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织绸补农业

粮食歉收,农民织绸补农业

织绸补农业

商代甲骨文中的“桑蚕丝帛”

西周铜戈上的桑图。

山东素产柞蚕,纺织业也很发达,织成的茧绸最有名,上品则出自昌邑市柳疃镇。昌邑当地并不放养柞蚕,只是受制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恶劣,柳疃一带乡民不得不寻求织绸这一获利还算丰厚的副业,来补贴常常歉收的农业;苏州织造李煦又将织府绸的技艺传回家乡,柳疃从而发展成为“丝绸之乡”。

潍淄流域经济发达,周边地区居民善于纺织

潍坊地处海岱之间,南接泰沂山脉,北面是渤海,泰沂山脉的北侧,由于山海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以潍水、淄水两条大河为主的诸多河流,潍水和淄水是潍坊和淄博的古代人类文明起源的母亲河。

潍淄流域早在史前时期就有着发达的经济与文化,到了夏代,丝织业已非常发达。据青州市苏埠屯商墓出土的玉蚕证明,早在3500余年前,这里已有了植桑养蚕业,并能生产一种细葛布,用来制作衣物。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全国桑蚕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与齐国相邻的纪国,中心在今寿光一带,其疆域大约在西至临淄东数十里处,南至临朐,东到安丘的范围之内。这一带正是潍淄流域下游的中间地带,有着发达的大汶口龙山文化。

昌邑柳疃镇历史悠久,属龙山文化,公元前717年(东周桓王三年)昌邑置县,曰?邑,属纪国,当时柳疃镇故地的政区名并没有考证,但据清乾隆七年《昌邑县志》记载:“?城在县西北四十里的海滨”,既然说是海滨,往北就没有其它地方;《莱州府志》又称:“昌邑县……青陆诸山接乎南,胶潍众河经其北,三齐之巨邑,海隅之咽喉。”可见昌邑县故地自东周纪国的?邑至今,虽几经沿革,但北边毗连渤海,东边以胶莱河为界,柳疃故地始终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古纪国之所以称纪,可能也是与发达的丝织业有关。纪国的“纪”字,在《说文》中解释:“纪,别丝也,从系己声。”“纪”字从系,表示与丝线有关。倾心于山东地方文化遗产整理和保护的王献唐先生曾说,《经》《传》史籍中纪国的纪,全文都不从系,只作己……其实,己就是纪的初文。《方言》中也描述:“纪,绪也。”卜辞、金文中,己都像一根弯曲的丝绪,正是纪字。由此也可以认定,无论是系,还是己、纪,都与蚕丝、丝织业有关,表明古纪国的居民是以善于丝织业而着称的。

东莱之地出产野山蚕,明代柞绸已享有盛名

柞蚕又称为野蚕。在古代,我国一直是以桑蚕丝闻名于世,柞蚕丝绸既没形成规模也没有能呈现出其个性,因此只能依附于桑蚕丝之中。直到公元26年,也就是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野蚕成茧,农民收集蚕絮,抽丝织绸或做它用,这才有了利用柞蚕的记载。

唐代的房玄龄撰写的《晋书》载,西晋太康七年,距今已1700余年,当时山东半岛的东莱之地,出产大量的野山蚕,且成茧40里地,当地人缫丝织之,名曰山绸。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山东地区的原始东夷人是以“鸟”为图腾的古老民族。他们发明了弓箭等,用以狩猎走兽和飞鸟,在日常的猎鸟中,发现和观察到鸟与虫,尤其是蚕虫、蚕茧的变化,从而发现了茧丝并加以利用。

在山东半岛广大地区,至今流传有许多关于蚕祖嫘女教化人民育蚕、缫丝、织绸的美好神话传说。嫘女,黄帝之妻,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而山东半岛东莱的野蚕、茧、丝、山绸在西晋太康七年,就已被记入史书,比嫘女(蚕神)几乎早了近百年,看来东莱的野蚕、山绸的事实,为蚕神嫘女做了这个美妙神话传说的铺垫。由此种种,山东半岛的丝绸,是我国早期丝绸发详地之一。

到了明代,柞绸逐渐显出它的个性和特色,明崇贞年间(1624-1644年)山东出产的柞绸已享有盛名,被外国人称之为“山东绸”,从此柞绸和桑丝绸比翼齐飞,并驾齐驱。有一个故事:明永乐初年,礼部尚书李至刚上奏皇帝说,今年山东一些地方野蚕成茧,缫的丝送到礼部,请率领百官庆贺此事。明成祖高高在上地说:“野蚕成茧亦常事,不足贺。”虽只一句话就把这位尚书的建议给否了,但可以看出柞丝绸是祥瑞之物,亦可以推断出当时柞蚕的放养很盛。

古青州是柞蚕生产的发源地,通过各种途径,逐渐传往山东省内外各地。明末清初,山东柞蚕放养技术渐成熟,诸城是放养柞蚕技术最早成熟的地区,顺治年间,诸城县石门村附近“山多生槲树林,是土人之野蚕场,按野蚕成茧,昔人谓之土瑞。”并详细记述了柞蚕放养和捻线缫丝技术。康熙年间,柞蚕放养已很盛行,康熙三十年(1691年),诸城人还教烟台栖霞人种植柞树,饲养山蚕成茧。到乾隆八年(1743年),皇帝弘历命令山东省的抚臣编订《养山蚕成法》,同时下令“素产椿、青等省份将喂养椿蚕、山蚕之法,移咨该省督府,听其依法喂养,以收茧利”。从此中国野蚕养殖史上发生了一个飞跃,到清末民初就形成了我国柞蚕史上的“黄金时代”。期间柳疃抓住这个机遇,得到了迅速发展。

柳疃自然灾害多 村民织绸补农业

明万历年间编纂的《莱州府志》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物产篇”中记载昌邑产“丝、棉、麻、绢、布、山茧绸等”,这是关于昌邑丝绸起源的最早记载。柳疃在昌邑城北10公里处,地处莱州湾畔,居潍河下游小龙河航运入潍河口的枢纽点上,自古至今,村稠人密。因盛产丝绸,驰名中外,被誉为“丝绸之乡”。

柳疃虽然处于野蚕故乡这个大地域,但卤地含碱,并不能种植柞树,不产柞蚕,又何以发展成为“丝绸之乡”的呢?这是与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这一带“濒海瘠卤”,明末战乱之后,地荒了,人民流离失所,大凡来这里当官为吏的不过一年都说“干不了干不了”,赶紧想法子调离。

潍河水从柳疃以东1.5公里处北流入海,因河堤失修,尤其是下游,洪汛期柳疃周围一片汪洋,平地上河水海水混为一体,土地“窳(yǔ)卤脆薄”,洪水过后“禾稼无收”“歉收”的事情常有发生。1751至1907年156年中,潍河发了11次大水,渤海发大海潮三次,秋季大涝三次。除了涝灾还有旱情,明清时期,连续半年以上滴雨不下的年头很多,往往是当年七八月至次年五月,导致秋作物和第二年的小麦绝产。小农经济根本无法抗拒这样的自然灾害。

当地的恶劣环境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求副业门路,以补农业不足,处于野蚕故乡的柳疃觉得丝绸业获利甚厚,且原料柞茧丰富,容易收获,便开始缫丝织绸。“唧?m咯噔织,两天织一匹,五天一个集,卖了籴粮吃”,就是柳疃丝绸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写照。

昌邑柞蚕丝绸产业的兴起,姜氏的贡献是最大的。清康熙年间的肱股元良、显宦名臣李士桢,本姓姜,祖籍昌邑奎聚街道东隅村,其中姜姓有一支在柳疃镇的姜家寨。李士桢的长子李煦官至宁波知府、苏州织造。

后来,李煦和妹妹将苏杭织府绸的工艺、工具传回故乡,使昌邑的织造技术融入了江南血统。织造府监制的绸子是专供皇室用的,柳疃仿制的府绸虽然不是得天独厚,但以其质地柔软、色泽鲜艳而成为炙手可热的料子,因而当地织绸业渐趋繁荣。天长日久,昌邑境内只有柳疃一带生产丝绸,故外地人多称昌邑丝绸为“柳绸”,府绸就成了柳疃的特产。

到19世纪末,柳疃一带已是村庄如毗邻,织机上万数,国内外绸商云集,并有二十码单老宽、五十码长绸、三十码粗老宽等多种茧绸出口国外。

蜀绣蜀锦:丝绸王国两朵奇葩

中国有四大名绣,蜀绣为其中之一,号称“蜀中之宝”,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还有四大名锦,蜀锦为其中之一,古人称锦,金也,其价如金。蜀锦兴于汉,盛于唐。近日,记者来到蜀锦、蜀绣的家乡四川成都,一睹了蜀绣、蜀锦的芳容。

蜀绣将中国的刺绣工艺推上了巅峰。特别是蜀绣经典技法“异色异型双面绣”,在薄如蝉翼的尼龙纱正反两面绣上不同图案的刺绣作品,而且针脚藏而不露,可谓鬼斧神工。记者在成都文书坊街采访了蜀绣大师孟德芝,她曾是成都蜀绣厂的一名普通绣工。2006年,蜀绣厂改制,下岗的孟德芝成立了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当地政府对蜀绣的扶植,使孟德芝在成都文书坊文化一条街有了自己的门脸,并成立了蜀绣研究院,她培了多名养蜀绣技工、学生,并吸纳街道下岗再就业人员,带领下岗的姐妹们为传承发扬蜀绣古老技艺忘我的创业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能掌握“异色异型双面绣”的蜀绣艺人屈指可数。孟德芝是其一,她凭着天赋和对蜀绣的酷爱,在蜀绣领域成为了鼎鼎有名的大师,并多次代表国家赴瑞士、美国、韩国等国展示蜀绣技艺。记者有幸现场观看了孟德芝制作蜀绣精品“九子·熊猫”的过程。只见她用一根细细的`绣花针,在薄薄的尼龙纱(厚度仅0.2mm)的正反两面绣着不同的图案。一面为九童学习图,一面为国宝大熊猫。此项技艺的绝活在于正面的针脚不能下穿过反面,同时又要照顾到作品的整体性,两幅图案巧妙的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据说“九子·熊猫”是孟德芝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曾被香港一对夫妇求购了3年。但孟德芝一直舍不得转让。直到“5·12”汶川地震后,这对香港夫妇又一次来到四川慰问灾民,被感动的孟德芝才将“九子·熊猫”蜀绣作品赠送给他们。

蜀锦因产于四川而得名,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各国和我国近邻日本。蜀锦与蜀绣虽同属丝绸类产品,但两者还是存在很大区别。蜀锦是织出来的,属于纺织品范畴,用经线和纬线在大花楼织机上生产。产品主要用做服装、服饰等实用品的材料;而蜀绣是靠手工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属于工艺品范畴,用专用的绷子和绣花针、蚕丝线完成,产品大都做成装饰工艺品。

蜀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靠口传心授进行手工织造锦,其织造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成都建有蜀锦织绣博物馆(“蜀江锦院”),坐落在杜甫草堂附近。记者采访了该博物馆行政办公室王主任。她介绍说,“蜀江锦院”是全国唯一拥有全套手工蜀锦制作工艺和蜀锦历史文化展示的专业场馆,2009年对外开放。内设大型蜀锦织造工场,陈列了历代锦绣纹样艺术品和清代花楼木织机复制品。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了解到,织锦的大花楼织机长6米、宽1.5米、高5米,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配合,拽花工坐在花楼上提升经线,织手在机下负责穿纬线,两人配合称为“挑花结本”。提一次经,打一次纬,循环往复,方可织出美丽的蜀锦。蜀锦产品有坎肩、旗袍、马褂、马面裙等,反映了明清服饰面貌和民间刺绣的精华艺术水平。现代蜀锦用于服饰和工艺品。王主任介绍说,“蜀江锦院”属于民营股份制,国家不拨款,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公司的运行效益。目前来参观并购买蜀锦产品的多数是旅游团队、散客不多。记者发现,参观者中有学生、国外客人,但当场购买蜀锦产品的参观者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价格较高。

我国蜀绣、蜀锦是中华民族的美丽瑰宝,但传人不多,工艺、技法由于一批老艺人相继去世而失传。抢救、继承蜀锦、蜀绣针法、技艺刻不容缓。如蜀绣双面异型绣汇集了蜀绣的主要针法,但精通此针法的艺人屈指可数。蜀锦的挑花结本靠口耳相传,缺乏记录手段,一定程度阻碍了它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有待重视和解决,否则,若干年后,我们将再也见不到蜀地正宗的丝绸锦绣产品。

江南丝绸是一种文化

中国的桑蚕文化延绵数千年,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桑蚕文化上留下不朽的佳作。桑蚕文化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孔、孟“至善至诚”的思想精髓。在桑蚕成长的一个多月里,养蚕人和蚕之间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在由芝麻粒大小的一粒蚕卵长成硕大的一条蚕的过程中,养蚕人先是顾其柔弱体小,后是爱其体胖憨态。不知要有多少不眠之夜,不知要流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才能把蚕养得肥肥胖胖、顺利成茧。如果蚕成长不顺或饲养失败,不少养蚕者会伤心落泪。养蚕的过程传递的是一种真挚、仁爱的情感。在我国南方蚕区,不少地方有在蚕汛前给菩萨烧香为蚕祈福的习俗,养蚕人对蚕的呵护犹如母亲对襁褓中的婴儿般细腻和热情。其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成为文学、美术作品尽力挖掘的创作题材,矛盾先生的《春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桑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应该贯穿在丝绸的整个消费之中,体现出丝绸与人的深层关系。

如今,丝绸服装已经成为人类高雅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导返朴归真、绿色环保的今天,身穿对皮肤具有保健功能的丝绸服装,是消费者成熟消费的表现,也是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体现。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礼仪小姐的风采征服了全球的宾客,她们出场所穿的礼仪服装,就是用丝绸制作而成的。

新安江之水流进千岛湖,经由新安江水电站泻下,下游就叫富春江了。富春江流域美丽富饶,江山如画。历史著名的“富春山水图”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情景。千岛湖是富春江及下游城市包括杭州的饮用水源,政府对于它采取的环保措施严格而科学,因此这里有江南最为优良的生态环境。最近几年,当地政府把常年散居在高山里的农户请进了集中建设的新居,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农作和人的生活对水源、土质和地表生态的破坏。出色的环境保护措施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这里出产许多著名的绿色保健品、中药材和食品。例如“国珍松花粉”的松花粉就采于千岛湖周边的松林,而“农夫山泉”则是取用了千岛湖的深层水。在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如此和谐发展的地区,发展蚕丝生产确实是得天独厚,这里所产的蚕丝真正具有了“绿色环保”产品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里绿色的自然环境,已经为这里的丝绸制品贴上了天然的“绿色”标签。

富春江流域是蚕丝氨纶抱合丝生产基地。其延伸产品为各种弹力真丝绸、弹力真丝交织绸。这类产品风格独特,具有较好的防缩抗皱性能、染色性能和印花特性,其工艺技术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里的“蚕丝氨纶抱合丝”制丝生产技术是世界仅有的。利用这一技术,通过高科技制丝手段,把世界上最好的茧做成蚕丝氨纶抱合丝,再用蚕丝氨纶抱合丝作纬线织造出带有弹力的丝绸面料。弹力丝绸面料是随着纺织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高档新型面料,内含5%~8%的弹力纤维氨纶丝。加入氨纶后,面料具有了更好的表面张力和弹性恢复力,从材料学的角度弥补了丝绸面料洗涤后易于变形起皱以及强度较弱的缺陷。这种弹力丝绸除保留了纯真丝面料的感观风格外,与传统的包覆丝织弹力面料相比,表面更加紧实细腻,染色印花后色泽更加艳丽明快,使丝绸的高贵典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长期以来,这里所生产的弹力丝绸面料通过不同的渠道几乎全部用于外贸出口,产品供不应求。2008年奥运会以后,用这些面料加以印花或手绘工艺制作出的精美的睡衣、睡袍、内衣等产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消费者的积极回应。

《纺织品丝绸术语》国家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5月12日发布2011年第6号公告,批准发布192项国家标准,其中丝绸国家标准2项,均为新制定标准。

丝绸国家标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1年5月18日发布2011年第13号公告,批准发布了多项纺织标准,其中丝绸行业标准5项。标准文本均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丝绸行业标准

江苏:丝绸文化发端地之一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有重大发现。中国刑事科学领域的“指纹大师”、资深考古研究者、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持平9月3日披露最新成果。经过近两年研究,他认为蚕被六千年前的江苏先民尊为氏族保护神和族徽。这一发现,将“丝绸技术由嫘祖发明并传播”的时代推前千年。

位于常州金坛市西岗镇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500-5500年,出土文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同期文化遗址中极为罕见,至今仍遗留诸多未解之谜。

据介绍,在遗址出土的4000多件精品文物中,有2件礼器石钺,雕刻着完整的骨质钺帽饰和牙质镦,为江南地区首次发现,石钺钺帽雕刻着动物形象,国内专家一直以为是鳄鱼。

刘持平则认为,钺帽的形象经古人艺术创造夸张而成,类似蚕。此外,该遗址发掘出的陶纺轮、陶尊乃至妇女佩戴的骨簪上都文饰类似蚕、蛾、蝴蝶的图案。种种迹象表明,一直以树叶、兽皮为衣的先民,见到用蚕丝织出的华丽丝绢时惊为天物,产生敬畏、崇拜之情,奉为氏族保护神顶礼膜拜,并将其奉为图腾,雕刻在利器钺上。

蚕在三星村遗址的“现身”,将打破古老传说,将丝绸文化起源推前。

相关史记和考古发现表明,蚕制丝技术由嫘祖发明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黄帝时代,在浙江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至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丝绢、丝带和丝线等。

而刘持平研究表明,养蚕制丝技术比嫘祖时代还要早上一千年。从时间上看,三星村人距今约6500-5500年,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型期,且石钺出土于第四堆积层,年代应更偏前些,约在6500-6000年左右,两者存在千年时空距离。

专家推断得出,丝织技术发明于6000年前,三星村人将自产的丝绢作为贡品,朝贡给三皇五帝。而嫘祖作为黄帝正妃,积极总结了包括三星村人在内的各地的丝织技术之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丝绸的起源与发展

一、丝绸的起源与发展

丝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已出现罗、绮、锦、绣等品种。秦汉以后,丝绸生产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唐宋之际,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丝绸工艺技术和生产区域都产生了重大变化。明清两代,丝绸生产趋于专业化,织物品种更为丰富,图案更加绚丽多姿。

二、起源与初创

我国有着许多关于丝绸起源的古老传说,甲骨文中也出现了蚕桑丝帛的文字。河南、浙江等地出土的有关文物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蚕茧抽丝、并用原始腰机织出各种织物。

三、创新与成熟

春秋至中唐的二千多年是我国丝绸生产古典体系的成熟时期。此时,生产重心位于黄河中下游,绢为政府赋税的重要内容。斜织机和提花机广泛应用于丝织生产,各种织物应运而生,印花技术臻于完备,图案主题神秘并富有装饰性。中国丝绸及其生产技术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

四、融汇与发展

唐中叶至明清近一千年间,我国丝绸生产在融汇了西方纺织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技术体系。束综提花机被广泛应用,缎、绒织物的出现使丝织品种更为丰富,图案风格趋于写实并富有吉祥寓意。丝绸业中心逐渐移至江南地区,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丝绸贸易的主要通道。

标签:织绸补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