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购物

购物的教案通用15篇

购物7.63K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购物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购物的教案通用15篇

购物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新型的购物方式,(刷卡、快递、网上购物……)。

2、有尝试接受和运用新事物的愿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过年时你们家里买了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

怎样去买的?

(幼儿自由发言)

2、老师今年过年时买东西可省力啦,根本不用自己去劳累,很轻松地等在家里就有人把我要的东西送来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对了,我是在网上购物的。

二、讨论各种新型的购物方式

除了网上购物,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新型的购物方式?

(刷卡、快递、网上购物等)

这些方法与以前的购物方法相比好不好?为什么?

你喜欢哪种购物方式你想来试试吗?

三、尝试活动

以超市为背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购物游戏。

活动延伸:

在社会性游戏中继续开展新型的购物方式的活动。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购物的教案2

设计意图:

废旧物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在吃完、用完后,往往是一扔了事,而孩子们年龄小,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较差,而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对今后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如何让幼儿切切实实地感觉到"废品是有用的",懂得"废品不废"的道理。

本次活动我利用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如:挂历纸、报纸等在游戏情境过程中让幼儿动手制作,通过折一折、撕一撕等技能制作出精美的物品,充分了解到废物不废,一双勤劳的小手也可以变废为宝,为自己的创造感到骄傲。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购物袋的外形、作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折、撕等技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废旧挂历、报纸。

2、教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购物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看一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购物袋)

2、"你见过的购物袋是什么样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它有什么用处?"

小结:我们知道了购物袋有的用纸做的,有的用塑料做的;有的大、有的小、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出去购物没有它们拿起东西来就不方便,所以购物袋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

二、废物利用,了解制作方法

1、幼儿观察购物袋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己制作的购物袋,你们看一看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出示成品,幼儿欣赏讲述)

小结:我的购物袋是用废旧的挂历纸和报纸做成的,原来这些看上去没用的纸,经过我们制作后,变成了精美的作品。

2、教师讲解购物袋

(1)"看看这购物袋是怎样做成的?"(学习'对折'的技能)

(2)"袋身粘好了还要装上什么东西才可以拎?(学习'撕'的技能)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对折和撕两个本领,用废纸制作出了一个漂亮的购物袋,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购物袋?

三、教师指导,幼儿尝试制作

1、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用老师教过的方法把挂历纸、报纸等进行改造、装饰,使它变成有用的购物袋。

2、幼儿制作购物袋,老师对完成任务有一定困难的幼儿进行帮助。

3、幼儿展示作品,进行简单介绍。

小结:你们真厉害,用灵巧的小手把我们身边不要用的废纸做成了一个个漂亮、有用的购物袋。

四、变废为宝,感受成功喜悦

以后我们要记住,不要随便把吃剰下的纸盒、瓶子扔掉,我们把它们洗干净,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让它变一变,使它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拿着你的购物袋去给客人老师欣赏一下吧。

购物的教案3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0-81页。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

购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板书:学会购物)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一:促销

(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

师:同学们打开书第80页,看方便面促销问题,认真观察上面的图,说说你们从图上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1、学生自学

2、交流

(预设)

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

师:请对这三个商店的促销方式进行一下比较分析,谈一谈各有什么优势?三家店都适合怎样购物呢?

(这里不需学生能精确计算每个商店的优惠额度,但大体上能了解每个商店更适合

2 怎样购物。)

(二)提出问题(1):买1袋这种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买2袋、3袋呢?

1、思考

2、全班交流

(预设)师:作为消费者,买同样的东西肯定愿意买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钱。同学

们不计算,你能判断出买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适吗?

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

师:那买2袋、3袋呢?

生:买2袋、3袋也不行。

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

生:买5 袋或5 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

(三)提出问题(2):买7袋这种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买8袋、9袋、10袋呢?

1 、自己独立思考、计算

2 、全班交流

(预设)

师:现在如果想买7 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

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

板书: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 45(元)

结论:甲店合适。

(按以上方法交流买8、9、10袋的结果)

10袋情况预设:

甲店1、1.5×9 =13.5(元)

13.5÷10=1.35(元)

甲店2、1.5×10=15(元)

10+2=12(袋)

1.5 ÷12=1.25(元)

乙店:

1.5×10×90%=13.5(元)

(这里面甲店的第二种购买方法,虽花了15元,但能得到12袋,有的学生会认为这是一种较便宜方案,现实生活中也如此。所以不应按错误定论。)

(四)提出问题(3)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学生计算后汇报

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五)提出问题(4)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

(预设)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生2:因为王强买了20 袋,20×1.5=30 (元),可以打八折优惠,所以只花了24 元,20×1.5×80%=24(元)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

继续探究: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

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

师: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

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叫“合理购物”。

活动二:有奖销售

(一)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打开书81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了解广告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有奖销售”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

师:根据这则广告,请同学们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活动的奖品总金额是多少元?中奖率是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1、奖品总金额

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奖率:(60+20+10)÷1000=9%

(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

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生:商家每发出一张奖券,说明至少已卖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张奖券全部发完,

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 万元的商品。

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 元,10000÷100000=10%,奖金额最多占销售额的10%。

(四)提出问题(3)

师:很好。如果这10 万元的商品全部按八五折销售,同学们算一算,会让利给顾客多少元?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生:100000-100000×85%=15000(元)

继续探究:分别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种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师:那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方式?为什么?

师: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能单独参与抽奖活动。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做。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红光小学准备买28台电视机。甲、乙两个商家每台电视机原价都是500元,为了做成这笔生意两个商家做出如下优惠

请你算一算,再比一比,为学校拿个主意:到哪个商家购买更便宜?

甲:一次购买20台以上(含20台)的,按七五折优惠

乙:“买十送三”,即每买10台另外免费送3台同样的电视机,不满10台仍按原价计算。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购物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2、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重点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难点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活动准备

玩具卡,教室中的小东西,价格牌,骰子,分类表。我的数学操作材料,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请幼儿三人一组。其中两人各拿一张分类表。第三人开银行,将钱币摆在桌子中间。

--幼儿轮流掷骰子,按骰子上的点数拿出钱币。

--请幼儿将自己的钱币分类放在分类表上。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第五、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购物的教案5

活动目标

对利用废旧材料小制作感兴趣?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并加以简单的装饰

能在创造过程中感知变废为宝

活动重点

重点: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对利用废旧材料的小制作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购物袋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各种购物袋;小超市场景;多种广告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的娃娃家超市开张了,我们进去逛逛,看看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吗?(幼儿逛超市以后入座)”

1.你在超市买了东西装在什么地方带回来?

2.你见过什么形状的购物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你们想设计一个怎么样的购物袋?(幼儿自由讨论)

二、观察环保购物袋,讲解制作方法

出示购物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制作购物袋的好方法。

1.“我有一个购物袋,你们看看,要装东西袋子应该有一个什么?”

2.其他三面应该怎么样?

3.粘好了要装上什么东西才可以拎?

三、幼儿制作购物袋

1.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指做各种有趣的环保购物袋,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重点部分。

3.启发幼儿制作与别人不同的拎环。

四、观赏展评

1.找找谁的袋子有趣又好看。

2.提着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装在袋子里。

活动延伸

在美工角中放置活动剩余的材料,让有兴趣的幼儿继续制作。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从环保教育出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我将幼儿熟悉的接触最多的超市购物袋作为环境教育的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购物袋的用途、特征,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设计各种各样的购物袋,利用废旧的广告纸和幼儿自己家里带来的挂历纸来制作,即体现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有使幼儿有了废物利用的概念。幼儿有能力制作各种各样的购物袋,虽然教师没有直接示范如何粘贴袋子,但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各种粘贴的方法,并设计了与众不同的拎环。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造性。最后的环节让幼儿自己拿着自己设计的环保购物袋去“超市”购物,实际上是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是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成功的满足。最后的环节在幼儿体验成功的同时,可以在“购物”的过程中欣赏同伴的袋子,教师也可以检测制作的完成情况。

二、效果分析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活动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讨论袋子的做法,独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购物。总之,幼儿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情绪一直非常饱满。

购物的教案6

活动设计背景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去的地方,不仅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幼儿都能见到大小不同的超市。然而超市里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又是那样的吸引幼儿。如超市里的毛绒玩具、小汽车等等。这次活动我们力求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对各种生活用品的认识,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不同面额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

活动准备

1、准备常用商品,并标明商品的价格,摆成购物小超市。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1角,5角,1元。)

(2)出示1角课件。

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了解活动要求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2。解决问题

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交流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3。购物活动

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7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7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2个1角合起来也是7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3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咪咪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4。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购物的教案7

设计意图:

家长们会经常碰这样的事:带着孩子逛街,路过玩具柜、食品柜前孩子哭闹着要这要那,弄得家长很尴尬。为了培养幼儿的合理消费意识,我设计了《购物》这一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是不好的行为,要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买 ,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活动目标:

1.知道购物时要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

2.初步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课件。

2布置"乐乐超市"。

活动过程:

1.引题。

出示小头爸爸、围裙妈妈、大头儿子的形象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他们是谁啊?他们在干什么呢?

2.根据需要和要求,幼儿练习购物。

(1)播放课件一小头爸爸:大头儿子,我们明天全家要去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小朋友,好不好?

大头儿子:太好了,我正想带点礼物去看看他们呢?小头爸爸,你说,我们该带些什么礼物给他们呢?

围裙妈妈:孤儿院的院长打电话告诉我,她们的奶粉吃完了(出现奶粉图片);小宝宝的袜子破了(出现袜子图片);夏天的太阳太火了,宝宝想要顶太阳帽(出现太阳帽图片);红红要表演舞蹈想要一条漂亮的裙子(出现裙子图片);小朋友们还想做手工玩油泥(出现油泥图片);厨房里的叔叔说酱油没有了(出现酱油图片)。

大头儿子:啊,这些都是他们很需要的东西呀,可是我们今天没有时间去买这些东西呀。咦,我们就请小班小朋友帮我们去"乐乐超市"把这些东西买回来吧。

评析: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还有围裙妈妈都是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向幼儿提出要求,幼儿都能高兴地接受。因此提高了幼儿接受新知识的欲望。

(2)师: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一家把东西买回来吗?(愿意)(出示钱)这是围裙妈妈给我们买东西的钱。来,拿着。

问:数一数,你们拿到几张钱?(五张)一张钱能买一件东西,我们在超市只能买围裙妈妈需要东西呀。

师:走吧,带上钱我们去逛超市了。

师:小朋友,快把买来的东西给围裙妈妈看看,对不对。

(3)请幼儿将买回来的东西和课件上的东西对应。如有买错掉的东西请幼儿说说买的理由,然后播放课件二围裙妈妈伤心地说:这不是福利院里的小朋友需要的东西,浪费了。

评析:当孩子们高兴地在超市购物时,有些小朋友看到了许多玩具和吃的东西,忘记了围裙妈妈提的要求了,就多选了和选错了东西,教者先用简单的语言提示幼儿,可是幼儿被眼前的玩具吸引,把围裙妈妈的要求都忘了。这时教者不再强调,留着下一个环节评价。这样幼儿就能发现自己买了许多不需要的东西,结果没钱买需要的东西了。

(4)请买错了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买奶粉、袜子、太阳帽、裙子、油泥和酱油的理由。

(5)买错掉的小朋友去调换货物,重新买回最需要的东西。

(6)播放课件三围裙妈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东西都买对了,谢谢你们了!

3.对比宝宝贝贝不同的购物行为,进一步巩固幼儿按需消费的良好习惯。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赚钱很不容易,买东西不能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一定要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才行。今天我在超市看到宝宝和贝贝也在买东西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买了什么?

播放课件四宝宝和妈妈来到玩具商场,看到商场里有好多东西。宝宝说:"哇!这么多玩具啊!妈妈,宝宝要买汽车。"妈妈说:"好的。" 妈妈给她买了汽车。宝宝忽然看见边上有一辆更漂亮的大汽车,又说:"妈妈,宝宝还要买这辆大汽车。"妈妈说:"宝宝,我们已经买了一辆了,不要买了,好吗?"宝宝想了想:"嗯……好的吧!"播放课件五贝贝和妈妈来到商场,贝贝手上抱着芭比娃娃在玩具柜前,他又哭闹着说:"妈妈妈妈,我要买大汽车!!""妈妈妈妈,我要买喜洋洋!!!"妈妈说:"贝贝,我们已经有芭比娃娃了,不买大汽车了,好不好?"宝宝哭着说:"不嘛不嘛,我要买!!不嘛不嘛,我要买!!不嘛不嘛,我要买!!不嘛不嘛,我要买!!"(大哭)。妈妈满头怒火的模样。

提问:⑴你喜欢宝宝还是贝贝?为什么?

⑵贝贝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⑶我们来帮助贝贝,应该对贝贝说一些什么话呢?

⑷逛商场时,怎样做个好孩子呢? 鼓励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幼儿总结出不能哭闹。

评析:让幼儿观看宝宝贝贝买东西时的表现,并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白哭闹着要买东西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不哭闹的宝宝在幼儿的心里也树立了榜样。

4.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这么乖的孩子应该奖励噢。来,老师每人发一个钱,去超市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回来玩吧。

活动反思:

经过精心的准备和用心的引导,这节活动课效果良好,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作为幼儿教师,我深感还要学习和补足幼儿的教学经验,分析和总结孩子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征。我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主动表达的积极性。但是对于活动中出现的小状况,我还需要多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争取做到提供自己最小支持帮助孩子最大发展。在师幼活动方面,我将及时根据孩子们的表现调整教学进度和环节设置,多鼓励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提升一个台阶,为早日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购物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袋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愿意使用各种各种废旧材料创造性的装饰袋子。

环境创设

各种贴有数字的袋子(食品袋、马夹袋) 数字卡片

重点与难点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

出示大家带来的各种袋子,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和各自的用途。

二、小制作:购物袋

1、讨论:我们今天来制作一个购物袋,想想怎样让这些袋子和废旧材料组合在一起,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幼儿讨论并制定简单的制作计划,寻找废旧材料。

3、幼儿制作。(可以单独做,也何以两人合作)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三、游戏 购物

1、把幼儿装饰好的袋子展示出来,请大家讲讲最喜欢哪个袋子?为什么?

2、根据袋上的数字,到商店买相应的数量物品。

购物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网上购物的简单过程,知道网购是一种方便的购物方式。

2、能较清楚地和同伴交流自己参与的购物经验。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父母共同购物的经验。

物质经验:

PPT;字卡;幼儿操作图片等。

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购物经验

——出示文字“购物”,什么是购物?可以到哪里去购物?

——怎么才能不出门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出示文字“网上购物”)

提示:孩子直接讲到“网上购物”,追问:什么叫网上购物?

——小结:购物有许多方法,网上购物就是一种购物的好方法。

——在网上能买到什么东西?(食品、服装、玩具、生活用品等)

——小结:网上购物让我们不出门,买到自己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有食品、服装、玩具和生活用品等。

2、了解网上购物过程

——那你们知道在网上是怎么购物的吗?(幼儿自由交流)

——说到付款时,可以追问:网上买东西怎样付钱?(网上银行、货到付款)

——小结:购物付款有二种方法 ,网上购物就是一种购物的好方法。

——你们想不想去网上购物?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网上购物的图片,请你们和好朋友一起商量商量网上购物先要做什么,然后做什么,试着将图片按顺序排列在板上。最后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人来介绍自己的购物过程。

——幼儿介绍自己购物的顺序。(2种方式)

你们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网上购物付款方式和商场里买东西付钱是不一样的。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在网上购买巧克力的图片,看看和你们刚才排的顺序一样不一样?

——幼儿观看老师网上购物的PPT。

——师:你们刚才看到老师是怎样在网上购物的?

——幼儿回答,师出示相应的PPT并随机解释。

打开电脑——进入网站——选择商品——确定购买——网银支付——耐心等待——送货上门

——小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还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在任何地方轻点鼠标,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真方便。

3、感受体验

——出示快递,这是什么?(大家分享)

——小结:网购购物真方便。

——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购物方法吗?(商场购物,超市购物,电话购物)

购物的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114页《购物策略》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四、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又是靠什么获胜的呢?(生答)对,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商业中,商家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挣更多的钱,常常推出各种优惠条件。那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购物时,面对不同的优惠条件,你会选择什么条件进行购物呢?怎样购物最省钱是顾客购物时要考虑的问题,想出省钱的购物方案就是顾客购物时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策略。

最近气温突然升高,天气炎热,昨天体育课下了之后,同学们热的心里慌,嘴里直冒火,于是就派小淘气去校门口的小超市买饮料,可是小淘气跑了几个商店也没买到饮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各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小淘气傻了眼,不知到底该去哪个商店买?你能帮帮他吗?

(二)、引入新课,探究购物策略

师:请看大屏幕,自己读题,小淘气不明白这些标语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解读信息)

师:同学们,你们从中读出了什么信息?生:大瓶装,1200ml,每瓶10元

小瓶装,200ml,每瓶2元

师:对,大瓶装,1200mL,售价10元,小瓶装,200mL,售价2元。再让我们看看每家店的优惠吧!

(解读信息)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每一家商店优惠的策略了,那么如果你要买东西,你选择哪个商店?那么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吧?看一看到底到哪个商店买饮料更便宜?(分别出示三种情况带着学生一起来计算)

出示问题:

①买1瓶小瓶饮料(2元),去哪个商店较合算?

②买1瓶大瓶饮料(10元)和小瓶饮料(2元),去哪个商店较合算?

③买3瓶大瓶饮料(10元)和小瓶饮料(2元),去哪个商店较合算?

1、解决问题(1)

小淘气想买1瓶小瓶饮料,你认为去哪个商店最便宜?谁来大胆估计一下?请把你的验证结果写在本子上。

学生口答(思考一下,谁来说)

甲商店:2.00元乙商店:2×0.9=1.8(元)丙商店:2元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结果的?

(引导学生发现通过计算比较三家商店的价格,选择便宜的商店买。)师:你非常细心,分别算出三家的价格进行比较,乙商店最便宜。如果淘气要买1瓶大瓶和1瓶小瓶,你建议他去哪个商店呢?快帮他算一算,比一比,写在本子上。

2、解决问题(2)

甲商店:10元乙商店:(10+2)×0.9=10.8(元)丙商店:10+2=12(元)

师:同学们真能干,很会买东西,这时淘气想干脆趁商场打折,不如多买一点。于是他决定买3大瓶和3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最合算?把你的算法写在练习本上。

3、解决问题(3)甲商店:3×10=30(元)

乙商店:(10+2)×3×0.9=32.4(元)丙商店:(10+2)×3×0.8=28.8(元)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的消费者。帮助淘气解决了问题,买到了最便宜的饮料。通过刚才的购物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

生:30元以下的甲、乙商店30元以上的丙商店在不同的商店买同一种商品时,通过计算比较,还要看购买数量及商家的折扣进行选择。

带着我们的发现,请看问题(4):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饮料,如果淘气班上共有学生35人,你认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

4、解决问题

师:你们认为该到哪个商店去买合算呢?

生:丙商店,因为超过30元的商品到丙商店会便宜些?

通过以上一些具体购买情况的分析,你现在在买饮料的过程中会给淘气怎样的购买建议呢?

不错!不错!真不错!同学们真是精明的购物小能手!

师:在这个例子中,你能总结出怎样的购物策略?(货比三家)

(三)研究其他的购物策略

在买物品时不仅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优惠不知如何选择,有时也会因为物品不同容量的包装而不知如何选择。如: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而同一种牛奶往往会有不同的包装。我们在购牛奶时,选择哪种包装的牛奶合算呢?下面我们就让我们和淘气一起继续买酸奶去!

1、请看屏幕,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认为哪种包装的牛奶便宜呢?了解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要买1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怎样买合算?请思考一下,需要计算的请在练习本上算出得数。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2)要买1.5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怎样买合算?

请思考一下,需要计算的请在练习本上算出得数。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及答案。

出示(3):要买2.4升酸牛奶,有哪些买法?怎么买最合算?同桌合作完成。

请看合作要求:

(1)同桌交流不同的购买方案

(2)比较出最合算的买法。

(3)然后上台展示。学生完成。汇报。

方法一:2(大盒)×9.7元+2(小盒)×2.6元=24.6元

方法二:4(中盒)×5元+2(小盒)×2.6元=25.2元

方法三:12(小盒)×2.6元=31.2元

方法四:2(大盒)×9.7元+1(中盒)×5元=24.4元(不但省钱,还可以多买100ml)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就按你们喜欢的方法来买吧!

师:这是买不同容量的同一商品,你有什么发现?在购买酸奶的过程中你会给出淘气什么购买建议?生:同一商品,大包装比小包装便宜。

师:在购买同一种商品,不同包装时,在满足所需量的前提下,同一种食品,大包装要比小包装便宜。所以我们尽量购买大包装。当然有时也要根据个人的需要来选择。

(四)拓展应用,解决生活中的有关“购物策略”的数学问题。

“十一”期间,各大商场举办让利销售活动,同一品牌的服装一套售价450元。

甲商店:买一套赠送价值50元的衬衫一件。乙商店:九折优惠

丙商店:购物1000元以上八折优惠。

(1)要买3套服装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2)如果要你去买这样的一套服装,你打算怎样买?说明理由。

师:从解决这题的过程中,对你的购物策略又有什么启发呢?(在商优惠措施差不多的情况,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商家)

(五)、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关注了生活中购买物品的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看来要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并不容易,关键要掌握购物策略。其实策略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的非常广泛。比如国家建设中,好的策略可以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军事中,好的策略可以使战争取得胜利;在学习中,好的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后我们做什么事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究竟策略了吗?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一定能掌握!

购物的教案11

教材分析

对教材的理解:课标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创设了笑笑一家人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提供了所购物品的价格表,进而提出“估算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教材中提供了5种不同的估算策略,其目的有二:一是对常见的估算策略进行总结,二是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接着,通过“试一试”的三道生活化习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估算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前几册的学习,对估算的意识,方法和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是“估算费用”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常见估算策略的总结,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估算的一些基础知识并具有了一定的估算能力。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在生活中,学生接触一些购物的实际问题。

3、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从中发现规律,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活动方法。

4、我的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每一位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展开思维、发展能力。因此,本课教学我注重以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观察、讨论、概括和验证数学活动中的规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估算的方法的掌握、估算意识的提高。

教学难点:多种估算方法的理解。

购物的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的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核对“购物小票”,安排这一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问题,所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是很有必要的。二是通过涂一涂的过程,利用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时,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即小数点对齐)。三是直接用竖式计算,掌握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小数计算的必要性。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中“购物小票”的情境,也可以采用当地学生熟悉的题材。其次是利用直观手段(如涂一涂,算一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计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应重点指导学生讨论小数加减法中,“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近四年的课改教材的学习,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与人合作,探究与交流,并能进行大胆的质疑,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去过超市购物吗?

生:去过。

师: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款后,收款员阿姨会给你什么?

生:一张小票。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购物小票上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核对购物小票。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张小票(用书上的购物小票),

你从上面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从小票上知道了酸牛奶1.25元,饼干2.41元。

生2:我还知道了应付金额是3.66元。

生3:我知道了收款的时间和超市的电话号码。

师:同学们对小票上的每一项内容都了解得非常清楚,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购物小票上应收的钱数对不对呢?以小组为单位,核对一下购物小票上找回的钱数对不对,并能用适当的算式表示出来。

全班反馈

生1:我们用买酸牛奶和饼干的钱数加起来,看一看是不是应收的钱数。算式是:1.25+2.41

生2:我们组把应收的钱数减去酸牛奶的钱数,看一看是不是饼干的钱数,算式是:3.66-1.25

师:同学们的办法都很好,这是两道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5页“涂一涂”谁知道这两幅图什么意思吗?

生:第一幅图表示1 .25+2.41=?让我们在横线下面方格图中涂一涂,第二幅图表示3 .66-1.25=?让我们在横线下面方格图中涂一涂。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先涂一涂,再和同伴说一说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

生1:第一幅图5个百分之一加1个百分之一是6个百分之一,在表示百分之几的方格中涂6个格;2个十分之一加4个十分之一是6个十分之一,在表示十分之一的方格中涂6个格;1+2=3,在3个大方格中都要涂色,等于3.66。

生2:第二幅图6个百分之一减去5个百分之一还剩1个百分之一,在表示百分之几的方格中涂1个格;6个十分之一减去2个十分之一还剩4个十分之一,在表示十分之几的方格中涂4个格;3-1=2,在2个大方格中都要涂色,等于2.41。

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对照方格图同学们能不能用竖式进行计算呢?试一试。

(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生1:只要小数点对齐,其它各个相同数位都对齐了。

生2:只要小数点对齐,其它就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一样了。

生3:我们核对结果,购物小票上的应收3.66元对了。

3、试一试。

师:同学们来计算下面的两道题:

7.9+1.7 15.2-12.5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同学汇报,交流。

生1:7.9+1.7=9.6 15.2-12.6=2.6

7.9 15.2

+1.7 -12.6

9.6 2.6

师:计算这两道题时还应注意什么?

生:计算小数加减法除了要小数点对齐外,还要注意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相减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

(三)实践与应用。

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和交流,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来实际应用。!

摘帽子。

老师身高1.64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1米高处的物体吗?

生1:摸不到,因为教师的身高1.64米加凳子的高度0.64米,是2.28米,小于2.41米,所以老师摸不到。

生2:1.64+0.64=2.28 2.41-2.28=0.13

如果结果是0,老师就能摸到,但是结果是0.13,那老师就摸不到2.41米高处的物体了。

生3:老师,我认为摸得到。

生4:摸不到。

(学生分两派激烈的进行争论,多数同学认为摸不到,少数同学认为摸得到。)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

师:咱们听一听‘摸得到’的同学的意见。

生1:因为,老师的身高是1.64米,加上凳子的高度0.64米,是2.28米,如果去摸物体,是要伸手去摸得,再加上胳膊的长度,肯定大于0.12米,所以老师能摸到2.41米高处的物体。(学生哑然)

师:同学们,我的身高正好是1.64米,能否摸到2.41米处的物体,我给你们实际演示一下。

生2:老师,不行,你必须脱掉鞋子。

(教师脱掉鞋子演示,用米尺进行现场测量。)

生3:摸得到。

师:同学们,你们表现太棒了,你们学会了小数的加减法,还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聪明!(伸出大拇指表扬),给自己一些掌声吧!

(四)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

生1:我学习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和整数加减计算一样,我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如刘青,刘青同学的发言很完整,我要向她学习。

生2:我认识了购物小票,知道了购物小票上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后我会注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尝试着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这节课中,我的发言不积极,害怕我的发言不正确。但是今后我会努力的。

购物的教案13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懂得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喜好

需要选购不同的礼物,激发幼儿真挚的情感并用行

动来表达他们对熟悉和喜爱的人的一份心意。

2、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3、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重点:

为不同的人选购礼物。

活动难点:

合作购物。

活动准备:

布置礼品商店的场景。

活动建议:

创设氛围——引导参与——形成内化。

一、创设氛围

1、引导幼儿猜测今天会遇到的熟悉的人。

2、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准备些什么?

二、引导参与

1、我们买些什么礼物送给他们呢?为什么?

2、他们可能会喜欢什么?

3、钱不够,怎么办?

4、幼儿自由购物。

三、形成内化

1、说说你们为谁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挑选它?

2、嘉宾出场,幼儿赠送礼物。

购物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1、练习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

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

(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

(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

(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

(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购物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 . 对利用废旧材料小制作感兴趣,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并加以简单的装饰。

2 . 能在创造过程中感知变废为宝。

3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 . 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对利用废旧材料的小制作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购物袋有初步的了解物质准备:各种购物袋;小超市场景;多种广告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的娃娃家超市开张了,我们进去逛逛,看看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吗? (幼儿逛超市以后入座)"

1.你在超市买了东西装在什么地方带回来?

2.你见过什么形状的购物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你们想设计一个怎么样的购物袋? (幼儿自由讨论)

二、观察环保购物袋,讲解制作方法出示购物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制作购物袋的好方法。

1."我有一个购物袋,你们看看,要装东西袋子应该有一个什么?"

2.其他三面应该怎么样?

3.粘好了要装上什么东西才可以拎?

三、幼儿制作购物袋

1.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指做各种有趣的环保购物袋,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重点部分。

3.启发幼儿制作与别人不同的拎环。

四、观赏展评

1.找找谁的袋子有趣又好看。

2.提着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装在袋子里。

活动延伸:

在美工角中放置活动剩余的材料,让有兴趣的幼儿继续制作。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活动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讨论袋子的做法,独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购物。总之,幼儿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情绪一直非常饱满。

标签:教案 购物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