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农业

学农日记范文集合6篇

农业1.74W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农日记6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农日记范文集合6篇

学农日记 篇1

11月6日周一

窗外,凉风习习,风景顺着风向后移动。我正坐在开往大关山学农基地的大巴里。虽然以入秋了,不可能像前两个季节有很多的农活干,但同学们气势高涨,都对这次学农活动充满了期望。

我放下行装,打量这将伴我五日的基地。低矮的教学楼给我们留下了朴素的第一印象,又不禁让人联想到那勤俭的农民伯伯。

结束开幕式和午餐后,大家在下午准时出发,去果园劳动。当我们还天真的以为去摘果子时,教官把一把把耙子塞到了我们手里——没错,这次我们要干一样我们从没接触过的劳动:挖沟。

来到果园,教官向我们讲述用耙子挖沟的要领。同学们个个信心十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竟然,竟然耙子这其貌不扬的工具使起来竟这么难!与其说我在搞耙子,还不如说是耙子在搞我。

幸亏,后头有“半个农民”——陈老师在把关:“你们看,先把耙子放在人的左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然后举高……”掌握诀窍后,我可不在怕那坚硬的石头了,干得不亦乐乎,还得到了表扬!

11月7日周二

“嘀嘀嘀嘀!”楼下响起了起床号。

“哗啦!”伴随起床号的是我们急促地套上衣服的声音。

你可能会问:“你们昨天干了那么累的活,今天怎么还那么高兴?”这你就不懂了,今天有我们最最最最……最最喜欢的“定向运动”。

饕餮一顿大餐,我,陈运开等人的“2班第一小分队”戴上地图和指南针出发了。

开门顺利,我们在教学楼旁找到了第一号指定点——“点”指的是被放在指定区域的牌子,我们的任务是依靠地图和指南针找到被放在大观山附近的这些“点”,抄下“点”上的数字。

自言自语中,竟阴差阳错地撞到了第三点。经过费时又费力的大规模地毯式寻找,无果。最后只好惊动“联合国”——好几分队人一起找,终于找到了隐蔽巧妙的一塌糊涂的第二点。

随后,除了在乱看地图的陈运开的误导下走错了几条路外,就还算顺利。

当我们满怀期望地回出发点的时候,得到了一条坏消息:第八点错误。

啊?第八点我们问的是一个钓鱼的居民啊,怎么会错呢?

原来那是个老师派去的“特务”!哎,真是一个教训哪!

学农日记 篇2

今天的天气比以往都热。今天是学农的第三天了,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有趣的活动呢?好期待哦!

我们戴着一顶顶遮阳光的帽子,在阴凉的树荫的庇护之下走着陡峭,坑坑洼洼的石子路。我们走啊走,前面的发光的洞越来越大。穿过树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株株茶树,树上点缀着黯淡的绿和几抹新绿。老师教我们应该怎样采茶叶和一些采茶叶的注意事项。说到这,你一定知道了吧!对了,今天的活动就是采摘春茶——采茶叶。我们按照野炊时的的小组进行采茶叶活动。蔡哈一定要遵守一芽一叶的准则。我找到了叶和芽是连一起的一组。我用我的`大拇指和食指夹住茶的叶还有芽,用力一掐,将截下来的芽和叶放在手里。对了,忘记说了,我是左手拿芽和叶,右手采茶叶的。当左手盛到一定程度,就把他们扔进组长——鲁哲尔。他背上系着的篮子里。有时在取茶叶,掐茶茎时会流出一股粘粘的浓汁。我们这边摘光了,又跳到其他地方继续采摘,乐此不疲。

最后我们班的几个小组进行评比,姜文豪那一组采的茶叶最多,我们的名次连影子都没了,好郁闷哪!

学农日记 篇3

迎着和煦的春风,踏上乡间小路,带着满满的好奇心,为期4天的学农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4月8日上午,经历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青岛市中学生学农实践基地。提着行李箱的我们,初次踏入8个人的寝室。大多数的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出门,过独立生活。怀着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和独自出门的新鲜感,我们在学农期间的课程也随之到来。

学农的课程十分丰富,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有面艺、厨艺、茶艺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有果树管理、种马铃薯、种豌豆跟农业劳作有关的课程;还有野炊等野外实践课程。

我们班的课程项目有野炊、面艺、酿酒、果树修剪、种马铃薯和厨艺。

在这些活动中,我记忆最深刻的当属野炊了。

野炊,顾名思义就是去野外生火。马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地瓜和花生,让我们自己用锅和砖头,木头将它们烤或煮着吃。我们分了4个小组,我在1组。我们的小组长单煦给我们分配了任务,我和佳姐垒灶,刘书昀和李欣欣捡干草,孙满江接水刷锅,单煦和吴长春、金炳成、孔祥生去找木头。我本以为垒灶台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不就是找几块砖头随便堆一堆嘛,太简单了。但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这垒灶的学问可大了。既要看好风向还要保证锅再垒灶上的稳定性。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灶台终于垒好了。我们将干草放在灶底,点燃,加柴。我们准备煮花生,烤地瓜。煮花生的过程还好,就是加水加柴。但是烤地瓜就比较复杂了。我们将地瓜用较细的木棍串起来,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那里的火比较旺盛,地瓜会容易熟透。即使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熟练,但是还是遇到了麻烦。因为在山上风力比较大,我们离灶台又近,导致我们的双眼都被浓烈的烟雾熏出了眼泪。虽然过程十分的艰辛,但是我们的地瓜和花生都非常的好吃。

野炊过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除了胜利过后灿烂的笑容,因为如此,我们的地瓜和花生在我们的嘴里也觉得格外香甜可口。

通关这次的学农实践活动,我增强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相信我们一定会带着这股韧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拼搏向上!

学农日记 篇4

今天我们过了相当充实的一天。

上午没我们的辅导员叫我们做滚灯,这是奉贤地区一项特色活动,也是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足以证明了滚灯的重要性。我们也是这项遗产的“继承人”吧!哈哈!我们做了简易迷你版的滚灯,是用六条有韧性的包装绳和橡皮筋组成。首先用五根绳子,一根叠一根,最终形成五角星形的滚灯的底部,然后用第六根绳子形成圈,将外侧的绳子围起来:最后,以波浪形的绳子用橡皮筋进行捆绑,形成一个五角星的顶部。如果觉得不对,可以进行检查。看着小小的滚灯,听着礼堂里的视频介绍。我很敬佩那位奉贤滚灯第一个——吴友根,正是因为有这写=些传承人,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发扬他们手中的财富,去找弟子传承,才能让中国许许多多的美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遗留千年,美名远扬。再想到,现在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只有几位,甚至没有继承人,这样的现状让人堪忧。入境社会利欲熏心,人心浮躁,大家越来越注重物质财富,而不是精神上的充实,所以许多人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看起来卖不了多少钱,就选择抛弃他,摒弃它。但其实它所含的内涵与它未来的价值不可小嘘。而后,我们又学习了果木嫁接,有许多种嫁接的方法,我们学习了其中一种最简单的一种。我们的知识又丰富了,学习不仅是书本上的,更应该有生活实际的。

下午,我们去了桃园,为桃树除草。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用锄头镰刀各期对桃树的有害的杂草。阳光明媚,虽然北风呼呼的吹,却吹不灭我们的热情。

今天,又是快乐的一天。

学农日记 篇5

阳光明媚,我满怀喜悦的心情来到萧山青少年素质活动中心。

到了目的地,我们首先进入寝室,将行李放好,拿着小椅子去参加开营式。

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桃园,开始学农的第一课,怎么为植物剪枝、浇水、施肥。老师认真地为我们介绍具体的注意事项及需使用的工具,接着就是让我们自己来试试。我们带着园林剪、铁锹、化肥桶、挑杆和水桶,来到了一棵桃树前,给桃树“剪发”,它的头发参差不齐,高矮不一,我有时跳起来剪,有时蹲下去剪,还有时踮起脚尖剪,最后在我的修剪下,桃树的头发变得很有型了,希望它能满意我修剪的发型。第二项活动是给树施肥,我先沿着树干的周围挖了一个圈圈,轻轻地将肥料撒播在圈圈里,然后我们用水桶去打了水,把水浇在施过肥的土地上,我们小心翼翼地浇着水,嘴上不停地唠叨着:“小树,小树快喝水,快汲取营养,来年我们就可以吃上桃子了。”愉快的时光总是一晃而过,一天很快过去了。

第二天,我们的课程是耕种。我们拿上耙和种子来到地里,我先把耙往地里锄,然后往人跟前拉耙,随着耙的拖动地里乌黑的泥土被拖出来了,就这样反复地锄地,使土地变得松软,我和沈卓尔不放过一个个大土块,戴上手套,用手揉搓着,让它变得比黄豆还小,我们干得可欢了,连我们的鞋子和裤子都沾满了泥土。松完土,我们把种子播种在松软的土地上,然后轻轻地盖上泥土,期盼着来年好收成。

学农是快乐的,而且让我受益匪浅。

学农日记 篇6

11月12日雨

今天早上,我们去了田里。

我们先去种植花卉。我们先听老师讲课,老师说:这植物可以开出蓝色、紫色、黄色、大红色等颜色的花。我们很兴奋。我先把粗土放了三分之二,再把杂土放入三分之一,然后把小花放进去,放上细土,浇上水,就完成了,得了三星。

种完花,然后去挖花生。我和金悦之一组,一起挖花生。我们找了一株大的花生,我们给它松土,把它周围的土松了,才能把它拔出来,我和金悦之拔了几株很大的花生,得到了三颗星。

下午,我们去做丝网花,我把丝网、铁丝、QQ线、花蕊、花杆等物做成一朵开放的花,虽然很小,但是可爱,所以得了三星。

我们还做了点心。看上去非常地简单,只要揉成一个面团,再包上馅,揉成团就好了。我一开始加了许多水,不一会儿,好好的面团就变成了一碗“面汤”,后来加了点面粉,又好起来,可做出来的只是一个不明物。

明天就要走了,要好好享受今天。

标签:范文 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