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税务

税务局的办公室干部述职报告范文

税务2.12W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税务局的办公室干部述职报告范文

大家好。今年3月份,我在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下,由征管科调动到了办公室,主要负责政务公开、文秘、网站维护和对外宣传报导等工作。一年来,始终坚持以勤勤恳恳做事、脚踏实地做人为原则,在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下,确保了局里交给我们的每一项任务,都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回顾200#年,我仅就以下几个方面把一年来所做的各项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以汇报:

一、像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那样找准自己的位置。

我是全局年龄最小的一名干部,深知自己是在局领导对我的充分信任和同志们对我多年来的鼓励与支持下才走上现在这个岗位的。因此,自从走进办公室的第一天起,我就首先给自己定好了位:在名誉上,我丝毫没敢以“中层干部”而自居过,我始终觉得,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干部,就是一名学生,局里给我提供了这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一定要好好珍惜,保证事事都做到不轻狂,不骄傲,对事认真,对人热情,积极支持、配合主任工作,把分管的工作做好。而在工作上,却时时以中层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敢忘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各方面修养,使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转变了观念,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

二、像《税收管理员制度》中规定的那样找准自己的职责。

在办公室工作了一段时间,在孙主任和孙大纪的熏陶下,日益感觉到,办公室的工作与原来征管科的工作相比,无论是在性质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截然不同。

征管科是以命令者的身份指导全局征管工作大局,可以底气十足地去指挥管理员按办法、按规定办事,而办公室则不同,因为办公室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着税收工作而展开的,都是为了税收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刚从征管科换到办公室时,颇有些找不着北的感觉。因此,在转变观念上,我确实下了很大的工夫。为了能尽快适应办公室的工作,我及时扩展了学习的内容,把以前的单纯学习税收业务转向了现在的集中学习社会知识、文学知识和业务知识。如:跟着局领导学习先进的治税经验和富有创造性的管理理念,跟着老同志学习接人待物的方法和处理复杂事务的经验,跟着同龄人学习他们活跃的思维方式和灵活的处事原则等等。在这些身边的老师的潜移默化之下,使我锻炼了发散思维,发掘了宏观思维,总之,受益不浅,收获颇丰。

三、像精细化管理那样做好政务工作。

年初,局里将《地税风》的编辑工作拿到了办公室,我们在完成繁杂的日常工作的同时,总是要挤出一切时间,必保每月都新出一期《地税风》,尽力把信息员们报上来的信息能发的都编进去,让《地税风》真正成为反映基层税务干部日常工作、生活动态的,咱老百姓自己的刊物。在网站管理方面,我们在信息中心和全体网站二级管理员的大力支持下,更新了网站版面,对重要栏目坚持每周一更新,对次要栏目力求每月一更新。开辟了《地税风》的电子版,将各期《地税风》全部发布到网站上去,既节约了纸张油墨,又便于大家查找阅读。增强了网站的互动性和可读性,把全局电话号码、涉税新闻写作电子书、涉税法规电子书、县志、日常礼仪等资料放到FTP中共享,在李局长的授意下,举办了“浏览网站,惊喜多多!寻找踏上30000网络之旅第一人”以及“浏览网站,收藏计数炮号”等互动活动,使大家在阅读网站内容的同时,还能亲自感受到体验其中的乐趣。日前,网站访问量已突破三万。

在政务公开方面,我们及时将所有的政务公开文件都做了更新,受到了市局领导的赞许。创新开设了纳税定额活页公开板,可以随时更换定额清单,节约了公开成本。对全局相关板、牌都进行了更新,更换了岗位变动人员的胸牌和桌牌。

在日常政务方面,我们十分注意平时的积累,工作处处想在前头,确保做到未雨绸缪。如:局里的大事记,保证每天都进行更新;政务公开会议本,每个季度都要真实记录,免去了到年终市局来考核时匆忙恶补的仓促和狼狈。在撰写材料方面,确保做到心中有数,把平时发生的大事都牢牢记在心里,以免出现“事儿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在撰写半年工作总结时,直接把全年工作总结的底儿打好,以后局里每月再发生新事大事,直接在总结相关位置上补充、润色即可,避免了年末报总结时手忙脚乱的局面发生。欢迎您访问

四、像档案化管理那样做好信息宣传报导工作。

办公室的事务纷繁复杂,加之各月新发表稿件较多,因此,也就难免会在整理已发稿件时有所疏漏。为了在最大限度上避免类似失误发生,不伤害咱们信息员的心,懒人自有懒招,我们用EXcEL做了一个带有自动统计功能的一劳永逸的系列稿件管理表格。表格之间可以进行横、纵向核对,各表数据都带有连锁功能,只需输入一个数字,个人季度奖金、全年奖金、发稿数量、全局及各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甚至各单位的排名、扣分等情况就都自动显示出来了。这套表格在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稿件管理方面,我们为创新激励机制,在年初曾做出了三个承诺:第一个承诺是,对超额完成发稿任务的科室在年末目标管理考核时统一XXXX;第二个承诺是,按季及时发放稿酬;第三个承诺是,对我自己所写出的稿件,不求名不图利,无偿共享给信息员们用以发表。这三项措施目前均已兑现完毕,再加上各科室(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充分调动了各单位信息员的发稿积极性,我自己也先后在《中国税务报》上发表了包括处女作在内的三篇理论调研类文章,结束了我局在《中国税务报》上没有大篇幅文章发表的历史。

由于过去几年我们局的`稿件发表数量在全市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因此,绝不能让以前取得的来之不易的荣誉在我的手上毁掉。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我的压力,稿件发表也就自然成了最让我感到头疼的事。好在有几位局长、孙主任及各位中层领导对宣传报导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好在有那么多的信息员辛苦的劳作,咱们全局今年的信息宣传报导工作才敢有底气大喊一声:XXXX!20**年,我局共发表各类稿件国家级XX篇,省级XX篇,市级XX篇,累计发表XXX篇。在此,请允许我发自内心地向一年来关心和支持信息宣传工作的各位领导、同事们道上一声:谢谢啦!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可以说:自己确实是努了力,尽了心,流了汗。但在我的工作中仍有败笔,如:学习还不够,知识面较窄,在写材料时大有黔驴技穷的感觉,写稿件时信息稿和新闻稿还经常转不过弯儿,交际面不够广,稿件发表途径狭窄,在工作细节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本乱扔,纸乱放,资料归档不规范,并经常有不愿悔改的情绪和“大丈夫不拘小节”的错误思想等等。这些问题,我有信心更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我也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能在新的一年里一如既往地监督我、支持我。谢谢大家!

这两件事,曾让我对广告部产生了痛恨。后来想明白,做媒体那有不被蹂躏的。

直至目前,我直白得说,广告部的兄弟姐妹们仍为失去了版面控制权而不快,因为目前专刊部的改革方向虽然不是与其即得利益背道而驰,但还是没有良好的配合机制,或者是不够“顺从”。软文篇幅、字数、上图、内容、版面位置,都要争个脸红脖子粗,甚至需要专刊部的兄弟为他们写个书面责任书,一旦因软文改造影响了广告客户的心情,我们需要承担所有责任。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被嫖过了之后,因为姿势不够优美,可能会被赖帐。

在这里,我表态的是:

1、既然专刊是报纸的一部分,仍要坚持新闻的基本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不是新近软文送来的多少。我反对有些人提出的专刊过于追求新闻性一说,我认为,目前远远不够。比起20**年的大河报、晚报的专刊质量,我们差远了。根据我本人将版面传送Ac尼尔森、联商网和一些本地业界朋友的讨论,至少没有任何人提出,我们的专刊改革方向性错误一说。欢迎您访问

2、广告客户需要尊重,甚至我们都在忍受屈辱,但我们才是一家人。今报专刊部改革,需要广告部的全力支持,不然就是无水之鱼,自以为是。专刊的改革,不是为了和广告对着干,而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在尽可能的向好的方向走。那么我们是守住旧有的观念和即得的利益,一同殉葬,还是忍住疼痛一点点的摸索发展呢?更何况,很多广告客户也都希望有人来帮助它完成软文新闻化改造,那么可以判定,我们只是在尺度上把握的问题,何来专刊新闻化改革是错误一说。

新京报的财经化专刊、华西都市报的全行业服务化专刊,都是我们的思考方向。哪个更好,包括大河的软文化,没有人给我们一个既定的答案。

自来到专刊部之后,我自嘲成了部门吵架王,因为每周我都是老总部门里的常客,老总气的连杯茶水也不给……甚至上月,我还有幸被广告部和专刊部的领导们力邀成为讨论主角,谢谢大家抬爱了。

“内忧”:最大问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最大的问题在于广告部与专刊部对接的不通常和游戏规则的缺失。每周上多少软文,比率是多少,没有一个定数。10.1之前的倒数第二周,我卖场版的软文数量高达120%。国庆节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过了国庆呢。所以,推动制度化的建立,是当务之急。

其二,我不承认包括外部门对专刊部编辑和记者的嘲讽,你们也没有这样的资格。纵然我们的版面、稿件质量还比较烂,但我们同样是有思想和战斗力的队伍,更是东方今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人不可理解专刊部同任所遭受的困难,不是他们不想改,而是他们的婆婆、爷爷太多了,回过头来我们打个比方,就像关在笼子里的猴子,周围一群人拿小棍,骂着猴子,即要把舞跳的漂亮,还要不能动作太大。

目前采编工作的最大困难,是未形成编辑主导化。也就是每个版面没有思想和灵魂,就不知道该放啥,全靠等记者送稿子吃饭。记者的稿子写的再烂,也没有可替换的。另外,编辑不愿低下身子熟悉所了解的行业,不了解行业何以成为所属版面编辑。不会写稿子,又何以成为编辑,指导记者写稿子。

也只有实现编辑主导制之后,专刊才能有节奏和层次感,才知道自己版面需要啥,市场上的客户和读者分别需要啥。大河报和河南商报的编辑都能下来写稿子,一周做3、4个版,我们的编辑我想也不会只愿甘心做一个组版员,他需要被引导、及一个温和的环境中,给他一次机会。

在此,请大家给专刊部编辑一些时间,相信这些有思想和能力的同仁,会放弃旧有的观念,凭借他们的出色,会走上良性的运做轨道上来。

而对于记者,我希望不要再抄稿子了。乔总有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专刊,到底是要向酒中兑水,还是向水中兑酒。诚然,在现实的环境中我们都体会到了我们只是一个宣传员,所谓的新闻理想,只能停留在书本上。那么我们尽力一点好不好,一个记者的名字属在稿子上,即是对老板、读者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好歹照顾点自己的面子,只有益处。

已经有人通告我马上就要成为“王智国第二”了,我一点都不怕,因为首先作为一个个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所以然,有自己的想法或追求。我不认为自己会有能力玩转这个摊子,一个负责任的人,也会诚实的告诉他的老板,你所能创造的成功,不能是好高务远,贪图名利。而最后选用司超峰同志告诫我的话做结尾,一个记者在一个部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需要啃硬骨头的时候,他有没有能力站出来,敢不敢站出来,遇事都往后退的人,不会有大出息。

鸣谢财经部的兄弟姐妹,即便是我到了专刊部,他们依然在为我加油、鼓掌,为我提供了太多的方便和支持。谢谢,我努力做到不让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