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及使用技巧论文

多媒体2.57W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何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多媒体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灵活地组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更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感官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认识和学习,避免了教师大量书写、画图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运用中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及使用技巧论文

一、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一)多媒体教学容易演变成多媒体放映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从引入新课到讲授内容,从举例、总结到课后练习,均投影在屏幕上,课件成了电子化的板书。上完一节课,学生不用翻开教材,课本上的一切内容均在屏幕上显示,只是把课本放大给学生看。教师坐在电脑前动动鼠标、敲敲键盘,成了“放映员”,学生整堂课都面对着屏幕,把原来低速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有的教师虽然也会在课件的基础上加上辅助性的讲授,但也几乎成了课件这部电影里的旁白。

(二)多媒体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矛盾的

因为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演示的形式呈现。受计算机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课堂时间有效利用的限制,课件极少在课堂上修改,教学思路就要按课件来进行,学生只能按照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也就是说,教师事先设计好了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学生只能沿着这个轨迹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妨碍了教师根据不同班次学生听课情况来变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做到因材施教。

(三)多媒体教学限制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的演示速度比人工书写的速度快很多,在多媒体课上,学生看得多、听得多,没有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只强调过多的外部刺激,学生收效甚微,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降低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件都偏向直观形象化,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限制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脑子中记住了美丽的画面、有趣的特效,对课堂重要知识、重要内容反而容易忽视。

(四)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记忆和做笔记

课件的上下页或者相关页面不能同时呈现在屏幕上,画面停留时间短,教学内容消失快,学生对概念性、识记性的知识很容易忘记,使记忆难度加大,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疲惫感。因而,学生记忆效果反而不如传统教学中黑板的板书。黑板板书能使重要的内容一直停留在黑板上,长时间强化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课后还可以按照笔记及时复习和总结,但多媒体教学将大量文字搬到屏幕上,又采取放映的方式演示,为了加强放映效果,多媒体教室都拉着窗帘,光线较暗,学生从速度上和条件上都不可能做笔记。更应该注意的是,有的学生一旦因为偶尔走神开小差,一步跟不上就只能放弃本次课的学习,或者干脆一上课就做小动作、玩手机、聊天甚至睡觉。教师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敲打键盘和描述课件内容,无法顾及学生的反应,更谈不上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手势来与学生交流和探讨。师生之间的交互性降低,学生会产生一种脱离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五)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疲劳

一节课里面,电脑和投影仪不停地工作,教师、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这无疑加快了课堂的教学节奏,学生在较暗环境中长时间注视屏幕,会使眼睛产生疲劳的感觉,耳朵里整堂课都灌满了讲课的内容,无法达到好的课堂效果。

(六)多媒体教学会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扼杀教师的即兴发挥

在课堂上经常会产生一些即时教学信息,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学生的提问、教师的灵感等,这些信息是教学中的动人之处,是最体现教师教学艺术、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的地方,如不及时在课堂上提炼出来是非常可惜的。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把教师辅导课件变成课件辅导教师,缺少了课堂中教师的即兴发挥和学生的反馈等精彩环节,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统一,建构高效课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教学过程,当然应遵循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应该单纯只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更要重视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转变。那么如何实现既能保持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呢?笔者以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把握好多媒体教学使用的“度”

教师必须明确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要掌握好“度”,不能在课堂上为了完成任务像放电影一样不停地把学习内容放出来,这样是没有效果的。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会阻碍师生的交流,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无法得到体现,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理解知识和记录课堂笔记,学习思路不连贯,不能很好地分清学习的重难点,不便于学生记忆重难点。

(二)依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具有先进性和高效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具备多媒体的优势,但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尤其是一些诸如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达到了教学互动的良好效果。作为传统课堂学习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所无法替代的。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可以方便地增删内容,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

(三)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随时接受学生的提问,对课堂内容作及时的调整。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突发灵感,即兴发挥等都需要板书。与信息化手段基于“人—机”或者“人—机—人”的模式相比,传统的“人—人”交流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激情、学术修养的体现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不但保证了言传教书,且有利于身教育人。学生在课堂上也更希望与教师交互,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科技”,误认为不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是“老土”,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就不是一堂好课。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授课时应避免总站在多媒体展台前,不操作机器时要走到学生中去,讲课时眼睛注视学生,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是事与愿违的。不管什么课,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各有利弊,不能片面地看待。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再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扬其长,避其短,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可以优势互补,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