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创业

清华创业园罗建北主任的访谈录

创业1.91W

的优势是没有包袱,这与中年人创业是不一样的,中年人有家庭、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因此中年人在创业的时候首先的是能否舍弃现有的一切,舍弃后能否承担风险,能否承受失败. 对大学生来讲,本来就一无所有,去冒险,即使失败了得到的也是经验,我认为这也是大学生的创业优势.

清华创业园罗建北主任的访谈录

在经验来方面来看,没有经验反而敢于冒险,一些较难的项目包括我们说的"视美乐"的项目,5年前,投影仪在我国还没有知识产权, 65、75期间,我国都安排了这个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开发,但是都没有开发出来. "视美乐"公司成立的时候,我国投影仪还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可见那时的难度. 有经验的人不敢做,恰恰因为他是大学生,初生之犊不畏虎,就开始做了,并获得了成功.

如果是有经验的人,也许就不敢做这件事,所以谈不上成功. 在这点上,没有经验是他们的优势.

同时,没有经验也是劣势. 有经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可能更大一些. 小公司人力、财力都比较有限,每个决策失误就会导致失败. 如果有经验,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强,考虑失败的因素比较周全、决策方面相对成熟,就可能降低失败的风险.

经验有以上两重性. 关键是怎样看待. 实际上在创业过程中,即使没有经验,如果善于学习,也是可以成功的.

多听、多看、多问加上实践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记者:海归派也没有经验,他们和国内大学毕业比较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罗建北:留学生之间差别比较大. 如果海归派在国外时只是纯粹搞技术,跟我们大学毕业是一样的. 技术出身的人把技术看得比较重,技术好就能做出好的产品,赚钱多,对商业化的运作,或者是没有经验、或者是没有概念、或者是没有能力. 技术为主的公司,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欠缺商业化运作能力. 不管是国内大学生还是国外海归派都有这样的情况.

在清华有这样一批留学生,在硅谷有创业经历,了解如何创业,他们掌握了海外先进的技术,了解如何将一个技术变成市场需要的产品,如何与资本结合达到上市等等. 这样的海归,市场观念比较强,市场运作能力比较强,吸引资金本事也比较大,对资本运作、技术等都非常熟悉. 毕竟在美国,市场经济有200年历史,这方面成熟程度比我们好,环境也优越. 他们带回来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新的观念和理念,这样的海归创业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记者:对于我们大学毕业来说,先不要头脑发热,先确定自己适不适合创业,借鉴前辈的经验.

罗建北:对大学生最重要的是,不管做什么样的创业,要搞清楚一件事情,不管你是卖产品还是服务,最主要还是看有没有市场需求. 用一句话说,市场需不需要这样的产品或服务,你发现没发现这样需求. 产品的潜在市场有多大,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在市场里,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考虑如何在市场里取得一杯羹,挣得第一桶金. 同样一个餐馆,为什么别人要来这儿吃?同样的产品你的差异在什么地方,最艰难的是开辟新市场,因为由创业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上市的风险性也比较大.

记者:在创业者里面,有个人,也有团队,哪一种更多?

罗建北:大多数都是团体创业,我们看过很多国内外创业的故事和案例,有很多是以技术性为主的和懂市场的相结合. 比如说我们做电脑的,希望把电脑做得更快、更好,以更好卖,搞技术的人实现了这个目标,可能是最简单一个结构. 有人开发适合市场的产品,有人卖出去,再把信息反馈回来,这是最简单的组合. 如果还有懂资金、懂销售、懂管理、懂人力资源的,这样的团队会更加的完美,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点.

记者:清华科技园孵化器成果也是不少的,这5年来他的成长过程是什么样的?

罗建北:我们最初做科技园,相当于筑巢,然后引凤,吸引一些创业企业进园帮助他们成长,我认为,我们当初做的是非常传统的孵化器. 开始,我们仅是提供房子和公共设施,目的`是降低创业者的成本,使他们在创业之初不用买传真机、打印机等等,因为最初的创业者需要一个低成本运营的环境. 到后来,我们发现更为重要的是,在园内要让这些企业进行交流,我们不是把这些企业聚在一起就完成任务,还要解决问题. 我们请来成功企业家,通过做讲座等形式,为企业出谋划策. 后来我们发现,这些还是不够.

刚才提到了小企业最缺的是资金,甚至发不出工资了,这怎么办?我们创业者自己可以不要工资,但是员工不能不发工资. 我们利用手里的资金,对公司进行投资,这对他们是最好的帮助. 我当时形容说,一个企业就好像是一个人,一个人需要有健康的体魄,我们给企业咨询时就好像做健康咨询,会指出哪块肌肉不够好,应需要训练,但是初创的企业就说:"我的血都不流了,怎么练?"我们就想为他们解决资金的问题,帮助渡过难关,就像把一碗水浇到一棵快要干枯的小苗上一样,虽然不多,但却非常关键,没有它公司可能就活不不去了. 这也奠定了我们的基础,我们在2001年3月份的时候成立了一个孵化器公司,它最重要的是有投资的理念.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投资了10家左右,这些公司目前运行都不错的,虽然现在作为资金回收来讲,还没有很好的资金回报,但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作为孵化器能够培育企业,需要一定力度,如果没有资金的帮助,也是做不到位的.

记者:现在国内孵化器越来越多了,跟国外的一些大型的成熟的孵化器比较起来,国内的其他的孵化器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包括我们清华园龙头老大来说,它需要什么样的模式?

罗建北:从公司的来讲,孵化器还是一个亏损期,我们的孵化器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的收入是通过成功投资获取利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孵化器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在美国有税收优惠,在我们国家没有,缺乏很好的生存环境,所做的很多事情是公益性的,由于她主要是辅助企业成长,在企业很小的时候,希望通过为他服务挣钱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做的更多的是一种免费投入,这种投入对孵化器公司来讲,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他没有盈利模式的话.

大家知道做风险投资周期比较长,3年、5年、7年甚至是9年,才会有回报,我们国家退出机制也并不好,第一是大公司对小公司的收购、兼并不活跃,现在股票市场也不是运行得很好,没有创业板,从退出来讲也不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孵化器也是挺艰难的,我们从事这一职业,也接触了业界做孵化器的人,大家都是非常敬业,非常热爱这个行业,因为它的意义非常的大,帮助哪么多创业企业,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做了很多贡献,如果没有孵化器来帮助企业成长,他们将非常困难,这个事业是非常有意义.

记者:您辅助的创业者,是不是都有一种民族精神在里面?

罗建北:应该是这样的. 国家富强了,我们的事业发展了,个人的价值在其中也得到了体现.

记者:这个事业是挺高尚的.

罗建北: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精神上的追求.

记者:我们中国的一些科技园也好,创业者也好,最缺乏的是什么?

罗建北:真正把创业看成是一种好的人生选择,这是需要过程的,虽然我们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这也是我们当前解决就业一个很重要的出路和环节. 我们怎样把被动变成主动,可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真正把生存型变成一种机会型企业,需要大家的努力. 首先从社会上,改变那种"无商不奸"的观念,觉得做生意也是很好的选择,虽然现在比过去强多了,但是大多数人也觉得不是特别好,包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灌输. 比如大多数人认为出国或到大的公司找一个好的工作,稳定一点比较好.

面对这个现象,首先大家要慢慢改变观念,从我所接触的这么多创业企业来讲,创业是非常高尚的事业,是非常令人钦佩的,对追求事业成功的投入,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为什么发达国家像美国,认为创业是英雄,我们什么时候有这样理念的时候,创业的氛围就形成了.

创业成功才能对社会有贡献,从创业者来讲,我们大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必须多学,比如怎么样跟人家沟通,向别人借力,怎么样借鸡下蛋等等,这种能力越强你成功的机会也越大,还有不怕挫折和困难的精神. 现在很多年轻人,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越来越差,对创业来说很不适合,其实失败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重来,具备这样的健康心理,承受失败的心理,这些如果你在大学期间或者上学期间有这样一种锻炼,在创业的时候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对创业者是非常重要的.

不是说学历越高,创业越成功,反而,你的商业的意识、你的决策能力、你的打交道的能力,这一种比某一点知识可能会更加重要. 当然我们最最理想的是既懂技术又具备较强的非智力因素,这是成功最最完美的结合.

记者:刚才聊了那么多,国外比如说比尔·盖茨等等,你觉得我们国内最成功的个人以及团队你认为有那一些呢?

罗建北:这就多了. 还是拿我们创业园来讲吧,这样我比较有发言权,其他的我没有很好的调研,发言权也不大.

在我们创业园,有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创业者在上市公司做过,自己在2000年回到清华大学附近创办自己的企业,在这一个过程中,第一他自己懂技术,另外,他在大公司做过,了解公司运作的一些相应的规律,懂管理,在一年的创业里面,基本上完成了产品的开发、团队的建设、包括内部的管理如员工的持股等等,公司进入了相对良性的循环,吸引资金的时候能够说服投资者,开始时不是特别地顺利,但还是拿到了第一笔投资,250万,后来又拿到了420万,现在要进行下一步发展,他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他创业的成功跟他有一定管理经验和技术是有一定关系的. 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他在创业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虽然他在大公司做过,但做一个比较好的CEO和总经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里面,你管一个公司和管一局部都是不一样的,对他也是有新的挑战,对于成功来讲,拿他来说,就是需要不断学习,遇到新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