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节日范文 > 端午节

端午节的故事集合15篇

端午节2.42W

端午节的故事1

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

端午节的故事集合15篇

五彩是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明代五彩是由红、黄、绿、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组成。

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

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指的就是这种习俗。

汉·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后人也称“续命缕”。据此,即此俗直承汉代,至今已两千年矣。

传统之俗,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般,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五彩缕有叫“五色线”、“朱索”、“百索”等,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陕西风俗,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

陕西地区的传说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将花线丢进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带走了,具有送灾的性质发展到现在,一般都用绣花用的丝线,颜色多且艳丽,用色比较灵活,多则十多种颜色,少则二三种。用什么色也非常灵活,有些人手头有什么色就用什么色。等到五月五日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缕,走到一起时都会比比看谁的更漂亮,颇有情趣。当然比较讲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线。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非常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由戴五彩线而演变出戴香囊的风俗习惯。香囊俗称香布袋儿,也是端午节人们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内装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苍术和雄黄等制成的香料粉,用五彩线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避邪。如今,香布袋儿的形状种类繁多,体现出时代特色。当然,在小孩子身上涂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强身。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作用和意义,所以,端午节戴五彩线、香布袋儿和涂雄黄酒仍延续至今而不衰。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起源是

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汩罗江而死;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也称“毒日”)的禁忌。因为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时节,俗称“恶月”(也称“毒月”),端午节这一天俗称“恶日”,正是“诸虫百毒尽消灭”的传统节日。针对五月恶月,民间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直到现在,还可以从端午节许多的习俗中,找出驱邪避毒的痕迹

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民间喜欢用五彩线系在儿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称“长命线”,以祈求压邪避毒,长命百岁。

端午节的故事2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节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阳节、赛诗节、重五节等等。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

说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欢。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楚国时期,当时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捞了半天都没捞到。他们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船、丢粽子,引开鱼虾。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一直把赛龙船、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今天。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生气勃勃的春节,秋意浓浓的中秋节……但是我最喜欢端午节,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战国时期,请过为了统一中国,向楚国发兵攻打,但是却攻打不下来。就假装发求和信,楚怀王就打算签下求和信。这是,爱国诗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止楚怀王,而受到楚王和众臣的指责,被降职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楚怀王被秦国杀害,楚国就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心如刀绞。最后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楚江里,自杀了。这是,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屈原的爱国精神把老百姓感动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们都到楚江边,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就把米饭投进江中,不让屈原被持刀,还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闹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出现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和挂艾草的端午节习俗。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仅是端午节,还有许多节日值得我们去探索,屈原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端午节的故事3

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马上到了,突然发现在胶东半岛东部的小矿山的偌大院里就留下我一个人,在这里一个人就这么留下了,那么的孤独和荒凉,站在院里让蒙蒙细雨给我洗礼。大家都回家过节了,放了3天假,导师回长春了过节却说回去办理学院事情留下了我一个人在这里,这个小山村这个大院里。

在过2天就是端午节,又是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却全世界承认的韩国人的文化节日,在我故乡是另一种含义的,我们把它称为五月节,是为了怀念我们的民族原始祖先-在中原族屠杀中逃出的2对蒙古族男女的,小时候这一天我们会早早起来用艾草堵住耳孔,不说话的情况下把前一晚上放在外面的井水喝一口,听说这是个受到诅咒的水,可以保佑你健康吉祥。然后吃奶油和炒米喝完奶茶拿着妈妈给煮的鸡蛋到附近最高的沙丘上,此时是沙丘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有我们这样的小孩,也有大人,大家一起说说笑笑一起游戏,直到累了才去河里洗澡回家,因为在我们那里只有到这个时候才可以下河游泳的。

现在长大了,上大学了,离开家了,对于艾草,鸡蛋和那个现在政策看来有点民族化的故事慢慢的从我的生活中疏远,更多的是圣诞节。情人节来代替,故乡还是故乡,但变化很大,人还是哪个人却岁月不饶人每一次看见发现父母都会老了很多,每一次回去的时候充满了愉快的心情离开的时候却成了淡淡的忧伤,每一次都祝福家乡和亲人们吉祥如意。

终于毕业却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去适应这个社会,就如屈原当时不适合在南宋的朝代生活一样,屈原可以选择死亡来结束他的.一切,而我只能逃避-参加考研一族,然后继续上课在长春街头奔跑于生计的兼职。偶尔会觉得自己很累但就那么一瞬间,下一秒我会想去图书馆看书还是去文化广场散步还是鸽子楼对面的饭店来点烧烤或者坐239去高新开发区来不来的及画一张图挣点外快呢。

或许我应该给自己放个假了,就这个3天,在这个山东的东部烟台所属的小山村,背上陪伴我三年的我的包拿上我廉价的数码相机消失在大自然中让自己自由的感受自由的感觉,是啊,给自己放个假,那怕这三天我不属于导师-课程论文-没完没了的工作,属于自己的我。

走,过节去,不管是青岛的啤酒还是烟台的海鲜或者泰山的山味跟我没有关系,但我可以留下我的足迹在那里让我的人生回忆中增加几道亮丽的风景线。

端午节的故事4

《纪念曹娥说》

《后汉书·曹娥传》记载,曹娥,虞皂湖乡曹家堡人。父曹盱,为巫祝,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沉。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自投于江而死,三日后抱父尸出。”

译文:“曹娥之父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当时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哭寻父亲。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也投了江,三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

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上虞县官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以彰孝烈。后蔡邕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为一谜面,谜底为绝妙好辞)。

在浙江的'东部地区,当地居民把端午节看作是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端午节的故事5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吃粽子,插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的习俗。

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嘉信茂广场举办了一个包粽子比赛的活动,我妈妈帮李奶奶报了名。我们组成了一个助威团,成员有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比赛现场。

好家伙,参加比赛的奶奶可真多呀,一个个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主持人宣读完比赛规则:五个人一组,六分钟的`时间,看谁包得多,又不洒米,还要外型美观。包粽子比赛正式开始了,不一会儿时间有的奶奶包了十一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头型的粽子,比赛非常激烈。终于轮到李奶奶上场了,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赛。开始比赛了,只见李奶奶拿了两片粽叶卷成了一个喇叭形状后,左手拿着卷好的粽叶,右手放了两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来了。

李奶奶又赶紧把绳子的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围着粽子绕了两圈,一用力,绳子断了。李奶奶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了。我们就给李奶奶加油的鼓劲,她很快就调整了过来了。

比赛结束了,李奶奶本来包了八个粽子的,可是一个还没扎绳子,另一个一提起来就把米洒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个粽子。最后评奖的时候李奶奶得了一个参与奖。

这个端午节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我喜欢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故事6

介子推曾经作为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子追随重耳四处流亡。重耳断粮数日,再不吃东西就会死人。这时候介子推竟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成了肉汤送给重耳吃。重耳吃饱喝足之后,询问缘由,发现了介子推的伤,很是感动。重耳表示,以后自己得到国君之位,一定要重赏介子推,报答活命之恩。

可是,等到重耳回到晋国,夺得国君之位后,遍封群臣,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心中怨恨,于是写了一首《龙蛇之歌》来表达自己的哀怨。然后,介子推带着母亲离开了朝堂,回到了故乡。有人把介子推的歌谣告诉晋文公,晋文公遗憾不已,连忙派人去寻找介子推。打听到介子推住在山中,就到山中寻找。可介子推就是不肯露面。晋文公也是阎王脾气,竟然下令放火烧山,认为介子推为了活命,必然出山。没想到介子推竟然抱着一棵树,活活烧死了。

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为了表示对介子推的纪念,表达自己的悔恨,晋文公下令,以后五月初五那一天,都不许生火做饭——大家提前几天做好了粽子之类的'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后来,其他国家了解到介子推的故事,也很是感动,推广开来。中原大地,长江流域,都在五月初五纪念介子推。

端午节的故事7

楚国大夫屈原投汨罗江死后,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的故事8

五月初五那天,我早上一起床,就看到每家每户门前都插着艾草,我们家也不例外。

我们的早点是粽子。在吃粽子时,我想起这么一个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当时楚国被别的国家所灭,屈原不愿投降,为了表达他的爱国精神,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湖南的汨罗江自杀了。老百姓为了不让鱼把屈原尸体吃掉,就包了许多许多的粽子,扔进汨罗江喂鱼,表达了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以后,每到端午节,人们都包粽子纪念他。

端午节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催人泪下的传说。据说白蛇精白娘子迷恋上了凡人许仙,白娘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不做任何坏事,她和许仙结为夫妇,一直过着美好的生活,不久便生儿育女。可是有一天,有个叫法海的坏和尚一心想拆散他们一家,就把许仙骗上了山,对他说,他的娘子是一条白蛇,在端午节的.时候,给她喝雄黄酒,她就现出原形来。正如法海所说,许仙给白娘子喝下雄黄酒后,白娘子立刻变成一条巨大的白蛇,扭动着身子。这下许仙竟然被吓死了。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去盗仙草,一路上山高路远,凹凸不平。爬到山顶时,山神来和她决斗,白娘子和他打得你死我活,遍体鳞伤。历经千辛万苦,白娘子终于拿到了仙草,救活了许仙。狠毒的法海见还没拆散他们,又把许仙骗来,给他一个圈子,让他在白娘子梳头时,戴在她头上,会保她平安的。毫无警备之心的许仙真的照办,他把圈戴在白娘子头上,白娘子就被收了进去,关在雷峰塔内.......

我吃着喷香的粽子,想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幸福的白娘子,心里不禁感慨万千。

端午节的故事9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的故事10

今天是端午节,在妈妈催促声中起了床。妈妈端上了一盘茶叶蛋作早餐。“为什么呀!”我问道,“今天早上怎么改吃鸡蛋了?”妈妈笑着说:“端午节吃鸡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啊!”“是嘛!”我赶紧拿起一个鸡蛋剥起来。“我小时候外婆还把鸡蛋染成红色,用自己变得网兜装着,挂在我胸口呢!”妈妈边说边回忆着。

在去外婆家路上,我看见处处洋溢着端午节气氛。超市贴出了一张张关于端午节促销活动大海报。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楼梯,看到外婆家大门上悬挂着几簇绿色植物。只见这些植物有着细细茎杆,叶子长长。“这是什么呀?”我问来开门外婆。“这是艾叶和菖蒲。”外婆回答。“为什么要把它放在门口呢?”“这样可以防止蚊虫进到家里,还可以避邪呢!”

一走进房间,厨房里飘出粽香令人馋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练包着粽子,我也想来一试。便开始对外婆说:“让我包一个粽子吧!”外婆摆摆手不肯,我又说:“我要试试看嘛!”这时外公发话了:“要包可以,不过先得告诉我们,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哈哈!正中下怀!我滔滔不绝讲了起来:“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末期大诗人屈原。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舍弃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跳进汨罗江自杀。屈原死后,百姓们哀痛异常,都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尸身。发展成划龙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外婆说:“够了够了,过来吧!”

外婆教我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卷成圆锥状;把卷好粽叶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糯米倒入粽叶卷中,舀一小匙拌好肉馅放在米上,再盖上一层米;将叶尾盖下来,叶尾捏笼,将多余叶尾上卷,接着用叶丝系牢。最后,剪掉多余叶尾。啊!我终于包出了一只粽子,虽然没有外婆那样好看,可我还是觉得很好。

这个端午节过得真高兴!我既学会了包粽子,又尝到了美味,更关键是,小小粽子让我感觉到了祖国博大、深远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我更为自己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端午节的故事1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了,我们都知道,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都要系五彩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一讲吧!

从前,有一个恶魔,叫艾米丽,他有一个嗜好,就是吃小孩!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他总来村子里索要小孩,如果不给,那么嘿嘿嘿,这个村子就要倒霉了!洪涝啊、旱灾啊、台风啊,应有尽有,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村子里特伯利家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大家庭,爸爸妈妈养育了四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每天晚上一家人都围坐在炉火前讲故事。不巧,这天晚上,恶魔艾米丽敲响了这家的门。爸爸特伯利惊得心砰砰跳,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抉择:是送出去一个孩子,还是把孩子们都藏起来?哎,怎么能藏住呢?只能是引火上身,最后全村都倒霉!于是经过苦苦的挣扎之后,他决定将最小的儿子送出去。

就在送出孩子之后,他整个人就变了,不吃不喝,不哭不笑!故事?早就随着他的心一起死了!哀莫大于心死!在经历了内心的不断拷问后,他决定出走,去寻找自己的孩子。他知道艾米丽就住在村子东面的大山上,那山高耸巍峨,看上去很陡峭,而且荆棘丛生,没有一个人敢攀上那座山,然而特伯利顾不了那么多,手脚划出血了,衣服被荆棘勾破了,双腿肿胀得像两条大面包……一切的一切他都不在乎,他只要自己的儿子!

就在见到艾米丽的那一刻,他全部的悔恨、痛苦终于倾泻出来,他左手操起树枝,右手抓着一大把野花,准备开战!然而,就在他挥舞手中的`树枝和花束准备冲锋的时候,艾米丽却自动败下阵来逃走了!最终他找回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艾米丽为什么不战而逃呢?原来是他最害怕五颜六色的东西,是五颜六色的野花帮助了特伯利。从此以后,特伯利就发明了“五彩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孩子们都要系五彩线。

端午节的故事12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1、纪念屈原说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的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的.时候,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纪念伍子胥说

有一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3、纪念孝女曹娥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4、古越民族图腾祭说

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故事13

每当我一个人散步在池塘边,看见嫩绿的芦苇叶长茂盛的时候,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人们会用它的叶子包粽子,粽子可好吃了,粘粘的,一口就能出个蜜枣来,真让人回味无穷。

想知道端午节怎么来的.吗?下面要我来告诉你们吧!一次我无意中,从《七彩语文》中得知,每年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也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自幼聪明,才华出众;二十多岁就参与楚国朝政,楚怀王很信任他,尽管朝廷中有些官员想方设法栽赃陷害他,破坏他和楚怀王的关系,但是他公正廉明,直到楚怀王去世。

后来,楚怀王儿子继位,他年轻气盛,亲信常言,将屈原免职流放。不久楚国一天天衰败,最终被秦国吞灭,屈原憎恨世界浑浊不清,没有光明,非常痛心。于是五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江里,当地老百姓直到了,都划船去救他,船在水面上像巨龙一样腾飞,也没能救出屈原,人们听说被水里蛟龙困住,又开始往水中扔五色线扎好的粽子,希望能赶走蛟龙。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买绿豆糕,赛龙舟,门前插艾条等一些民间习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故事14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一名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的过程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在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故事15

过个别样端午节,一直是我期盼,没想到今年就梦想成真了,大家随我来看看吧。

早上一起来,便是美妙读书会,主持人就是程世龙。第一环节是好书介绍,大家都是开开心心地介绍好书。我比较感兴趣,是小升升介绍《大森林与小木屋》。听着小升升讲说,我也不禁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这本书。我介绍书,就是《红脖颈林中悲歌》。书中红脖颈十分感人,临死前也没有忘记儿女。在讲时候,我特意突出了爱与奉献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阵子紧张:“一定要坚持住啊。”除了最后结尾稍有仓促,我这次介绍还是很成功。

接下来又是介绍端午节的故事,大家纷纷发言。当然了,都离不开屈原。其实端午节应该是南方少数民族先开始过节日。但是,这次关于端午节小故事介绍还是令我大开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事。第三环节,自然是重头戏——才艺表演。我之前也没有准备,一到这个环节,腿肚子可有点转筋。好不容易想起来一个好办才艺——讲评书。因为平时天天听评书,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记住了,就给大家说了一点百年风云开头,还真获得了成功。

读书会结束后,就是疯吃开始了。先是两盘开胃西瓜、后是程世龙妈妈包粽子、然后可乐鸡翅,大家吃到兴头上,大人们包饺子也热腾腾出锅了,又是对着饺子一顿风卷残云,摸摸舒服极了肚子,不由得感叹道:“真乃美味耶。”饭后就开始玩了。快乐一心给大家一人发了一根五彩线,戴在胳膊上,还别说,真有端午节味道。程世龙最够意思,成功当了主持人不说,还给大家准备了不少笔,拿在手里,更是美得合不拢嘴。

玩了一会儿,我们决定学一段英语,内容当然是关于端午节知识了。还是表姐想周到,在网上找到了一篇美国日报关于端午节报道,给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我、丁一笑、小升升、吴泳翔、周昱、程世龙等人都开始学习这篇文章。经过表姐认真讲解,半个小时左右,大家都学会了这篇文章。王子衿姐姐自然是最厉害,几乎过目能诵,真是令我们自行惭愧。大家都只好以“她比我们多学一年”理由安慰自己。

怎么样,这个端午是不是很充实,既吃美,又玩开心,最重要是还学到端午节很多知识,真是别样端午节啊!

标签: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