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节日范文 > 中秋节

中秋节主题班会(13篇)

中秋节2.89W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你都参加过什么类型的主题班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主题班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主题班会(13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1

尹:月是中秋分外明,且把问候遥窗寄;

谢:尊敬的老师,

尹: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今天我们的班会的主题是。

谢: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在这里,我们欢聚一堂,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尹:老师们同学们时光的年轮碾过一道深深的痕迹,我们迎来了金秋的收获。皎洁的月亮传达一种深深的思念,我们共享中秋的团聚

合:在明月初上的美妙时刻,无论天南与海北,不论相聚与离别,在中秋佳节,为着今日的美妙时刻,我们共举杯,把酒话佳节!举杯邀明月!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凝结在这中秋共圆的时刻。

尹:在这美妙的中秋佳节,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吗?(举手发言)

谢: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请欣赏朗诵《水调歌头》

尹:很好,同学们,我们谈中秋到现在,那有谁知道“中秋”的由来啊?请大家认真聆听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

谢: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尹: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班会。《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谢: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尹: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

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下面请一位同学介绍古人过中秋节的习俗。

谢: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谢:而文人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班会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班会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尹: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谢:中秋习俗还有舞火龙,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

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班会。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尹:中秋佳节,历来就兴猜灯谜,下面让我们进入猜灯谜环节吧。

谢:中秋节历史悠远,从祖上传下来许多的故事,那么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关于中秋的传说吗?

尹: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不过《嫦娥奔月》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让我来说一个我知道的吧

谢:中秋佳节你知道有哪些有名的歌曲吗?

尹:下面有请张耀方和朱若男来为我们演唱歌曲吧!

谢:同学们!在这月圆之际,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团圆,但明月千里寄相思,让明月寄去我们的祝福语

合:爸爸妈妈祝你们中秋节快乐!(进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环节)

尹:下面请同学们对着明月说出你们的祝福语(举手发言)

谢:下面让我们齐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勿忘传统佳节,让我们分享共同的喜悦和欢乐!

谢:作为当代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尹: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

谢: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请一位同学说说月饼这一美食的故事。

合: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学习进步!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计划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

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说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3

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感恩节的来历。

2、知道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民俗节日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体味团圆的快乐。

4、在活动中,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感恩节和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感恩节”小品

亲手制作一张中秋节的贺卡

家长给孩子的中秋祝福。

活动过程:

师:大家都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古时候,各个国家都有各自庆祝丰收的方式,并把这天定为自己国家的民俗节日。你们看,在美国大家是这样庆祝的:(小品表演)

师:从小品里你们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感恩节),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个与美国的感恩节类似的节日是------中秋节

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你搜集的有关这两个节日的资料进行比较。(来源、时间、习俗、引申)

美国的古人为感激上帝的恩赐而有了感恩节,中国的古人为祭拜月亮而有了中秋节。这两个节日虽都有各自不同的.习俗,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是美国的感恩节,还是中国的中秋节都是合家团聚的节日,都是怀有对远方亲人深深思念之情的节日。

师:我国著名的诗人李白就曾在异乡对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抒发了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这首诗就是--------

(静夜思)(齐诵)

师:中秋的圆月常常会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美妙的诗篇。今天,我们教室墙上也贴了许多跟中秋有关的诗句,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来一个(中秋古诗对对碰)(音乐起)

1、请在座家长和同学每人摘取一条。

2、请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诗的另一半。

3、完成后请两人合作吟诵。

师:一曲曲感人的诗篇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现在亲人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手拉手把心贴得更近。(游戏:猜手)

1、请五位同学上台在幕布后入坐,从幕布后伸出一只手。

2、请这五位同学的家长上台找到并拉住你孩子的手。

师:大手牵着小手已经走过整整十年,我们与亲人间彼此的默契已经无需语言的交流,是亲情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面对亲人我们同学是不是有好多话要说。

(学生发言——这是本次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

师: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在大人看来好象算不了什么,可能有些家长早已忘记,可是它却深深地埋藏在孩子们的心底。您的恩情孩子们迟早都会报答,请家长也乘此机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家长发言)

我们还有好多同学的家长虽然没能到场,但也送来了祝福,带来了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请家长没有到场的同学开启家长给你们的信,如果愿意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师:句句话语渗透着浓浓的爱意,声声祝福温暖着我们的心。千言万语并为一句话,最后,让我们为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中秋节的礼物!在佳节时分就让这份小小的礼物收藏款款深情,传递给你的亲人。(音乐起 送贺卡)

总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中秋这个传统的节日了,让我们共同期待月圆人团圆,盼望真爱满人间。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4

班会目的: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中秋节主题班会方案。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3、共品月饼,增进同学情、师生情。

班会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愉快的长假。这是一个特殊的假期,双喜临门,一来喜迎建国六十三周年,二来又迎来了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谁来告诉老师,中秋节是农历几月初几呢?(八月十五)真棒啊,今天,我们二(1)班全体同学欢聚一堂,在这里举行“话中秋,品月饼”的主题班会。(出示媒体)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看着我们手中圆圆的月饼,闻着月饼散发出的甜甜香味,此时此刻,相信我们每个人心里也是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了解中秋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说到中秋,人们总要“举头望明月”,因为中秋的月亮在一年中是最大最美的。(出示媒体)

1、中秋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到底有哪些呢,看谁说得多?

(观赏月亮、吃月饼、祭月拜月,吃毛豆芋艿)(出示媒体)

2、中秋节是月圆当空的美好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请谈谈你们家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3、“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可我们班有许多小朋友都不是上海人,在家乡还有许多亲人无法跟你们相聚,你们一定很想念他们,那就请小朋友们把你会的关于思念家乡,祝福亲人的古诗来表演一下,以此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媒体出示)

4、故事引趣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这天晚上,一家人要乘着皎洁的月光,围坐在一起,感受亲情的温暖。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当然除了传说以外,还有很多关于中秋的民谣,有谁能说说吗?(同学们自由发言)

(1)月亮亮 吃大饼

大饼勿吃吃小饼

小饼勿吃吃香稃

吃了饼 风调雨顺

吃了稃 生活步步高

(2)月饼我爱吃 月饼圆又圆 咬一口 香又甜 叫我如何不想念

盼中秋 等月圆 月饼端上我心欢

不等爷奶慢 不管弟妹玩 我先把上一块解解馋

啊 月饼好好吃个遍 管它肚子愿不愿。(媒体出示)

三、分食月饼

我们都知道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来吃那象征团圆的月饼,每个人都给对方说一句祝福的话语。

(互相品尝月饼,分享月饼的不同口味。)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共同品尝了这么多好吃的月饼,真开心呀!看来,我们二(1)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齐心协力,共同创造我们二(1)班美好的明天!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5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6

时间:20xx.9.1

班级:二(二)班

主讲人:王华

活动目的

1、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说中秋节的由来。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2)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出示图片1——(李白的《静夜思》)同学们齐背《静夜思》。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老师:同学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同学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二、教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级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更多关于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对孩子们是一种教育,效果很好。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7

参加对象:

6年5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一个礼拜的班队课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主持人:文娱委员

活动过程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由于这时正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例如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每逢八月十五的夜晚,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到了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其团圆之义。虽然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人们庆祝中秋节的方式不同,但是这都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一、中秋节知识小竞赛比赛规则:

1.题目有6道选择题(每题10分)、4道问答题(每题20分)、4终极挑战题(每题30分)(注意!选择题、问答题答错不扣分,终极挑战题答错扣10分)

3.当主持人念完题目后,选手即可开始抢答,选手须举手示意主持人,主持人许可后即可获得抢答权。

4.如果选手抢到答题权后不知道答案,可以寻求场外援助,即要求自己所在的小组成员每比赛题目:

选择题:1 、中秋节是从在哪个朝代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

答案:④唐①明②宋③元④唐

2 、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案:①祭奉月神的祭品①祭奉月神的祭品②馈赠亲友的礼物③节日食品④地方小吃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

答案:②王安石①李白②王安石③杜甫④白居易

4 、在中秋节的有关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答案:②桂树①槐树②桂树③柳树④杨树

5 、以下哪个国家中秋节不吃月饼?(ppt展示各国习俗)

答案:③日本①美国②意大利③日本④英国

6 、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

答案:①悲欢离合①悲欢离合②天气的好坏③凶吉的象征④身体是否健康

问答题:

1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答案:花好月圆答案:刘伯温(ppt展示典故)

终极挑战题

1、潮汐与什么有关?——月亮

中国汉族有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另外一个节日是什么

端午节

二、吟诵中秋看来同学们都花了不少心思去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中秋节知识竞赛就到这里告一段落吧。朗诵《嫦娥》及《水调歌头》结束语:,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人们对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思念和愿望,不同的节日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寄托。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8

中秋节本是团圆的日子,分别已久的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思念的痛苦在欢声笑语中烟消云散。然而,就在这座城市里,有一些孤寡或空巢老人承受着孤独和思念的折磨。自记者刊发陪孤寡和空巢老人过节的报道以来,上百个电话打进报社,纷纷表示“想去看望他们”。9月10日上午,尽管阴雨绵绵,却挡不住志愿者看望老人的脚步。在记者的陪同下,志愿者们组成三个小分队,给老人们送去中秋佳节的祝福。

拱辰社区

有一种泪水,是一种久违的感动

谢女士在银行工作,平时工作量很大,当天却放弃了难得的休息日,还带了10岁的儿子一起过来。“孩子今天要上辅导班,专门请假带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让他懂得关爱老人。”董先生是一位律师,他是最早到达的志愿者。“家家都有老人,每个人也都有老的时候。”董先生说,很感谢新安晚报办了这次活动,也希望老人们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大学生董心韵说,全班同学都有看望老人的意愿,但因人数有限,只能派几个代表。

10平方米小屋她独居二十余载

在拱辰社区吴主任的带领下,记者和14位志愿者在狭长逼仄的巷道里穿行。因为巷道太窄,我们不约而同地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当队首抵达巷道最深处那间小小的平房时,队首队尾之间竟隔着五、六间平房。

打开门,一股霉味扑鼻而来,在这间阴暗潮湿的'平房里,今年81岁的方奶奶已经独自居住了二十多个年头。“老伴走得早,儿子在外地打工,很久没有回来了。”吴主任告诉记者。

一张小床、一个小柜子、大小包袱、还有水池,全都拥挤在这间勉强够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如此蜗居震惊了记者,也让志愿者们瞠目结舌。方奶奶佝偻着背,从屋里颤巍巍地走出来,看到来了这么多人,枯瘦的手臂激动得颤动不已。

送礼品竟也让志愿者犯了难,两位学生好一顿收拾,才勉强腾出了一点地方。一位工大的学生将月饼放在方奶奶手里,方奶奶吃了一口,话还没说出,眼泪却下来了。

方奶奶年纪大了,耳朵也背了,大多时候,她都是不停地重复那几句感谢志愿者和祝福学生的话,因为激动,甚至有些语无伦次。在交谈中,记者得知,因为家里没有炉灶,方奶奶长年只吃白米饭,顶多放两根胡萝卜和米饭一起煮。屋里的一根绳上挂着三包饼干,那也是好心人送的,因为舍不得,方奶奶一直没吃。

我们留下两位志愿者陪伴方奶奶,其余人去看望别的老人。活动结束后,这两个志愿者告诉记者,方奶奶说,屋子漏雨很严重,窗户也已破碎,下雨天很是难受。

97岁徐奶奶这辈子最怕孤独

徐奶奶今年已是97岁高龄了,她没有子女,也不曾结婚,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是独自一人生活。大家走进徐奶奶家中,围着徐奶奶说话。平日清冷的家,今日来了这么多客人,突如其来的热闹让年迈的徐奶奶没说几句便流下眼泪。志愿者们握着徐奶奶的手跟着流泪,安慰她说:奶“奶别哭,我们以后常来看你!”记者坐在徐奶奶身旁,鼻子也酸酸的。

等徐奶奶的情绪平静下来,记者向她打听平日的生活状况。身体倒没有大毛病,就“是太孤独了,一年到头都没几个人来我家。”志愿者们劝她说,白天可以出门走走,看看电视什么的,徐奶奶指着电视说:“我只晚上看看。白天我也不出门,不干家务活,就像这样坐一整天。”徐奶奶最羡慕儿孙满堂的老人,“别人能活到我这岁数,早都是一大家子了,可我一辈子都是一个人。”话没说完,徐奶奶又呜咽了起来。

活动结束后,徐奶奶依依不舍,几番出门送行,志愿者又扶她进屋,来往了多次。

独居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

76岁的钱奶奶生活条件还算不错,但长年都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你们看看我的右脚。”顺着钱奶奶手指的方向,大家看见她的右脚已经畸形,没法正常走路了。

钱奶奶痛风的老毛病已经很多年了。也到医院看过,“可总是不见好,这几年反而更严重了。只要发病,疼得连打滚的力气都没有。我的脚本来好好的,硬是让痛风病弄成了这样。”

如今,钱奶奶的双手也出现畸形迹象,关节处都已肿大。我老伴走得早,孩子全在“外地,平时就我一个人住。我有这病,身上不能碰,也干不了重活,实在太痛苦了。”

志愿者董先生说,他认识一位中医朋友,过去给不少痛风病人治过病,效果都很好,“我回去就联系他,希望他能给钱奶奶治病。”临走前,董先生还专门和钱奶奶互留了联系方式。

合肥工业大学的董心韵和安徽财经大学的褚诗霞说,打算联系学校里的社团,组建一个团队,可以长期到这些老人家中陪伴他们。“独自生活的老年人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我们最需要的,还是陪伴。”钱奶奶握着志愿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9

时间: 20xx年9月16日

地点: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八年八班本班

参加人:八年八班班主任及全体同学

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主持人:焦园园 张柳霏

摄像照相:塔娜

一、准备

布置好的黑板非常漂亮有月亮月饼小花蝴蝶和兔子 还有我们班会的主题 这预示会有好的开端 。

这是焦园园同学写的主持稿 。

二、开始

两位主持人以得体的开场词开始了本次班会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

首先是孙浩然同学为我们介绍了中秋的起源 还有几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

具体内容: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具体内容:(选其中之一)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听了孙浩然同学的介绍大家都增长了许多知识 下面是几位(王君泽 丁琪)(姚开颜张柳霏)(张乾张格磷) 几位同学的诗朗诵 让大家如同身临其境 美轮美奂大家都沉浸在美妙的朗诵声中 。

欣赏完诗朗诵后大家开始讨论中秋节的习俗,后来陈阳佳缘同学也为我们介绍了中秋节的习。

有 [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观潮、玩花灯、猜谜、喝桂花酒等等] 。

还有些特定民族的习俗比如说 [蒙古族: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最后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带的月饼,这个共享的时刻多么美好和快乐!

三、结束

刘老师为我们做了总结 ,我们懂得中秋是团圆的节日 ,我们明白了 ,不管什么节日都要跟自己的家人一起过,才是好节日!

最后祝愿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欢乐!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10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民族传说和中秋节的过节习俗。

2、通过吃月饼让学生喜爱并记住这个节日。

3、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二)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一些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三)活动过程: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首儿歌,请你们来猜一猜。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中秋节!(板书)中秋节的来历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的传说吗师:今年的中秋节准备是怎么过师: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一起过,有一点可惜,是吗好不好师:你们知道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学生把收集的资料在班上交流)师: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一起过好不好师:过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师:我们不但要吃月饼,还要在吃月饼时听一首好听的歌,也是和中秋、月饼有关的,叫《爷爷为我打月饼》,好吗但是,在吃之前,我们要先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这个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有好东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还是先给别人吃呢你想给谁吃师:我们不光要送出月饼,还要送出我们的.祝福,送出我们的亲情,在赠月饼时,要对对方说一句祝福的话并做一个令人感到亲热的动作。平时你用什么动作表达自己和别人的亲热师:现在我们可以下位子去向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人送去自己中秋的祝福,拥抱他,并对他说一句祝福的话。我会给大家发月饼、放歌曲。但是,呆会儿音乐一停,我们就要坐回座位。(全班活动,教师同时发月饼,放音乐)许中秋心愿师:我们的中秋节快要过完了,最后,让我们来许下一个中秋节的心愿吧,(全班闭上眼睛许愿)谁想把自己的心愿告诉大家课后延伸:把心愿告诉爸爸和妈妈并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一、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中秋节是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也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节日,几乎每个家庭或简单或隆重地会对这个节日进行庆祝。因此在设计本次中秋节的拓展方案时,我由谈话引入一些学生熟知的中秋习俗,并通过课前准备,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中秋的资料,可通过向长辈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也可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有关书籍,还可上网查询等等,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使学生知道一些平时不太了解的中秋节的知识。同时,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中秋节的内容。当然,教师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帮助学生把所找到的资料和他们一起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概括。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盎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科渗透在活动中注重学科渗透,如听故事,说心愿这个环节,结合平时语文学科中语言训练的要求,让学生在说出自己心愿的同时,请他们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然后辅以电话的形式表达,并提醒他们运用礼貌用语,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日常打电话的整个过程,而且又在其中渗透了礼的教育。

(三)突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最后一个环节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中,我一改传统的由老师介绍的方法,由一学生扮演月亮博士,由他充当一回小老师,组织整个环节的活动过程,包括提问布置任务、组织归类展示、归纳板书等等。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年龄相同,更容易接近,整个课堂呈现了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一系列的生生互动中,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浪高过一浪,不仅这位扮演月亮博士的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其他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懂得了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课前准备:师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中秋节的资料。(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习俗、诗歌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交流中秋节的习俗1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2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3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吃月饼、赏月、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

(二)听故事,说心愿1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配乐)2学生打电话与嫦娥姐姐说说心里话。

(1)出示听话说话要求:仔细听,牢牢记,说清楚、说完整。(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开拓思路)

(2)说话时注意讲电话的礼仪。

(3)教师及时辅导点评,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优美性。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三)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

1、教师介绍宋朝著名的诗人苏轼写的优美诗篇《水调歌头》。(学生齐诵)

2、月亮博士给同学讲一讲月亮的奥秘。

(1)月亮博士请同学们把自己见到过的月亮的形状画下来,并把它剪下来。

(2)把同学的作品按月亮的形状归类,展示在黑板上。

(3)同学交流从地球上会看到这些不同形状的月亮的原因,月亮博士归纳。

(4)同学交流月亮的名称,月亮博士边归纳边板书。

(四)教师小结,师生一起品尝自己购买的中秋食品,共同欢度中秋。(音乐起)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11

“来来来,我们把灯笼挂上去”、“还要吹气球哦”咦,平常宁静的敬老院今天怎么那么热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噢!原来是派潭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们在为稍后的中秋游园活动提前做准备啦!还有丰富的奖品呢!

9月25日上午9时,为预祝中秋节,促进敬老院长者与社区长者同乐过中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于派潭敬老院举行了一场热闹非凡的中秋游园活动。活动邀请社区55岁以上的长者与院舍长者共同参与,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本次活动有打保龄球、猜灯语、飞镖、剪纸、投篮游戏等五个摊位游戏,集齐规定的印章还可以兑换奖品呢!活动过程中,长者们都找到自己想玩的游戏摊位,耐心并且有秩序的在排队等待一展身手,在旁休息中的院舍长者和社区的`长者还侃侃而谈了起来。来看看射击气球的游戏摊位吧,长者们在参与游戏的同时还锻炼了眼力和手力。而投篮游戏的摊位,后面排队的人看着前面在玩游戏的人连续几个投不进去忍俊不禁的表情,大家都忍不住要教授投篮者投篮秘诀。

本次活动中,在为长者们预祝中秋的同时促进了院舍长者以及社区长者朋辈的互动交流,也让社区的长者了解敬老院、了解家庭服务中心,加深社区长者的社区参与感。通过开展浓情中秋情系长者活动,提升派潭镇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从而让更多的派潭镇居民关注敬老院的长者,营造敬老爱家的文化。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12

甲: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今天我们的活动的主题是《迎国庆贺中秋》。 甲: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乙: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甲:下面请欣赏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乙:很好,同学们,我们谈中秋到现在,那有谁知道“中秋”的由来啊?请大家认真聆听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

甲:关于中秋节还有好多故事,下面请大家分享一段故事。 乙: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甲: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下面请一位同学介绍古人过中秋节的.传统。

乙: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请一位同学说说月饼这一美食的故事。

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勿忘传统佳节,让我们分享共同的喜悦和欢乐!

乙:下面我们进入游戏环节。

甲:作为当代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乙: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甲: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

乙: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学习进步!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秋节主题班会 篇13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2、倡导过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活动准备】

1.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以及圣诞节的相关知识。

2.选好两个学生做主持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开场白)

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乙: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乙: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甲: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甲乙:今天我们来讨论关于即将到来的中秋节。

二、了解中国特有的传统佳节——中秋节的来历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2、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3、它还有着许多不同的名称呢(中秋; 仲秋;月夕;八月节;团圆节;八月半; 端正月。)

三、猜字谜游戏:

1、中秋的`晚上,人们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猜字谜等活动。今天我们也准备了一些字谜,看看哪些同学想象力丰富,最最聪明。凡猜中的同学都可以加分哦!

(1)“明天日全食”,打一“月”字;

(2)“中秋菊盛开”,打成语“花好月圆”;

(3)“二月平”,打一“朋”字;

(4) “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腥”字;

(5)“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崩”字;

(6)“掬水月在手”,打成语“掌上明珠”

(7)“天秋月又满”,打食品名“桂圆”;

(8)“清流映明月”,打生活日常用语“漂亮”;

(9)“残月斜照影成对”,打一“多”字;

四、诗词配对欣赏:

1、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2、做个游戏,以下名句是哪位诗人所做,考考大家的语文水平,当然同样说对的人有奖。

(1)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6)苏轼《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9)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五、议论:传统节日vs洋节日

接下来问大家几个问题

1、你过圣诞节吗? 2、你“过”圣诞节的理由是什么?

3你的这个圣诞你和谁一起度过?4你曾在圣诞节送过别人送的礼物吗?

5你曾在圣诞节收到过别人送的礼物吗?

6、相比下,你更喜欢过西方圣诞节还是中国春节?

7、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你怎么看?

小结: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一部分。作为一个青年,我们更应尽己所能,发扬它们、保护它们,使它们在中国历史长河里闪烁耀眼的光芒!

六、结束语(总结)

相信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大家都有所收获。中秋就快到了,我们也要送给大家一个月饼。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大家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永远开心!

方案二: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一、活动目标: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道中秋节的来源及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二、活动准备:

资料搜集,做课件、歌曲《明月几时有》

1、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分别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文化。

(1)可选内容:

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向家长了解,到有关网上查询。)

月饼的文化(收集形式:网上收集,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

有关中秋有诗词歌曲(向家长了解,到有关网上查询,在书籍报纸中查找,到磁带店等相关商店寻找。)

(2)时间限制:三天内

(3)展示形式:图片、诗朗诵、语言汇报等

2、教师准备相关的补充资料,制作课件。

三、活动流程预设:

1、活动一: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1)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2)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3)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2、活动二:月饼的文化

(1)学生汇报有关月饼的文化。

(2)汇报:同学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月饼,可以从种类、味道等方面去说。

(3)教师展示:

课件示,师再稍作解释:

先吃咸后吃甜。

品尝月饼伴茶水。

吃月饼要适量。

要吃新鲜月饼。

3、活动三:中秋节的诗词、歌曲、歇后语

4、活动四:地方习俗大家看(教师资料袋:中秋节的地方习俗)

四、活动意义:

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全民性的重大节日,在日益重视传统的当今时代,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如何让儿童也在传统节日中尽享游娱之乐并受到有益的熏陶,让新一代的儿童感受由一种传统节日带来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一次主题班会课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