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文化

滕王阁的文化咏叹散文

文化1.7W

或许是王勃的锋芒,我们几乎不记得了唐宋散文大家韩愈先生也曾为滕王阁贡献过精彩的文字。韩愈是个胖子,文章也写得厚重,虽然王勃的华丽之辞在先,文起八代之衰的韩先生并不掷笔避讳,这是大师的精神,他在宜春任袁州刺史之时,为滕王阁的重修写记文,以追忆开篇,云:“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滕王阁的文化咏叹散文

好阁无好运,多舛的一千三百年的记忆,毁与修之间,折腾了二十九次,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二七年处死滕王阁纵火犯的竟是文化巨匠郭沫若。我实在想不出在地球上还有哪个建筑像滕王阁这样屡屡遭殃地仆倒,又屡屡咬着牙关站起。不知王勃是否嘴快把人杰地灵说得太早,我曾牵强地说重修之人杰也,再建之地灵也。一个民族的玩劣和倔强在楼阁的命运中对峙,仿佛映照出这块土地上兴衰荣辱,我们眼前的滕王阁虽只有二十年的落成史,却依然临江长吟着古风。

长长的岁月里,委托秋风迎送来来往往的客,登高阁以吊古,倾肺腑以抒怀。在飞轩累榭,回廊并抱之地,他们或饮或品,或歌或舞,或赏或吟,不断地给滕王阁累加文化的积淀。它反复地重建使滕王阁的风格也在反复的变化,宋元朝的滕王阁,我们还能从流传下来的图画中能见到它的风骨,唐阁的`富丽甚至兴废最多的清阁不少模样只能在诗文去回想,但文人们的雅集使西江第一楼充满了人文的气质。

如今的滕王阁展现给我们的是宋式古阁的俊美,在这里不得不说起让我们敬仰的粱启超的公子梁思成先生,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无疑将进一步得以显现。他的妻子著名诗人林徽因是让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众多泰斗倾心的才女,尤其林徽因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间,郑重地选择了后者为自己所倚靠的终身伴侣。梁先生是求真务实之人,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呕心沥血,一九四二年五月,梁思成路过江西,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底本,参照唐代营造法式,绘制了《重建滕王阁草图》,原来准备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建,谁知一等就是四十余年。当我举头仰视滕王新阁“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雄势之时,不免一声感叹,梁先生的草图依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惜他没有眼福看见,他的妻子也无法为新阁咏叹。

有唐以来,从白居易、杜牧,到欧阳修、王安石、朱熹、辛弃疾、文天祥,至唐伯虎、李东阳、朱彝尊、曾国藩都感怀于滕王阁,滕王阁集结了来自不同王朝的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名字,这个充满文化人格的精英团队让我们折服和肃目。虽说《马当神风送滕王阁》中的王勃依然是独占魁首,但有几首诗,我依是爱不释手,如唐诗人李涉的《重登滕王阁》: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流。

我曾偶尔翻阅到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之后,在阁上设宴庆功时所作一首五言,尽管有些粗糙,却有布衣天子的王者之气:“雪压竹枝头,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滕王阁是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的文化脊骨,也是符号,在湿漉漉的江南巍耸着。远行人遥见了滕王阁,心就踏实了,因为知道家就在前方。不能没有它,否则找不到让我们自信的文化依据,甚至仿佛会丧失一种文化的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