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农业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第一篇

农业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1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阜新旱情致使全市540万亩农作物受灾,2700人和近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但国家粮食增产工程区的农田水利措施全部利用,使项目区作物长势良好,节水灌溉工程已充分发挥其作用。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建设是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抵御自然风险、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田水利,是减少旱情对地区粮食生产影响的有效途径。阜新土地资源较富庶,土地总面积为1553.25万亩,全市人均占有土地8.56亩,人均耕地3.37亩;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充分,有农业、科技、水利等技术人才,可就建设、培训、服务和销售等农业综合体系提供后备力量;阜新市交通便利,高速公路有阜锦,阜盘,丹阜,长深,沈通高速,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30.44km,产品市场广阔,为农田水利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2农田水利建设内容

阜新是一个典型的干旱缺水城市,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2014年阜新又遭受10年不遇的大旱,面对旱情给我们极大启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尤为重要。

2.1水利措施

2.1.1农田平整农田平整的目的是通过平整土地,削高填低,连片成方,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保持地力,适应农业机械耕作的需要,并通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建设高标准农田,达到提高土地质量,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根本目的。土地平整的主要要求是,满足农田耕作和灌排水工程布置,满足作物生长对土地的需要。一般包括,田块内平整和客土回填及田块内推平。

2.1.2节水灌溉通过灌溉给农田补充水分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肥、光、气、热条件,以获取高产。

(1)水源工程:阜新水源主要以地下水和天然降水为主,干旱年以地下水开采为主。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本区域地下水开采条件,通过抽水实验或对邻近家用机井中出水情况调查,确定井的动水位和出水量,并根据相应的水量确定可灌溉面积。

(2)首部枢纽:灌溉工程的首部通常由水泵及动力机、控制阀门、水质净化装置,施肥装置、测量和保护设备等组成。首部枢纽担负着整个系统的驱动、检测和调控任务,是全系统的控制调度中心。

(3)管网布置:管网的布置形式一般为树状管网和环状管网,输配水管网一般分干、支、毛三级管道。通常干、支管埋入地下,承担输配水任务,毛管承担田间灌水任务,可在地表也可埋入地下。对于地埋管应选用质轻、强度较高的硬聚氯乙烯或聚丙烯管。

(4)灌水器:灌水器有滴头、喷头、涌水器和滴灌带等多种形式。根据作物和土壤的特点,对照灌水器的水力特性采用适合的灌水方法和出流方式。

2.2农业措施

阜新是旱粮作物的主产区,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加大品种选育力度,培育优良、耐旱、高产、高抗、广适的优良品种,同时改进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

2.2.1旱粮作物农业措施旱粮作物宜采取浇水、喷水抗旱,处于生育中、前期的秋玉米、红薯、秋黄豆等旱粮作物除浇水抗旱以外,还应及时进行浅中耕,截断土壤毛细管,进行割草或利用秸杆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同时喷施旱地龙等抗旱药剂,以提高作物抗旱能力。

2.2.2蔬菜农业措施蔬菜基地和种菜大户要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加强中耕管理和地面覆盖,及时中耕浅锄,不仅能疏松土壤,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同时能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的损失。用稻草或秸秆覆盖土壤能锁住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

2.3科技措施

阜新作为旱区,应加快推广深松整地、免耕播种、化肥深施等机械化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引导农民进行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技术到位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节本增效和劳动力替代作用,加快推进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的生产机械化。

3综合效益分析

通过采取农田水利建设,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情况,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标准化程度,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经良种引进及科技种田普及后,预计优质玉米产量增加100kg/亩,按2元/kg计算,玉米项目区农民增收200元/亩,作物品质和产量得到提高,农民增收显著。随着农田水利建设排灌设施的配套,洪涝灾害得到了有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植物覆盖率的提高,使环境气候明显改善,环境污染也得到防治。

4结语

阜新是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目前我市农田水利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稳定农业生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变用水方式、缓解农业用水矛盾。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第二篇

一、水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水和水利建设与我们的生活极其密切,不可分离。水无色、无味,具有超强的渗透力,是一种很好的媒介和载体,它可以吸收、储存和传导自然界的能量,是生物体内一切物质交换的媒介。以人为例,人们咀嚼食物需要唾液,消化食物需要胃液、肠液、胆液等,而这些消化液绝大部分都是由水组成。同时,人体在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和废物需要及时的排出体外,这些都需要有水才能进行。人体如果没水,则养分无法吸收和输送、血液不能运行,体温不能调节,废物不能排出、体内各项生理活动无法进行。在正常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日平均的需水量为2~3升,一生饮水可达到170~200吨。只有当人体处于水份平衡状态,即从体外吸收的水量与排出体外的水量相等时,这样,人才能健康成长。有关资料已经证明,当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就会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当一个人吸收的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0.5~1升时,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2~2.5升时,就会皮肤皱褶、神志不清;当减少7~8升时,就会死亡。水参与了生物体内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生物体内缺水达一定程度,生命就随之中止。水不但是一切生命的基础,而且也是人类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各种工业生产与农业灌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与此同时,不同行业对水质又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电力工业耗水量最大,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冷却水。云南省作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省份,长期以来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利用率较低的地区。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干旱,使得云南省的农业生产受到重创,其中2010年百年不遇的大旱,受灾人口达到几百万,众多地区出现了持续的饮水困难。现在国家的福利保障、社会救济与捐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很多问题,国家和政府也在大力地发放各种抗旱救灾款项,很大程度上缓减了灾情,使老百姓还能在大灾面前有相对好的生活。但是在民国时期,由于国家的政府不稳定性与国家权力的有限性,同时还受到战争的严重影响,对各种灾害的防范和救助严重不到位,所以民众应对和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尤其是20世纪30、40年代的云南地区,科技落后,生产力低下,受战乱影响大批难民、侨民入滇,造成滇省农业生产压力空前加大,巨大的粮食压力被转移到滇省农民身上。故只有提高滇省的农业生产水平才能最大满足粮食的空前需求,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除了需要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外,还要依赖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滇省上千万人口的生存和生活。

二、水利与社会的关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旱涝灾害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当春旱发生时,因无足够的水用来灌溉,使得多种作物不能及时播种,普遍形成晚播晚发。《宋书五行志二》:“晋海西泰和四年十二月,凉州春旱至夏。”唐杜甫《喜雨》诗:“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可见旱灾危害之大。而当洪涝发生时,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类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门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这种局面到现代尚无根本的改变。我国古人也早已意识到水利工程之重要,孔子曾经作《论语秦伯》,就高度赞扬大禹的美德说:“禹,我没法和他相比。他一生吃着粗糙的食物,尽力孝敬祖先;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只是在祭祀时才着礼服,却尽力于开发水利。对禹,我真的没法和他比”。康熙帝曾将河工、漕运和平藩作为朝廷的三件大事,提字悬于宫中柱上。乾隆帝更是深知其中利害,他曾晓谕大臣,“自古致治以养民为本,而养民之道,必使兴利防患,水旱无虞,方能使盖藏充裕,缓急可资。是以川泽、陂塘、沟渠、堤岸,凡有关于农事,务筹画于平时,斯蓄、泄得宜,潦则有疏导之方,旱则资灌溉之利,非诿之天时、丰歉之适然,而以赈恤为可塞则也”。云南省境内地形、地貌千差万别,年降雨量分布差异明显,季风性气候显著,加上各地植被状况、蓄排水能力不同,从而气象灾害频繁,特别是在气象灾害中干旱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在云南省气象灾害中干旱、洪涝灾害就占到66%,其中旱灾占42%。旱灾发生频率由四周向滇中、滇北地区逐渐增加,在金沙江沿线的楚雄北部、东川、大理北部是旱灾频率最高的地区,其中楚雄的元谋县是旱灾频率发生的最大中心。相反,发生旱灾最少的区域是德宏、西双版纳、迪庆和思茅。

三、结语

近代,旱灾对云南贫困地区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对贫困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首先,旱涝灾害易引起农民的骚乱,如民国时期,国家借助政权力量,推行消除迷信的政策,人们祭祀祖先、神灵的大量寺庙和祠堂被拆毁,或改建充于公共场所。一旦发生旱涝灾害等现象,灾民就把这些看作是对神灵的亵渎,使得社会冲突变得更加严重。如1933年云南省某地干旱,受灾民众“把持久的干旱归咎于破除迷信的宣传,认为这种宣传触犯了专管雨水的龙王爷”,造成了当地农民的骚动,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秩序。1942~1944年连续三年的大旱,与其后的涝灾,使得“广南灾民无食,纷纷外出觅食,盗匪猖獗,拦路抢劫日益严重”。其次,旱涝灾害使得“饥民迁徙流离,饿殍载道,生活无方,铤而走险,治安受到影响”,民众的恐慌心理使得土匪、强盗有机可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再次,旱涝灾害危害生态环境的稳定。民国时期的云南,人口增长达到历史的顶峰,致使其生态环境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落后的耕作制度和农民为了维持生产盲目地开垦,使得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更高、破坏力更强,便出现下图这一种情况:这样就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加剧了云南乡村社会的脆弱。而这些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来解决,这样易受灾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抗旱防洪的能力,有利于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