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节日范文 > 春节

[优秀]春节的作文15篇

春节2.11W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春节的作文15篇

春节的作文1

听到妈妈对我宣布的消息,我有些不满,拖了半天才答应要去。她说什么?叫我去爸爸的工地上吃中饭(申明在大年30)。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工地饭菜也绝对要比家里的要好!可,可是,最要人命的是,工地在市乡下,那儿的狗可不是城里的贵宾犬,可蛮横了!而且这一家至少有条狗!!!但,没办法,不去工地就只好饿肚子。

已至正午,结冰的鱼塘似是不舍树木那碧绿的倒影,在它屏息的前一秒马不停蹄地将这鲜绿完好无损地冰冻起来,凝结在水流的泪滴中。太阳吝啬地挤出微许光芒——那是她特有的眷恋眼神,洒在这片土地上,洒在这块碧玉似的渔塘上,预召着,温暖……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是一群可爱的人们。作为进城打工的民工,他们注定了要为养家糊口而奔波忙碌一生,也必定要牺牲这一寒假,牺牲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他们平凡而又特别,简单得就像小葱拌豆腐。他们也有过壮志凌云,也想过气宇轩扬,但好梦却不长,梦醒了,现实还是现实,岁月却偷溜了过去。可这残酷的现实并没有让他们束手就擒——梦想早已变成了一粒小巧的种子,悄悄地落入他们内心的最深处——只待时机,或大或小,这粒种子必会发芽!

这个工程的全名是“镇江市引航道水利枢纽工程”。值得我骄傲的是,我的爸爸也是这其中的`一号机主,领着自己的“队伍”(至少我这样认为)一直战斗在岗位上。从他们到我们,真的只有一字之差。其实说起来,我们家也是民工,只不过落了户而已。不要再说他们了,爱不分城里乡下,更何况同是中国人,就此我们为我们中仍在坚守岗位的他们道声:“新年好!”

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要回爷爷家过年了。回爷爷家要坐汽车,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到车站去等车,爷爷家在德阳,所以我们要坐德阳的车,可是,我们等了很久,车子还是没有来,我们就去问工作人员,原来是高速公路堵车了,汽车要晚点...

除夕的不同在于它是一年中最后一天,生肖更迭,人们也在这个夜晚又长上一岁。除夕夜要做的事情很多吧,比如包饺子、看电视、祭天地、祭先祖、年夜饭等等。昨天和爱人商量,午后的菜不宜做的过多,四菜一汤足矣。

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老师,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对我的栽培,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恩情!过大年,要回家,父亲母亲乐开花;拿上鸡,买只鸭,背上咱的胖娃娃;聊生活,说家常,祝愿二老永健康;按按背,捶捶腿,合家欢乐人人醉!过年啦,别...

贴春联大年三十早上,我们吃完早饭后,便开始大扫除。爸爸妈妈擦窗户,准备贴春联,奶奶扫地。我在一边心里也痒痒的,便要求加入爸爸和妈妈的行列。

春节是在我们家过的。奶奶为了今天,准备了不少年货:炸萝卜丸子、炒花生、炸麻片,热气似乎窜满了整个屋子。老妈则是去超市购买饮料、水果,还要给我们这些小馋虫买零食。

打打牌,唠唠嗑,喜庆气氛渐渐热。贴春联,包饺子,猴年吉祥又快乐。趁猴年还未来,春晚还未开,祝福带着好运提前来,新年快乐。春联红人心暖笑声朗朗,鞭炮鸣民意顺歌舞翩翩。

实验小学三(四)班 袁睿哲新年到,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家家户户大团圆,热热闹闹过春节。大家都忙着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来迎接崭新的xx年。我当然也不例外。一大早,来到奶奶家,我就拖着哥哥去放“鱼雷王”。

春节迈着轻盈,矫健的步伐悄然来临了。在这喜庆的春节中,我们家发生了许多新鲜事,其中最特别的就是我们家举行的happy牛year晚会的事了。大年三十的早上,我睡眼朦胧的起床后,突然发现枕边多了一张紧急通知。

春节的作文2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每当到了春节,人们总会贴春联、“福”字,到处张灯结

彩,美不胜收。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去朋友、亲戚家作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对春节送什么礼作了如下调查。

我走向前去,拦住了一位正提着几盒“诗仙太白”大礼盒的叔叔,说:“对不起,叔叔,我打扰你一下,我想问一问,你在春节一般给亲戚朋友们送什么礼物?”叔叔回答

“我在春节期间都送酒或其他物品,你看,我今天到一位长辈那里送的就是‘诗仙太白’酒,以表达我对他们的祝福。”

我走着走着,来到银行旁,看到一位阿姨正从银行走出来,我急忙走上前去,问:“阿姨,我想你春节一定会到朋友、亲戚家作客,你平常都送什么礼物,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呢?”阿姨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我一般送钱给他们,不用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满街走了,这样多省事呀。”

我又来到医院,询问了一位医生阿姨,阿姨告诉我:“一般我给长辈的都是一些营养品,送给小孩的礼品一般都是知识方面书籍,给中年人都送一些有价值的物品。虽然礼品不贵,可也能表达自己的心意。”

我又碰到了张阿姨,说:“张阿姨,平常,你都不得送什么礼物给朋友、亲戚?”张阿姨说:“现在很多人都送钱、酒,可我认为有的人送名贵的礼物,都是为了讲体面,所以现在我们到哪里去玩。都给他们送一些意想不到的礼物,或是一些祝福的话,朋友听了也知道我们的心意。”

比较后,我对我的调查作了一下总结,送钱的有60%,送食品的有10%,送祝福的有5%,送酒的有25%,我认为礼品不一定要比较好的,只要能表达你对他们新年的祝福就行了。

春节临近百花香,一香送你摇钱树,二香送你贵人扶,三香送你心情好,四香送你没烦恼。五香送你钱满箱。六香送你永健康!值此春节佳节来临之际,恭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美满,阖家欢乐!愿你在今后的`日子里烦恼少一点,直到消失,幸...

有关新年畅想的作文悠远的钟声,送走了一个难忘的昨天;清脆的爆竹,宣告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山,在萧条中把春光积淀;水,在冰封下把清波潋滟;生机,就在这继往的凝练里提取;希望,就在这开来的生发上焕然。

爆竹声,零零星星,欢笑声,再不如前,远方的亲朋不回家,大人们忙着发短信,本应绚丽多姿的年如被夜幕笼罩,只剩几点星光,多么黯淡。年味,真的淡了吗?我失落地叹了口气。

现在,离xx年新年的到来只有3个月了,过年的气氛也慢慢地显露出来了。大家都张罗着,可有些人却在打着坏主意……那是在去年,我如常地来到店里,爸爸妈妈正在招呼顾客,突然进来了一大群操着外地口音的外地人,他们把爸爸妈妈的视线挡住了...

有人说,幸福是山珍海味的饕餮盛宴;有人说,幸福是豪车洋房相伴;也有人说,幸福是数不清的金钱……而我要说,我的幸福很简单——奶奶曾经为我包的那“幸福”味的饺子,那幸福的味道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春节是中国人民比较为中要的节日之一。许多周游四海的儿女和出城挣钱养家的劳动人民都要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在乡村里,各家各户都要杀猪宰羊,再请上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吃上一顿,让后再放放鞭炮什么的。年味异常的浓。

2023年1月30日星期四晴今天除夕,现在是下午,本不该这么早就写日记的,但自己实在无聊每当过年,我总会被这个异常热闹的世界隔离,内心有种莫名的孤独感。而且,刚才的头晕也使我闷得慌,总得找找排泄的法子,于是想写写日记。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

春节的作文3

冬天,已经悄然离去;春天,正在快步走来。一年又一年,春节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传统节日,已经被人们关注了次。虽说每一年都有春节,可是每一年的春节,又是大不相同。

过去

打我记事起,春节是这样的。一推开那上了年纪,吱呀作响的门,就听到二妈洪亮的喊声:“哟,子涵回来了!让我看看,又长高了吧?”我穿着红衣,戴着红帽,被母亲领着向每一位亲戚问好。进了里屋,只要一见到哥哥和小狗“妞妞”,我一下子就显出了调皮的本性,和哥哥一起爬被垛,逗狗,有时甚至把妞妞抱上了床,或是摔得鼻青脸肿,但我的脸上却绽放着笑容。“包饺子嘞!”当年迈的奶奶有点儿吃力地端着面团和馅走过来时,就意味着全家要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哥哥总是比我包的快,而我则不服气地加劲包,实在急了,我们便会在炕上滚来滚去地打起来,让一家子人笑翻了天。每当包到兴致勃勃的时候,挂在树上的鞭炮总会“噼里啪啦”响上好一阵,偶尔还有二踢脚,炸响了比地震还可怕。于是我和哥哥便一起躲到墙角,捂着耳朵,缩着身子看鞭炮把夜空染成火红色,异常美丽。而我们的红裤子,早已被面粉和灰尘染的不堪入目。

过去的`春节,是热闹,是团圆,是其乐融融。

现在

这个春节则是另一种样子。妞妞被送走了,奶奶离开了我们,家里的羊也少了很多,大家的兴趣好像全变成了打牌,谈笑的声音和牌摔到桌子上的声音不绝于耳。我几乎是个“牌痴”,根本不会玩儿什么“升级”,于是去找哥哥。“别烦我,我看小说呢!”看到他被手里比手还大的手机,紧紧粘住了双眼,我叹了口气,去找姐姐们。两个姐姐在电脑前看电视剧。看着电脑里那些无聊的男男女女,和姐姐们令人匪夷所思的笑容,我又离开了。客厅里还是一片吵吵嚷嚷,一张张扑克牌还在桌上舞蹈。此刻,钟表上的指针似乎走累了,速度比平时慢了好几倍。“哎?还没给压岁钱呢!”正说着,二妈塞给我几张钱。很快,我手里便塞满了红红的纸币,没有红包,也不用磕头,今年的压岁钱似乎给的太痛快了,令我难以接受。回到客厅,我看到坐在沙发上的爷爷,独自一人抱着拐杖,看着忙忙叨叨的儿孙们,脸上的皱纹组成了微笑,还时不时地瞟一眼电视里花里胡哨的电视节目。窗外的太阳撒进来的光像一层薄薄的,金黄的纱把他罩住,像是一尊沉默的雕像。我找来花生和糖,与爷爷一起吃,爷爷浑浊的眼里露出点笑容:“唉,有个伴了,好埃”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觉得我们两个有点像。我们就这样一直吃啊吃,聊啊聊,直到我都吃饱了肚子,爷爷把家里那些近亲远亲全扯了一遍,外面打牌的声音还没停,简直震得人耳朵疼。比较后,下午五点多,母亲和我回了北京的家,于是这个春节我没吃到一个饺子。

今年的春节,是扑克牌,是压岁钱,是无所事事。

未来

再过几年,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也许会有iPhone 10,会有windows 12,但春节呢?哥哥抱着的智能手机看小说,姐姐捧着比较靓的平板电脑看大片,大爷大妈们挤在电脑前惬意地与网友打麻将、下象棋,还不时的上微博、微信发个消息,而我呢,也许只能在远隔千里的海外,通过视频聊天与父亲母亲对话了吧。压岁钱,全打到银行账户里了;饺子,全换成了速冻的;对联,都换成LED屏了……

未来的春节,是冷漠,是高科技,是信息世界。

春节,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一直在变化着。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察觉得到?

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在千变万化的春节里,选择比较质朴,比较传统的那一种——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放鞭炮,贴春联。

春节的作文4

我的家乡是三德范,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那里的新年有着独特的习俗。

家乡过新年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家家都买起了年货,忙里忙外的准备了起来。而小孩子们更是热闹,男孩子向大人要钱买鞭炮,女孩子缠着父母吵着要买新年衣裳。可平时‘小气’的大人们在这时总是大方地把钱从钱袋里掏出来给小孩买衣服、买鞭炮烟花。

看吧,每天都有几个是好朋友或者是亲戚的男孩子在胡同里放鞭炮;听吧,每天家门外头都没完没了地响着,什么二踢脚啊、窜天猴啊……各种各样的鞭炮声,随着几个男孩的笑声响了起来。我不知道别人听到这种奇妙而又特别的“乐曲”是什么感受,但我知道每当我听到这声音的时候心情都特别舒畅。

转眼间,已经是小年了,腊月二十三,孩子们差不多都放假了。这一天,大人开始忙活着包水饺了。晚上,一盘香喷喷的水饺摆在了餐桌最显眼的位置,看着是多么美味可口啊。这水饺的皮儿是父母的关爱,这水饺的馅儿是父母的期望啊。

腊月二十八这天,是赶集的日子,这一次赶集和往常的不一样,这不仅仅是一年中最后一次赶集了,而且这一天大多数人都是去买烟花爆竹。小孩跟着父母,在卖鞭炮烟花的区域里逛着,东挑挑、西挑挑,不一会儿,篮子里就装满了烟花、爆竹,当然还有小孩能自己玩的小鞭炮和烟花。一家人就高兴而满意的回家了。

其实,最热闹的还是除夕这天。天渐渐黑了的时候,一家之主,小孩的父亲拿着挂在竹竿上的鞭炮,站在大门口上就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那热闹劲儿就甭提了。当天完全黑了的时候,男人们才开始放烟花,而妇女则在家里准备除夕晚上丰盛的大餐。这时,小孩是最悠闲的了。大家都纷纷爬到了自己的房顶上,怀着那种兴奋的心情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当我像其他孩子一样,站在房顶上看到那一朵朵灿烂夺目的烟花时,就会想到,这一晚今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过了这一晚我就又长大了一岁,长大了一岁的我会迈向人生更高的阶梯、会突破人生更多的奇迹……看完了烟花的‘表演’,大家都从房顶上下去了,回到温馨洋溢的屋子里,会看到一桌丰盛美味的大餐,还有几盘光滑晶莹的水饺。这时,小孩子的爸爸会拿出一瓶酒,津津有味地喝两盅。全家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引人入胜的新年联欢晚会,全家洋溢在幸福的生活之中……

大年初一,这一天便是新年了。不管男女老少这一天都会穿着新衣服,迈着轻松的步伐去给亲戚朋友们拜年。小孩这一天会非常的高兴,因为他们又可以收到压岁钱了,虽然我们这里的压岁钱给的不多,但是小孩们都会非常开心。

接下来的几天一般都是去小孩子妈妈的娘家走亲戚,这也是一种习俗,也是过新年可少的习俗呢!

大约初七初八吧,“扮玩”活动也随之来了。大人小孩都到街上去看“扮玩”。扭秧歌的妇女们个个容光焕发;赶毛驴儿的、扮猪八戒的老太太们个个都精力旺盛,好像是年轻了好几十岁;踩高跷的人们个个都十分卖力;站在抬杆上的小朋友们个个精神抖擞。扮玩也是一门艺术,我觉得它是一门了不起的民间艺术。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正是元宵节,也叫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赏灯节也是元宵节的别名,这是因为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这一天,大家会吃着香甜粘滑的汤圆;到了晚上,每一家都会出来放烟花,有的还会去街上赏灯,有耍龙灯的、玩云彩灯的……真的是应有尽有!这一天,将又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也差不多就结束了,大人们去工作了,孩子们也都陆续开学了……大家都精神焕发地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和学习

春节的作文5

春节是汉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它既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传统。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色彩。

春节来临之际,人们便忙碌起来,开始准备过节的东西:什么鸡鸭鱼肉,糖瓜梨栆,烟酒鞭炮等等,有时接连赶上几个年集,还买不齐过年的东西。每到年关,集市上便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那种场面,那种气势,平常时节是没有的。

我们这里一般从腊月二十三便开始过年了,这一天传说是灶王爷的生日,家家都要买糖祭奠灶王爷,让他上天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求得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还需把家里家外大扫除一遍,据说这样能扫除一年的晦气,求得个万象更新。小孩子们只顾玩耍、放爆竹。

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赶做年菜,那香味都能飘到十里开外。户户门口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天,妇女们还要蒸各式各样的花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枣花儿,它是上供用的供品,是家家必不可少的。

大年三十这天,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服,小姑娘们更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个个像是三月里的桃花,鲜艳无比。男孩子开始放鞭炮,噼噼啪啪的,叫人听了心里舒服极了。下午四点多钟,鞭炮声就陆续响起来,接连不断,一直会持续到晚上六、七点钟。这个下午的晚餐家家户户都一样——饺子,因为它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饺子像元宝,象征着财运。当夜幕降临时,全村沸腾了??随着一声声巨响,天空中便绽开了一朵朵五光十色的礼花:有的红、有的绿、有的紫、有的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看到这,我坐不住了,从家里拿了一个“百花争艳”到大街上点燃,随着引线越烧越短,咚的一声烟花筒里蹿出一人多高的火星,火星像炼钢炉里飞溅的火花,非常耀眼;又像公园里美丽的喷泉,十分迷人。到了晚上八点钟,全家人都聚在电视机前,共看春晚,小品、相声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杂技、魔术令我们惊叹不已,流行歌曲、经典戏剧令人荡气回肠??直到抵挡不住瞌睡虫的'攻击,我才恋恋不舍的上床睡觉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人们就开始放鞭炮了。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感受到了年味儿的浓厚。起床吃完饺子,就开始给长辈们拜年了,我们先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然后,爷爷奶奶就开始给我们发红包。接下来一整天我就和伙伴们开始疯玩??上午的餐桌上丰富极了,这是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顿饭了,我敞开了肚子,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大年初二,我们全家人又到姥姥家给他们拜年,中午又是一桌丰盛的午餐,我们又拿了不少的红包,心里感到特别满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街上每天都要扭秧歌,秧歌队员们一身大红袍或者绿衣服,浓妆艳抹,锣鼓声一响,队员们便排着整齐的队伍跳起来,他们有的摆动扇子,有的舞弄腰间的红丝带,他们都踩着十字步,舞姿优美极了。围观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丰收后的农民,到了这时心里都十分畅快,他们在尽情地放松自己,唱啊、跳啊、扭啊,唱出了欢欢喜喜的心情、跳出了红红火火的日子,扭出了新生活的希望??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快乐、幸福、美好、和谐!我爱过这样的春节!

教师点评:

本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小作者能依照时间顺序,把春节里人们的各种活动介绍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文章重点介绍了大年三十和初一这两天里人们的活动,尤其突出三十这一天里,人们在吃穿玩乐上面的安排。详略安排得当,重点突出。

语言组织生动,用词准确。修辞把握的也很好:比喻将礼花描绘的多姿多彩,排比把春晚节目体现的淋漓尽致。

文章内容贴近生活,真实感人,小作者从不同方面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发自内心的赞美

了家乡的春节习俗,赞美了勤劳质朴的家乡人民,主题明确。

春节的作文6

我坐在那儿两眼直勾勾的发呆,眼睛紧盯着某种物体,脑袋也不转动。好像是在做梦,很深的思索着,回忆着——。

小时候我总盼望着过年,想着过年的情景,不知道有多么美好。天天吃白面馒头,多香啊!有鱼有肉,有新衣服穿,还有鞭炮放,想想很开心。我掰着手指头,数啊!盼啊!,期盼着新年早日来到。

进了腊月门,人们开始忙年了,父母为了儿女们,想方设法把年过的有滋有味,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那时候,大街小巷里人们忙忙碌碌的,一个心思,就是想着过年,为过年奔跑着,呈现在你面前有个过年气氛。现在到好,人们物质生活都富裕了,没有过年的味道了,更没有那种感觉了。过去,虽然家家户户都不是很富裕,过年气氛还是很浓的。我看到人们走在大街上,每个人的脸上带着祥和喜庆的笑脸,身上穿的衣服总是蓝色、灰色、黑色,感觉是不变的颜色。现在想起来,土里土气很是好笑。能穿上的确凉绿军装,多威风,要是有顶绿色军帽戴,感觉就很不错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能吃顿素馅饺子,那是再美不过了。胡同里小孩燃放鞭炮发出“叭——叭——”零星响声,感觉过年味道更浓了,标志着新年即将来临。母亲把被褥扯洗的干干净净,准备新年那一天派上用场。找个好天气,开始打扫房屋,刷洗各种炊具,家具、门窗擦的很干净,玻璃擦的'净明瓦亮。一来,扫去房子内一年的灰尘,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二来,有一种传说;是扫一扫一年来的灰气,来年有个新气象,过上好日子。

听母亲讲;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我也不知道灶王爷长什么样,起什么用的,只是一种想象。我们家锅灶称呼炉子,也不知道什么是灶,灶王爷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概母亲也是听我的外公外婆说的吧?稀里糊涂十几年了,我到初中才明白过来。是这样的;祭灶,祭送灶神升天,人们奉灶为神掌管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这天晚上升天,到玉皇大地那里汇报人间的事情,人们为了祭奠他,当作神仙来恭奉着,恭奉着糖果,让他吃了甜言蜜语在老天爷那里说好话。是一种习俗,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一种民族精神。

走到每个商店里,到处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过去的商品不是那么丰富,物资副食品短缺,政府为了限量供应,分发各种票证。粮店里,国家计划供应的粮食,一年节约下来的白面,我们家到过年能才吃上。母亲准备好了各种盛粮食的袋子,有大有小,有盛米的小袋子,有盛白面的大袋子。我看到粮店里,人们被的被、扛的扛,忙碌着,好一派够粮景象。菜店里的菜,少的可怜,平时是看不到有菜可卖,空荡荡的。墙上画的蔬菜,各式各样很显眼,在镜子的反光下很漂亮,中看不中吃,走形势主义。过年为了买上点几分钱一斤新鲜菜,那是人山人海的。不等菜店上门,你拥我挤“呼啦”急忙围上去。有时侯都挤破头,骂破脸,很是热闹。现在好了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各式各样的水果、副食品。菜市场里新鲜的蔬菜,应有尽有。大街上人们穿的花花绿绿的,各式新潮服装,眼花缭乱,有时候穿着打扮难以分清是男是女,再也看不到大街上排着长长的队伍。

过年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准备好了,母亲开始忙碌了。我们家有个直径半米多,很大的和面瓷盆,黝黑的瓷油,我搬不动很沉重。发孝一盆白面,为一家人做很多面食花样。做个小刺猬;用小剪子,剪出一排排,一行行,剪的满身都是刺。拿来草棒,醮上水,用红纸的颜色,点上小眼睛。小老鼠;尖尖的嘴吧,还有胡须,尾巴长长的,很想象。大公鸡翘着高高的尾巴,骄傲的伸展着脖子,张着嘴在打鸣。用面,团成长条,攀起来,两头放上大枣,制作成两个,并排放在一起用筷子一夹。形成圆圆的,分成四个花瓣,象征着吉祥如意,红红火火过好日子。做的更多的是白面馒头,还有我最爱吃的红豆包。

春节的作文7

小时侯比较愿意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水饺。那种包成半圆形的有馅的面食,含在嘴里热乎乎滑溜溜的,咬上一口,滋的一下,里面的鲜水不用咽就直往肚子里流,真是香透肺腑。当时我天真地想,这一定是世界上比较比较好吃的东西了,要不,老天爷为什么每年都要千里迢迢的从天宫里到人间找饺子吃呢?

在儿时的印象中,吃水饺就是过年。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值物质极度匮乏,但是再怎么贫穷,一年也得包三次水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得包水饺,灶王爷辛辛苦苦了一年,让他吃顿水饺犒劳犒劳,免得他上天以后说了人间的坏话。过了小年,就得开始置办年货了,置不完的嫁妆置不完的年,年的气息逐渐浓厚起来。大年三十晚上包水饺,人家老天爷大老远地从天宫里来,不就是为了吃顿水饺吗,说不定这一吃高兴了,让天下来个风调雨顺,老百姓该省多少心。大年三十,刚吃罢晚饭,母亲就开始行动起来。包好的水饺得一直等到午夜十二点才能下锅,站在灶旁,眼巴巴地望着沸水锅里上下翻滚的白花花的小元宝似的水饺,心想,老天爷是个什么大官,能有这么高的待遇。正月初七早晨还得包水饺,比较好用大年五更里用的水饺材料,灶王上天代替玉皇大帝料理天庭,让玉皇大帝下凡吃水饺,灶王是一家之主,可不能亏待了他,用五更里的材料再包一次水饺给他接风。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小时的记忆里,一年也就吃这么两顿半水饺。

记得有一年五更,我家煮好了水饺,正准备端到天井里祭奠老天爷。邻居家二婶神色慌张的来到我家,伏在母亲的耳边嘀咕了一阵。我看见母亲就从那水饺已经不多的沸水锅里捞了一碗,让二婶匆匆地端走了。后来才知道,二婶家本来也包了一小盖顶水饺,她让三个孩子睡到五更起来吃。可谁知道孩子们饿极了,一个个都假装起来小便,回去时就顺手摸几个充饥,几个轮回,水饺就被摸光了。等五更二婶起来煮水饺时,才发现盖顶上已经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个个月牙似的痕迹,二婶不得已到我家借一碗水饺孝敬老天爷,后来二婶回忆说,怪不得那晚上大宝他们起来得那么勤快呢,借水饺过年成了二婶家史上一个辛酸的小插曲。现在想来,那时的水饺馅多亏都是一些白菜萝卜什么的',没有一点生肉,要不还不吃坏了肚子。

我家过年包水饺总是包两样。一样是小麦面的,里面的馅是大白菜头,拌上些花生油,这种只包少数;一样是地瓜面的,里面纯粹包了一些白菜帮子,可这也成了我小时侯梦寐以求的美餐。第一种水饺,我们小孩子是没有福分吃的,母亲非常孝敬爷爷,等祭奠完了老天爷,母亲总是把那碗白面水饺端到爷爷面前。当时我不懂事,手里的筷子会不由自主的偷偷伸进爷爷碗里,母亲看见了,总会把我已经夹起的水饺打下,并说:"你们小孩子,有的是时间吃白面水饺。"母亲的话我没齿不忘。

还真得应了母亲的那句话,现在只要你不腻,哪怕顿顿吃白面水饺也不在话下。花样之多,种类之全,一般人都说不上来,反正哪样也比以前孝敬老天爷的那种好吃。前些日子,碰见二婶的儿子大宝,他现在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提起当年吃水饺的笑话,他摸着自己那横空出世的将军肚,回味无穷地说:"别说,现在还真想吃顿纯白菜馅地瓜面饺子,涮涮膘。"二婶在一旁骂道:"看看把你烧的。一连吃上三顿保你吐酸水!"

在家里,每当妻子端上热气腾腾的水饺时,我总会习惯地对女儿说:"我和你妈小时候,只有……"

这时,女儿总会马上接过话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水饺’是不是?你们小时侯是安史之乱,咱们现在是开元盛世。老爸,别忘了,社会在飞速发展,再过十几年,我也会对我的孩子忆苦思甜的!"

可不是,老百姓的日子一天一个新花样。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变成了现实,还提那些伤心事干什么!

春节的作文8

春节是中国比较传统的一个节日,也是比较重要的。在春节期间有许许多多的习俗和趣事。

贴春联、窗花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妈妈去买了春联和窗花。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幸福已到”。

看着这些“福”字,我笑着和妈妈说:“妈,你看我多好,到了过年,处处都可以看到我的名字,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福气呢!”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吉利。晚上吃过饭和妹妹在小区里玩,爆竹声在耳边响个不止,我觉得这爆竹声有些像战争时期的枪炮声。便与妹妹开玩笑说:“这声音猛的一听,咋这么像世界末日到了?”

包饺子

正月初二到四奶奶家去包饺子。来到她家,我就闻到一股香味,到厨房一看,四奶奶正在做饺馅呢。饺馅做好了,四奶奶开始和面,于是我们就开始动工了,我先开始在赶饺皮,妈妈说比赛看谁做得饺皮比较圆。为了把饺皮做圆一些,我的双腿可没有停下来过,不停地绕着饺皮转,转到这边又转到那边,忙得不可开交,四奶奶笑着说我:“你看你那就像‘小牛子拜四方’样!”

四爷在一旁包饺子,我就开始“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四爷,你看我这几个饺皮赶得是不是很圆啊?”四爷说:“圆,很圆。可你这两面都有面粉,我这饺子不好封口了啊。”

后来,我就注意了,不让两面都有面粉,我又拿着一个问:“这个行不行啊,又圆而且只有一面有面粉的?”

四奶奶就说:“恩,真棒!这个非常好!”爸爸和小叔两个是比较懒的了,两个都呆在家里玩电脑。四爷就拿了一个饺皮,把里面包的全是辣椒粉,并与别的包法不一样,说:“这个是给你爸的。”

妹妹又包了两个空的,说是给小叔的。饺子终于可以吃了,我们首先给了爸爸一碗,爸爸吃着说:“这饺子怎么是空的?”

后来爸爸又喊着辣,拿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着饮料。我就说爸爸:“你运气真好,三个都被你你给碰上了。”后来,爸爸吃的时候特别小心,我们说没了,可他不听。

这真所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饺子是我比较喜欢吃的,所以吃了一碗又一碗。后来,觉得肚子有点胀了,我说:“我觉得我好像吃的有50个了。”大家都笑了,四爷说:“50个没有,至少到30个了。”这才有过年的气氛呢。

聚财

正月初一的时候,爸爸让我倒垃圾,我把垃圾倒了。后来妈妈看见垃圾被倒了,就说:“谁的垃圾?”我疑惑不解地回答:“我啊,怎么了!”“把钱都倒了。”“垃圾怎么成了钱了?”我很好奇,上网查了资料,原来是这样的: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中国的春节民间习俗可真有趣啊!是啊,这样也更给春节增添了不少的气氛。

春节的作文9

过年,我去调查上海的农民,问了半天,我一句话也没听懂。后来,我在一个“小翻译”的帮助下,了解了关于上海的民风民俗。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阴历一年比较后一天或这一天的晚上故又称"大年夜"。除夕的"除"字,原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岁除"。按旧俗腊月廿三日为灶日,应祭灶君。腊月廿四日为小年,从这天起直到除夕,家家都要打扫卫生,购置年货,农村要杀猪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种点心,腌制各种腊味。另外还要贴年画。城里人则往往买些水仙花、腊梅、天竺等插在瓶中以增添节日气氛。当夜幕降临时,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席上菜肴一般我国人民比较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一片喜气洋洋。旧历正月初一,一年中职工们惟一休息的日子。初五接财神,晚上吃财神酒。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件盛事,一般白天吃馄钝,晚上吃元宵,又名吃汤圆。元宵节,在旧上海城内外好几处闹市搭起高大灯棚,各种花灯聚集一起,蔚为壮观。黄浦江上樯帆林立,有些船只桅杆上挂起了灯。在郊野田间同样到处挂着灯,称做"望田灯",也郊县一项热闹的节庆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带尤盛,表演时伴以十番锣鼓,有时数十条龙灯相会表演抢龙珠。

妇女们在元宵节还要"走三桥",传说在月色校洁的晚上走过三座大桥,便可终年除却百病。旧上海城内外,水渠纵横,桥梁很多,走过三桥游踪多集古禅关;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湾。""龙华晚

钟"批把、黄鱼、大蒜端午节令人比较感兴趣的俗传牛郎织女双星渡河的时候,这天晚上供瓜果,作"七巧会"吃巧果。 ·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寺庙中做道场,放"焰口",并在水池放写灯,称"盂兰盆会"。

地藏王生日

七月三十日,佛教传说为地藏王生日,旧俗在街巷地上及居家庭园遍插棒香并点燃蜡烛叫做"地灯"。

中秋节

七八月中秋,"沪城八景"之一。中秋等至十八日大潮汛,很多人到东城观江湖,也有人到浙江海宁去观潮。近年来还有不少人观看"上海桂花节"的各种表演。

重阳节

九月九日重阳节,以糯米粉和糖蒸重阳糕,嘉定和川沙高桥等地则制松糕,都是得道日,民间煮食"腊八粥",而寺庙尤为盛行,用胡桃、红枣、栗、蚕豆、芋艿、慈姑及蔬菜等与白米一起煮成粥,供奉佛像前,然后僧人分食并馈送檀越(信佛的施主)。

送灶神

十二月下旬,人们忙着送年礼。二十四日做谢灶团,以酒、果、团子、元宝糖把灶,送灶神朝天。元宝糖胶牙的'饴糖,意为用此胶住灶神的嘴,不让他上奏人间的罪过。以上的风俗在上海郊县有的农村仍有流行。上海市内则由于时代的

变化,科学文化有的已经渐遭淘汰,有的则通过变化而继承下来。总之,上海市内的岁时风俗,处在不断的渐变之中。如新岁吃汤团,清明食青团,端午包粽子、中秋尝月饼、重阳吃糕团、除夕包饺子制年糕等仍成为江南地区民俗,"海派"特色的个性。

都市文明程度的,市民纷纷提出岁时禁放鞭炮的建议,因为燃放鞭炮易造成火灾,伤害事故及环境污染,故市公安局规定内环线以内区域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近几年春节,许多家庭把给孩子春节压岁钱的习俗,改为赠送玩具或图书。春节期间走亲戚送礼,许多市民也一改过去送礼盒的习惯,以鲜花礼仪电报代替礼盒已渐成风气。

春节的作文10

昨晚看《舌尖上的中国》之饺子和年糕篇,看到爷爷奶奶们在为春节儿孙团聚手工准备年货时,不由想起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妈妈为全家人准备花生糖、炒米糖、芝麻糖、肉圆、藕圆、蛋饺、糖醋鱼、萝卜丝的情景。

小时候住大平房,还算宽敞的厨房里有两种炉子,一种蜂窝煤炉,平常生活使用;另一种灶台,平时都是冷的,只有过年前才会点燃。那时候妈妈总会提前很多天准备各种材料,虽然家庭不算富裕,但妈妈对食材还是相当挑剔的,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今天。偶尔到我家来烧饭,就会对我们买的各种调料和原料,鄙视一番。扯远了……

然后妈妈会选择一个完整的休息日,从一大早开始忙起,赶着当天把一个品类全部完成。灶台的火通常吃完午饭后点燃,为了第一时间吃到新出炉的各种稀奇货(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小时候觉得很稀奇),放了假闲得慌的我,自告奋勇的去帮忙烧柴火。点火当然不用我,因为技术含量太高,我只要保证燃起来的火焰不灭,再根据妈妈的要求偶尔加柴减柴控制火量就可以了。看着熊熊的柴火,和星星点点纷纷往烟囱里挤的小火星,听着柴火被烧得啪啪作响,脑子里浮现着即将出炉的美食,尽管小脸被烤的通红,也心甘情愿。

第一天通常先做春节零食——糖果子,可以赶在年前送些给长辈朋友,也让贪吃的小家伙们提前饱饱口福。熬糖稀是制作糖果子的第一步,先把大量糖和水融合,然后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慢熬,熬到糖稀淡黄有一定粘度时,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花生米或是炒米、芝麻一类,搅拌均匀收收干,整体捞起来,稍稍冷却后,放在大桌子上擀平、切条、切片,等到完全冷却后,就变成香脆可口的花生糖、炒米糖或是芝麻糖了,不过一次只能成一种哦,做几种就要几次以上完整的过程。

猴急的我,常常等不及每锅糖果子完全冷却就要下手,忙着把微热柔软还有点粘牙的甜点往嘴里塞。就这样一锅一锅一种一种品尝下来,肚子彻底饱了,晚饭也不用吃了,然后借口困了,就提前撤退了。至于妈妈后来搞到几点才收工,我也不太清楚了。反正第二天通常还会看到一种叫百脆的零食,应该是在薄薄的一段一段的面外面撒上芝麻再油炸而形成的。有甜味有咸味,相当酥脆。

还有一种好吃的糖果子是花生酥,这个应该算是糖果子中的战斗机,我认为是最好吃的一种。不过自己家没法做,除了上面的步骤外,还需要捶打这一过程,这通常由两个壮汉完成,他们抡着手中的大木槌此起彼伏的捶打那些熬好的花生米糖稀混合物,严寒的冬天,虽然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圆领衫,头上仍然兹兹冒着热气。在“咚咚”的捶打中,暗红色的'花生糖逐渐变成白色,糖稀完全丧失了本色,壮汉们把它捞起来,擀平切条切片冷却,它就由原先香脆的花生糖,变成酥脆的花生酥了。

再一天起锅就轮到春节菜肴了。这些用大锅油炒(炸)过的食物,可以储存很长时间,这样春节那几天,既可以保证顿顿丰盛,也不用那么忙着准备了。炒萝卜丝是唯一需要提前准备的蔬菜,用油炒过的干萝卜丝,到吃的时候拿出来,加上黑木耳,糖醋麻油一拌,酸酸甜甜的很是爽口。肉圆藕圆糖醋鱼这些,炸完还只能算半成品,到吃的时候需要简单再加工才能出类拔萃,所以做这些食物时,我是基本都要溜出去玩了。有时候炸肉圆时,被香味吸引过来,缠着妈妈炸几个全熟的吃,就很满足了。

蛋饺制作是用不上大灶的,用小炉子小火煎就可以了。蛋皮通常是买现成的,肉馅妈妈自己调,有时候忙不过来,就叫我来帮忙看炉子,给蛋饺翻身,这些工作也会换来几个成品蛋饺的奖励,嘻嘻。

春节的作文11

“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这是对豆腐的绝妙描写。论豆腐,要数我的家乡江西省安吉市泰和县桥头镇的最好。

家乡的豆腐平时是不大做的,只有逢年才做。

家乡的年往往是从腊月就忙开了,而做豆腐一般是在小年前后。做豆腐的前一天需要把碾碎的黄豆用水泡好。第二天天蒙蒙亮,就要起来磨豆浆了。熟睡的我常常是在石磨的碾磨声中被唤醒的。等我起来,水桶里早已装满了白白的豆浆了。石磨在哥哥姐姐的合力推动下,一圈圈地转动着。姐姐一边右手推着石磨,一边左手拿勺子舀着掺水的豆瓣往磨孔里放,白色的乳浆便从磨盘的合缝中缓缓渗出,沿着磨壁流进磨斗,滴落在木桶里。磨豆浆虽是个力气活,但却很讲究。每次豆子摆得越少,磨得越慢,制作出来的豆浆便越细,反之则越粗,偷懒不得,更马虎不得。

磨浆后是冲浆、榨浆。榨出来的豆浆全部倒入锅中烧煮。我加紧添柴火,大约十分钟,一锅豆浆开始沸腾。一种柔和的淡淡的豆腥味,逐渐在满屋子弥漫开来。

做豆腐的技巧关键在于“下石膏”,万一石膏用量不准,整个豆浆就是一汪清汤寡水,成不了豆腐。做好做坏,全凭手艺,全仗经验。即便再经验丰富的师傅,做豆腐也难免会有失手的时候。待锅中煮沸的豆浆舀入木桶后,母亲便将调试好的石膏水放入桶中搅拌。片刻之后,木桶里的豆浆渐渐变成了块状,这叫“豆腐花”,也叫“水豆腐”。围在一旁的孩子们此时早已按耐不住,争相舀一碗来喝。豆腐花加点糖或盐,撒上点葱花,入口清香,回味绵长,若是拌上些许姜末辣酱,那更是鲜美爽口,热辣刺激,直让你满脸绯红,满头冒汗。

就在我们争相吃着豆腐花的时候,父亲已在院子里的两张长凳上架好了一副木梯。木梯上四个“井”字形木架一字排开,每块木架下垫一块托板,板上方格内平平整整地垫了一层纱布。母亲把桶里的豆腐花舀入这些方格内,将纱布的四个角对折包好,在四板豆腐的顶层加一块盖板,最后再把石块压在上面。在石块的重压下,点点滴滴的水珠顺着木架滴落下来,形成一个个水帘子,煞是好看。水滴滴落的声音就像是一个个跳跃的美妙音符,颤动在我儿时的心间,令我无限陶醉。

不知过了多久,滴嗒的水珠终于收起了它们的声音,四周便显得很安静。母亲把石块搬开,揭开盖板,捏起纱布的一个角,小心翼翼地揭开纱布,一板白生生、水嫩嫩的鲜豆腐就做好了。

豆腐做好了,但还不能闲着。母亲在刚做好的豆腐中取两板放到冷水里浸泡,这是留着正月吃的鲜豆腐。按家乡的规矩,正月初一早上吃素不吃荤,也就是吃斋。而白豆腐便是所有素菜中必不可少的菜品。白豆腐外拌几根葱煮,色洁柔滑,鲜嫩爽口,也寓意着人的'一生要清清白白。另外,还要留出一部分鲜豆腐放在八仙桌的抽屉中或是箩筐里,二十天之后再取出,放点辣椒粉、茶油和桔子皮等,制作成香辣可口的霉豆腐,也叫豆腐乳。而那些挤压出来的豆腐渣则要将它做成一个个圆坨坨,进行自然发酵,待到除夕吃完年夜饭后,放在闲下的锅中慢慢烘烤,做成一道别具风味的客家菜。

在我的家乡,过年最看重的,还是年前做的煎油豆腐了。乡间有个说法,油豆腐煎得好坏,将预示着来年的光景和家运的兴旺。所以,油豆腐煎得圆鼓鼓的,全家人也就兴奋无比,对来年充满着希望和憧憬。而油豆腐一旦煎得扁平,这家的主人便会眉头紧锁,心里分外不安。年夜饭里,油豆腐烧肉也是一道重头菜。做这道菜,需要用小火煨一个小时,待油豆腐浸满汤汁,加入佐料。咬上一口,香味四溢,回味无穷。

时光荏苒,转眼已离开家乡多年。迁离故乡后,母亲再也没有做过豆腐了。儿时年味里的豆腐,也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春节的作文12

又是新的一年,我们已经把20xx给“赶走”了。把20xx这个新的年气给“迎来”了。它来临之前便会送给我们一个大大的、神秘的“奖励”。那便是众人仰慕的,也是我比较喜欢的节日--春节。

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打开日历,一眼望到的就是离得不远的春节了。我太兴奋了!春节穿新衣、剪春联、放炮竹、吃饺子……这些都是过春节必备的要素。我急忙的像闪电一样把我在网上订购的新衣服拿出来看一下,这时候我妈和我爸也被我那汹涌的气势给“震”起来了。我把昨天在大街上买的红纸拿出来了,让我妈妈剪。我妈说:“就不是个春节吗,就把你乐成这样?”我反而有理的说:“春节是新一年来临的预兆,家人团聚的日子,在外地干活,想家的大好日子!也是比较喜欢的节日!”我妈也被我无人能敌的精神“制服”了。于是我妈就去剪春联了。

这一天便是除夕了,太棒了!明天就是春节了。我妈剪的春联已经完成了,非常好看,上面是几个小人在握手,上面还有一个福字。然后我爸就去街上买炮竹了,我特意的嘱咐爸爸一句:“买大一点、长一点,把新年过得热热闹闹的!

我爸说:“你小子,平时过什么节日都闻之不理,过个春节,你倒是很有劲啊。好就买大的、长的!我的脸上笑意持久,心里则更高兴不过了。晚上,不是有个规矩吗。除夕之夜,要守岁。我、我妈和我爸一块在那儿守岁,我们的电视也陪着一块守岁。过一会儿不久。天上便多了一份大大的、美丽的色彩--烟花,可美丽了。一点火,“唰”的一下就飞上了天空!然后天上五彩缤纷,砰砰砰……我们家也不甘下风,早就准备好了烟花。我要明天回家放,因为明天放会更热闹!

天亮了,我定的闹钟五点就把我叫醒了,我起来喊我我妈、爸说:“回家过年啦!”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这些人比我们起得更早,因为他们要放炮竹,一路上砰砰砰……大地上多了一层地毯!这层地毯是红色的,这样显得年更美好了!不久便回到了家中,看到了我奶奶正在包水饺,奶奶说来啦。我们手中提着年货回家啦!我也看到了我大爷和我大娘正在做饭菜,饺子包好了,开始下锅了,香喷喷的饺子气味,我的口水已经在蠢蠢欲动。看见水蒸汽越来越强大,我也知道饺子已经快熟了,开始出锅啦。饺子已经从白色的面粉变成了黄色的食物,开始上碟了,再配上奶奶酿的醋,简直就是老鼠配大米!我们要开始吃团圆饭了,路上不仅只有饺子,还有鱼、猪头、鸭子、羊腿、鸡肉、羊奶,包括饮料、果汁,还有我爸和我大爷老爷我奶喝的啤酒。我没想到我大爷也来了,大娘、我姐、我哥都来了!这个年过的更有趣味了!

我打开电视中央卫视里全是各地方人过新年的热闹场面,还有一些在外地干活的人们,也纷纷做火车回家了,太幸福了!饭后我们要放炮竹了,我爸刚想找打火机放炮竹,我说:“慢着,爸,今年的炮竹就由我来放吧!”我爸不放心,开始拒绝了。我坚持不懈,比较终--打火机还是落到了我的手上。我戴上了帽子,捂上耳朵,一点火,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的跑。砰砰砰……把我吓到了。炮竹非常的`长,有十几米,其中大炮雷占一半,放了大约半分钟,我们的门口也铺上了地毯。其实我忘了说了--那就是磕头。获得红包!

我在早上起来后,这么早的让我妈爸起床,就是为了获得红包。我说:“爸妈做好,我一人磕三个头”。我一跪,一个、两个、三个。然后我就起来了你充满了“$”。一会儿我妈抽出抽屉,拿出两个红包,我直流口水,拆开一看,一共四张大大的红票。立马送到我的存钱罐里,然后开车回家第一件“大事”。就给爷爷奶奶拜年,又获得了四张红票。我的大爷大娘来的时候,我又磕了头,又获得了四张。我的存钱罐已经有了十二张啦!你会问,上年及好几年的拜年钱哪去了?我只能说被妈妈给收走了,今年我可不会了!我要自己花,买炮竹玩,买新衣服穿!晚上,天上砰砰砰……全是美丽的烟花,太美丽了,象征着一年的幸福!

我喜欢的春节就是这么隆重,幸福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是个幸福的节日!我爱春节!

春节的作文13

一个人回家。车里人很多,移动中的空间显得拥挤,空气有些死气沉沉。很多人都在沉默,脸上读不出表情。车里都是陌生的归客。谁也不认识谁。回归故里的喜悦自然不便对人言说。路没变,路线没变,是人变了。甘蔗又成熟了,如我成长。一片壮观的绿色生机。

阿同和阿文都在。多多少少有些兴奋。自从小学毕业就分道扬镳了。今年又在故乡相聚,多年不见,谁是谁都陌生了。相聚长谈,才明白谁都过得不太容易。太多的心情,一言难尽。打工的日子都是不堪回味的,其中的酸涩与卑微,无人明了。他们反而羡慕我还在读高中。而我又何尝容易,每天面对的是泰山压顶般的书山题海,看着都惊心动魄,想想都会窒息。

回到家就好。避风港总能给人一种温馨的安全感。犹如在刀山上火海里独自旅行很久,终于走到了一块有阳光的有野菊花的山地,微风清香宜人。老家还是一样老,离家多年,它也并未变年轻而生机勃勃。

旧年廿九就开始杀鸡杀鸭杀猪了。这是惯有的习俗。有的生命在老一岁,有的却在终结。可怜归可怜。这是它们的宿命,命运是注定的,无法改变。

大年三十是不能去朋友家窜门的,而且还要关上门,在自家吃饭。要等到初一以后才能去别人家。

除夕晚上放烟花。

除夕之夜无非是最热闹的。12点,当黑暗的夜幕笼罩整个大地,漫天都是绚丽的烟花。一家才落寞,一家又崛起。此起彼伏,谁都想向人炫耀自家的烟花最漂亮。响声划破宁静的夜,火光照亮黑暗的夜空。高分贝的响声与强烈的亮光似乎要穿透人的躯体,直抵灵魂深处的心灵。烟花于人而言,是快乐,是幸福。人们欢声笑语,兴奋的观赏它们的每一次爆裂。于我而言,却是失落,是孤独。只因,漫天的烟花,无人与我观赏。一个人看,那是孤独无疑了。我知道,它们的每一次呐喊与咆哮,是死亡的宣言。绽放眩目的光彩,那是死亡的象征。就象流星,美丽是终结的标志。我一直很安静,看它们的死亡之舞。入睡以后,却在虚幻的`梦境里无助的流泪。找不到任何悲伤的借口,找不到阻止难过的理由。在梦里,我身不由己。

初一以后的夜晚,很少有烟花了。人心都是这样,好的东西尽量挥霍殆尽,先贪图一时的快乐,却很少为往后着想。总相信自己还年轻,还有时间却争取。这是多么可笑的想法。倘若人在某一天突然松鼠互换了角色,那岂不是要在寒冷的冬天悲哀的死去?松果都吃完了,拿什么食物过冬?夜空的烟花逐渐减少,夜渐渐安静。一切都在喜庆的氛围中败落。乡下的人穷,过不起城市的春节。再盛大的节日,也只有在忙碌与卑微中度过。

所有的夜晚,一个人过。所有的烟花,一个人看。在感伤中迷茫的生活着,不敢抬头,害怕看见蓝色忧郁的天空。会有勾起伤心往事的白云轻飘过,还有携带着思念飞向远方的小鸟,一起一落的画着起伏的弧线,像极了思念的时候心跳的频率。

离家返校,再次见到烟花是在田东的夜晚。一样的颜色,一样的呼喊,一样的悲怆死亡,一样的喜庆气氛。不一样的是,田东的烟花,背景是繁华的城市,而老家的烟花,背景是深邃的高山。背景千差万别。生活的背景亦如此,像一根平衡木,一端是物欲横流,一端是苍凉荒芜,却依然能保持平衡,的确是奇迹。

我没有现实,我只有幻想。现实需要物质做根基,而幻想只需脑筋,只要脑细胞不死,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幻想,天翻地覆也没人管。我一直在幻想。希望哪天能成宝马良驹,被伯乐一眼识中。当然,只是幻想。如今良马多,伯乐少,许多好马都无用武之地。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看烟花能让我心平气和,幻想连篇,只是会想到孤独。

春节的作文14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啦!家家户户就都挂起了火红的灯笼和金黄的对联,欢笑声接连不断,孩子们穿着过年的新衣服,手里攥着他们刚刚接过手的红包,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妈妈和奶奶提着菜篮,急急忙忙的准备着晚餐;爸爸整理好了仪表,一脸和气的拿着红包和礼物。……“各忙各的”,发短信、打电话新年的祝福似乎怎么也说不完。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绚丽多姿,怎么也让人移不开视线。

在一个清爽的早晨,“叮叮叮叮……”咦?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闹钟,对啦!今天是大年初一,我要和爸爸一起去拜年啦!“嗯……”要准备什么呢!“算了,先换衣服吧!”我急忙跑去了衣柜,以闪电般的速度换好了衣服,毕竟,这样才能帮爸爸准备礼品呐!

今天的“任务”可真多,首先要去爷爷奶奶家,然后要去菜市场买菜,之后还要到奶奶家吃香喷喷的饭。不过,一想到人们的笑脸和又大又漂亮的红包,心中的`不安便减少了一大半。再说了,我这套新衣服可漂亮了,我也很想炫耀一下!

在去爷爷奶奶家的路上,家家都挂上了灯笼和春联,孩子们拿着那种长条式的礼花点燃了它,那溅出的“花”只有今天这么美丽,更让人赞叹的是,那朵“花”在每一处都留下了它的痕迹,就像一个硕大的花园,让人目不暇接。这让我想起了年的故事,也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童年)的美好……正让我看呆的时候,爸爸点醒了我,兴奋的说:文婷,到你爷爷奶奶家了,快点下车,别发愣了!“哦,好,爸爸!”恩,深吸一口气,做一次深呼吸,好的!我“复活”了,整装待发,走起!我心想,就让我们过一次快快乐乐的新年!

到了爷爷奶奶家,爸爸让我叩响了门,“咚咚咚、咚咚咚……”这声音让我越发紧张了起来,奶奶一开门,“啊!原来是孙子啊,来来来,快请进。”奶奶对我们如同恭临大驾,爸爸说:“妈,您不用这么客气,大家都是自己人(家人),您儿子我带来了一些礼物,您收下吧!对了,这是文婷,您认得吧!”“认得,当然认得,没想到都长这么高了!”奶奶说,“好,好我这么大岁数了,这礼物我就不收了啊!”奶奶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红包,“文婷,你都这么大了,这红包,你和你爸一起收着,家里人不讲礼节,就拿着吧!”我伸手去拿,心里兴奋极了,便笑着说:“奶奶,谢谢您!”

说完,奶奶领我们去叩拜的地方,爸爸之前对我说:“拜年拜年,是要拜的,你以前小,没让你拜,现在,我告诉你啊,要在长辈面前拜三次不要给我出乱子啊!”我心里记得明明白白,到了“那地方”,我和着爸爸的动作,完成了“拜年”恩,一次,两次,三次,也不知为什么,我的心甜甜的,觉得很开心,很幸福。

……

终于拜完了,我和爸爸又去了菜市场,鱼、虾、螃蟹………到处都是,五花八门,让人看都看不完,我们挑了质优价廉的好商品,既好吃,又便宜(那次我才再次领会到卖到好东西是多么困难,当时正是春节,东西好多都难买。

当我们接了妈妈后,到了爷爷奶奶家,奶奶说:“年夜饭快做好啦,大家快来品尝我的厨艺!”我们开心极了,正巧,春晚快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望着外面绚丽多次的烟花,突然感觉,这就是一种幸福啊……

事后,妈妈让邻居给我们照了张相,让温馨(幸福)留在这张照片里,随时回味,这美好的时刻,这美好的新一年!过年,新年,一年只有一次,虽然每年都这样过,虽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过法,但是,我们中国人让这种习俗传言了下去,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温暖,让生活充满魅力,让我们有了对新一年、新一岁的动力!

春节的作文15

《礼王制》称:“宗庙之祭,春曰钥,夏曰[衤帝],秋曰尝,冬曰烤”

可知春节的“开灯”,就是代表“春祭”。所以,“舞龙”最初应是一种祭祀,而非娱乐,成为助庆娱乐应是汉唐以后的事。这里有一则传说,也可以说明舞龙纯是纪念,含有祭祀成分。

相传很久以前,苕溪岸边有个荷花村,村前有一个荷花池,池塘里长满了荷花。每到夏季,碧绿的荷叶铺满水面,无数朵出水荷花,袅袅婷婷,鲜艳无比。

荷花池边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夫妇,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夫妻俩男耕女织,相敬相爱。这一年,荷花怀了孕,过了十个月,孩子却没有生下来。又过了一年,还是没有生下来,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下了一个男孩。百叶见孩子生得端正健壮,心里好生喜欢。

再仔细一瞧,倒是错愕不已:这孩子的胸口脊背上长着细细的龙鳞,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数一数,有九百九十九片。旁边的接生婆一见,大吃一惊,嚷道:“哎呀,了不得,你们家里生了个龙神!”

消息传遍村子,人人都来道贺。消息惊动了村里的`老族长,他儿子在朝廷做官,他的身边留着个横行霸道的丑孙子。这祖孙俩一听到百叶家里生下龙种,立刻手持钢刀要来砍杀。乡亲得到消息,马上给百叶报讯,大家细细商量,想出了个办法:将孩子放在脚盆里,悄悄把他藏到门前的荷花池中。

老族长和他的孙子带人冲进门来,孩子已经不见。族长老头儿见找不到龙种,抓住百叶逼他交出来。孙子见荷花长得美丽,心生一计,举起钢刀杀死了百叶,把荷花抢到家里。老族长心想:龙种没有了爹娘,即使活着,也必定饿死。再说荷花会生龙种,将来龙种会生在自己家里,这天下就是我家的了。

荷花被抢到老族长家里,想念丈夫和孩子,十分悲痛。族长老头儿逼着她去淘米,荷花拖着淘箩走到池边,轻轻漾动池水,忽然一阵凉风吹来,荷塘深处,花叶纷纷倒向两边,让出一条水路来,只见自己的儿子就坐在脚盆里,向她漂来。荷花又惊又喜,连忙将儿子抱到怀里,喂饱了奶水,仍然放回脚盆里。一阵凉风,脚盆又漂回到荷花丛中去。荷花晓得儿子没有饿死,心里十分高兴。

自此,她一日三次到池中淘米,就给儿子喂上三次奶水。这样喂了九百九十九天,儿子渐渐长大,满身龙鳞闪亮金光。到了夜里,荷花池中光芒四射。村子里的老百姓知道龙种没有灭掉,暗暗高兴。老族长得知龙种竟在荷花池中,又生毒计。

一天傍晚,荷花到池边淘米,祖孙两个躲在杨树丛里察看动静,只见碧波荡漾,花叶浮动,一阵凉风吹来,荷塘深处徐徐漂来一只脚盆,盆中坐着个满身金色的孩子,欢乐地举着双手向淘米的荷花扑过去。荷花满心欢喜,正要伸手去抱,杨树丛中闪出个人,举起明晃晃的钢刀直向孩子砍去。

刹那间,只见孩子从脚盆里倏地跳起来,化成一条金色小龙,向池中跃去。可是迟了,那一刀砍着了小龙的尾巴。荷花丛中停着的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忽然飞过去,用身子衔接在小龙的尾部上,用一对美丽的翅膀就变成了小龙的尾巴。

小龙长吟一声,霎时间,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满池荷花的花瓣也纷纷扬扬飞旋起来。霹雳闪电之中,小龙的身体渐渐变大,化成了数十丈长的巨龙,在荷花池上空翻腾飞跃。这时,一阵龙卷风卷了过来,小龙腾空而起,乘风直上,飞入云端。这阵龙卷风好不厉害,那个砍龙尾巴的人被卷到半空,抛得无影无踪。族长老头儿见孙子被风卷走,“噗通”一声,吓得跌进荷花池淹死。

荷花看见儿子化成一条蛟龙飞上天空,大声呼喊,但蛟龙已经飞得无影无踪。

自此以后,苕溪两岸每逢干旱,小龙就来散云播雨。

当地百姓为感谢它,就从这个池中采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叶花瓣,制作成一条花龙。因为不到一千叶,所以取名百叶龙。

每年春节,老百姓就要敲锣打鼓来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