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读后感

关于英国教育大臣感受中国传统数学文化

读后感1.18W

上周,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率英国教育代表团探访上海三所学校。为何上海的数学教育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有如此突出的成绩?为何上海的学生始终对数学学习有着如此高的热情和抱负,并在多次失败后依旧坚持不懈地探索,反复地再求解?这些都是代表团成员聚焦的重点问题。作为回应,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原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表示,成绩首先有赖于课程标准的制定者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前瞻性和高期望,其次是学生和家长对数学学习的普遍重视、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政策上的有力保障。

关于英国教育大臣感受中国传统数学文化

“学生们喜欢数学,就因为它是数学,这令我们印象深刻。”讨论过程中,一位随行的代表团成员这样说。的确,无论是课堂上的踊跃发言、热烈的小组讨论,以及课后代表团成员与学生的交流都验证了这一点—兴趣。

而在此前的交流中,唐盛昌也多次强调了传统式的“数学文化”概念在数学方面的重要性。“如果大多数人都努力学习数学,就会形成一个好的大环境,对于学校也是如此,我们把优秀的学科教师派到相对较弱的`,或者郊区的学校,带动并鼓励他们保持向上进取的信心,那么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当相对弱的学校进步了之后,又会给好学校压力,那我们的整体教育质量就会形成螺旋式的上升趋势。”

此外,建平西校校长吴国林和福山外国语小学校长钱芳还就英方关心的师资培养问题提供了更加有效、实际化的经验,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的循环式“教学五环节”;学校、政府“两考上岗”的教师资格准入模式;多样化、多版本的课程融入设计等。正如此前上海PISA项目组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提到的,国内教师和国外相比,运用在教学上的课时相对少,所以能够腾出很大一块时间进行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活动,这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模式也得到了国际教育界的认可,并在逐渐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