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文化

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论文

文化1.27W

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是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的载体和源泉。无论是对古今、中西文化的比较、扬弃、吸纳与创新,还是对文化自组织系统中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的分析与研考,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全方位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前提条件、客观基础、主体内容和实践过程。

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论文

关键词:文化;民族精神;大学生;关系

民族精神孕育于民族文化之中,“惟有民族文化才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力量”[1]430。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是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和源泉,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的使命。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内在的软实力,具有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气质、面貌的重要功能,是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显著标志,是在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贯穿于民族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之中,渗透在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一、古今、中西文化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契合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要求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过激批判和意识形态文化的不兼容,导致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旁落,进而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因为传统教育的缺失,而产生迷惑和疏离。殊不知,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具包容特点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是高兴接受外来新元素而仍可无害其原有的旧组织的,这不仅在中国国民性宽大,实亦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中和’性格,使其可以多方面的吸收与融和”[2]。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要想培育当代的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几乎是妄想;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浇灌,许多大学生变得浮躁、无根,造成精神上无家可归的现状。民族精神作为人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源于文化的精髓和文明的结晶,放弃和放任传统文化无异于民族的自戕,所以必须重新观审传统文化的拓展、延续、突破和创新问题。当然,毋庸讳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契合成为当代教育的难题之一,寻找便捷地途径、有效地方法,来疏通文化的脉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其中实际要做的就是重振国语文化在中华民族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绵延不断地体现着诸如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只是在当代教育体系上人为地割裂了二者的深层关系,使得大学生的文化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不完整,造成一些大学生文化素养缺乏、民族精神缺失。只有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逐渐契合,才能使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在思想上达到内在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要求。

(二)中华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补充手段

“在中华的广袤的大地上,以中原黄河文化为中心、为主体,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诸多区域文化(或诸多文化圈)同时存在,同时发展,互相钩连,交互作用,交感激荡,最后构成一个历史文化整体———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文化”[3]。

在近现代,西方文化以其独特的内容和精神指向引起中华文化的关注,“中体西用”之声不绝于耳。应该承认,近现代西方文明的许多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并用于民族文化的改造,通过对西方文化实质精神恰当地消化吸收,将其融入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来,特别在民族精神的培育上,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精神内化到民族精神的内涵中来,甚至可能带来中华文化的跃进,产生新质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无疑是有益的补充。

“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一即源于价值观念的混乱;而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笼统地看做两个不相容的对立体,尤其是乱源之所在”。这种价值观的混乱不仅表现在中国人自身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还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掩盖于现代生活之下,与来自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对立。这一矛盾和对立对大学生而言,由于辨识能力有限,给他们带来诸多的困惑、迷惘,导致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出现了认同危机,最终影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确立与巩固。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必须解决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契合、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的相关问题。

二、不同形式类别的文化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关系

(一)物质文化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的关系

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它的核心是人类与自然作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虽然物质文化是文化体系中变动不居的因素,但却是整个文化的基础。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改变面貌。它是体现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最直接方式,在这些物质文化中有鲜明的民族精神的凝结和体现。

就服饰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南侵导致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但客观上却推动了民族的大融合,融合是交互的,既有“汉化”,也兴“胡服”,促成服饰不断变迁,出现了汉衣、胡服并存和胡服汉化的风尚。到了唐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对其他民族宽厚包容、一视同仁,加上对多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大大推动了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唐代女装摒弃了宽袖大袍、交领掩胸等传统款式的束缚,追求开放、新颖的款式,并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特征的中式唐装。这些鲜明的民族特征遍布整个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中,也正是在历史上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奠定民族精神的特质,并整合到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去。如果民族的物质文化基础遭到破坏,民族不自由,就谈不上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弘扬。应该说物质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直接反映和体现,反过来它也影响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特质。所以抓好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发达的物质文化做后盾,物质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坚实基础。

(二)精神文化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的关系

精神文化具体表现在人的伦理诉求、对美的事物的赏析、对客观真理的认知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信仰,即真善美的统一。缺乏了精神文化,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就只能停留在动物界,就不存在人类特有的思维和意识。正是因为有了意识和思维,每个民族才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内容、方式下形成带有本民族思维方式和意识特点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在这种民族思维方式、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的熏陶感染下,自然而然地传承民族文化中的真善美,并在深深地民族认同中推动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所以精神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4]。精神文化对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

(三)制度文化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的关系

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政治、经济制度、道德、法律以及人们在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这种文化构成人们社会交往的规范,因而被称为制度文化。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我们不难发现民族习俗、道德规范的内容,实质上就是制度文化建设的反映;反过来,从制度文化的功能的发挥也可以得见其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比如,制度文化的规约功能通过刚性的规范约束来强化民族精神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对损害民族利益的行为采取强制性措施去制止和惩处;制度文化的整合导向功能则通过柔性的协调示范来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上具有更高的自我调节和免疫作用,不断激发民族热情,维护民族利益,努力投身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来。总之,高校的制度文化处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大学完善的制度文化为国家意志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制度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力保障。

(四)行为文化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的关系

行为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依托。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知行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人们考察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时,不仅要看他们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意识是否强烈和鲜明,还要看他们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是如何选择、如何作为的。只有大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才能最终判定和检验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否成功。民族精神,归根结底,只能是一种文化实践,全体国民必须参与文化创造的实践,在实践中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谛。

在文化的自组织系统中,物质、制度和行为文化表现并反映着精神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表象化和具体化。在这个系统中物质文化要靠精神文化去鼓舞、去推动,制度文化要靠精神文化去建构、去评价,行为文化要靠精神文化去判断、去引领。精神文化体现着各种不同文化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意识结晶,是系统中最深层、最具稳定性和最有决定性的力量,是整个文化系统的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5]。当然,精神文化不能独立存在,它需要一定的载体,它只能通过物质、制度或行为文化的形式表现、反映出来。这些物质和制度文化体现着人的精神心理和精神世界,体现的过程又构成人的行为文化,最终都构成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物质、制度和行为文化对精神文化的体现越多,内涵越丰富,其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