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农业

农村基础设施情况调查

农业1.43W

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村基础设施情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月20日-6月30日,县政协组织有关人员对两乡一镇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农村基础设施情况调查

一、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我县现辖*乡*镇*个街道,共有88个行政村,农村人口近8万人,耕地面积8万亩(其中水稻面积8万亩),渔塘面积8万亩,蔬菜面积8万亩,水果面积8亩,森林面积8万亩。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相当薄弱,特别是新划入的***基础设施落后,针对这种情况,我县积极适应区情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以下几方面发展:

1、水利设施有所加强。近几年来,我县先后争取上级资金888万元,抢修防洪提,水库险工险段88处,护坡加固8888米。维修涵闸机埠88处,更换防洪闸门88块。同时,投入水利建设资金8888万元,开工各类水利工程888处,投入工日88万个,移动土石方888万方,新开山平塘888口,新修水渠888米。现在我区已有水利设施88处,其中防洪堤888公里,固定排灌机埠888处8888千瓦,固定排渍站88处888千瓦,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8座,山平塘8888口,总蓄、引、提水量可达888万立方米。基本扭转了我县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局面。

2、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我县将乡村道路建设作为一项“富民强村”工程来抓,按照政府引导,乡村主导的思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乡村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取得明显实效。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区、乡、村、组四级累计投入资金近888万;新硬化路面88公里,改造维修村组公路888公里。如区乡两级投入888万元修建雨母山旅游公路88公里;投入资金888多万元修建**镇北片主要交通干道振南路公里。

3、电力供应惠及大众。我县所有村和农户都已通电,电力已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特别是在我县实行“两改一同价”的政策以后,基本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实现了城乡电力一体化管理,建立了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电网。电价下调了,农民负担减轻了,这样,为农村电气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4、现代通讯进村入户。如今大部分农民家里都装上了电话,看上了电视,用上了手机,有的甚至接上了宽带,农民能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国内国际新闻,收集技术信息,广开致富门路。

5、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绝大部分村民修建了砖瓦混泥土楼房,少数村民住房按城市的标准设计了新型厨房和冲水式厕所。村委会均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个别发展好的村还建起了自己的办公楼。如****的**村,用征地收入和村民集资款建起了8层的村委会楼,屋内不仅配上了舒适的办公用具,还有先进的电脑设备。

二、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

从前段工作和调研的情况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已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各方形成了共识,但许多薄弱环节问题突出,就我县而言,主要表现在:

1、防洪设施严重老化设备陈旧。我县防洪堤大部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修建的,当时的修建标准较低,经过了近五十年的运行,设施严重老化,堤身单薄,千疮百孔,堤脚滑坡十分严重。排渍、排灌机埠也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设备,大部分已不能正常运转,急需更新换代。虽然我区多方筹措资金,对堤防险段,排渍机埠、涵闸进行维修加固,但仍存在诸多隐患,难防大汛。如果进行大规模彻底维修改造,所需经费达数千万元之巨。

2、农村能源建设进展缓慢。目前大多数农民以煤为能源,有的还以稻草、桔杆、柴为燃料,对沼气等清洁能源一方面缺乏认识,另一方面苦于投资过大。农民建一口沼气池的费用大致在8888元左右,虽然每建一口按国家的政策可奖励888元,但农民还是无法承受。而从事大中型养殖业的农户虽有承建能力,但苦于无地,无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3、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力量不足。目前农村生活用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但是对于农业生产用电的农网改造却难以开展下去。部分村仍然使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架设的老线路。这些线路、设备都严重老化,供电能力低、电力弱,线路电耗高,农用电费居高不下,大大地增加了农民负担,限制着农用机械的推广使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村的变压器经常出毛病,在用电高峰期,各组需聘请电工在变压器旁看守,以应对紧急的突发情况;电线杆常无故倒塌,曾发生鱼塘里的鱼被电死的事件,村民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该村一年的农用电费高达88万余元,村民无力交纳,村里也无钱垫付,由于老欠未清,农网改造迟迟不能进行。

4、农村卫生环境令人堪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主要有农户养鸡、养鸭仍以散养为主,家禽粪便随处可见;许多农户的牲畜圈舍就在住房旁边,圈舍里滋生大量蚊虫、苍蝇,极易传染疾病,损害农民身体健康;农民家中的厕所多为“旱厕”,直接与牲畜粪坑连接没有经过处理,有的甚至是露天厕所;路旁屋边到处是一堆堆的垃圾和肆溢横流的生活污水,天热时臭气熏天;交通主干道上长期有一些建筑材料堆放,影响交通;用过的沙石角料没人清扫,阵风刮起,让人无法睁眼。

5、公路配套建设维护资金无着落。我县修建的村级道路技术等级较低,路面结构大多为泥石路,路基松软,路面狭窄,虽然可以通车,但抗灾能力较弱,一到雨季便泥泞不堪,非常不便。由于规划设计滞后,没有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缺乏建前、建中、建后各环节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缺乏后期养护资金。同时,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断头路”、“瓶颈路”较多。

6、农民思想意识相对滞后。部分农民对国家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透、掌握不多,有的甚至持怀疑态度;少数农民“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日子好过一点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图更大的发展;同时,还有些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寄希望于国家政策、上级拨付、部门扶植,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三、加强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万丈高楼平地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厦,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领导,强化认识。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通信、电力、计划、财政、扶贫开发、文化、卫生等众多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完善组织领导机制,科学规划,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处着手,稳妥扎实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宣传造势,形成氛围。

中央一号文件的'公布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从去年起免征农业税,加大粮食直补,扩大农作物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等政策,惠及农村千家万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因此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认识到农村基础设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同时要在每个乡镇优先扶植2-3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加大对试点村的建设力度,发挥试点村的先进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后进村发展步伐。

3、建立机制,落实责任。

政府职能部门要把农村基础设施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健全制度,明确责任。首先可成立区长挂帅,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区长的领导班子,农办、水利、卫生、建设、民政、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其次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制订出适合我县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实施办法。再次为确保各项支农、涉农资金和项目落到实处,县里可制定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4、加大投入,社会共建。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距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需求仍远远不够。新一轮建设中我们要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支农政策,积极向上争取一部分资金,特别是利用国家“以奖代补”政策,积极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在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确保不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况下,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按照谁出工,谁受益的原则和方式,鼓励农民、个体大户或企业以独资或股份制形式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乡镇地方财政,要通过压缩其它支出,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通过申请补贴或以村为单位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政府要加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让资金使用合理高效。同时,项目建设要做到在项目建设所在地进行公告、公示,接受当地群众监督。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也应该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专门的农村基础资金帐户,进行专门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专项资金专用。

5、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由于历史原因、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我县各地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极不平衡。因此对8个城中村和8个近期将纳入城市建设范围的近郊村以及8个远郊村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到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因素,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主后次”的原则,搞好规划,逐步组织实施。

6、引入竞争,市场管理。

当前我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主要是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还谈不上资产经营管理,造成了“无偿服务,无偿供给,无偿消费;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实现扩大再生产步伐就越艰难”的现状。因此,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要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市场化管理,确保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年限。同时,对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可以进行拍卖或承租,所得资产由村委会集中用于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滚动发展。对容易管护和维修的基础设施有偿承包,由承包人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管护和定期维修,村委会按照目标责任管理合同书的规定定期支付其劳动报酬。

标签:基础设施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