入内拉住门,侧身再请尊长或客人进入。

(2)朝外开的门。如果门是朝外开的,应打开门,请尊长、客人先进。

(3)旋转式大门。如果陪同上级或客人走的是旋转式大门,应自己先迅速过去,在另一边等候。

无论进出哪一类的门,在接待引领时,一定要"口"、"手"并用且到位。即运用手势要规范,同时要说诸如"您请","请走这边","请各位小心"等提示语。

1.不直接说"不",避免和领导的正面冲突

试试"先肯定后否定——再安抚"的"三明治法"吧!不管领导对你下达什么样的命令,都要用肯定、积极的回答来作为回应的起点,接着再向否定过渡:"您的要求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我们暂时还做不到……"最后再强调自己的积极态度作为对领导的"安抚": "不过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想办法尽快完成!"

2.私下沟通最聪明

再从善如流的领导也容不得你当场"造次",除非你铁了心要离开该公司,否则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到当着众人的面指出领导的错误,更不要当场"逼宫",迫使领导表态。说"不",也要讲究场合。在私下里和领导沟通,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应该是最聪明的做法。

3.选准恰当时机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好的点子也要用在适当的时候。如果领导的某个指示刚说出口,你就立刻表示反对,领导一般都会产生逆反的心理。你可以等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领导急需其他办法的时候,再提出你的意见;或者等到领导心情好的时候,再把你的想法告诉他。

4.不站在领导的对立面

说到底,领导也是自家人,和领导有不同意见那是正常的,犯不着因为这个,就主动站到领导的对立面去,否则吃亏的还是你自己。你可能会问,只做到上面说的就可以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吗?其实,不一定的。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生存策略,智者相机而动,愚者纸上谈兵。不过,这些守则至少可以给你思考的路线,让你好好地想想如何让自己与领导相处得更好一些。如果你要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不被别人抢走,上面的四个方面必须要用心研究。

学会与副职领导融洽相处

所有的人都应该知道,有千年的朝廷,却没有千年的官。今朝的正职,明日可能升迁调动或解职下台;今日的副职也可能明朝登上正职的"交椅"。如果你总是以人划线,不断站错了队,那么你的职场之路也就不可能平坦了。我们都知道,因工作需要,在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除了一个正职全面主持工作外,往往还配有一个或多个副职。作为下级,你不仅要服从正职的管理和调遣,还要注意学会与副职领导融洽相处。为此,我提醒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

作为下级,你要理解副职领导的处境和难处,对自己诸如在遇到职务提升、工作调动、住房困难、子女求学、生病请假等实际问题时,向副职领导提出要求,一是不要条件苛刻,二是不要急于求成,三是不能怨天尤人。在此,你千万不要怀疑副职领导办事拖沓,把问题当"皮球"踢,他有一个向正职汇报的过程;不要埋怨副职领导"不关心人",他的意见还要听取正职的决定;不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副职这里行不通,就打"擦边球",到正职那里"搬救兵";更不能摇唇鼓舌,两头搬弄是非,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职场中你更难处世为人。

2.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平等的,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尊重领导,是你应该具备的素质。不论是对正职还是副手,你都必须一视同仁。对正职领导热情有余,关心无微不至;对副职领导却视同可有可无,粗心大意,这样话,你就最容易引起后者的反感。别小看一句话一次问好,一杯茶水一支烟,一个酒杯不平常,稍有不慎就会得罪人,甚至可能丢掉自己的位置。

3.支持

副职与副职因职务上的差异,容易出现攀比心理,对下属产生误会。因此,你要竭力支持副职的工作,切忌"看人下菜"。对于副职交代的事要愉快接受,按照要求按时完成,不要推三阻四,动不动寻找借口。如果正职领导在这之前或之后安排了任务,则有必要分清轻重缓急,阐述原因一般是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的。

4.服从

服从管理是制度的需要。在现代社会分工不同的情况下,作为部属的你,应加强思想修养,革除私心杂念。人不分身份贵贱,一律平等相待,服从副职领导要与服从正职相一致。因为,副职是对正职负责,也是你顶头上司正职的"代言人"。

员工和领导相处的艺术

首先知道领导是什么样的人

有种说法是,新晋员工像一张白纸,将来的职场之路如何走,全看领导如何描绘。也就是说,你的位置保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的领导。那么,在职场,你在决定如何展开自己事业的宏伟蓝图之前,一定要明确知道自己的领导是个什么样的人。

1、"懈怠型"领导

一旦和难缠的领导打过交道,你就会渴望遇到一个在工作方面比较懈怠的领导。没有大叫,没有不可思议的期限,没有压力——听起来仿佛天堂一样美妙,不是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没有领导在后面拿着鞭子呵斥着你前进的确不错,但在你习惯了这种无所事事的舒适之前别忘了提醒自己,做出成绩、挣更多的钱、获得提升可是原先曾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如果遇到了一个拖大家后腿的无能领导,建议你直接找人事部门反映情况。没有公司会愿意失去好员工,所以你大可以放心。人事部会对你的意见守口如瓶,并且尽量帮助员工拓宽发展前景。

2、"超自信型"领导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领导永远是对的"这句话,那么恭喜你,你将有幸"以身试法"。准备好在他的房间里坐上几个小时,听他滔滔不绝地给你讲大道理吧!更糟的是,他还会大谈特谈一些他根本不懂的话题,听着他胡编乱造的理论,你恨不得自己从来没长过耳朵。这一类型的领导总是强烈地认定自己永远是对的,所有人都只能赞成他的观点。在交谈中,他更注重自己将要说什么,而不是对方将要告诉他什么。为了表现自己的明智,他能不停地给别人挑那些不符合自己观点的错,弄到你几乎崩溃。自负型的领导最气人,不过相对来说也最好对付。你只需要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并且不断点头就能满足他的自负心理了。

3、"爱挑刺型"领导

你的领导常常故意鸡蛋里挑骨头,当着大家的面数落你,或者嘲笑你的想法吗?那么,你应该猜猜看他为什么这么做?既然你不会突然变得低能,只能说明他开始嫉妒你!面对你的工作成绩他感到了危机。这种领导害怕失去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位置,所以他会想尽办法让你出丑,贬低你。无论你说什么,他都绝少会赞同。但有些时候,他并非因为害怕你危及他的位置而不安,只是因为他害怕在这场较量中输给你,或者失去你。所以,你一定要时刻谨记,想要取悦领导,就不要表现出比他还才智过人,否则你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4、"行为失控型"领导

这类领导是办公室噪声的来源,他们不顺心的时候会随手丢杯子,把地板踩得咚咚响,像火车一样冒着气鸣着笛走来走去,而且他们遇到挫折时会大叫,分派工作时会大叫,指责下属时也大叫。他们就像一座活火山,让你时刻担心喷发而出的熔岩会溅到自己身上。如果你正承受着这般煎熬,紧咬牙关克服对他的恐惧是唯一解脱的途径。面对他的"超高音",你应该有自己对付的办法。通过调整自己的习惯,你完全可以营造出一个清新的工作环境。面对他的高声质问,你的回答应该是冷静平缓的,这会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语音语调是多么的不职业化。我给你的另一个建议是,为了避免和领导讨论想法时看起来像是质问,说话的时候不妨用"我觉得……"来表达"你总是……"的意思。这样你的领导不会感到太受指责,你们两个也可以平心静气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5、"事毕亲躬型"领导

事毕亲躬型领导的优点是他会尽量事事亲历亲为;不过,这也同样是个坏消息。他们如此热衷于工作,几乎想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揽过来自己做。可想而知,当他们被堆积如山的文件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你的地狱时段也就随之来临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人却是每15分钟就要检查一下下属是否在工作的典型,即使他们很少用到这些员工。这个时候,你需要培养领导对你的信心。你可以从向他申请处理一些简单的小事情做起,然后循序渐进帮助他分担重要的工作。请一定要记住,在一开始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尽量避免出错,因为他很可能由于一点小错就对你失去信心。

6、"口无遮拦型"领导

被领导大呼小叫并不能算最糟糕的,对于你说,最不能接受的是被别人辱骂,特别是来自异性领导的辱骂。很多公司对于恶语和辱骂都有严格的禁止规定,但只有你向公司相关部门投诉时肇事者才会受到处罚,而通常情况下你并不会这么做。

7、"滥竽充数型"领导

你很少在公司工作到晚上12点,周末的时候不来加班,不会为了某个项目废寝忘食——这样在评估工作成绩的时候你的领导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本应给你的奖赏据为己有。职场就如人生一样,很多时候没有公平可言,你会发现属于你的荣誉有时也会被别人偷走。所以,一旦你在工作中解决了棘手的问题或者想出了绝好的点子,一定要假装无意中向别人提起,这样他们就会知道立功的人是你。

8、"笑面虎型"领导

这种类型的领导是最难被发现并且是最危险的一类。这种类型的领导通常拥有和蔼的微笑和得体的举止,但他们也是第一个把你推到井里的人。对于一些领导来说,先分裂后管理的策略使他们向公司汇报成绩时腰杆更硬,更有一部分人因为"管理有方"而得到了晋升。但无论如何,你不应该成为这场阴谋中的牺牲品。所以,你一定要团结其他同事。你要对领导告诉你的事情和他们反复核对,不要轻易相信,避免被领导当枪使。其实,领导只是你职业生涯的一部分,他的作用在于帮助你增长工作经验。如果你学会和一个难缠的领导共处,那么第二个、第三个也就不在话下。辨明自己的领导属于哪一类,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位置弄丢了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