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设计

《中国京剧》教学设计范文

设计1.09W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京剧》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京剧》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一)认知领域目标:

1、初步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功夫、伴奏乐器等一般常识。

2、通过唱戏歌,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

3、了解脸谱基本特征,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二)情感领域目标:

1、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情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2、了解京剧人物的表演特征

教具设备:

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自制脸谱、京剧道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创设情景)

播放一首戏曲音乐,幻灯片投影戏曲人物动画图象。

设计意图:一首独特的戏曲音乐让学生从感官上有个初步的印象,让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戏曲味的音乐教室,通过各种情景的渲染激发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组织教学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欢快的音乐课堂,首先我为大家唱上一句“苏三离了~~~~~”刚才老师演唱这句来自苏三起解的选段,使你们想到了咱们中国哪种音乐艺术?

设计意图:学生体会这是中国京剧艺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走近京剧”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品味京剧的艺术魅力!

课件呈现:《走近京剧》

三、讲授新课

(一)京剧起源

师:从古到今京剧的名人、名曲、名段在中国文化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茫,到底有哪些迷人的风采?首先我们来了解京剧的起源。

(多媒体文字介绍)

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文字和画面向学生介绍京剧的起源,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掌握知识。

(二)京剧人物行当

师:要想了解京剧首先要了解京剧的人物角色,京剧把不同年龄、性别、身份的人物划分为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哪四大行当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引入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师:看来同学们在初一语文综合课中掌握了不少知识,这些都是我们在舞台上常见的一些角色,我们分别来看看:

1、简单介绍生、旦、净、丑(课件呈现各行当剧照,师生共同讨论各行细分门类。)

2、猜一猜:观看京剧人物剧照,并分辨各自属于什么行当。

设计意图:按京剧人物的不同年龄、身份、性格、外貌特征,认识京剧的四个行当,而剧照使学生对各行当有了直观的认识,并产生浓厚兴趣,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并根据学到的知识来判断各行当。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初步的把握京剧人物角色的外貌特点,如果把这些角色搬到舞台上,你们还能迅速的分辨出来吗?

(将这一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3、欣赏京剧视频(旦、净)

《苏三起解》《铡美案》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京剧片段,即可以巩固前面的知识,又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引出京剧的表演形式。

思考:舞台上出现了哪些角色,他们在表演上有什么不同点?

(三)京剧表演形式

1、唱

师:他们在唱腔上有什么特点?

师生讨论:旦角—细腻、委婉

净角—浑厚、洪亮

师:除了旦和净的唱腔有特点以外,其实其他角色在唱腔上也有各自的特点,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去慢慢地体会。唱在京剧表演中居于首位,是主要的艺术手段之一。京剧中除了唱还有哪些招式,听一听?(包公“驸~~马”)

2、念

师:这是我们刚刚所欣赏的包公视频唱段中的一句念白,它是京剧表演的另一种特征,京剧把“唱”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但它不是单独运用,经常与“念”配合,互为补充,下面再听听老师的(白话“驸马”),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聆听音频念白和教师的口头念白,对比两种念白有何不同之处,这样设计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分辨其特点。

(1)模仿体验京剧念白

(学生跟老师一起模仿)

师:同学们模仿的还真有那么点京味!好,下面再看看老师的表演,注意比较一下。

(2)观察对比

教师在念白同时并配上肢体)

师:大家体会一下哪一种更富有表现力?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将这一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同时可以很自然的引出下个环节内容。

3、做

师:做,其实也是京剧表演的一种特征,刚才老师表演的不够深入,你们能不能为包公出场亮相设计一个更有性格的动作呢?

生:模仿包公出场亮相动作。

师生点评(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只给学生提供表演的人物造型,由学生自己根据角色为其设计动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师:我们刚才所表演的动作只是京剧表演艺术海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京剧中演员表演的一招一式都各具特色、神形兼备。我们体会了京剧的唱、念、做表演形式,同学们想想还有什么?

4、打(简单介绍“打”的表演特征)

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京剧唱、念、做、打四种表演特征,这些表演特征在京剧中称之为“四大功夫”。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的方式,通过听、说、演等方面体会京剧的表演特征。

师:要使京剧舞台更有艺术氛围,除了人物的表演以外,还要有什么?

(四)京剧伴奏

1、介绍京剧伴奏乐器

出示京剧伴奏图片,让学生先识别乐器,再按文场、武场进行分类,进而说明其原因。

设计意图:以投影展示乐器图片,从视觉上更直观些,而通过区分文场、武场的乐器使学生从中了解各乐器伴奏的特点。

师:武场乐器都属于什么类?(打击乐)

小结:武场的打击乐器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为什么这样说呢?

2、介绍打击乐锣鼓经的意义和作用(文字投影)

3、出示两条打击乐“锣鼓经”(视频)

(1)练习锣鼓经节奏(师生合作)

在练习之前,先解说锣鼓经的“匡、七、台、呛”分别代表什么,如何念白。

(2)体会锣鼓经节奏特点(参照对比)

师:既然锣鼓竟可以烘托人物的表演,在之前我们已经为包公设计了一个动作,如果再配上锣鼓经是不是更有特色呢,大家体会一下哪一条锣鼓经更适宜包公这个人物形象?

(3)模仿体验第一条锣鼓经——活动①

师:有哪位同学来试试,看是不是像你们想象一样。

(学生模仿包公并用锣鼓经伴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即兴自由发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模仿体验第二条锣鼓经

师:为什么大家都选第一条,其实第二条也很有特点,我们再了体会一下第二条锣鼓经,想想它又塑造什么人物形象?

师:有哪位同学也试试?

(学生模仿丑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能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风采,培养他们的自信,提高艺术素养。

小结:所以说不同的锣鼓经即可渲染不同的艺术氛围,又能烘托各种角色的表演。

[过度]师:(指向板书)我们已经了解了京剧四大行当、四大功夫、京剧伴奏这三绝以外,其实京剧还有“一绝”就连外国人也拍手称奇。那它是什么呢?(脸谱)

(五)脸谱—化妆艺术

1、介绍脸谱作用

脸谱,是一种化妆艺术,是为各色人物而设计的,不同谱样就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大家边欣赏边联想一下它主要用在生、旦、净、丑的哪些角色中?(净角、丑角)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巩固前面所讲的知识。

2、简析净和丑各自脸谱的特征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比较熟悉的,将通俗歌曲与戏曲相融合的戏歌,它与我们今天学习内容有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先

听一听,会唱的同学可以跟音乐大声唱起来!

设计意图:把脸谱和戏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中让学生明白脸谱和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

(六)唱戏歌《唱脸谱》

1、聆听音乐

2、让学生观察歌曲中出现了哪些角色?(窦尔敦、曹操、张飞等)

3、每个人物的脸谱其那面都用一种颜色表示,到底有何意义呢?

设计意图:根据歌曲中人物的品行,使学生初步了解脸谱与角色的关系,也从而认识不同颜色分别表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

4、好处歌曲中哪一句最具有京剧特色的韵味。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师:这是京剧唱腔里共有的特点叫拖腔,我们再来体会下。(学生齐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京剧唱腔,提高演唱能力,并简单的了解了有代表性的京剧人物。

5、活动②:请两位学生代表表演唱《唱脸谱》(戴上旦角的脸谱)

设计意图:两人合作表演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锻炼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

(七)创编活动(分成三小组)

1、组织活动③:京剧人物模仿秀(孙悟空、关羽、张飞)

要求:(1)每个组选择一个人物,并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模仿这些人物。

(2)选择京剧人物适合的道具。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表现自我,还能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个体品质,让他们懂得只有吸取别人的意见,与人合作,才能成功。

2、活动展示

(每组派一名代表,戴上脸谱上台表演,并简单介绍设计的表演形式。)

师:看到同学们那么精彩的表演,我也忍不住要献上一段,但是我想请同学们和我配合。

3、师生共同表演唱《唱脸谱》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唱的开心,演的投入,笑的畅快,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唱、做及表演还真有些京剧的韵味,不过今天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其实中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我们可以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更好的继承、弘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尽一份力。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悠扬戏曲音乐结束我们本节课的京剧之旅,真真切切走进京剧艺术殿堂!

教学流程设计:

一、起源(国粹)

二、角色——四大行当

三、伴奏

文场

武场:打击乐(锣鼓经)

四、化妆艺术——脸谱

五、唱戏歌

六、综合活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