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教师

教师远程研修作业观课报告

教师2.37W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远程研修作业观课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远程研修作业观课报告

教师远程研修作业观课报告1

通过这次研修,我深深的思,我们应该怎样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思、进步、使自己成为一名让学校、社会都放心吗,让学生喜欢满意的合格教师,而不是被淘汰的、落伍的英语教师。要想有效的实施英语课堂课程资源的开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明确目标

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

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立思考的时间。没有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交流。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后,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会话、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虽然我们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实物、自制教具来使课堂形象生动。

3、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4、创造性运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

5、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1)激发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动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我们在备课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老师自己备,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参与。

(2)引导学生在导入新课阶段动起来。是否成功地导入新课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顺利进行。我通常都是通过值日报告来导入,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口语,一方面训练其他学生的听力。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每天如此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如果教师能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的话,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保持集中。如可以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等等。

(3)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动起来。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助。在操练中我们不但要学生动口,而且还应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表情、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学生去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英语作为一门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学科,它有它自己的词汇、语音和语法规则。只有对这些知识掌握牢固,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熟练程度,才能比较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或笔头交流。英语有量的`词汇、复杂的语言规则和时态变化,如果我们没有弄懂这些东西,要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写出一篇符合文法的文章,那是不可能的。新课程强调能力,但更应注重基础。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英语教育,可谓是英语学习基础的基础。虽然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小学英语课在许多学校可能根本是形同虚设,名不符实;所以说初中英语基本上是部分地区英语教育的启蒙教育,其目的应是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和培养一些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而不应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这个阶段,过分的强调学生听说能力,则违背了英语外语学习的规律,只能是欲速则不达。那种完全以听说能力代替所谓的语言能力的说法我觉得是不太合理的。

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现在很时髦的提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对于有些连英语的皮毛都尚未闹懂且情绪极易波动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很少有人知道教学的重难点,很少有人掌握得了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我个人觉得课堂的主动权还是应该属于老师的,老师来安排和调节课堂教学活动,监控教学过程。

教师远程研修作业观课报告2

观看了三位老师的课,感到他们为了上好课下足了功夫,有的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的则用“秧田式教室布置”的传统标准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的将信息技术手段传神的应用到了课堂上使得课堂生动直观丰富多彩。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模式,他们对教学兢兢业业的专注和精神投入,都是教学最值得尊重的资源。

我在这里不对他们在课件设计、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合理性做评价,也不对他们在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上的透彻到位做评价,也不就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技术规范等培训资料里罗列出来的方面条分缕析的做评价。我只就教学方式(模式)的选择对学生对教师的制约和影响发表一点基于我教学实践和思考的浅见。

三位老师尽管从形式上看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我感觉其真实的东西是一样的,都是“传授式”的教学思想和套路,课堂上“五段论”的结构模式都非常清晰非常明显,细微处的差异不足以分别其教学的指导思想。不管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生动的物理现象还是凸显隐匿处的不直观的物理规律,不管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让学生登台演示实验,都本质都是让学生“看”的;不管是教师讲授,还是让学生回答问题,抑或是询问学生问题,都是让学生“听”的。只要学生“听懂”了或“看懂”了,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学生就学会了、该部分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所以,当教师问学生一个问题,然后指定一个举手的学生回答,如果该学生的回答表示他“学懂”了,该部分的教学就完成了;其实,再深究一步,即便教师不问学生问题、不让学生回答问题,只是一路顺风的“讲授”下去,教学效果也是一样的。因为举手的学生回答了问题,只不过是教师“讲授”过程找个人来证明,证明他讲的或学生学看的东西“懂了”,教学进度基本上不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这样的教学总是“条理清楚,结构合理”,整堂课非常完整甚至完美,但它毫无悬念的主要的或核心的.从“教师讲”的角度来看的,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查看;虽然三位教师的课都用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实验的教学环节,这样也确实“面向全体学生”了,这种“面向全体学生”就跟教师讲授时确实是让每个学生都听的“面向全体学生”也没有太的实质上的差别,因为学生的问题总是自觉不自觉被“讲授式”教学的整齐划一所掩盖,或者说被“讲授式”教学的整体推进和高效率以及完整的教学结构所掩盖。可见,这样的教学模式,再讲求什么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再讲求什么思维的品质和深度广度以及科学素养之类那都是奢望了。

不是教师教学水平不行,而是说某种教学方式的采用“钳制”了教师,同时也“钳制”了学生。“讲授式”教学的长处就是教学结构完整清晰、知识体系完备,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效率高。但从长远看,未必是同样的评价结论,而是恰恰相;这个“长远的视角”即便不从教育史不从国家发展战略或人的精神发育这样宏的视角来看,仅仅是从学生一定的学段,比如三年的初中或三年的高中来看,也能清楚的看到:灌输式教学钳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钳制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导致了面积的学生弃学厌学(虽然某个教育现象,比如学生的弃学厌学绝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但非常显然是,在探讨某个因素时它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促进的还是钳制的,却是可以有较确定结论的)。对之我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有深切的体察:即便哪怕再清楚的一个常识,比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文本的看法,单单这一条,真要实施它就必然要对“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规模的,因为事实上,当一个教师采取了或默认了“讲授式”教学的唯一合法合理性,他就必然“钳制”学生讲,不让他发言,至多让他说自己想说的尤其是当学生提问了“学生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教师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回答了教师不想讲的,打扰了教学进度”,此时教师就毫不犹疑的“钳制”住学生,不让他们讲,就如三位教师的课堂上展示出来的:学生回答的,正好是教师想讲的,于是,这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就顺利结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事实上,问不问学生,学生回答还是不回答,都无关紧要,因为教学程序是设定好了的,沿着这样的程序行进才被人们认可。

教学模式(方式)其实是营造出一种教学环境,对学生而言就是营造出一种适宜于学习的环境,虽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而皆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基于一定的价值选择和良知,或者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需要用一定的教学方式的;这个教学方式是这样一种的教学环境它是人生活其中让自身发展的环境,它在本质上是人的生活方式,是人的思想方式,因而是人存在的价值选择;它显然绝非一个人的问题,犹如时下中国“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一样,需要全社会在各个层面上的革新。对学校教育而言,抑或是哪怕对一个班级的教学而言,这个教学环境不止需要“顶层设计”,而且需要在场所有人的配合和积极主动的建构,因为那是触及到个人实际生活及存在意义的人所选择的环境。

做它显然不易,但并非不能做到;真庆幸我们遇上了时代。

教师远程研修作业观课报告3

20xx年7月7日7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初中语文教师网络。为期十多天的培训转瞬即逝。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被专家教授们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更被班级学员们的参加培训的热情所感染,虽然苦点,累点,但我要说:“乐中学,学中乐。”站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我走过了困惑,经历了紧张,也曾有过无助,但这些都成为了过去,因为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一、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高

打开电脑,我马上就被这样全新的培训方式所吸引住了,特别听了专家们的报告,更是被专家们到的教育理论所吸引。“书到用时方恨少”聆听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们所讲的东西对我来讲,我的感触非常,“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要更加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完美。除此之外,老师们讲到同样的文本,时代不同,人文思想也会有所变化,对于文本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教育,教育的层面上,这一点是要注意的。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人文思想是现代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文本。所学的专业课程,使自己的理论功底更扎实了。

二、与学员们互动,在感悟中进步

本次培训,用这样的一句诗来描述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天光云影共绯徊,”有的说学生课堂学习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分肯定,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这样不会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体现了人文关怀。也有的指出这种现象是时常发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家各抒己见,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说,没有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因为交流我充实了自己;因为互动,我获得了进步相信。通过学习,我将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到那时,自己的.工作将是更加得心应手了。

三、个人在职研修,在思中提升

我认真地完成了六项学习任务,不仅每两天撰写一篇教学思日志,而且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通过学习和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思基于教学事例的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积累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准备好科学依据;

(2)把每一节课或平时的教学所思所得及时记录,进行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准备实践材料;

(3)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教师远程研修作业观课报告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课标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估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落实估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实实在在,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研究起来,从方法上指导起来,从意识上培养起来。

尊重学生的发现,引导其“再创造”。当我看见吴老师亲切、自然的和孩子们互动时,我心为之一颤。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现,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究和获取知识,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这一点,是我最难学会的。在观看视频的间隙,我留意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

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语言,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探索新知创造了条件。吴正宪老师的课具有鲜明的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个名字。例如:小估、中估、大估、大小估、四舍五入估…。增强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素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吴正宪老师非常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赞许,有笑声,整个课堂都充满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从这些细节处,可以看出吴老师治学的严谨,对待教学的细致、对待学生个例的特别关注,都能显示出名师的大智慧。而加想起自己在课堂上常常会忽略这些细节,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虽然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一点认识,每节课还在尽力去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还是总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发展关注还是不够。课堂上不能显现出这种大气。吴老师这种“大气”的数学,才是一种“发展孩子”的数学。

我想在今后的要工作要善于积极地学习、思考,更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优点和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通过不断地反复的实践、反思、学习、探讨逐渐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最后达到了“心中装着大数学,才能上出大课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