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节日范文 > 重阳节

定风波·重阳阅读答案

重阳节8.42K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定风波·重阳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定风波·重阳阅读答案

定风波·重阳阅读答案1

定风波 重阳

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②,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③,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④。

(注)①该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重阳节,是据杜牧的《九日齐安登高》一诗改写而成,另一版本题为“重阳括杜牧之诗”。②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③云峤:耸入云霄的高山。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想到自己终将死去而泪流满面:“我怎么舍得离开这么美好的国都而死呢?”

2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3分)

A.上片,描绘登高赏菊、饮酒言欢的情景;下片,写以酒助兴,饮酒抒情。全词以景入情,即景生情。

B.上片开头两句,前一句交代“上翠微”的行踪,后一句描绘了“江涵”“秋影”和“雁初飞”三幅画面。

C.“难逢”道出了作者对人生多忧的感慨,与下文的`“年少”“须插”形成因果照应。

D.作者用“携壶”“菊花”“佳节”“登临”等反复点题,进一步表现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能力。B项,“三幅画面”错,“江涵秋影雁初飞”的意思是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这里飞过,展现了“江涵秋影”和“雁初飞”两幅画面,其中“江涵秋影”展现的是一幅画面,不能将其分为“江涵”“秋影”两幅画面。故选B。

23.词作结尾四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用齐景公的典故有何作用?(5分)

第一问:作者直言“不用怨斜晖”,衰亡老去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而感伤,表达了面对生死旷达超脱、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第二问:作者借用齐景公的典故,但反其意而用之,使生死观的表达更显得超凡脱俗,人生的境界更加高远。

定风波·重阳阅读答案2

定风波·重阳

〔宋〕①

九日登临有故常。随晴随雨一传觞。多病题诗无好句。孤负。黄花今日十分黄。

记得眉山文翰老②。曾道。四时佳节是重阳。江海满前怀古意。谁会。阑干三抚独凄凉。

注:①陈与义,南宋诗人。本词为其晚年所作。②眉山文翰老,指。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古代的.传统。诗人也不例外,无论晴雨,诗人都会登高饮酒。点明其愉悦的心情,奠定感情基调。

B.重阳节怒放,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却因病写不出好诗,以致辜负重阳佳节,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

C.下片用苏轼的典故,写重阳之美,进一步深化了辜负美景的遗憾,同时又反衬后文的怀古之意。

D.诗人对重阳美景而发怀古之思。结尾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无人会,登临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15.本词情感起伏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14.A(由全词来看,其感情基调应为萧瑟凄凉,所以此处并没奠定感情基调。)

15.①按照重阳节登高的惯例,无论风雨,传递酒杯劝酒,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②此次登临,因为多病,对黄花美景而无好诗,辜负美景,写出作者的遗憾。③借用苏轼的典故,再次书写重阳之美,反衬后文的凄凉。面对重阳美景而发怀古之思,写出对南宋政治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