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新材料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

新材料3.33W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1

1966年秋天,他出生在黑龙江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个普通农民家中。

家里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

上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懂事的他主动提出不住校,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当时全班52个学生,51个住校,唯独他跑校。

为此,父亲咬牙花100块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供他上学往返。

学校离家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天气好的时候,路都坑坑洼洼的不好走,遇到下雨天,路上积满了黑泥水,连下脚都很困难。

冬天更遭罪,路面结冰,非常滑,为了不迟到,他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去上学。

冬天即使不下雪,他骑车到学校时脸上、脖子上、身上都挂满了白霜,浑身湿透,所以同学们都叫他“小雪人”。

但是,无论天气如何恶劣,不管雨多猛、雪多大,他从未迟到或早退过。

因为初中就读的是农村学校,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英语老师,中考时他的英语考了零分,但他还是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当时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个,他就是其中之一。

上了高中,为了高考英语不拖后腿,他在英语上下足了功夫,就连走路、干活时,都在背英语单词。

如今整个航天员队伍中,属他的英语最出色,大家都叫他“小诸葛”。

为了赚学费,他甚至在高中读书期间短暂辍过学,到附近砖厂打工。

可他始终没办法放弃学业,后来又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

他的高中班主任说,好像一年四季都没有见他穿过新衣服,每天中午带的饭也只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一些咸菜。

1985年,空军在依安县招飞行员,凭借强壮的'体魄,他轻松过关。

进入航天员队伍以后,他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神舟五号飞天时,他虽然没有入选任务梯队,但却把专业书籍找出来翻了一遍又一遍,写下了六七十万字心得体会,时刻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

他就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刘伯明。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2

11月,谢海华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谢海华与妻子结婚30载,撑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爱之名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9年前,23岁的湖南农民谢芳与入室盗窃歹徒搏斗,身中9刀,落下残疾。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谢海华,经人介绍与谢芳订婚。面对谢芳日益严重的后遗症,谢海华仍选择了与她结婚。近28年来,谢海华一直悉心照顾妻子,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做饭,帮妻子穿衣服、洗漱,端屎把尿,一日三餐把饭菜送到床头喂她吃……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对于谢芳来说,谢海华就是她的手和脚,“没有他,我活不到今天。”

1988年10月,谢海华与谢芳完婚。没多久,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不幸的是,谢芳的身体每况愈下,手脚韧带和肌肉开始不断萎缩,不久便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妻子卧病在床,儿子嗷嗷待哺,家庭重担都落在谢海华一个人身上。谢海华认真学做家务活,洗衣、打扫、炒菜、熬药,帮妻子梳洗按摩、端屎把尿,抚养教育儿子……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

为了照顾妻子、孩子,谢海华不敢远行,只能守着家里的田地勉强维持生活。为给妻子凑钱治病,谢海华变卖粮食,拉下脸面向亲朋好友挨家借钱,平时只吃辣椒和青菜,若没有客人来,一年都吃不上几块肉。为了治好谢芳的病,谢海华找来一辆独轮土车,推着妻子四处求医,中西医看了个遍,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谢芳有时会灰心泄气,不忍拖累谢海华,谢海华总是给予妻子最灿烂的笑容,鼓励她、开导她。

,谢芳面临子宫和卵巢切除手术,她要求放弃治疗。谢海华抱着妻子,一句一句地安慰道:“一切都会好的,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坚持才有希望。”在丈夫的鼓励下,谢芳继续治疗。

谢海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替妻子优先考虑。为了让妻子住得舒服,他把家里的茅草土砖屋改建成简单的毛坯房,后又建起了厨房和杂屋。

苦的'时候,谢海华也躲在被子里哭过,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谢芳感激地对丈夫说:“我勇敢了一次,你却勇敢了一生!”

11月,谢芳夫妇在政府安排下入住了敬老院。谢海华也在敬老院当起了保安,家庭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抱着感恩的心,谢海华利用当兵时学会的理发手艺,免费为敬老院老人理发,还热心地做一些水暖、电工、勤杂、园艺等杂务。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3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

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4

20xx年“神五”发射前,刘伯明被选入备选梯队。但在选择第一梯队航天员时发生了两件事,让刘伯明与“神五”的第一梯队擦肩而过。

刘伯明的父亲刘志生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介绍,1998年,国家为“神五”发射在几百名中一线飞行员中分两批挑选了14名航天员,其中第一批6名中就有刘伯明,并且在随后的各项训练中都表现得非常好。

就在刘伯明准备把最好的状态以保持到最后选择阶段时,一次打篮球,刘伯明竟然把脚扭伤。等刚把伤养好,更大的不幸降临了,在依安老家,刘伯明不到60岁的母亲突发心脏病突去世。

刘伯明没有被这些意外打倒,反而更加勤奋学习、刻苦训练。

20xx年9月25日,“神七”升空,刘伯明第一次随飞船进入太空,并与队友景海鹏配合,帮助翟志刚完成中国航天首次太空漫步。

“神舟十二即将发射了,我们在家里也很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已经联系不上二哥,估计又是在封闭性训练,以前也是如此。”刘伯忠说,家人都很牵挂他,都会默默祝福他。

作为长兄的`刘伯真,也是一直记挂着弟弟刘伯明这次飞行任务。“虽然平时隔段时间我们兄弟两人就会通电话聊家常,但是自从知道神舟十二即将发射,我怕打扰他训练,就没有打电话了。”刘伯真说,明天上午他会准时观看电视直播,祝福弟弟为国争光,平安归来。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5

战场上舍生忘死、报效祖国,和平年代坚忍不拔、无私奉献,近日,朱彦夫的精神让山东青年学子“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学习“时代楷模”,努力成才报国。

济南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辛宁说,她在朱彦夫身上看到了很多不可能的可能。“朱彦夫用信仰撑起了他的极限人生,同时也用信仰感动着当代年轻人。想想朱彦夫,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大学给我们创造了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我们不能就把它浪费在上网、睡觉、逛街上,好好利用时下拥有的一切,书写人生的辉煌。”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学院组织700余名在校生观看了朱彦夫事迹。5个自习室里座无虚席、鸦雀无声。

李颖同学说:“朱彦夫为国家担当,历尽挫折而不放弃,配得上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称号。”

制药1301班王浩同学表示:“朱彦夫同志作为一名战斗英雄、伤残军人,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我要以朱彦夫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增光添彩。”

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深深震撼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大学生记者协会杨准说:“当听朱彦夫说‘很羡慕那些能自由读写的人’时,我感到既汗颜又幸运。我很久都没有拿起一本书来细细阅读了。我有健全的身体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一切,幸运的是当我得知该珍惜这一切的时候还不算晚。”

山东理工大学校学生会主席谭晓爽说,“朱老经历了那么多困难,仍能坚强面对,值得我们学习。任何不能击垮我们的困难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阶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奋斗。观看了朱老的先进事迹,其实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叩问:你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你最初的梦想呢?我们应学习朱老的精神,从中积极吸取茁壮成长的养分。”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6

在同事们眼里,刘伯明被称作“小诸葛”,除了学习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都爱掺和。

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每回智力竞赛,刘伯明都不落。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在连续“考问”刘伯明十多个“犄角旮旯”的问题后,也被刘伯明的对答如流所震惊。

短暂辍学打工后发奋读书

如今,从依安县城到东升村,是平坦、宽阔的沥青路,1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10多分钟就可以到。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条路是条泥土路。

晴天,满是灰尘。雨天,满是泥泞。冬天,满是厚厚的冰雪。

当时就读于依安县第一中学的高中生刘伯明,每天就是自己一人骑着自行车,风雪无阻的通过这条路往返于家和学校。

1983年,刘伯明考到依安一中读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以种地为生的父母深感吃力。

刘伯明知道家里困难,决定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住校,而是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走读。

在大哥刘伯真的印象中,二弟刘伯明上高中时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吃上母亲做的早饭,然后6点左右从家骑车出发,7点左右到学校上课。到了晚上下课,再骑行一个多小时回家。

就这条泥土路,刘伯明来回骑行了3年,一天往返就是20多公里。

刘伯明当年上依安县第一中学高三时的.班主任张福林曾经介绍,在他的印象里,刘伯明一年四季好像没有穿过新衣服,每天中午带的饭也只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一些咸菜。

由于那时刘伯明家里困难,全班除了刘伯明以外,别的同学都住校,惟独刘伯明每天骑一辆破旧自行车早晚往返于农村的家里与学校之间。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读高中时的刘伯明曾经短暂辍学,到附近砖厂打工。

刘伯明的亲三舅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外甥刘伯明在高中时曾短暂辍学,到附近的一家砖厂推板车。

“我到现在都记得,二弟伯明在读高中一年级时,曾经辍学一个多月到附近一家砖厂推板车拉砖,后来觉得还是读书好,就又回到依安县第一中学读书。”刘伯真说,从那以后二弟刘伯明读书更用功了。

那一段艰苦的求学生涯,让刘伯明在收获好成绩的同时,也锻炼出一个强健的体格、坚韧的毅力,令他受益至今。

,刘伯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中辛苦的跑读生活,磨炼出了他竞争的性格,特别要求上进,特别胆大、敢于奉献。

依安县第一中学,如今还有一个名字为依安县伯明高级中学,就是用刘伯明的名字命名,在当地家喻户晓。

当地居民张女士表示,虽然她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刘伯明这个老乡,但是对于刘伯明的故事耳熟能详,所以也一直教育自己在依安县第一中学读书的儿子像学长刘伯明学习。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7

“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这句话出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一位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的乡村教师。从照片看,她身躯瘦小,脸庞沧桑,但目光坚毅而执着。40多年来,她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用持之以恒的无私奉献,帮助乡村女孩走出大山,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作为时代的“燃灯者”,张桂梅的故事让许多网民热泪盈眶。圣者渡人,40多年来,张桂梅笑对人生风雨坎坷,始终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教师岗位上。从寸寸青丝到头发花白,未曾改变的是对山区学子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她帮助一个个孩子改变人生的轨迹,进而帮助一个个家庭改变困难的处境,这是何其崇高的事业啊!

张桂梅让人热泪盈眶,还因为她激发了人们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群体的感怀。我们相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无数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他们终其一生或许默默无闻,用生命践行使命,用情怀抒写担当,看似普通平凡,却无比崇高。他们持之以恒的坚守和奉献,温暖了每一位学子的心灵。社会不该也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一位识文断字的`读者心中都有一份师恩难忘的情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桂梅恰似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又何尝不是教师群体的写照呢?致敬张桂梅,就是致敬每一位润育桃李的教师。谢谢你们——让知识传承,,让青春激荡,让学子成长,让梦想飞扬!

致敬张桂梅,同时也表达了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一贯立场。事业发展,人才为先。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扎根基层,扎根西部,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人才、积聚力量。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8

【颁奖词】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人物事迹】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

20xx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经多方努力,20xx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9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10

短短的2小时,我的心在颤抖,眼泪不停地往下流,我不知道这样的2小时能在我心中持续多久。会不会一夜之后,挥别泪水,再提起她们的名字,已为陌生。我想,我应该买几盆马兰,带在身边,给我提醒,让我相信,这个世界有值得让我相信的东西。激动地看过《感动中国颁奖礼》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纵死终令汗竹香的林俊德,孝更绝伦足可矜的陈斌强,何处春江无月明的何玥,悲莫悲兮生别离的高秉涵,爝火燃回春浩浩的高淑珍,动人以行不以言的陈家顺,冰雪为容玉作胎的张丽莉,能受天磨为铁汉的李文波、清香传得天心在的周月华、艾起,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罗阳,他们的这些行为符合了我们共同的价值标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它触动了所有人的心灵。

在震撼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无法言喻的那份感动。

岁月无痕,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总有一段段记忆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每当我们想起它时,心里总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便是感动。

从不会有人刻意得去寻找感动,因为它是一种朴素的真实,一种心灵的震颤。父母牵挂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动,一条祝福的短信是给飘落在远方的你的慰籍,不经意间的一声招呼,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点缘分……便是一种感动,久了,便是深刻,

甚至是一生的刻骨铭心。这些温馨的记忆,当我们孤单寂寞时会不自觉的涌出,备感温馨,

所以,每每捧着一张偶然翻出的旧照片,不要惊诧自己为何泪流满面,也许那模糊的身影是你曾经的牵挂。

所以,梦里飘来一片红叶,不要惊诧于它的无端,或许它是你一段尘缘的珍藏。

所以,临窗偶读1篇精致的小品,不要惊诧于自己为何指尖微颤,也许那一段哲理演绎的正是你走过的沧桑。

而感动也需要懂得体验与回味,在别人给你爱的同时,你是否也想过付出?

其实我想,别人,感动着中国。也许我们身为学生,无力是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用心努力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哲人说,只要慧心独具,即使随处拈花微笑,也能感受也一份爱意!这何尝不是呢?

谢谢!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11

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岗位,干着不平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楷模。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12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壮举,标志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将奔向“中国空间站”。其中,聂海胜是第三次“飞天”。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如今,57岁的聂海胜第三次出征太空!有意思的是,聂海胜的太空“三部曲”,刚好对应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这是聂海胜的传奇,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传奇。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最复杂、难度最大、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确立:第一步发展载人飞船;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10月,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迈出“三步走”的第一步。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执行神六任务,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9月,在刘伯明、景海鹏的配合下,翟志刚完成首次太空出舱行走。6月,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完成中国载人航天首次应用性飞行,即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此次,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批太空访客,开启为期3个月的飞行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树立新的里程碑。

纵观聂海胜的飞天历程,可以看到,他在太空的三次“迈步”,神舟六号任务、神舟十号任务、神舟十二号任务,刚好对应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三个阶段:载人飞船阶段;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阶段;建造空间站阶段。也就是说,聂海胜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他的每一小步,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大步。聂海胜的太空“三步”,刚好彰显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部曲,可以说是唯一在太空亲历了“三步走”的航天员。这是他个人的幸运与传奇,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佳话。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的出征,也见证了载人航天工程的承上启下与接力相传。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二号,短短十余年间,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战略一步一个脚印,步履坚实。一代代的航天员,一代代的航天人,在太空追逐梦想,实现梦想。这是中国航天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太空是神奇的,飞天是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的向往,只为了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中国人也应在浩瀚太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人的飞天之路,一定越走越宽广。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13

七月中下旬,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下起了暴雨。7月22日,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在搜救被困群众时,突遇破圩决口后的激流漩涡,不幸被洪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6岁。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陈陆用生命诠释了人民至上。

7月中下旬,合肥市庐江县普降暴雨,多条河流水位超过历史峰值。

7月22日早上,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洪水像“脱缰的野马”涌出缺口,周边4个行政村全部被淹,情况危急。接到指令后,陈陆顾不上休息,再次登艇出发。而此时,他已经在防洪一线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方锐说:“(陈陆)整个腿都是肿起来的,两条腿肿得裤子都脱不了,是战士们帮他脱的。到22日早上,第二次下去的时候,我说,‘你赶快上来吧,先休息休息’。他说,‘没事,我熟悉环境’。”

2名被困群众很快被救出,合肥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回忆说,救援中,陈陆所在的橡皮艇始终行驶在最前面。“当时是5艘船,消防是第一艘,他们冲在第一,给大家引路,我们跟在后面。”

当得知村内还有1名残疾群众被困时,陈陆领着救援队伍再次出发。洪水上涨的速度让所有人始料未及。决口扩大,水流湍急,水位陡然从0。4米猛涨到3米多。船只遇到了最难自救、最容易发生亡人事故的'险情——“滚水坝”。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庐城站副站长常青回忆说:“当时水流比较急,等我们看到有落差的地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掉头了,专业术语讲叫‘沸腾线’‘滚水坝’,如果人不幸被卷进去,很难出来。”

顷刻间,陈陆所在的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艇上3名消防指战员侥幸脱险,陈陆和村干部王松被洪水冲走。紧随其后的橡皮艇迅速调转船头,大马力冲出危险区域。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庐城站特勤班副班长李顺说:“我们的船想往回走,但是水一直往前推动着我们的船,所以就翻下去了。”

经过49个小时不间断地搜寻,直到24日13时50分,在距离当时落水点下游2。3公里处,陈陆的遗体才被找到。36岁的消防指挥员,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滚滚洪流中。听说自己的救命恩人牺牲的消息后,庐江县鲍井新村的居民解启霞泣不成声:“感觉他们很伟大,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也没办法出去。”

陈陆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小时候,他经常听外公讲部队的故事,不禁心生向往。2001年,陈陆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加入了消防部队。

消防员救人于水火之间,随时都会面临生死考验。陈陆总是冲锋在前,敢打头阵。

参与汶川地震救援时,陈陆全身起水泡,双腿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背着60余斤重的破拆设备,在险境里拯救生命。合肥市肥西消防救援大队代理教导员吴胜平回忆:“他不止一次地说,‘我这个腿坚持不住了’,我问要不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但他说,‘我要坚持下去’。他一直冲在最前沿,手指头被废墟划出了血也没有退缩。”

陈陆牺牲后,他生前的好友以及庐江县群众自发建了一个“我有一个兄弟叫陈陆”沟通群,大家商议着要在陈陆牺牲的地方为他竖立一座纪念碑。当合肥市庐江县司法局副局长刘书虎带着材料找到陈陆的家人时,却被这个军人家庭断然拒绝。刘书虎告诉记者:“我到他家里去了,不愧是英雄的家庭,老爷子说得很清楚,‘很感谢,但是当前洪水还没有退,不能再给组织上添麻烦,这些事情以后再去看能不能做’。”

陈陆同志牺牲后,被应急管理部批准为烈士,追授“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被安徽省委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14

场外观众激动的呼喊声划破了天际,同时拉开了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争冠的帷幕,我的心也随之揪在了一起。

与塞尔维亚的决赛,中国女排打起了120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中。塞尔维亚发球员将球抛向高空,一跃而起向中国女排发去。中国女排张常宁轻轻一跃,将球向对方场地拍去。眼看球就要落地了,全场屏气凝神,死死盯着这颗球。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对方的主力队员一个飞扑将球向上打去,球没落地。真是可惜!眼看比分就要赶上了,我的心好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要命!就在双方僵持不定的情况下,中国女排惠若琪在赛场的左上角如袋鼠一般纵身一跃,将排球直向对场砸去,让对手防不胜防。好一个精彩的`扣球!我同场外观众一样,右手紧握拳头,在头顶上空挥舞呐喊:“中国女排加油!中国女排最棒!”中国女排以二比一的比分领先!

最后一场。也是决定胜负的时刻了,我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此时我都能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发球员双手灵活地交换拍球,在她沁满汗珠的额头前还有几缕凌乱的发丝。她聚精会神地盯着对场,就在排球再次触到她的手掌时,发球员一下子将球顶住,向高空投去,随后一跃而起,将球向对场抛去。排球如一道白光向塞尔维亚队扑去。对方主力队员向前一跃再次将球掷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这最关键的一球,中国女排姑娘张常宁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刻,她一个完美的扣球,球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球落地了!全场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张常宁紧握沁满汗水的拳头,在赛场欢呼、奔跑;郎平教练高举双手与女排们相拥在一起;女排队员们激动地热泪盈眶;全场观众将我国国旗在空中挥舞,享受着这久违的夺冠幸福和再度属于我们的辉煌!

有一种精神叫做“中国女排!”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是奋力拼搏的精神,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是12年再度发挥潜力最后爆发的精神!中国女排,我为你们喝彩!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15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标签:事迹 感动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