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读后感

学记读后感(精选3篇)

读后感1.5W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记读后感精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记读后感(精选3篇)

  学记读后感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能发现人的价值;教育能发挥人的力量;教育能发掘人的潜能;教育能发展人的个性。

《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关于教学方法、为师之道的阐述。它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上学时,对于为师者的理解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自己真正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才知道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素质教育遍地开花的今天。评价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有很多,我想为师之日,就是重任在肩之日。〈学记〉里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作为一名教师,在知道自己责任的基础之上,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学记》里还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品质,里面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如果还是满堂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情况,不因材施教,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就达不到目的。作为教师,要按规律办事,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与他人交流,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习的过程中,这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大意是“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是啊,这世间的知识学问自己又能知道多少呢?那么多的精神食粮我为什么不去吸取?会不会有一天我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会不会有一天因为不学习根本跟不上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在我读完后一遍遍问自己。确实,还可以利用很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我还可以学习更多知识,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这一点至关重要。现在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的很快,我们必须常学习,多学习,来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的要求。

学记中的第二段开头就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它有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非给予者、灌输匠。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识。

学生的质疑时时冲击着老师已有的知识储备,是促进老师不断学习的外部力量。《学记》中写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就是说: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做个好老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这样才能“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

教学之路像一条长河,要想保持河流的清澈和活力,就必须有众多的支流来滋润它、充实它。所以想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先是一个积累丰厚的人。在阅读中积累,在反思中积累,在实践中积累……读书可以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延长自己的生命;读书可以为我们添一些厚重的质感读书可以为我们添一些文化的雅致;为我们的工作增添一些巧妙与机智;除了读书,我还要学会反思。反思,实际上就是与心灵对话,学会反思,可以让我们的头脑更清醒、思想更进步。厚积方可薄发!

  学记读后感2

最近,学校组织学习了《学记》这篇古代教育文献,感觉受益匪浅。

《学记》开篇就告诉我们:“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一定要从教育入手”;“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重”。虽然从一个方面阐述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立德立人的教育目的。那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是否达到这一目的了呢?想到平日学生的一些思想及行为习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有的学生自私自利,凡事只顾想着自己;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却对人冷淡、嘲讽、狂妄自大;很多学生不知心疼自己的父母,对之呼来唤去……看到这些,很是难过。那么作为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重视成绩,忽视德育教育,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最重要的是作为教师和家长在平日处理事宜时一定要身正为范,做孩子的榜样。以德服人,在抓成绩的同时,更要要重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仅要在思想品德课上进行,甚至是我们的语文、数学课也可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

学记中的第二段开头就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通过这句话就是教育我们人是要学习的,我们的学生要学习,孩子就像一块璞玉,需要我们来精心雕琢,为他们来引路,我们就像勤劳的园丁,精心培育这些可爱的花朵。那么我们教师为了不辜负国家交给我们的使命,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得要学习,平常我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借书,通过种种途径不断加强自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充实自己,不断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正所谓“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正是这个理。在业余时间我加强自己对电脑知识的学习,在我的教学中,不时的通过录像、实物投影、电脑等形式进行再现,让学生可以亲眼目睹,亲自体验。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学记》还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过后才能够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走“教学相长”之路。

以上仅是本人浅读《学记》篇的一点个人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更认真的学习,领悟其中的理念,将其贯穿于我的教育教学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学记读后感3

仔细读完《学记》,感触颇深,作为教育专业的'我们,就应更早一点读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们斟酌,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资料和方法等等,这些经典,穿越了历史,也将指明未来。

开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学为先”等就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从古至今,教育都是放在国家的首位,也说明了文化及学习的重要性,不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够停止学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努力。“教学相长”“学学半”这些经典的教育观点,至今人们都在学习和运用。教和学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要做一位教师,需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要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让学生学会悟与思。最近,我们也在学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我觉得这思考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不能代替他们去思考,这个过程很重要,他们会从中学习与成长很多。我们也要“士先志”树立学生的志向,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学习,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而此刻“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们厌烦,觉得学习的沉重。我们需留给他们一点空间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导他们树立志向,这样学生才会更简单也更主动的去学习。

因材施教是《学记》里提很重要的一个教育规律,“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我们的教育需要遵循这规律,学生的求学才会顺利。孔子总是了解了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说:“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兄父,怎样能自作主张呢?”而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说:“当然就应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听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的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解释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却退宿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地去做。”

《学记》也交给了我们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豫”“时”“孙”“摩”即要防患于未然,教育合乎时宜,循序渐进,切磋琢磨。“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注重方法,把握度的大小。学生可能有的四有过失为“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作为教师需“知其心,然后能就其失也。”所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纠正他们的过失。

“长善而救其失。”,发扬学生的优点,纠正他们的过失,这就是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鼓励,同时真诚的帮忙他们克服缺点。我们也需学会“比物丑类”,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也需多思考,从学到的扩展思考开来,应用在其他学习和处理事情上,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学到更多。书本交给我们的远远不止那些文字,我们需开阔我们的头脑,看到更广的知识,如果只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不利于我们学习了。

《学记》中的教育资料是丰富的,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教育也是要不断的探索的。尽管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但这些根本的的理论不会失效。牢记经典再结合现实才能找到适宜的教学方法。其实也不光是教育,一切活动都有它的方法。我读的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实践的经验,我想这《学记》中的理论需先装到我的行囊中,带着它一齐去走我的教育学习之路,时常在看看,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