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新材料

车间一线员工个人事迹(精选5篇)

新材料2.37W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吧,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车间一线员工个人事迹(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车间一线员工个人事迹(精选5篇)

车间一线员工个人事迹1

王者成同志一直在生产一线工作,在150挤出机台担任机长,为挤出机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多次荣获九星控股集团“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称号。

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2000年,王者成同志来到沈阳电缆公司生产设备车间工作。“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他就暗暗下决心,不懂技术仅会操作没出息。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工作思路不仅要了解设备的性能,还要向经验丰富的师傅虚心学习,了解各种挤出机的生产原理和操作过程,不论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车间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每一个操作关键部位都有他的足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者成靠熟练的技术水平,成为交联车间挤出机的主操作手。在车间生产过程中,任何挤出机台都会出现他的身影,无论哪个岗位缺少人手,他就主动到哪个岗位上工作,从来没有计较过个人的利益得失。150挤出机台是生产电缆的最后一道工序,电缆表面质量的好坏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机台是担任机长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工作中,王者成认真地研究生产工艺,不仅要把电缆的护套做好,还要为企业节省原材料。生产电缆用的护套料每吨七千多,他在生产过程中,每个月都能节省出不少的原材料,为电缆产品成本的降低做出了贡献。

在实践中他渐渐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深刻内涵。当别人在家庭、爱情中忙碌时,他在枯燥的宿舍、车间“两点一线”生活中坚持把学习挤出机生产知识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学理论、钻技术、结合车间实际反复推敲,在知识的海洋里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自己,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实践,他的生产一线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也正是这种“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深刻体会,使他在艰辛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成长为九星控股集团的劳动模范。

十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用创造性的实践和丰富的智慧谱写着新时期劳动者之歌。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王者成同志一如既往地沿着“岗位成才”之路,扎根一线,不断地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车间一线员工个人事迹2

谭金龙同志是我们部门场地的管理员,一年来,他在其工作中,认真落实本部门工作要求,在场地管理中树立了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辅助销售部现场各项管理工作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为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是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模范遵守现场各项工作要求。作为一名场地的管理员,对现场的安全生产把控行为规范及日常要求的执行均起到表率作用,在其工作岗位上,带头和带领本部门人员认真完成场地相关工作、严格监控现场产品质量,认真完成装车,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要求并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二是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场地管理的重要位置,强化安全责任,狠抓安全落实。作为场地的管理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着部门的安全管理水平。该同志能够熟练掌握车间的需求和相应的管理规定,并督促本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掌握、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要求本部门人员认真检查,发现装车出现问题立即指出问题,并进行现场整改。要求本部门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相关内容达到熟练水平。每天对现场进行都进行检查,确保了本部门安全的稳定。本年度管理范围内无安全事故发生,在德、能、勤三个方面表现突出。

三是积极配合并认真完成公司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

为提升车间安全管理水平而奋斗。带领该部门人员积极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断的在为提升车间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而积极努力。我公司销售量大,每天都在现象监督,焦炭上站时一直在站台监督,没有发生事故,也没有出现误差,他的工作能力是得到我们一致肯定的。

车间一线员工个人事迹3

从井冈山卷烟厂建厂不久,他就踏进了这片寄托未来的地方。普通工人、主操、维修工、车间主任,二十多年来,伴随着井烟的发展壮大,他也在一步步成长。这些年来,无论严冬酷暑,无论雨雪肆虐,他始终兢兢业业,整日忙碌在生产一线,把工作看得高于一切,为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为企业的发展大局而倾心奉献。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作为车间的领头人,为给大家做出表率作用,他没有因为白班事务多、工作杂而丢弃自己的老本行,一有空闲时间他都会在机台上巡视,与操作工探讨一些设备问题,看到运行得不顺利的机台,他总会上前仔细研究,有时还亲自上阵。记得新设备还处于调试阶段时,小透包机经常卡机,导致产量低、消耗大,由于对设备的不熟悉,操作工和维修工尽管忙得焦头烂额,却未见成效,机台上的辅工们也因为成堆的废品而忙的不可开交,那场面怎一个乱字了得。当他经过看到手足无措几近崩溃的兄弟们时,二话不说一把“抢过”维修工具,这边拧拧那边拧拧,操作工和维修工稍一愣神后也将情绪抚平,自觉加入其中,冷静思考并与他一同讨论,有条不紊的开始维修,一会功夫,卡机问题解决了,满头大汗的他只是点了点头,又继续去忙碌其他的工作……除此之外,每年大大小小的QC活动、改善工作都有他那熟悉的身影,他经常利用检修期间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小改小革,为车间提质降耗、提升设备综合有效作业率做出了不菲的贡献。

不只如此,“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是我们在生产一线最最根本的任务”,这也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更是他心底的信念、行动的指向标。为了提高质量,他绞尽脑汁想各种办法,通过不断加大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使“一丝不苟、不优不休”的质量理念渗入每个员工心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通过设立质量委员收集质量信息,跟踪、协调解决各种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力度;通过加大质量绩效考核力度和建立质量奖励机制,将质量目标与机台、个人绩效挂钩,设立质量奖励基金,评选红旗机台和质量标兵,提高员工全员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建立质量预警机制,每天及时公布前一天各机台在线质量情况,对超标项进行红色预警,并督促操作人员对预警项目进行分析和改进,对连续发生的预警项目组织案例分析,召开专项会议,探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彻底解决,提高对质量问题的预处理能力。正是这一项项措施,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一直以来,他领导的卷包车间在公司产品质量抽检平均得分中总位列前茅。

工作中他说一不二,工作之余他经常主动关心车间员工,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员工,为他们排忧解难,如果说卷包车间是一个家,那他就是一家之长,对家的团结与和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内如此,对外他同样如此,犹记得他在“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学习教育活动中,组织车间部分员工到吉安县永和镇光荣敬老院、高新区同心小学献温暖、献爱心。那天他一改严肃的面容,亲切的与老人们手拉手聊家常,幽默风趣的话语给老人们带去了快乐和浓浓的真情,除去车间事先准备的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临别前他还悄悄的塞给老人一份他自己的心意。在孩子们面前,他又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弯着身摸着他们的小脑袋,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效社会。

这就是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颗忠于企业、默默奉献的丹心,一种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责任,一股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志气,一腔勇往直前、再立新功的追求。“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心”他就是这样一如既往的为企业发展无私奉献他的光和热。

车间一线员工个人事迹4

“人生最大的喜悦就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而你却完成了它!”这是张琪最喜欢的一句座右铭。

张琪是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总装二分厂4A班一名员工。自2013年入职以来已四年有余,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到班组中流砥柱,从一名辅助工到技能人才,除了时间的沉淀以外,更可贵的是他勇于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那一年还是学徒的他估计不会想到几年之后自己可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刚到岗位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师傅教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但慢慢他发现如果仅仅是进行这种流水账一样的工作,自己并不能得到进步和提高。于是他开始主动出击,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求教师傅和同事。稳重的性格让他能够沉下心来思考,也有毅力坚持。中隔板的固定没有一定的岗位技能使不能胜任的,而且还有可能出现钣金件划伤的危险。技能不熟练,跟不上生产节奏,频繁出问题,这对于每一个位新员工来说都会不可避免的,而对于张琪来讲,将这个不适合时间缩减到最短,是他急需解决的难题。于是他就下班跟对班学习,去培训基地练习,每天要达到什么样的进步,都对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要求。在自我追赶的`过程中,张琪在操作技能上慢慢的更加得心应手,他坚信:适合你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张琪认真观察,实地研究,对于岗位操作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规律,使自己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得到了巨大的飞跃。

一件件优质的产品,无不凝聚着张琪的心血和汗水。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匠精神”在张琪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如今,张琪依旧在自己的岗位时刻坚守着,看似平凡朴素,实则不平凡。

一个有品质的精细时代已经来临,这样的时代必将呼唤“工匠精神”。张琪凭着对职业的敬畏、工作的执着以及产品负责的理念,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同时,也告诫我们,踏实工作、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只要你不甘平庸,就一定也能像大国工匠们那样在平凡岗位上演绎精彩的人生!

已经在一线坚守了四年的张琪,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属于他的“工匠精神”。

车间一线员工个人事迹5

车修不好,我睡不着

——记“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维修技能比武活动冠军

大罗、细罗,两面好锣!这是在技术保障一线流传的一句话,大罗就是三车间维修二班的班长罗金龙。在维修车间做了十几年,从原公交公司六公司的保养厂做起,改制后一直在三车间,是车间的主力、顶梁柱。认识大罗的人都知道,他为人爽快,说话直来直去,工作风风火火,维修技术一流,工作态度一流,在他手上没有修不好的车,没有攻克不下的难题。

我眼中的大罗:责任心强,啥都能做好

认识大罗是在三车间实习的时候,大罗的样子黑黑的,憨憨厚厚的,偶尔会开几句玩笑,每天穿着修理工装,拿上工具就一头扎在车堆里,像是拔也拔不出来,真心地喜欢车辆维修。

讲大罗,不得不讲5月25日的“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大罗和同事师正文同组进行发动机、离合变速、传动轴加强二级保养PK,比赛进行到2∕3时,大罗接了一通电话,挂断后没有吭声便继续进行比赛。机动替补工作人员细罗发现他神色凝重,心事重重,弯腰捡扳手时手都是抖的,便向车间主任彭辉说明了此事,细问后才知,电话是医院打来的,大罗的妻子重病住院,因病情突然加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并通知大罗立即赶往医院签手术同意书。经过协调车间换下了大罗,由细罗顶上去继续进行比赛,并派车将大罗送到医院。在洗手换衣服的时候,大罗不停地告诉细罗维修步骤、注意事项,嘱咐细罗结束后要清理场地卫生等等。其实,大罗的妻子23日就住进了医院,那天大罗休息,到医院后经过简单的整理,24日就匆忙赶回了车间,为翌日的比赛进行场地布置,划线、整理场地卫生、置备工具,晚一点又带着即将参赛的队员训练技术、速度,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护妻子。幸而当日及时赶到医院,妻子的病情稳定了,但至今仍旧在重症监护室治疗。

车间主任眼中的大罗:技术全面,车间不能没有他

在车间主任眼中,大罗是个宝,技术全面,什么工种都可以兼任,机修、冷作、油漆,最拿手的是发动机、底盘维修。我问他在维修中有没有什么绝活?彭主任说绝活就是细心,遇到问题不会说放弃。很少有人向他那样细心,所有维修步骤都能按公司“维修规范”操作,不多一步,也不少一步。采访过程中他们告诉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同样一件事,别人和大罗一起做,一样的做,但是结果完全不同,就是因为他每个细节都能注意到,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2007年圭塘坪门前修路时,三车间的车全部搬到二车间去维修,在给一辆车做发动机维护时,由于司机操作错误,造成大罗头部受伤、出血,到医院缝了三针后,回来就又继续完成保养工作。同事问他你为什么不休息?嘿嘿一笑地回答是:“车没修好,我睡不着!”

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初中文化,业余时间大罗积极地为自己充电,现在还在自学义务教育的最后三年课程。维修书籍大罗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但最让人喜欢的是,大罗很会“钻空子”,国Ⅲ排放车辆刚在公司投入营运时,上柴服务工程师奚金祥时常到车间指导技术,大罗抓着奚师傅拜师学艺,认真学习,现在多少出了师,可以自行独立维修电脑全线、传感,共轨高压油泵调校等。

彭主任笑言:如果车间现在没有他,车间的技术会陷入短时间的停顿状态。虎将不能少!

同事眼中的大罗:非常勤快,什么都会做

三车间二班副班长谢德和大罗一起十年了,大罗的维修技术让他很佩服。大罗修出来的车子有力又节油。修车过程检查仔细到位,柴油车的油嘴、活塞环的间隙、气门的封闭度要求很严格。火花塞出了问题,大多数人选择换一个新的换上,大罗则是尽量调节火花塞间隙,根据车辆发动机状况多次调试,直到满意。为了节油,大罗瞒着车间自己备了很多小型工具,电烙铁、钻孔机,经过十几次试验,他终于悟出了化油器加速量孔的大小和加速器的好坏决定了节油效果,然后根据每台车的实际情况,他把原加速量孔的孔焊死,在根据实际钻出需要的量孔。总之,在大罗的手中,大大小小的螺丝松紧度,气孔、油孔大小总会精准掌握。凭着不服输的个性和偷学了楚建辉主任“好大的路咯,又不是造飞机!”的名言,大罗光荣的成为了三车间的“形象代言人”。

大罗的徒弟跟着他一年零两个月了,别人学习维修要一年多才出师,大罗的徒弟只学了八个月,就能独立承担作业了。他说全是师傅教得好,手把手地教,在学习发动机气门间隙和后桥齿的间隙调试时,尺寸自己总是掌握不准,师傅耐心细致多次讲解,从没有批评、放弃过。师傅好勤快,什么都会做,做得都特别好,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像父亲。在车间能成为大罗的徒弟是人人的向往和荣耀。而每次遇到有人要当他徒弟,他总是大笑着说:“搞鬼,邋遢死了,累死人!”

因为真心喜欢,所以大罗对待车辆从不含糊,对待工作谁也想象不到,这样一个黑实粗壮的人竟会心细如尘,按他自己的话说:“自己的车要爱惜”。车间最脏的地方和最累的事总是有大罗的大笑声。平凡岗位的英雄总是格外让人敬佩,不耀眼,但却闪着光、发着热,佩服那颗勇敢的心、坚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