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教师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集锦15篇)

教师1.7W

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幼儿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集锦15篇)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积木,可每个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把积木扔到地上,有的小朋友甚至在地上踩来踩去而若无其事。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地吼道:“小朋友们请把地上的积木捡起来好吗?”,尽管如此大声地吼,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也就是那几个胆小的孩子会很不情愿地从地上捡起一块积木而已。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在网上看到一篇《凳子也会痛》的文章,文章里说了关于小朋友们不爱惜小凳子的事情,作者用小凳子的.口吻说:“请小朋友们好好爱惜我,你们整天使劲拖我,我会痛的”孩子们听后就完全该变了对小凳子的态度。我就想:“我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呀!”。

今天和往常一样孩子玩着手中的积木,那几块躺在地上的积木时不时地被踩上几下,我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做了一个“嘘”的手势,孩子们立刻注视着我,我就装作神秘地说:“小朋友,你们听见了吗?”孩子疑惑地摇了摇头,我接着说:“我听见积木在哭呢?他们还说不愿意和你们做朋友了,因为你们经常把它们扔到地上,你说你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立刻就弯下腰去捡积木了。笑笑小朋友还对着被捡起来的积木说:“不要哭了啊”。

其实,教育孩子就是需要我们多用心的,如果一个方法不起作用就要换种方发,当你改变方式之后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2

孩子上学了,穿什么样子的衣服能够让孩子既轻松又舒适呢? 在忙碌的生活里,有很多家长在兼顾工作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孩子合理的穿着,使得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遇到不必要的挫折,或养成更深的依赖性。这都不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乐见的。 因此,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鞋子、衣裤时要重点考虑以下细节:

一、鞋子

孩子越小,越要买一些方便、易穿的鞋子,最好是用魔术贴由里往外拉过来一贴即可的,不需要穿过任何的小洞洞。如果需穿过小洞再折回来贴上的鞋子,家长们可以把贴带的尾端叠起缝上,防止孩子把贴带拉了出来而又穿不回去。

二、衣服

2岁~3.5岁的孩子,需要逐渐减少有扣子的衣服,转为直接套头进去的衣服。另外有些孩子的头较大一点的,家长们在选购衣服时就要充分地考虑,买些套头的颈位弹性较好的、较宽松的衣服,或是买一些V型领的或肩上扣扣子的衣服。3岁半以后的孩子,可以逐渐增加各种各样的衣服,如:扣扣子的、拉拉链的、系绳子的等。不管是在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穿上宽松的衣服。

三、裤子

裤子宜较宽松,裤头不应太紧。吊带裤(工人裤)、喇叭裤、紧身裤等,当孩子们穿着这样的裤子参加幼儿园生活时会出现很多的不便。吊带裤虽然可爱但在幼儿期孩子无法自己穿、脱、上厕所,所以不可取,尤其不能穿回幼儿园。大部分的喇叭裤都不便于活动,裤裆太浅又不保暖。另外,喇叭太大,女孩子上厕所还容易尿湿裤脚,很不卫生。紧身裤不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裤子太紧不透气,出汗后孩子穿、脱裤子也更困难了。裤子的布料应柔软舒适,不宜粗糙过硬。家长们最好选购纯绵布制造的裤子。幼儿期孩子应选穿橡皮筋裤头的裤子,不宜穿裤头须拉链和扣扣子的裤子。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3

当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是一件好事情。但笔者觉得,现在许多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正在步入一个误区,严重违背了幼儿的成长发育特点,让笔者忍不住想说道说道。

笔者认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幼儿身心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所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以“寓教于乐”的游戏为主。

可是,目前一些幼儿园却以识字写字、简单运算这些本该小学生才学的知识为重点教育内容。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还打出了“双语教学”等招牌,对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也订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游戏相比之下反倒成了“辅助活动”,且模式化现象十分普遍,游戏本身的乐趣大打折扣。可叹的`是,这种显然不顾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既违背教育规律,也损害孩子个性发展的做法,还被相当多的家长所认同。家长们争着为孩子选择这样的幼儿园,似乎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起跑线上先人一步,将来上学才能取得好成绩……这种“望子成龙”甚至“拔苗助长”的心态实质上正反映出幼儿教育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它不仅“小学化”,而且“应试化”了。

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又以基础教育为重点,而幼儿教育正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笔者呼吁,别让幼儿教育成为被素质教育遗忘的角落,幼儿园不是“小学预科班”,还那些只有三四岁的孩子们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4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个词“言传身教”,意在强调一种好的教育是需要通过良好的言行举止来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的。而在我看来,唯独幼儿教育则是一门身教大于言传的教育。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说的再多还不如直接做给他们看;另一方面,他们还处在一个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是非观并不是特别清楚,他们总会以老师家长的行为为模版去模仿,由此可见,幼儿教育“身教的重要性。

曾经在我实习时,由于没有经验,班级管理很成问题,于是乎在心情不好的状态下,我总用大吼大叫来吓住孩子,但这种方法似乎是只能取到短时间的效果,反而孩子们时间一长,也不怕了,越搞越乱。后来,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说:你总是大声和孩子们说话,他们已经习惯了你的这种说话方式,怎么会听你的呢?你始终要明白,你是孩子们的镜子,你怎样孩子们就怎样。从那以后,我开始改变自己面对孩子时的心态,没过多久发生了一些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今,当我正式踏入幼儿教师的岗位时,不断地在提醒自己,我的“身教”要大于“言传”,我想这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我的'一个原因之一。我和他们交谈、上课活动,从来都是很和气,亲切的语气交流,几乎是没有发脾气的时候,所以我良好的榜样也得到了他们的回馈,就是上课时愿意跟随我的步伐走。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对父母,面对着自己的熊孩子束手无策的时候,除了打骂就是乱吼,然后孩子却更加逆反,更加让家长头痛。殊不知,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输送到他那的本来就是负面的情绪和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东西,那又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

我们要求孩子规律作息,自己却熬夜玩耍;我们要求孩子多阅读,自己却在那里玩手机不陪伴;我们告诉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在红绿灯前畅通无阻;我们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垃圾……

太多这样的事情,在孩子和父母之间上演,所以你一面给孩子唱红脸,一面又给孩子唱黑脸,教育与行为是要有一致性的好吗?我的父母们。

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曾经和孩子郑亚旗之间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年春节他带儿子去看父母,在车子里拖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带给父母,并对儿子郑亚旗说:“你看,爷爷奶奶想要的彩电,我郑渊洁买给他们了。”这个故事是郑氏父子参加《天天向上》儿子郑亚旗讲的,而且他还说出了他当时的想法就是,他以后也要给父母买大彩电,时值郑亚旗8岁的事,他能记得如此清楚,受到如此深刻的教育,应该来说,和郑渊洁这一“身教”的举动是分不开的,自己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孝敬父母,父母想要的满足他们,可能对一个8岁小孩说过多的语言都不及于这一举动好。

“身教”是要求教育者展现高素质的时刻,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你“身教”的好,他学的会;不好的,他也学的会。所以,父母们用你们最合格的“身教”教育孩子吧。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5

我们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并不是说总是去找幼儿的缺点,总是批评。相反,对幼儿的教育,要多鼓励,要注意发现他的优点,多肯定他的进步。那怕他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也要加以肯定。 首先,培养积极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喜欢思考、提问的兴趣。例如吃饭时讲到菜咸了、淡了,就可以问盐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海里有盐而江河里的水却是淡水;又可以问为什么现在提倡用碘盐,碘对人体有什么用处等。当幼儿了解了这些知识,懂得了一点这方面的道理,满足了求知欲之后,愉快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久而久之则会形成快乐的心境。生活中这一类问题随时随处都有,让幼儿去发现它,思考和解答它,会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父母应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要鼓励他,并谢谢他关心大人的生活。适当地让幼儿知道家里的困难,并让他参与克服困难。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幼儿搭积木时,只要他想要这块积木,不管在谁的手中,马上就拿过来;玩具掉在地上就当没看见一样,收拾整理玩具更是与他(她)无关。因此,对幼儿加强行为培养尤为重要。首先要教育幼儿辨别行为的正确性。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积极主动帮助别人、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每天早上入园摆放桌椅,离园前整理玩具和图书;请小朋友带玩具和图书到幼儿园交换着看和玩;帮助值日的老师整理卫生;带废旧物品到幼儿园装饰“手工角”、“ 自然角”等。

其次,给幼儿足够的鼓励,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真诚的鼓励更能激励他们去热爱生活和追求成功了。作为父母,对于幼儿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缺点,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耐心帮助、积极引导,当幼儿稍微有了点进步时,要大声称赞。充分肯定,而不能拿幼儿和别人比,以为幼儿的进步不值一提,与别人相差甚远。应常常关注幼儿,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热忱的赞赏和鼓励,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如果要求很高,希望幼儿十分完美,就难免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急躁和紧张情绪。对幼儿的一点不足,过于焦急,对幼儿的要求,期望过高,使他往往力不能及。这样,使幼儿也不免产生紧张情绪,产生压力感。应用适当的表扬方式,及时肯定和表扬幼儿所表现的良好荣誉感,明确感到这是良好的积极乐观的性格和行为,从而使它反复发生,巩固发展。要塑造幼儿良好的积极乐观的性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步骤、有的放矢地进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幼儿的性格培养,不能急与求成。当他们有一点进步,就加以表扬,而且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持之以恒,使幼儿不良性格逐渐改变,良好的积极乐观的性格逐渐形成。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6

我班的怡诺小朋友,性格活泼开朗,走路一跳三蹦,喜欢唱歌跳舞,可她刚到幼儿园的时候,不象现在这样,总不能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小朋友说她抢玩具,不给大家玩,她马上就钻到桌子底下去,谁也不理睬。一天上午的桌面游戏才开始,梦鑫就喊起来了:“老师,怡诺又抢我的玩具了!”我快步走到他们这组,用眼睛寻找怡诺,“她在桌子底下。”一名幼儿批评着怡诺说。见此情景,我连忙蹲下去,拉着她的手,向她表示教师没有怪她,并且和她一起玩具。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老师,我想玩梦鑫那边的玩具!”我点点头,一边告诉她,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呢?别人的`玩具能抢吗?

想一个办法来解决,在这样宽松的气氛里,我和她讨论了如何与小伙伴进行交往和游戏,如何协调自己和同伴的关系,并且,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创造机会多让怡诺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同伴告她状的声音渐渐减少了,怡诺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再也不会钻桌底了,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当幼儿在遭遇到冲突或挫折时,他们往往希望寻求成人的同情和接纳。

如成人对孩子表现出接纳,会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幼儿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安,即使在幼儿的所做所为并不合科乎情理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接纳幼儿,等他们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幼儿细作理论,这时,幼儿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再与幼儿细作理论,这时,幼儿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幼儿的自尊,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7

今天,看了一个案例:孩子们非常喜欢玩滑梯,经常因为玩滑梯而耽误上课。于是老师想了一个法子,让孩子们尽情去玩,连着玩了一段时间,孩子们都玩够了,向老师“投降”了。以后,孩子们再也没有动过玩滑梯的心思,并且学习也很认真了。

看了本案例,有很多感慨:孩子们迷恋玩滑梯,相信大部分教师的处理方法都是这样的:大声呵斥孩子,让孩子赶快回教室。然而哪怕教师看的再严,一不注意,孩子又偷偷溜出去了。在本文中的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却打破了常规,反其道而行之,鼓励孩子们去玩,让孩子尽情地去玩。一直让他们自己玩够了。如果教师苦口婆心地劝孩子或是斥责,教师非常辛苦而孩子们也未必听。本文中的教师在我们按常理不能解决问题时,她让思路转个弯,换了一种方法去处理。结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教育孩子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教师如果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们也许迫于教师的权威性而暂时顺从,但他内心并不认同教师的行为及做法,也不会真正接受教师的教育。本文中教师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虽然达到了让孩子们不玩滑梯的目的,但是让孩子一个劲玩,直到说出“以后再也不玩滑梯了”,却有“变相惩罚”之嫌,

孩子的个性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不愿意受束缚,因此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引导的方法要有智慧,惩罚和简单的训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幼儿园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集体教学”,而孩子们不愿意几十分钟呆在教室里,他们人在那里,心却牵挂的很多:滑梯还没玩够、要到沙池去建造个城堡,要到饲养区看看小白兔胖了吗,种的蒜苗长高了没……他们的小小的心啊,想的太多。不要以为孩子什么心事也没有,那样的话就太不了解孩子了。记得陶行知曾说过:“谁说小孩小,其实小孩并不小,若把小孩当小孩,你比小孩还要小。”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以成人的世界去对待孩子。

孩子们喜欢游戏,他们喜欢自由自在、不愿意别人在他游戏的时候来干涉他。这样,教师的“集体教学”就与孩子们的'“自主游戏”产生了冲突。那么,幼儿教师应当如何处理“集体教学”和“自主游戏”两种活动形式的事实“冲突呢?《规程》规定: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不仅能让幼儿精力充沛,增强体质,而且也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索,获得知识。它与教师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虽没有直接关系,但自主游戏的特征之一就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和循序渐进的自我发展,因此幼儿能通过自发的游戏巩固知识经验并获得新的经验。教师不应该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不应将游戏放在教学的对立面,教师可以将“集体教学”与幼儿的“自主游戏”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方式,了解幼儿游戏所包含的发展水平,并给予及时支持,教师应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够捕捉到幼儿游戏中存在的价值,或从游戏中找到与幼儿园课程目标有关且与幼儿发展需要相符合的内容,找到游戏的价值并可生成新的教育内容,使幼儿在游戏与教学的相互融合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教师不应将教学和游戏之间划分界线,处处皆教育。幼儿教育不是简单的哄孩子,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随时找到教育的契机,而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要改变以教本为中心,以集体教学为权威的教育方法,教师要有一颗儿童般的心,只有将自己融入到孩子中间,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8

偶而经过孩子们的活动室,习惯性地放慢脚步,将目光投向室内,关注起孩子们和老师的活动,此刻那个班的老师正在组织看图讲述集体教学活动。

说来也巧,就在我窗口边停留的片刻间,黑板上用来张贴图片的磁铁不知何故掉了下来,二、三个孩子迅速跑上去帮老师拣起这枚磁铁,老师边感谢孩子们的帮助边将图片重新贴好。没想到,一张贴好了,旁边一张的图片连同磁铁一起又掉了下来,这下,全班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孩子都涌到前面,抢着拣那一颗磁铁和那一张图片,顷刻间,室内象炸开了锅……

上述这种现象或类似于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我不知道,老师们对此有没有反思过,图片为什么会掉下来?这一突然生成的“教学环节”到底对教学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活动前,老师有没有关注过,在黑板上呈现图片或其它材料时,该注意些什么?

在我看来,至少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细节:

1. 检查图片的大小,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看得清楚;

2. 考虑图片张贴在黑板的哪个位置最合适,能让每位孩子都能看到;

3. 张贴图片时,老师不要背对着孩子;

4. 根据图片的大小,确定使用一枚磁铁或两枚甚至更多的磁铁;

5. 张贴图片时,要注意图片的.平整和平衡,确保图片的美观;

6. 确定图片出示的先后顺序与张贴位置间的关系,能方便孩子讲述或总结规律;

7. 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图片时,要注意自已的站姿和手势,不要挡住孩子的视线;

8.根据教学需要,确定何时出现或取下图片;

我们常说“教育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然而当我们要将这句话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时,面对一个个教育细节,有时却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有时则干脆忽略不计,有时则觉得是司空见惯。教学中小小一张图片的呈现,看似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小细节,其背后折射出的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细节,关注现场与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将关注的目光放得低一点、再低一点。有时我们的工作成效就来自于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自于那些我们可能认为可有可无的微小细节。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地关注好、落实好,才有可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所以老师应在不断的诊断反省中,学会批判性地解读自身的教育行为,关注细节,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让我们一起努力,从教学细节入手,共同预约课堂中的那份精彩吧!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9

送走了大班可爱的孩子们,又迎来了小班新入园的宝宝,看着宝宝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心中充满了疼爱之心。宝宝非常可爱,但是想让他们顺利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宝宝入园的这段日子里,每天都能听到宝宝们哭闹的`声音,我和班内的老师竭尽全力的照顾着宝宝们,尽量让宝宝们早些适应幼儿园生活,在众多的宝宝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乔晗珺小朋友。

乔晗珺,一个人见人爱的小男孩,虽然有些调皮,但是很惹人爱,我们都很喜欢他,这个小家伙是在托班升入小班的,所以我们对他适应小班生活很放心。乔晗珺升入小班的前几天每天都乐呵呵的,就是中午在幼儿园吃饭后不太爱睡觉。可是就在乔晗珺在小班的第四天,他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再是每天乐呵呵,而是一整天没精神,还老是趴在窗口望妈妈。在离园时我们将孩子的情况告诉了孩子妈妈。第二天入园时孩子更不可思议了,哭闹着不上幼儿园,孩子的爸爸没好气的说,是不是你们吓唬孩子了,以前从没这样过,当时真是很委屈,但还是耐心给家长解释,但乔晗珺的爸爸还是不高兴的走了。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0

课后在与孩子小便回来的路上,王莹说:“老师,王美艳在厕所里说:“老师还说小草冻死了,现在又发芽了”小草根本就没有冻死”,是吗?这时,我才意识到刚才在课上说错话了,我找到王美艳聊天,说到刚才小草的事,她扭捏地说:“图书上说,冬天小草的要还活着。”我问她:上课的时候,你为干什么不说呢?她低着头,小声说:“我不敢。”

一听到“不敢”我吃了一惊,为什么上课不敢说而不了课之后和小朋友们就毫无顾虑的说出来呢?为什么面对老师和面对同伴就不一样呢?带着疑问,回忆有关以前的教育方式,从中得到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教师的权威,没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当你教给孩子错误的知识时,孩子只有在背地里说,不能当面提出异案,孩子只能权威的顺从,为此,我要改变我自己,我要放下教师的权威,在课上鼓励幼儿给自己挑错,鼓励幼儿发表和我不一样的意见,课后与孩子们一起说游戏,打游戏牌,但是也因此不顺当起来,幼儿逐渐地在多方面出现了叛逆,玩牌时耍赖皮,当你赢了时,他不给,有时他没打到你的牌,他会说不算,这样我就在心里一直的语,我现在不是老师,不是老师,是同伴,是朋友。促使自己变换位置转换角度,看待幼儿,就这样,当我遇到他那情况,我也耍赖皮,他不服,我们又想到玩的时候,先讲好游戏规则,谁也不违规,就这样,我这个“朋友”的身份在孩子们的面前树立起来,孩子们也主动和我谈心,我的转变让我尝到了孩子们给我的爱。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1

晨间活动以后,我组织幼儿收好活动材料,用琴声提醒幼儿回座位准备参加下面的活动。这时,我发现小歌一直弯着腰蹲在地上,还时不时地钻到桌子底下去,我一时并不明白她在做什么,便降低八度重新弹了一遍琴。小歌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就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走到我面前,伸出小手说:“老师您看,我捡到了一些小棋子。”原来晨间活动时,有些小棋子滚到桌子底下去了,没有被捡回来,仔细的小歌发现了,便去捡拾。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了小歌,夸她爱护玩具,做事仔细、认真。没想到,这次教育效果出人意料地好。随后我还趁机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了各种玩具和材料的“家”,如,积木的“家”是黄色的正方形的小木盒,塑料雪花片的“家”是绿色的塑料筐,小动物的“家”是小房子形状的橱柜,碎纸屑的“家”是小纸盒,垃圾的“家”是绿色的垃圾桶,等等。这以后,凡有积木、图书、小瓶盖,甚至是一片小纸屑不小心掉在地上了,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把它捡起来,并把它送回“家”;不仅如此,家长们还告诉我,孩子在家里也愿意收拾自己的'玩具了,而且还要求家长不乱放物品,帮助家长为各种物品设计专门存放的“家”。

我想,如果当初我对小歌拾到小棋子不加关注,现在也许不会有这么多的“小歌”出现了。

我们的工作繁琐,可谓千头万绪,因此往往对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掉以轻心,或不屑一顾,或草率处理,然而在幼儿教育中,恰恰这些小事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这些小事很可能就是培养良好品质、习惯的教育契机。事实上,很多品质和习惯的培养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因此,我们要时时处处关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握住教育时机,因为小事也能做成大文章。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2

傍晚放学的时候,我在活动室里忙着收拾卫生,儿子像是出笼的小鸟,满大院子撒了欢地跑着,与大哥哥欢快地玩耍。

过了一会儿,从外面气喘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一见我就声音低低地说道,“妈妈我把玩具小轮胎上的小轱辘不小心弄下来了”停了一会儿又说道,“妈妈,园长老师看见了,要我…..跟你说一说。”我一听,这才明白过来,马上领着他去看了一下。果然有一个小轱辘掉了下来,旁边几个轮胎凌乱地摆放着,“你是怎么弄的?你的力气可真够大呀!”我生气地说道。“我不小心磕到小沟里去了,使劲儿一拽就把轱辘碰下来了。”儿子长大了,已经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和描述事情了。可是,这毕竟是做错了事呀,我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一定得让他意识到。想到这里,就严肃地说到,“你看你没有爱护玩具,破坏了玩具,这个小轮子还能不能玩了?”“不能玩了”儿子意识到了错误,“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故意问道,儿子骚骚脑袋,哼哼了好长时间,也没有说出什么来。我接着说道,“玩完了玩具要放好,你看自己做到了吗?”儿子一听,赶快把他们收拾好。

回家之后,我把这件事情跟他爸爸说了一下,又接着对儿子说道,“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认,有错就改,并且做错了事情是要负责任的,这个玩具是公共设施,我们都要爱护它,不能随意地破坏”儿子点点头,我故意朝他爸爸使个眼色,爸爸说话了“你现在还小,不能修好这个玩具,这样吧,明天我去看看能不能维修一下,记住做错了事是要负责任的。”直到这时,儿子才如释重负了。

其实,在儿子的成长中,犯过许多错误,但是,破坏公共设施,这还是第一次,随着孩子慢慢大了,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会有许多磕磕绊绊。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孩子勇敢、诚实、知错能改、拥有良好责任心和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不要因为忙忽略了孩子,让我们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吧!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3

记得前些日子曾看过《惩罚和引导》这篇文章,至今使我仍有所思,文章中虽然是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了诸多问题,但作为老师就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是否与家长犯过同样的错误?我想没有一个老师敢大胆的说自己没有惩罚过自己的学生,当然这里的惩罚是有意识惩罚和无意识惩罚两种。有意识惩罚是明显的',知错即改就是,关键是无意识惩罚,老师的出发点本身是好的,是为孩子好,可有时由于方法不对路,也会伤害到孩子,而老师未必能感觉到。

有一种说法是心罚比体罚后果更严重,它会损害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经常听到家长反映孩子一提起自己的老师,就有一种不屑一提的表情,通过孩子的举动可以猜想这位老师肯定在处理问题或教育孩子时有意或无意伤害过孩子,使孩子对老师的做法不满意,从而产生了不信任的态度,这样的情绪也会感染家长,使老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记得我曾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中午放学的路上,看到同村的一个小学生在路上边哭边跑,我很纳闷,就过去问她怎么没有坐校车,她哭着说考试没有考好,被老师留校了,可等校车走了,老师又放了她,她怕再耽误了下午上课,又要挨批评,就往家跑。我骑车把她送回了家。家长一听也火了,说要找老师理论,我劝住了她。事后想起此事,我感到后怕,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这样的情绪下往家赶,万一有个闪失,责任谁来负呢?试想这样的老师在家长、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

我不知我在孩子们心目中是什么地位,但凡我认为一个老师走到这一步——在孩子与家长心目中失去了地位,那他就是一个很失败的老师,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为了能使老师在孩子与家长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是否应该对孩子少一些惩罚、伤害,多一些关心、鼓励与引导,来重塑教师的形象呢?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4

今天下午,我带着孩子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过独木桥"这是一个平衡游戏。孩子们对这个游戏有着很浓的兴趣和参与性,在孩子的欢呼声中,游戏顺利的进行着。突然,李晓明小朋友在比赛的过程中不小心从小桥上掉了下去,不但引来了同伴的嘲笑,还输了比赛。平时很好强,事事争第一的个性,此时受到了打击,只见他十分生气,眼里含着泪花,扭身就到旁边去了,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看到这里,我心里很着急,如此的小事让现在的孩子如此不堪一击,受不了打击,孩子的抗挫能力怎么这么差?以后又将如何面对成长路上的挫折和不如意?受不了打击,孩子的.抗挫能力怎么这么差?以后又将如何面对成长路上的挫折和不如意?

当今的家长形式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中心,家长的包办、代替、迁就、养成了孩子的生活能力差,不善于与同伴交往、任性、自私、胆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和承受力差。现在班内时常遇到或听到孩子面对挫折而不能正确面对。而采取极端的方法来解决,结果让人痛心。我觉得教师除了传授知识给孩子以外,更应该帮助孩子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5

眼下许多家长热衷于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希望在幼儿园里就学到许多知识,有的家长每天都要询问孩子,今天上什么课?老师教了什么知识?本来幼儿园的课程是按《幼儿园教育纲要》编排的,有的家长看到我们带孩子做游戏活动,就表示不满意,认为蹦蹦跳跳的算什么,应当教孩子识字、做数学题,多学知识。这给我们幼儿教师带来了很大压力。

幼儿教育必须按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和课程编排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应当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应当有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呼吁大家,特别是幼儿家长,请务必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理解我们幼儿园老师的拳拳之心,使我们从目前的两难境地解脱出来,按幼儿的发展规律大胆进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