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设计

关于设计方案锦集5篇

设计1.03W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设计方案锦集5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导入:

同学们,学过第五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父亲?(诚实、守信),是呀,这位父亲让我们知道了:诚实、守信就是财富;学过第六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怎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父亲?这位父亲始终认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做人的万年牢。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尊严》,或许我们会收获更多。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说一说,怎么理解尊严

课件出示:字典中对尊的解释1. 地位或辈分高;2. 敬重;3.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4. 量词;

尊严是对人的身份、地位等的认同,也就是权利被尊重。

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检查初读情况。

1、师:谁愿意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讲了一件什么事?

侧重指导学生按照顺序说明白。

2、创设情境,感受饥饿、困乏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老师再考考你!

出示词语: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

指生读,齐读。

出示课件变换:你发现了什么?

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

这是对逃难人外貌的描写。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到句子当中去。

课件出示:

外貌: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吃相: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从描写逃难人和年轻人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劳顿奔波,让所有的逃难人身体虚弱、饥饿不堪、急需食物充饥。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2 —5 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同样的狼吞虎咽,却有着很多的不同,不同在哪?年轻人并没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选择了先干活,后吃食物。

让学生默读课文2 —5 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再结合哈默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读。(教师相机指导)

3、交流、讨论。

师:一共有几次?谁愿意来说说第一次对话在课文的哪一部分并读出来。

指生读课文第2 自然段中的第一次对话。

(二)分析第一次对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这个年轻人给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在书中画一画。

学生自由读课文,再书中画出来。

师:谁愿意说一说?

重点指导:

1. 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他不卑不亢,和杰克逊大叔平等的对话,不因为自己是逃难者就瞧不起自己……

2. 感受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

3. 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愿意占别人便宜,不是不劳而获的人。

师:那年轻人说话时应是什么样的语气?同桌之间互相练读。

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态度真诚……

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朗读。(联系杰克逊大叔内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

当年轻人听到杰克逊大叔告诉他没有活需要做时,年轻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第二、三次对话。在这两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师:范读年轻人说的话,三个" 不" 字加重语气。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把双重否定句换个说法。体会年轻人坚定的语气,是非常讲原则的人。

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同桌练读,分角色读。(师读年轻人,学生来读杰克逊大叔。)

师:杰克逊大叔为了能让年轻人早点吃上早饭,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可是,年轻人接受了吗?哪一组愿意汇报第三次对话。

结合学生回答指导学生从“站起来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心情。(如:高兴、迫切……)

③练习朗读,表现哈默的心情。

(联系杰克逊大叔的想法和赞赏的神情,初步体会哈默 “例外”──维护尊严的言行的意义。)

师: 同学么,捶背是个多么简单的动作呀!但是这个年轻人是怎么做得?

生读相关句子,体会:尽管这是镇长安慰他才安排给他的,而且又是简单的工作,但他一点也没有应付,而是极其认真的对待。

师:这时,在你的心目中,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结合学生回答,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板书。

如:有志气、自强不息、自强、有原则……

师补充省略号。

师:那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师:杰克逊大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通过哪个词语感受到的(高兴的语气读,因为他很惬意)?

四、 咀嚼“尊严”行感受“尊严”品

1、思考:同样的“狼吞虎咽”,哈默吃着食物时的感觉和其他逃难人一样吗?

2、同桌互议。

师:同样是饥寒交迫、饥饿至极,前者连一句感谢的话都顾不得说就狼吞虎咽;同样是狼吞虎咽,年轻人仍不忘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所以他才吃得那样心安理得,吃得那样有坦然,那样有尊严。

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

生:齐读:"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结合板书,让学生体会富翁的含义。虽然这个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有尊严,他会成为富翁的!他诚实劳动,讲究做人的原则,自立自强必将决定他拥有一切。他现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这必将也会使他成为金钱和物质上的富翁。)

五、拓展延伸:

1、师:正如杰克逊大叔所言,这个人真的成为了一个让全美国人乃至全世界羡慕的财富,成为石油大王。你认为哈默有尊严跟他后来成为石油大王有联系吗?为什么有尊严就一定能成功?

结合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确:尊严不仅是一种人格,更是一种坚强的毅力,而这些正是保证克服困难所必须的。

2、你觉得对于你来说,怎么做就是为自己赢得尊严?

六、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但是,同学们,尊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现在我们的陈校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朴园发展,你我的责任。我们与朴园共同成长。我想:如果我们好好学习,做到“立责于心,履责于行”,自觉地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这就是责任感,这就是尊严。我想,只要我们这么做了,我们不仅个个都是朴园的主人,我们也会是杰克逊大叔所说的富翁。

七、作业:

1、熟读课文,继续品读文中对年轻人的描写,并背诵杰克逊大叔对哈默的评价。

2、有兴趣的同学可继续搜集一些关于哈默的资料。

设计方案 篇2

  内容提要:

本案所述的.感恩,不仅感恩亲情,也感谢师恩,还感谢社会上所有为自己成长和发展付出的人,同时感谢自然,感谢国家,感谢时代。本方案旨在通过感恩班会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之心,化感恩为学习的动力,今后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背景描述:

当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众多独生子女对亲情漠视,淡然地对待父母,只索取,不奉献,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责任感。

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根据学校工作意见,我校决定所有班级应开展一次以“感恩之心”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懂得回报家长,回报老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怀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目标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教师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关心父母、老师,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3.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4. 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三、主要内容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感恩教育,侧重于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感恩自然。

四、活动准备

事先布置学生查找与“感恩”有关的资料;确定本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重点发言的学生;准备好感恩卡、小品道具。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主题音乐----《奉献》(主持人登场)

(二)畅所欲言,话感恩

1.争先恐后,我抢答。

2.妙语连珠,名人言。

3.情深理透,讲感恩。

(三)各显神通,演感恩。

1.小品:《十三岁的礼物》

2.小型辩论赛。

3.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4.诗朗诵:《感激》

(四)真情涌动,来感恩。

我们要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我们要学会感激——感激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我们要学会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我们要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五)情到深处,唱感恩 合唱:《感恩的心》

(六)师总结。

在这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 主题班会 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你们对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你们都在竭尽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动去打动别人。你们的节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辩论会非常精彩,手语小合唱也非常感人。听你们讲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你们用手语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作为老师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实的感动。我突然感觉,你们这些曾经在我眼里长不大的孩子竟是如此独立,如此懂事,如此的真、善、美!

六、 德育成果

通过这次的班会活动的开展,广大同学对感恩有了深刻的认识。有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小孩以前一向对父母很不耐烦,现在态度开始有所转变,开始学会照顾父母,学会聆听父母的教训,开始学会将心比心。

  七、活动方案反思

谁说他们是一群只贪玩不懂事的孩子,当这堂课进行的时候,当学生一个个站起来表达他心中对他人的感激之恩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身上一颗颗善良、宽容的心。

不足之处,学生对感恩的理解还不够广泛,没有延伸开来,形式过多,一堂课的时间不够消化。

设计方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ao、ou、iu三个复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ao、ou、iu的四个声调及看图拼读韵母带调音节。

教学重点:

1.学会复韵母的音、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读准ao、ou、iu的四个声调及音节

教学难点:

准确读出ao、ou、iu的四个声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3个复韵母朋友,还记得吗?读ao、ou、iu卡片,体会发音方法。今天我们再认识3个复韵母朋友好吗?

板书:ao、ou、iu

二、看图学习复韵母ao、ou、iu的音形

(一)学习复韵母ao的音形

1.出示ao图

  ao

问:你们知道这图形代表的是什么吗?(奥运会的标志——五环旗)

2.这个字母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后 教师纠正发音:ao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发音时,从前一个字母a滑向后一个字母o,口形由大到圆,一口气呼出,a声响长些,o音轻短,就可发出ao的音了。

4. 教师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5.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练习。

(二)学习复韵母ou的音形

1.出示ou的图,以小组为单位学习ou的音形。

 ou

2.请小组中的代表进行讲解,其他同学补充。

3. 教师结合学生的讲解适当进行指导,发音时先摆出o的口形,然后口形收拢发出u的音,口形由大圆到小圆,教师范读。学生随读体会。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采取多种形式读。

(三)学习复韵母iu的音形

1.出示iu图,请学生借助图来学习iu的音。

iu

2.请学生当小老师到讲台上给学生们讲一讲。

3. 教师适当讲解发音方法:发iu。

设计方案 篇4

一、把握课标,让课堂落到实处

(一)目标落实

本单元将课程标准中通信与传媒两个要点的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一二课内容主要是侧重于通信,三四两课内容侧重于大众传媒。有关通信的课标内容似乎通过第一课《通信连万家》就能完成,那么,我们这一课的价值在哪儿呢?我认为本课主要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让学生体会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因此,结合单元目标,我设定了以下课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为过去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而骄傲、自豪。

2.体会人们的智慧、科技的发展,促进了通信方式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

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感知通信发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搜集、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感知通信发展的历程,体会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进了通信方式的不断更新。

教学难点:为人类用智慧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而骄傲、自豪。

我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关键目标,每个环节都紧扣目标进行。比如,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表格,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体会通信发展、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变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发展观。从今天的课堂上,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想。

(二)内容丰实

围绕目标,我不断深挖教材。首先,突出教材的范例性和指导性。我认为教科书是教学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每一段文字和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积极体验,感知通信方式的演变。其次,注重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在“你演我猜”的教学游戏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身临其境地体会古代人善于观察生活,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利用畜力和大自然的力量,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

(三)课堂朴实

本课教学以教材为蓝本,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以一种朴实而易操作的方式来教学。我以通信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展开教学,从最发达的天地通话引出古代的通信方式,通过表格的展现逐步去感受因为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不断地用自己的智慧改进着通信方式。

整堂课中没有教师花哨的表演,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想象,尽情表演,深刻体验,理性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动静结合,较好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把握教学策略,让课堂“活”起来

(一)活用教材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室里的学生生活是课程资源的源头水,我通过寻找和捕捉与教科书相关的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活资源,赋予教学以现实的针对性和生命力。结合书上的范例,我利用学生课前的搜集、游戏的辅助、古诗的体会、表格的观察来扩充知识。

同时,我还适当调整了教学顺序,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我把“马拉松信使”放到了“表演猜”这个环节上,一是让学生集中感知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二是便于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古代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 活用教学形式

四年级的学生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对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他们对生活中一些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分析,但往往没有进行过细致入微、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不能发现现象背后所折射出来的规律。

为此,我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化教学手段,既有直观的兴趣引导,还有抽象的探究引领,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你演我猜”的游戏把静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肢体语言形象的表演出来;通过对表格内容的挖掘,让学生了解我国乃至世界通信的发展,明确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课堂上实现了从感性向理性转变。

(三)活跃学生思维

我通过游戏、朗读、情景创设等方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也使得学生思维参与逐渐深入,初步建构了科学的历史发展观。如:在古战场的情境中、在表演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积极参与,并在积极思考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在古诗词的体验中,学生大胆想象,体会古人通信的不易和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设计方案 篇5

设计思想:

语文课教什么?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问题。但是,有很好的回答吗?

在我小的时候,语文课教“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文本(一整块红绸布)被撕成了一条条“美丽的红绸带”;后来,教“课文内容、思想感情……”——要关注孩子的心灵和思想;现在,有人说,不仅要教“写了什么”,还要教“怎么写的”——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特点;还有人说,要教“阅读文本的方法、策略”……

李海林先生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一文中说:“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的,就是对‘教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的毫无建树与实践上的全面落空和严重缺失。”这样就导致了语文教学课程体系的沿旧之路,改革无法深入、无法有实效,总在打外围战,使得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因没有先进的课程内容支撑而失去了积极意义,也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泛化、模糊化。

这其实就是一个语文课程内容的创生问题。面对同一个文本,我们教师该确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关系到确定的先进的教学目标能否得到体现和实现的关键。我以为,言与意,是优质阅读教学的两个支点。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在结合了文本本身的特性,考量了学生的特质后,取得言意共生,道器兼顾的效果。

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其一,位置特殊。位于第十二册教材的最后一篇,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的最后一篇教材。其二,意义特殊。教学时,正值学生毕业前夕。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情感积淀与文本所表达的感情是非常契合的。

基于此,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也有着很特殊的意义。一个是言语技能、阅读策略方面的。六年语文学习结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字词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本的能力;另一个即孩子们共同生活了三年,且寄宿制学校朝夕相处,感情深厚,在这毕业前夕,有和这篇课文相通的情感基础,但又不完全相同,这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应该是他们心灵成长的一个驿站。

提前自学

提前自学目标:

1、自学生字,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一些新词。

2、读通课文,初步读懂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提前自学过程:

1、读课文1-2遍,从文中划出下列词语:

眷恋、偎依、矫健、教诲、雏鹰、炽热

其中“眷恋”经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析并分别组词:矫( )、骄( )、娇( )

“炽热”中“炽”的读音是__________

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

情境研讨(两课时)

情境研讨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中作者对学习生活、老师的回忆和眷恋。

2、明白作者是抓住了哪些典型的镜头、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3、激发孩子们自己对母校、老师、同伴的深深眷恋,让这节课成为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场景。

情境研讨过程:

 一、 揭题明任务: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明天,我们毕业》,看到这篇课文,读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想法与感受?——读好这个课题

2、大家的心和作者的心是相通的。作者这样说:

(师有感情地述课文第一自然段)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3、课文究竟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让我们自己来读懂它。

  二、 读懂课文——用自己的方法:

1、回想一下,学了六年语文,你认为,对于一篇课文,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读懂它?

生交流,要点:

A、作者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B、理清课文脉络——课文的层次 C、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D、作者怎么写的?——写作特色 E、有什么收获或思考?

2、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些方面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注意要从课文中找依据。学了六年语文考考自己阅读的能力。学习时间:十分钟。

 三、 汇报交流——自己的收获:

要点:

1、主要内容:这篇散文作者回顾了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和老师的辛勤教诲。

2、课文脉络:

第1自然段:告别之际涌起了深深的眷恋。

第2—7自然段:作者对六年学习生活的回顾和对老师的感激、眷恋。

第8—9自然段: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豪情。

其中,2-7自然段,又可以分成两个层次,2-5自然段,对应学习生活的个、回顾;6-7自然段,对应对老师的赞颂、感激和眷恋。

3、作者抒发的感情:

(1)你能找到课文的文眼吗?——眷恋。——文中饱含着的就是作者的眷恋之情。

(2)眷恋一词:我通过知道,它的意思是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留恋。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深切的留恋?可以是词、可以是句,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标点。浏览课文进行圈划。

(3)你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来进行汇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评点。

4、写作特色:

(1)多用排比、对仗——学生举例,领会这种写作方式可以使感情更强烈,更富有感染力。

学生选取一两处,和小伙伴一起进行小组诵读,读出深情,读出气势。

(2)撷取了典型镜头——举例,领会这种方式对于作者叙写回顾有着打动人心的效果。

学生回顾自己小学生活中的典型镜头,进行叙说。

5、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注意引导——读完一篇课文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读别人的文章,思考自己的事。

 四、 学生的诗——送给老师和母校:

1、课文抒发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十一天过后,你们也将毕业,此时此刻,你想到的是什么?——生自由交流。

2、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我们班里一位同学的心声。读一生日记《我不想毕业》。

3、课文中说,“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为了给我们这一条船留下一份珍贵的纪念,为了给我们45个水手的毕业珍藏一份隽永的回忆,让我们在这小学生涯的最后一篇课文的课堂上,以“明天,我们毕业”为主题,写一首诗。可以以课文为榜样,学习它的写法,也可以自己发挥,用我们最美的文字抒发我们最真的感情。

4、学生自己创作。

5、学生找自己的伙伴进行诗歌朗诵。

课件(配乐)——《明天,我们毕业》——六(2)班 我们这条船 毕业的歌

标签:锦集 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