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节日范文 > 中秋节

中秋节活动作文2篇

中秋节1.03W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活动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活动作文2篇

中秋节活动作文1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场“月满中秋,情系鲁中”的亲情帮教活动,虽然我们面对的是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但我还是被活动每一个感人的瞬间所打动,尤其是见到他们因难得的团聚喜极而泣的时候,我的双眼也禁不住湿润起来。

不单单是这一特殊群体,即便是我们这些生活正常的人,有时因相聚又不能聚,又经历过多少次月圆而人未圆的无奈和困惑呢。

幼时我在乡下老家过节的所有印象中,除去春节人们要为此杀猪宰鸡、裁剪新衣服备年货而显得隆重外,其他大部分的节日都是在农忙中匆匆度过的。好在无论多忙,清明节煮几个鸡蛋,端午节包几个粽子,中秋节买上几块儿酥皮月饼,母亲还是记得的。记忆最深的便是中秋节,我们一家都会团坐在院子里,孩子们都会分得一块圆圆的月饼,一边十分珍惜地品尝着,一边听父亲讲月宫里嫦娥和月兔,吴刚和桂花树的故事,听得入迷时竟忘记吃手中的月饼了。

如今我离开家乡已近三十个年头了,而这将近三十多年的记忆里,我又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度过几个中秋节呢,不应该是忘却,怕是少得连自己都无地自容了。每每见到日渐衰老的父母,我也曾暗自下决心一定得陪二老多过几个节日,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前几年,父亲突发急病撒手人寰,这已经让我着实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何况母亲曾经历了老年丧女的悲痛,晚年又经历了丧夫的打击,加之创业失败的哥哥远走他乡,身体和精神上已经大不如从前。好在母亲生活自理的能力还有,宁愿自己孤独着也不愿离开她乡下的家,唯一的借口便是,只要这个家在,你们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您的父亲才能回家像模像样地过个中秋节。

在外地求学的时候我也有过一次记忆深刻的中秋节。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去探望处在同一个城市另一所学校的朋友。由于我们都来自农村,且平时不断有书信往来,相互之间已然是无话不谈的老朋故友。虽然是提前约好的,但朋友对于我的第一次造访,仍显得十分兴奋和热情。朋友先是请我在学校附近的影院里看了场电影,散场后顺便领我到市场买了些水果,说今天正赶上中秋节,咱们得好好庆祝一下才是。看来我是的确疏忽了,而这凑巧的缘分令自己也是异常地兴奋。我们一块儿来到位于学校附近的西山上,选一块有绿荫遮盖的草地,将洗过的水果一股脑堆在铺好的报纸上,两个人席地相向坐定后,一场令我终生难忘的别开生面的中秋节庆祝活动,将我整个身心的愉悦都推向了极致儿。

可现在呢,哪年的中秋不赏月,哪些的记忆又曾随风摇起呢。而所谓生活中我们想要追求的那种快乐和幸福,不就像这次特殊帮教会上自己亲临目睹的,同家人能常相守,同老友能共相知吗。

作者:赵自鹏

中秋节活动作文2

夜幕像一层黑色的纱级,被看不见的温柔的手悄悄地把它罩在刚沐浴过阳光的大地上。不一会儿,还是那双无形的手。托出了又大又圆的月亮,就象一只晶莹无瑕的玉盘,挂在黑暗的天幕上。从窗口向外望去,皎洁的月光在地上洒了一层银箱,柔和的光线清晰地映出了杨柳窈窕的倩形和松树挺拔的英姿。除了顽皮的星星拚命在空中眨眼和淘气的'夜风偶而摇动树枝,谁也不来打搅这中秋月夜的宁静。我轻轻地生怕惊动了谁似地打开了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凉的空气,如醉如痴地望着这瑰丽的景象。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多么恬静啊,平日我总以为。诗意”这两个字很空幻抽象,是虚无缥渺,难以捉摸的,此刻,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不正处在一种充满“诗意’,令人心旷神怡的境界之中吗?

“各位听众,今夭晚上是中秋佳节,让我们在这良辰美景中共同欣赏一首宋代伟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咏月词吧里”一个众潘音员热情亲切的声音惊醒了我,原来是妹妹打开了收音机。我起先很有些扫兴,心里埋怨妹妹把我好不容易悟到的“诗意。赶跑了。但男播音员抑扬顿挫的朗诵声,很快又把我带进了一个新的意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阔,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娣娟。”这首久负盛誉的水调歌头是苏轼为官密州时,在中秋佳节时写的。作者在字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当时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和,由于社会环境和政敌的压迫,他自请外调,为官密州。此时他的妻子已经亡故,他和弟弟“小苏”—苏辙又相去万里。多年不见。因此作者在中秋之夜,借酒浇愁之时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以排遣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满腹的愁思。但作者在抒发无可奈何的感情和郁积内心的深重痛苦之后,又向读者展开了一个,乘风归去”“琼楼玉宇”的高洁的理想境界,及对这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娣娟”又表现了作者放达开朗的情怀,”使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令人感到一种发于肺腑的手足之情。作者对理想的不倦追求和真挚饱满的手足之情,正是“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的原因。正是这首词光照千古感人至深的原因。然而由于所处的时代,作者终究逃不出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这首词所表现的个人痛苦的感情,以及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飞‘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悲叹与感慨,都集中地反映了这种局限性。这首词欣赏完了,但我却动了一个念头,想看看古人们诗词里的月亮是怎么样的。于是我搬出书本,津津有味地翻起来。

标签: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