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互联网

互联网经济学论文

互联网5.77K

在我们的当前的社会中,互联网不断的发展,那么关于互联网经济学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互联网经济学论文,欢迎阅读。

互联网经济学论文

摘要:以化石能源集中式利用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变革,而以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本文主要对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经济学做出初步的探究,阐述能源互联网和信息经济学的来源和发展,并探讨能源互联网对信息经济学的影响。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信息经济学;信息技术

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由来

信息经济学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并得到很大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沉淀,于70年代趋向成熟。信息经济学在研究初期,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互相促进、补充,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后期,信息经济学在大量论著的问世下更加成熟,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论著如美国霍罗威茨的《信息经济学》,日本曾田米二的《情报经济学》等。

(二)发展

上世纪6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兴起,一直到8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得到科学研究领域相关人士的公认,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汇集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开展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使信息经济学不仅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热点,而且还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得到极大的发展。1976年美国经济学会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1979年首次召开了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1983年《信息经济学和政策》国际性学术杂志创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信息经济学更是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及强大的经济效益获得迅猛发展,到了21世纪,全球社会更是一个信息化的“地球村”,信息在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更是无与伦比。可以说,信息经济学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能源互联网环境对信息经济学的影响

“能源互联网”首次出现于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其定义、架构、组成和主要功能都还需要不断完善,所以本文仅探讨能源互联网对信息经济学的影响,其影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能源互联网催生的信息增值服务及对信息经济的影响

能源互联网事实上由电力、交通、天然气、信息四大系统组成,能源领域的变革对于信息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进而对研究信息经济的信息经济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化石能源的.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使得人们将目光放到了可再生能源的寻找与使用上。近年来,以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用方面均已取得显著进展。在四大系统中,信息因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区别于其他三大系统,未来能源互联网规模的增大将导致其涉及的信息量会快速增长。客户会受到多方限制,如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处理成本,他们可能有意愿支付很小一部分成本来委托信息服务公司来处理,信息增值服务因此应运而生,例如,腾讯公司旗下的QQ和微信,就以此为模式产生效益价值。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促进了能源互联网的建设

随着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不可再生能源已经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于是信息技术催生了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经济技术的结合将在全世界创造一个新的市场,也会催生了多新时代下的产物,其中主要的产物有Mobike和Ofo的共享单车,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以共享单车为例,共享单车共享了资源的盈余。车的拥有者可能只有10%的时间需要使用它,90%的时间车子是闲置的。共享单车的发起者就是看到这一点,通过互联网把自行车的盈余时间共享给他人。当盈余能提供给更多人使用时,这种资产就变成了共享的资产,并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这种利用私人资源盈余,来开发公共资源盈余、并输出准公共资源盈余的方式都可以叫做共享经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资源交换、全球公共资源交换,均可以产生公共资源的共享模式。此外,新的信息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电商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准公共资源也可以共享,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中国出现了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它们共同构建了信息共享的基础设施,对促进信息传播流动和使用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之后是淘宝的海量交易,带来支付、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变成商业的渠道,变成了新的商业基础设施。现在,我们进入了新的人工智能的时代,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新问题,急需解决。如,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问题。而实际情况是,共享单车的停放混乱,部分市民为私自占有、故意毁坏单车二维码,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强互联网的监管与治理力度。

三、结语

本文对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经济学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借鉴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针对能源互联网的特点,对能源互联网信息价值增值、信息价值评估、信息增值服务模式、基于信息的博弈分析和机制设计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以待来者共同研究与指正。

参考文献

[1]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5):1-11.

[2]倪琳娜,文福拴,尚金成.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经济学初探[J].电网技术,2016(6):161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