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节日范文 > 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通用【9篇】

端午节2.93W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作文通用【9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时令已进入了农历五月,卖粽子的忽然多了起来: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粽子,外面包着的曾经鲜绿的苇叶煮熟后已成了黄褐色,牢牢地裹着里面的糯米,还有各种各样的馅。虽说苇叶颜色已变,但那清香却逸散开来,那应该是粽子独有的味道,唤起人们心中的记忆,借此牵扯人们的视线。

长大以后,我很少吃粽子,或许因为它既是一种甜食又是一种粘食吧,那过浓过腻的口味总让我敬而远之。虽然不喜欢吃粽子,但每每看到粽子,我还是忍不住好好端详一阵,把它们与自己记忆中的粽子进行一下比较,总是试图找出这些粽子的不完美,前些年每次都能如愿。近些年来,粽子的商品化已让它们身价倍增,它们的外观也空前漂亮起来,完美得让人几乎找不到一点瑕疵。无论那些粽子怎样精致,它们依然难与我心中的粽子匹敌,因为那是带着母亲味道的粽子啊,天下没有人能替代母亲在儿女心中的地位,母亲亲手包出的粽子,什么样的粽子可以比得上?

小时候家里很穷,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没有人会奢求吃上美味佳肴。那时的节日似乎只有春节家里才过,父母太高兴了,可能会在中秋节时给我们几个孩子一人弄上一块月饼,至于端午节,我们的思想里是没什么概念的。虽说家乡哪里都是池塘,池塘里生满了芦苇,但对苇叶与端午节的关系我们却一直都不知道。每年端午时芦苇已长得一人来高,苇杆粗壮,苇叶肥硕,宽宽的,厚厚的,泛着碧绿的油光,看着怪着人喜欢的,有时忍不住会摘上几片苇叶编上一顶帽子(命名为帽子,只是有个大致样子,那外形实在有愧于这个名字),装模作样地戴上,还得用手扶着,恐怕一个不小心,那帽子就会四处飞散。有时母亲会让我们多采一些苇叶带回家,她用来铺屉。但那时小小的我从不知道苇叶还能用来包粽子,甚至对粽子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何止不知道粽子,甚至那时还可笑地把“粽子”与“凳子”两个词混为一谈。

知道粽子是从母亲的口中。母亲记忆力极好,口才极好,特别善于讲故事,什么样的故事到了她嘴里都那么生动有趣,总是让人听不够,我的童年似乎很多时候总是坐在母亲身边,听她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现在回想起那些时候,我常常疑惑基本不识字的母亲是从哪里得来那些故事的呢?或许有听来的,有些可能就是她自己编出来的,只是母亲健在时,自己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更没问过母亲,如今想问也没处去问了,这也就永远成了一个谜。

早已忘了是什么缘由,母亲会讲到粽子,可能是她回想起曾经的生活,回想起粽子的甜美吧。母亲绘声绘色地说着,于是粽子的香味在我们头脑里弥漫开来:香喷喷的糯米,粘粘的,带着韧性,一粒粒被丝丝缕缕纠缠着;红艳艳的大枣,甜甜的,裹在米中,咬开粽子时会从里面露出来;而粽子外面包的竟是碧绿的苇叶,家乡到处都是的苇叶,只是这扁长的苇叶怎么可能裹住米呢?虽说母亲已说得很详细了,但我们那有限的想象力仍然不能想出粽子是什么样的,何以苇叶能包住米。虽然还是不知道粽子是什么样的,但关于粽子的美味想象却异常丰富起来,看到芦苇时就会忍不住想到粽子,幻想什么时候家里也能包上一次粽子,也能真的尝尝粽子的味道。

后来上学了,家里还是很穷,还是包不上哪怕一次粽子。可能是小学一年级吧,老师给我们讲了粽子的来历,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跳江而亡。母亲虽然有许多故事,但她毕竟没上过学,认字太少,她不知道屈原,也不知道粽子的来历。当我把这粽子和屈原的关系讲给她时,她认真地听着,就如我们听她讲故事一样睁大了眼睛。母亲生在那个年代,没能上学,上学一直是她心底的痛,也正因为那个原因,她对我们上学非常支持,她不想让她的痛苦延续到我们身上。母亲听完我讲的粽子和屈原的故事后,非常郑重地说,哪年家里条件允许了,端午时一定要包许多粽子,既可以纪念那么好的官儿,又可以让我们几个孩子也尝尝粽子解解馋。

没想到母亲说这话不久,家乡就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很快家里的吃饭不成问题了,那一年端午节前,母亲不知从哪买来了米和枣,于是家里第一次要包粽子。

母亲吩咐我们兄妹几个采苇叶,告诉我们小心些,尽量找宽大些的叶子,别把苇叶弄劈了,想着粽子的甜美,我们几个兴高采烈地奔向苇塘。五月的苇塘如一片碧海,芦苇喜欢生得挤挤挨挨的,一颗颗颀长笔直,干相依,叶交叉相连,即使风来,也难钻入其间。我们拉开密密的芦苇,小心不把它弄断,拣肥大的叶片完完整整地摘下来,一片片码放整齐,在心里,这苇叶早已变成了粽子,裹满了白白的糯米,甜甜的红枣。

母亲把我们采回的苇叶又检查一遍,洗净表面的尘土,放入开水中微微汆了一下,翠绿的苇叶成了深绿色,却变得柔韧了许多,用手卷动再也不裂开,母亲把汆好的苇叶放入冷水中浸泡,端来早在大盆里泡好的'米和红枣,找来洗好的稻草,开始包粽子。

母亲在左手中铺开三四片苇叶,用右手捞一把米,再加上几个红枣,上下左右折几下,扯过一颗稻草系上,一个严严实实的大粽子就包好了。我们几个在旁边看着,觉得母亲的手太神奇了,怎么那么几折苇叶就裹住了米呢?于是我们就吵着让母亲教,可能家里终于能包粽子了,母亲的心情也格外好,特别有耐心,一遍遍讲着,演示着,我们用心地学着,但终归是手太笨,不是苇叶根本包不住米,就是虽然勉强包在一起了,但不是这里漏了,就是那里破了。我们互相取笑着,互相鼓励着,于是满院子都是母亲的笑声,我们的叫嚷声。

虽说我们包的粽子丑陋异常,母亲还是给我们留了下来,并做了记号,说等粽子熟了时,让我们自己先挑自己做的吃,我们觉得自己也会做粽子了,都很开心。

粽子终于包完了,母亲把它们一个个码在大锅里,开始煮粽子。煮粽子可不是一件轻松事儿,五月天气已热了,母亲坐在灶前烧火,非常耐心地,身上都是汗。粽子里的米是生的,又被苇叶包在里面,要煮好久才会煮熟,包完粽子时已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了,母亲整个晚上就要守在灶前煮粽子。我们本来都在盼着吃粽子,就都围在母亲身边守着锅。母亲也不烦我们,一边烧着火,一边给我们说着谜语,讲着故事。我们的心情都在粽子上,母亲的故事再好也听不进去,总是不停地问母亲粽子熟了没有,还得等多久?母亲总是说过一会就行了,可是一直等到我们的眼皮开始打架,实在忍不住粘在一起时,母亲还在往灶里添火。于是粽子的香味飘进了我们的梦里。

第二天早上,在母亲呼唤起床的声音中我们睁开眼时,母亲早已摆好了饭桌,桌上是剥好的粽子,我们爬起来,一骨碌下了炕,就要去抓桌上的粽子。母亲挡住我们的手,让我们马上洗了脸,一起来吃。那粽子真的是太好吃了,又甜又香,吃得我们的小肚子都胀起来了,母亲不得不喝住我们,告诉我们再吃会生病的,我们在不舍中住了嘴,但眼睛还在那些粽子上转。

后来几乎年年都包粽子,我们对粽子也不再那么亲了,但还是喜欢吃母亲做的粽子,好象那粽子总带着母亲的味道一样。其实何止是母亲包的粽子呢,母亲做的任何一种饭,我们都觉得好吃,母亲确实手巧,似乎什么东西经了她的手,都会有滋有味的,只是后来母亲生了病,不能给我们做饭了,但她还会指挥我们做这做那,因了母亲的悉心指导,我们兄妹几个做饭的手艺都很不错。但母亲生病后,家里再也没有包过粽子,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工作了,没有时间去做那么麻烦的事,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不可能包出母亲那么漂亮那么好吃的粽子。家里不包粽子后,我也不再喜欢吃粽子了,本来我就不喜欢吃甜食,别人包的粽子与母亲曾给我们做的粽子好像味道差了许多,我对粽子也就彻底失去了兴趣。

今天母亲离开我已快十二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好像还如昨天看到的一样清晰亲切。走在街上,看到粽子时,我还是忍不住去看,去与记忆中母亲的粽子比较,但我知道母亲的端午节再也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今年的春节令我最难忘。

随着中央电视台零点钟声的响起,新的一年——**年来到啦!

大年初一的早晨,太阳公公早早露出了笑脸,它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灿烂。是啊!新的一年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期盼、新的祝福。

爸爸、妈妈、姥姥、我围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姥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是对我去年学习的奖励。

饭后,在爸爸带领下,自由活动了,我玩耍的主题——放烟花、放鞭炮。五颜六色的烟花冲向天空尽情开放,好看极了,看到那一串串红丹丹的鞭炮,我既高兴又害怕,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使平常胆小的我捂紧了耳朵,闭上了眼睛。放烟花了,烟花各式各样,简直可称”天下奇观”.放烟花的人也很多,大人们每点燃一个烟花,他们就呆呆地看这夜空中美丽的烟花,不时地说一句:”好美啊!”小孩子们却高兴地又蹦又跳,快乐地不知怎么样才好,而大人们看着这孩子们狂欢,则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烟花放完了,孩子们的.笑声停止了,一个个边打着哈欠往家走,边商量着第二天的计划回家了,睡觉了,头挨在枕头上,想着明天的计划,糖果,游戏,烟花...开心的春节让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一年中有我喜欢的热热闹闹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还是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母亲在门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来母亲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影儿了。

在我的家里头,每个人都会包粽子。母亲告诉我:“烨,长大了,要学会包粽子哩!来,我来教你包饺子。”我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要先去市场买包粽子的材料。”我便穿好衣服上市场了。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母亲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母亲对我说。我想想,这不是很简单吗?便开始动手了。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母亲亲切地对我说。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是还是做不好。没办法,母亲无奈的摇了摇头,走过来手把手的叫我,一个还算像样的粽子在我手上诞生了。

我终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耶,我终于会包粽子啦!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羊羊。”每当听到这首儿歌,我就知道,端阳节快到了。

端阳也叫端午。家住长江边,因此在我的印象里,这天是一定要赛龙舟的。赛龙舟是端午节民俗活动中最热闹有趣的节目。所谓龙舟,其实是首尾做成巨龙形状的船只,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相传起源于楚国人民不断地在汨罗江上找寻屈原的尸体,或者说是为了驱赶水中的鱼类,以免它们吃了屈原的尸体,所以一面划船一面敲锣打鼓,久而久之,自然就演变成了这样一项有趣的习俗。

这天不仅要赛龙舟,还要吃粽子。粽子,原是南方用芦叶把米包起来煮食的一种风味小吃,汉代以后才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是屈原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于每年五月初五将白米装在竹筒内投入江中。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佩香囊,使我们孩子的习俗,传说是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上香囊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如今快到端午,我依然在唱;“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时光,总是不留情面的带走些什么,与此同时,她又带来些什么。看!又是一年端午节即将来临!尽管如此,但这个端午始终比不上那年我在家乡过的端午节!

前些日,几场雨滋润着大地,纷飞起舞的云彩还是那样的捉不住影儿!心情更是烦躁不安,因为我不喜欢雨一直连绵不断的下。清晨,被阳光惊醒后觉得轻松了了许多。往年五月的天是闷热得让人焦躁不安的。睁开朦胧的睡眼,并不十分愿意马上起床。醒后懒懒地在床上闭着眼睛躺个二十来分钟,想些与现实不怎么接近的事物几乎成了我多年的习惯。仿佛这成了我生活地一种乐趣。不觉中神思已回到我久别了的家乡地端午节!

又是一年的端午,好多年都没有在老家里过个自己怀念的端午节了!温州的端午节在我看来和平时的日子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并不是这里的节日没有家乡的热闹,而是自己没有了在家里过端午节的那种特别的情愫罢了!这些年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在心里泛起无数小时候端午节的画面。我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否在家乡过个像小时候一样的端午节,所以只要到这个时候我便会不自觉地想到那些年珍贵的`回忆!也许在我,睹物思情的日子会时常有之,但没有哪个时候有今天这般来得真真切切!

前些日子,家乡的外公打电话来,问我端午能不能回去。妈妈想了想老家离温州还是有些远的就算了吧。外公听到这个声音好像有点哽咽,我连忙安慰他我暑假会回去的。外公告诉我,外婆很想我。听到这话,该轮到我的声音哽咽了。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外婆是被我忽略次数最多的人,但到现在我才知道她是很喜欢我的,至少她很想我......

好了,那些心酸的回忆,不谈也罢。到底是好多年没有回老家了,记忆中的那些节日地气息或许到现在已经是模糊不堪的了。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在脑海里努力的去勾起一些端午节的场景来,或多或少能给我一些在温州过端午节的安慰!那些记忆每次浮起时内心总是悸动地,要知道,在哪我都不可能忘了家乡的节日,它留给我的情我无法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的!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的前几日,外公总会给我买一套新衣服,以迎接过节,也算是节日的礼物。虽那时候家里不算穷,平日里也不少衣物之类的生活用品。但买件新衣服过节是每个孩子都无比期盼的!我们老家的端午节和大多数地方时间是不同的。待到临端午节的前一夜,我们小孩子总是会把亲人买给我们过节的新衣服拿出来,对着镜子在身上来回的比划几次才肯入睡。但是没到第二天我们是绝对不会穿的!就连躺在床上也是极矛盾的心情。既想马上睡下,好让端午节早早的来临;又想不那么快就入睡躺着好好想想明天到底要买些什么小玩意儿。可想得到那时对端午节是怀着怎么的一种心情的。可能节日的热闹并不是让我们这些孩子高兴的主要原因吧!最主要的应该是亲人给我们的那几十块钱吧!我们可以任意地挥霍,不受任何的节制。这种情况是除了新年与端午什么时候都不曾有的。怎叫人不痛快呢?

几个小伙伴把身上的几十块钱用完才是最痛快的事情!于是我们会到街上买些平时想买却买不起的东西。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即使不买什么东西我们也会必然的走完!那一天卖各种各样东西的人特别多,平时看不到的那一天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了。我们钱少,买不起的即便是看看心里也是乐滋滋的!走得有些累了,我们就坐在一片草地上或是躺在上面双臂展开,仿佛在享受着这仅有的一切美好!那时的我,仿佛学会了享受。尽管我明知道有一天这一切都不会再属于我......

当年那样平平淡淡的一个端午节到今天是这样醉人的一份记忆。几年来一直都很想回去过端午,但是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牵绊着我。想找到以前的那群小伙伴再回想一次那时候的节日,又是这么的困难。也说不出这些年来像这样的节日,我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过来的,或许是我想象得到!每一次的画面都是经过我无数复杂的心绪才展现得出来的。尽管是这样,我还是很愿意去回味一番,去把脑海的记忆加深一番。

可是都过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老家去再一次领略家乡的端午节。再逛逛当年自己走过的那条街,再尝尝当年自己吃过的包着腊肉的粽子,再游到当年自己视如床躺下的草地还有展开双臂拥抱的那份独家专属美好!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便忙着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时要准备糯米、粽叶、线绳,这样一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

端午节赛龙舟在南方很盛行。每年端午节的这一天,江河湖泊里有经过精心装饰的龙舟严阵以待,河岸上是身着节日盛装、满怀喜悦的男女老少。比赛令一声响,水中是锣鼓震天、浪花飞溅、龙腾虎跃;岸上是摇旗呐喊、欢呼雀跃,那场面是何等壮观。端午节还有一种习俗,就是用五色丝线缠在小孩的手腕、腿腕和脖子上,也有把五色线拧在一起缠的。群众称作“花花绳”,古人叫做“长命缕”。据说,彩丝系臂可能是“纹身”的`变相发展,五色线象征五色龙,能降服鬼怪。

关于端午节还有这样一段传说呢: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张改革楚政治,联合各国抵抗秦国。但是,屈原的主张遭到奸臣的反对,楚王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把他赶出了楚国的国都。屈原离开国都后,仍然关心祖国的命运。后来,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非常悲痛,痛感自己没有力量拯救祖国,就跳进汩罗江自杀了。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扔进江中喂鱼。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惯。

我爱家乡,我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朋友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在手上系上五彩绳,更特别的是,家家户户还要包粽子吃。对了,想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吧!相传古时候,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村民们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就把粽子投入江河喂饱鱼虾。而这个习俗就一直穿成了下来,直到今天。

终于到了端午节,每到这天,我都会早早地起床,看爸爸妈妈热火朝天的包粽子,等待粽子在锅里释放出清幽的香味,直到粽子熟了,品尝粽子的美味。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的我,不愿意再做一个光吃不干的'闲人,我也想加入包粽子的行列。之前我看着爸爸妈妈动作娴熟,速度极快,我想,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学着他们的样子,我也拿起一张粽叶,抓起一把米就往里塞,出乎意料的是,塞进去的米,就像沙漏一样,从粽叶底下的一个小孔流出去了,我气得嗷嗷直叫,不禁火冒三丈:“小家伙!我就不相信我制服不了你,看我的!”我卷起手袖,重新拿起一张粽叶,细细地裹起来,形成一个倒三角,并仔细检查下面又没有漏洞,确定没有问题了,才小心翼翼的把米试着一点一点往里放,接着一圈一圈裹紧,再用绳子牢牢绑上不一会儿,一个虽然形状难看,但却很结实的粽子就包成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觉得天下没有比这更美的美味了,屈原虽然含冤而死,但如果吃到这么美味的东西,心里一定不会那么难过了吧。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当然,也是大家的端午节,如果你愿意,就像我一样过端午吧!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节分难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因为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因为当时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所传承下来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龙舟不再只是单纯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了。它演变成了一项最富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的运动。赛龙舟这项具有纪念意义的运动,不仅突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还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得到了新的发展。

包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当然,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地区,就会包出不同的粽子;虽然形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虽然风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着老百姓对屈原这位伟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可是,心中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端午节和众多的中国传统佳节一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和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其次,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和心愿。如果说端午节是因为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节日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于挖掘和弘扬,有时我们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我们的社会,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传统文化绝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新时代我们引以为豪、为傲的民族瑰宝。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每年的端午节,正是夏令时分。端午温暖了岁月,乡情也温暖了端午。每当端午,我都会想起家乡——黑龙江省的塔河。

那里群山叠嶂,碧水纵横,位于大兴安岭山麓以东,黑龙江畔以南,一个天然的大宝库,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那就是我的家乡一一塔河。家乡的景美,风俗更美。尤其是端午,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家乡的端午节,起于“踏青”。端午的早晨,东方还是一片鱼肚白,妈妈就给我的手脖子、脚脖子缠上五彩线,然后和爸爸一起带着我去踏青。漫山遍野,翠绿的青草,缤纷的野花,好一片山野的美。我不怕凉风吹透了衣衫,不顾露水打湿了鞋子,在草地上欢笑着,奔跑着,采下一枝枝带着露珠的艾蒿,再捆成一把,别在衣襟上,低头一闻,野草的清香,扑鼻而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踏青回来的路上,经过一个热闹的早市,到处是“买小葫芦啦”的叫卖声。心灵手巧的家乡人用各种彩纸,做成了大小不一的葫芦,大的和灯笼差不多,小的像手指那么大,精巧极了!我嚷着“买葫芦”,妈妈买了好几个,还买了一个香包,挂在我的脖子上,我美滋滋地跑起来。爸爸又买了一把小笤帚,说是扫除百病。

满载而归,回到家里,我们把艾蒿、小葫芦、小笤帚都挂在门檐和窗框上面,爸爸说把百病都挡在门窗外。然后,最有趣的就是包粽子。妈妈端来头天夜里泡好的粽叶子,又拿来泡好的.红枣、红豆、糯米等。材料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包粽子。只见妈妈先拿了两片粽叶,错开铺平,卷成一个漏斗形,然后往里面先放一颗红枣,再放几勺糯米,接着把多出的粽叶子往回一折,最后用一根棉线一绑,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了一个。可是,我包的那个粽子,问题百出,不是漏出米来,就是线绳绑不住,急得我抓耳挠腮。关键时刻,妈妈赶快出来救场。妈妈手把手地教我一道道工序,之后,我终于在手忙脚乱当中,包出了一个比以前好看多了的粽子。爸爸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着。过了一会儿,满屋的热气,满屋的棕香,真是美味极了!吃粽子了,蘸一点儿白糖,黏黏的,甜甜的,再吃一个茶鸡蛋,端午的香味,饱含着美好的乡情。

现在,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北京读书了。虽然与家乡相隔几千里之远,但是,每到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家乡端午的风俗,踏青、艾蒿、五彩线、小葫芦、小笤帚,还有那满屋的热气、满屋的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