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生活范文 > 科普知识

什么是地震余震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下面是有关于地震余震的相关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什么是地震余震

发生原因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发现,“余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而不是原先认为的缘于地震引发的断层附近的地壳重整。

打一个形象的比方,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地震强,但威力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余震的出现是在大震之后,其能量虽不足为患,但多次余震也会造成灾害的。

美国地质调查的KarenFelzer和加州大学的EmilyBrodsky分析了近二十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地震中余震的数据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的工作可能影响关于余震发生的预测(来源:Nature441735)。

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主震发生过后的一段时间跨度内,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可发生称为余震的二次震动。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改变,因为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但Felzer和Brodsky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科研人员研究了在1984年至2002年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千次主震震级在2~4级、余震震级大于2的地震和主震震级在5~6级、余震震级大于3级的地震精确数据。他们发现,在距离震中50km之外,余震的.发生数量急剧下降。更确切地说,他们发现至震中距离与余震次数约呈指数-1.35左右衰减。他们说这意味着一个平稳的量引发了整个运作过程,在50公里的距离中静态压力的改变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因此“动态应力”是余震的罪魁祸首。他们还指出,地震波在距离上的衰减遵循指数规律。

研究者说这个结果将对地震过后预测余震的发生产生影响。Brodsky说:“我们研究余震预测的一个关键点是,余震发生可能性与主震的烈度成正比。换言之,如果你知道地震波的振幅,你就可以在概率意义上预测在某点是否有余震。”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2012年5月28日,唐山4.8级地震,虽然专家称这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破坏性不大。但是请注意,余震的长短在于持续时间,是相对不间断的,也就是说余震是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科学家称,主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余震数量大约是第一天的一半,而到第10天,余震数量则是第一天的1/10。唐山自1976年地震之后稍有余震,但是间断34年后再震,无论是从时间次数还是震级上都不符合余震的定义。

地震序列

地震序列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的总称。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

序列分类

主震型

主震的震级高,很突出,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又分为“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

震群型

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的;

孤立型

其主要特点是几乎没有前震,也几乎没有余震。

类型差别

前震、主震、余震是地核移动的表现形式(应力积累释放除外),地震开始移动,岩浆就发生波动,推动地壳振动,称为前震;岩浆发生顶头峰时产生的振动是主震,残余岩浆的波动,地核的复原间接的推动地壳振动是余震,由于地核的复原比原先移动的动量大,故余震比前震大。地震前后相当于岩石蠕动应变恢复过程。前震、主震、余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现象,国外很多人把时间间隔不大、同一地点的地震分别列为次数是不对的,没有认识到地核移动的根本规律,也有的余震间隔数天,这是地震时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地壳下,积累多了就释放出来,是地震时的应力释放,和地球内部能量积累释放产生的地震不是一个概念。

注意事项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闪淳昌2008年5月15日做客强国论坛,谈到了面对余震应该注意的事项。

他说,首先我们要依靠先进的科学监测设备、加强监测监控。那么对于受灾的广大群众或者在震区的广大群众,在发生余震的时候第一要冷静、不要惊慌。

另外根据每一个人不同的位置要有所注意,你比如说你在房子里,那么就要重点的到哪去避灾呢?就是跨度比较小或者是三角的房子里就比较安全了。

还有一个知识就是美国救援专家跟我们提出来说,他说我们有些人一说地震就往桌子地下跑、床底下跑,他说这个要特别引起重视,这不一定是正确的。他们做过多次实验,就是把人体模特往桌子底下放,然后放在坚固的桌子和床的旁边,最后房子倒塌以后,在底下的全部压碎了,而在旁边的是完好的。就是说明在这样一个挤压的空间,往往建筑给你留下了一个生存的空间,就是我们在房间里要尽量的蹲下来,在床和桌子的高度之下,但是不要爬进去,这样可能会减少伤亡。

如果你正在街道上,应该避免高层建筑,特别是一些玻璃幕墙,另外要避开高压线路。

如果在山区一样要避开陡崖,尽可能到空旷的地区去,在不同的地点应该采取不同避灾的方式以减少伤亡。

标签:余震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