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观后感

教育读后感(15篇)

观后感3.17W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读后感(15篇)

教育读后感1

近来有幸拜读了特级教师窦老师的专著——《玫瑰与教育》。本书主要记载了窦老师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及为人处事中的探索和思考,也有国外教育(日本)现状的透析,还有一篇篇富有真知灼见的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对窦老师肃然起敬,倒不是因为她如此年轻就评为全国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获得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还担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而是通过《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通过窦老师的成长经历,我感受到了名师光环背后执着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触动最大的是以下两点:

一、广泛读书,积淀学养。

小时侯的窦老师没有读过多少书。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她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玫瑰与教育》第一辑《清谈与忧患》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行》中,我们看到了窦老师从一个读者到作者的经历,看到了窦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代名师的经历。“现在,读书成了我的习惯。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窦语)读书已经真正成了她生活、工作、学习的一部分了。当然,读书也给她的教学,给她的不断成长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二、积极实践,勤于积累。

窦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老师的自觉行为。《为生命奠基》、《教育的对话》、《窦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读完名师之作,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离窦老师有多远?我们离理想中名师有多远?

名师之名在于学识胆略,在于砺志勤恳,在于审视笃行。他们都有一种忘我的独立、奉献之精神!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实践,努力的去奋斗,去获得一种稳定、持久、成熟的情感!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于精神世界的距离和实践的勇气、耐力!人只有有了想法才会有行动,有了行动才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要想改变自己,首要的是要打碎旧的思想意识,让精神站立!很多情况下,名师给了我们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动力。一个要进步的人,对自己应该自找一个压力,这样才能迫使自己去努力。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做名师曾经做过的事情。

最后我想说,窦老师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感谢《玫瑰与教育》!感谢窦老师!

教育读后感2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开一代风气的教育家之一,中外敬仰。近日略览了《蔡元培教育文选》,对这位可敬的先生又深了许多了解,他并不再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他的很多教育言论却很是些实在的东西。 对比我们的小学教育,现在的小学教育在“宏”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现在的许多小孩兴趣很广泛,并不局限于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有的甚至在某一方面有相当的造诣。这就进而先生所说的“约”的地步。“深”是学生后期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时间毕竟有限,在那些方面的研究并不会很深,在中学、大学、甚至在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如何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优势,便是自己能否在这方面有突出成就的'重要因素。而“美”,是总领这一切的灵魂。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纯粹精神上的东西,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他们并不能领会其中的精髓,而我们可以把他们往这方面引导,这也和我们的德育相联系的。

另外蔡元培先生力倡“尚自然、展个性”。

“尚自然、展个性”是蔡元培针对封建教育无视学生的特点,违反自然,压抑、禁梏、束缚个性而提出的教育主张。蔡元培认为教育要顺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指出“守成法”与“尚自然”、“求划一”与“展个性”是新旧教育的分水岭。为此,提倡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要摈弃注人式教学方法,强调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学生自动、自学、自己研究的方法。独特性不单单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形式,还是个性得以确立的表征,是个体内在自然——天赋的凸现、显发的确证。

鉴于主体性与创造性的独特性是个体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也就是说,越是具有以主体性与创造性为底蕴的独特性,个体的发展程度就越高,个体自我实现的程度越高,那么个体内在自然——潜能的实现程度也就越高。

所有个人的独特主体性的正常健康发展或自由发展,会给人类集体的发展与人类整体的发展,提供最丰富生动的动力和源泉,在每个人的这种发展的交互作用中,每个人的人生将会获得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当自由的权力成为每个个体的实际权力(特别是思想的自由),自由才不会是空洞的概念。一个社会只有以个人为本位、为目的,为每个个体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尽可能地提供最佳条件,这个社会才能在整体上大踏步地前进。

先生的素质教育思想也在教育史上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蔡元培认为:人天生具有修养德性、吸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发展至善的可能性。要使可能性变成现实,必须经过教育。

教育读后感3

最近读了一点《教育常识》这本书。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看名字,以为是一篇很理论、很枯燥的书。闲下心来,静静地翻开书本,读一读,发现是一本与读者交心的书。作者在序中这样说:“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阅读中我始终在反思自己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遭遇的怕与爱,品悟作者哲思的同时不断自我省思。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纠正了许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

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七个专题。

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李政涛。作者专门用了一节内容阐释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作者在文前提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在教师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知识和道理,在学生那里却是一片复杂的混沌。

这让我想起苏氏《给教师的建议》里有一篇“要使知识活起来“的文章,其实也是讲的'知识的转化问题。目前我们的认识没有问题,学生出了问题(学过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深入想,大概缘于操作上的浅尝辄止吧。

这与简单、浮光掠影式的备课有直接关系。备课备什么?我们是否在课堂上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了呢?是否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嫁接点和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十分明确的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并且激发其探究的热情?且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这么说似乎很拗口,简而言之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方法问题。“交集点”找得准是把握教材的能力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个“交集点”是方法论问题。

把握好了这一点,自然在讲与不讲之间可以游刃有余,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且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环节也才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根本:教育即转化,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去接近新知。

《教育常识》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指导书,只要有心,总能从作者的视角和思想中捕捉到与自己教育教学现状和观念聚焦部分,从而激起新认识,让我们捡拾起一些过去无意丢失的珍宝,小心擦拭,通过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去进一步印证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于教育理念,于此,不管何种变革,我们自有判断和选择,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部分。

教育读后感4

在党的十七大上,国家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家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共分四个部分二十二个章节。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这一段话,我理解为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力求真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这个实现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的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和考试次数就能做到的。

首先,请翻开孩子们的课本,告诉我你看着有什么兴趣,我们的教材字里行间都写着两个字“应试”——不是么?看那些内容、理论、课后的题目,现在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比我们30年前更新了多少?是不是只是从“来,来上学”改变成了“去,去上学”?也许我们应该考虑重新认真根据新科技的.发展来编排一组更新知识的有趣味的实用教材了。其次,多样的作业形式,联系实际的考察方式,或许可以动摇应试教育的根本,如果还只是要用100分的笔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效果,一切都不会有大的改变。大学里追求的科研创新,我认为主要是让大家都不断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科学的步伐,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我们的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吗? 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身体健康,还可以使学生意志坚强。

意志品质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心理素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加剧,对人的意志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很难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更难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现在的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和社会的呵护下长大,缺乏意志品质锻炼,有些学生畏惧困难,经不起挫折与失败,这对将来成才很不利,而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很好地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着特殊的作用,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教育读后感5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教育读后感6

有人说,名师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就是智慧。有人说智慧是一条通往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心灵之路。教育家的智慧不仅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幸福,更会带来孩子的幸福,教育的春天。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一书汇集了国内优秀教育专家的访谈录。这些访谈围绕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等展开,展现了教育专家的智慧和研究途径。书本保持了访谈的现场感,读来轻松愉快。

在教育家李振西异想天开的教育生涯中,彰显了教育家的魅力;在教育家李吉林身上让我感受到积极工作的无限动力,40岁才是她教育科研开始的年龄;在教育家顾泠沅的教育专著中,我又一次深刻学习了教育科研的组织原则和实施管理的过程;在教育家张思明身上,看到一位教育者勤学、求索的精神;在教育家张化万"将玩进行到底"的教育理念中,明确了小学教育的真谛;在教育家刘彭芝身上,让我感受到管理的'力量和无穷的魅力;在教育家康由岩身上,我们不得不感受到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忘我精神。

在这些教育家中,杨一清校长可能是距离自己比较近的一位。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大学的讲堂上,他专程来学校给我们作一场报告。报告的内容虽已模糊,唯一记得的是他亲和的神情。而后,几位好同学进入学军小学,对他更是称赞有佳。第二次见他,是在两位同学的婚礼上,杨校长每次都热情洋溢地发表贺词。就像是她们的家的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据说他现在退休后,还喜欢到学校修剪花草。

45年风雨历程,45年教书育人。这位将一辈子献给学校的教育家,在学军小学发展的路上贡献了智慧和一生。他的生命和学校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书中"校长是这样炼成的"的标题印证了杨一清校长的一生。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将智慧家的思想和经验传承给教育岗位上的每一位老师,当我们阅读智慧,用智慧武装自己时,我们也在智慧自己的人生。

"教育需要智慧,智慧需要理智、阅读、实践和思考。只有智慧地化解各种教育问题,创造性地投入工作才能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和欢乐。教师职业不应该仅仅是'奉献',或者说,这个'奉献'本身也是收获,收获成长!教师的成功不应该仅仅建立在学生的成功之上,也应该有自己的成功。

教育读后感7

暑假里,我读了李镇西《爱心与教育》一书以后,感触很深。对教师工作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其实,他这本书本身就是用爱心来写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中,李镇西向我们表达了一个基本的信念就是,爱,不等于教育,但是,教育,永远不可能离开爱!是的,你没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但你有一往情深的“爱心”,你就会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坐别人不愿坐的“冷板凳”,苦读苦练,日积月累,终成大器。魏书生只有初中文凭的情况,但他却登上当代中国教育界巅峰,是对教育事业的“爱”使他们实现了人生价值。李镇西用他的爱心创造了他的'教育辉煌,成为中国教师的杰出的代表。

你的学生中也许没有天才,没有一看就聪明过人的孩子,没有英俊少年,有的是表现平平、看不出多大“出息”的一群少年儿童,甚至是一班“调皮大王”、顽劣不化的“主儿”,是一考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差生……但你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执着期待,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律已精神,有“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理性认识,一句话,有非凡的爱心,你同样可以把差生要到自己班级,在转化和促成方面写下了一篇篇瑰丽的教育诗章;孙维刚在名不见经传的北京二十二中为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输送了许多新生,同样是充盈胸间、激情荡怀的“爱”让他体尝与领略到教育的美丽和幸福;你的学校也许没有气势磅礴的教学大楼,没有让莘莘学子足不出户就可以神游天下的互联网,甚至没有像样的课桌课椅,但你有“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有“黄土高坡也能长出参天大树”的充分信心,有“鸡窝里也能飞出金凤凰”的梦想,你就会迎难而上,变不利为有利,造就一个个敢于放眼天下、胸怀全球的际化的现代中国人。

我曾经对本地区的教育进行过考察,结果发现,一方面为他们的经济贫困、文化落后而揪心,另一方面,也为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教育人的可贵精神而骄傲,是的,爱心让他们也拥有了一份独特的风景。

教育的爱心是空气,是阳光,是土壤,是水源,是食粮……你可以把它比喻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切,而且绝不过份。所以,有教育家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教育读后感8

林清玄说:“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此深以为然。有句俗话说得好:“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我们往往说太多,而忽视了安静的力量。古人说“静以修身”,安静的时候才会关照内心,才会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通过小事例来展示原理,浅显易懂,实操性很强,每个心理效应都写得有趣又实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鉴。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两个效应——超限效应、齐氏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款,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小故事令人发笑之余,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批评学生一定把握好一个度,有些错误,点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给学生。话说多了,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授知识同样要注意课堂留白,灌输多了,也伤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动与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发。我们的实践课堂,更要讲得精炼,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学生完不成任务,因为根据齐氏效应:人们对那些没完成的任务,印象反而会更深刻。

在齐氏效应部分讲了这么一件事儿:一个美国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听完之后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该如何评价我们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引领学生思考,并具备随时沉着、灵活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应付生成性问题,除了教学经验,其实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所以,还是老生常谈: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后,用咱们读书记录上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共读、共行、共悟、共成长!”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拿来与大家共勉!

教育读后感9

《爱的教育》自二十年代被夏丐尊先生译介来后,被誉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喜读。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华章,尚不及这部小书对无数人的益处。

我是在高中一年级读到这本书的,安立柯这个小孩子的所行所为、所思所想,让一个初经启蒙的少年胸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那些书中的故事让我把它居为奇书一部,拿书中的章节向多少同学炫耀。

《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这个补充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二者的分别与心理进展的连续性上。《爱的教育》是安立柯做小学生的心理记述,主人公是安立柯及其父母,续集则是他做中学生时的记述,主人公是他的舅父白契。正像译者所说的,可以看到,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感情教育,软教育,而续集所写的却是意志教育,硬教育、《爱的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伤性,而续集中却含有较多的兴奋性。

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然而就是这部能让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儿童读物继续地广泛阅读下去。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从这一点上来说,《爱的教育》也在用成人的标准要求一种教育,我们毕竟不能与儿童一样生活在儿童的世界中,儿童也在成长,他们也不会永远地停留在儿童的标准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安立柯进入中学后没有任何的惊诧,而是觉得顺理成章的缘由。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写这本曾经影响过很多人,但现在已波澜不惊的《爱的教育》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我短暂的教师经历,也因为在采访中我看到的那些贫穷的儿童和深受伤害的幼稚心灵。

教育读后感10

看完了意大利著名作家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的小说《爱的教育》,我不由得长叹一声“唉,这是另一种世外桃源!”

小说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眼睛来看世界,通过他一学年的日记内容,把他所看到的世界展现给了读者。书中叙述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时时刻刻让人感到人世的温暖。可每当掩卷面对现实时,又怀疑作者所写的也只是他自己的一种理想而已。我努力说服自己,这是真的,只是书是1886年出版的,离现在已有127年了。那么,该是真的了。如今的意大利还是这样的吗?我不得而知。但对于我现在所处的中国而言,这不能不说是另一种世外桃源。

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我深感教育的空虚。改革,教学条件越来越好,教学设施越来越先进,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可是我所教的学生,却越来越从活生生的孩童变成了木偶似的学习机器,没了感情,没了思想,没了活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原来的学生从你面前走过,即使不说一句问候的话语,但你从他们的动作,从他们的表情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对老师的`尊敬;可现在的学生呢,10分钟之内跟你打5次照面,会5次从他们嘴里飘来“老师好”的问候语。可这实在仅仅是从嘴里飘过来的,不是从心底发出的声音,这种问候,一瞬间生,一瞬间就灭了。怪他们吗?不能!他们每天像机器一样的忙碌,能如此问候,已实属不易了。孩子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活生生的人啊,可是教育,又有多少情爱在里面呢?“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事实如此。尽管上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能只看重分数,但是有用吗?说归说,做归做。孩子是父母的面子,是老师的价值,是学校的牌子,唯独不是他们自己。有谁真正关心他们的内心生活?有谁真正无私地爱他们,不带任何功利心理?

书中所写的那种人人平等,个个为孩子成长着想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的世外桃源。

我不否认现代化教育先进性所起的巨大作用,只是提醒大家,我们看中的只是非本质的东西,而忽略了作为本质的孩子。

多多关注他们吧,他们的所需,他们的所要,他们的所思,他们的所想,他们的情,他们的爱······这才是关键之所在。

愿教育的世外桃源能成为现实!

教育读后感11

开学里,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读了教育家郭思乐的《谛听教育的春天》一书。读完这本书,我收获颇多。封皮的“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他们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一番话读来觉得沉甸甸的,让我自觉作为一个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文章倡导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问学生答,所谓的双边活动多以师生交流为主,有的甚至就是把“满堂灌”改为“满堂问”,结果导致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索为特征,以培养学生自主为切入口,使学生产生内在的求知欲,提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则能把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掩卷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呢?联系我平日里上英语课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激发主体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的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其次要优化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5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我想,要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能认真落实我们所学到的先进理论,都能这样给学生以这样的自主空间的学习,那么我们的英语课堂该是很生动的。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我想做到的,争取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教育读后感12

在假期里,因为朋友的极力推荐,阅读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部书。感触最深的是在这部文章里作者用谦和态度、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启发教师拓宽视野,几乎每一篇文章部是一个诱惑,引领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风景线,促使我们成为怎样的一位教师,去怎样把学生培养为一个有理性精神、有教养且有独立人格的人。他的笔下才会从心里流淌出感人肺腑的文字,让我们耳目一新。

作为一个勤奋而求实的人,肖川说要“与经典为友”,“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歌咏 “大学真好”,为闲暇、自由思想、生活的明丽与清闲致敬。他希望每一个人都通过教育获得渊深的学识、敏捷的才智、通达的情性、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肖川又是一个浪漫而深刻的人,在娓娓道来的文字中,他崇尚闲适的生活态度,表达肖川深刻哲理思想的教育随笔:因随和、随意、随缘而“非常的温情,非常的纤细,非常的文质彬彬”,“异常的隽永,异常的精致,异常的耐人寻味”。

肖川推崇“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成为你自己,要长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他批评急于希冀学习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惠,这就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具有益人心智、沁人情性、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古人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捧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没有”误尽苍生“的负罪感,没有”走进死胡同“的沉重感,也没有被驳得一无是处无所适从的惶惑。肖川博士是一个可敬的建设者,而不只是一个睿智的批评家。游历他教育思想的家园,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常能得到”原来可以这样做“的启迪。凭着对国内外教育的广泛研究,凭着对教育使命的深刻认识,凭着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肖川博士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教育的美好蓝图: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到对教育传统的尊重和扬弃,可以读到对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反思,可以读到对域外教育的研究和借鉴。因为这是从教育现实的土壤上开出的理想之花,读她的感觉才能这样的亲切。

在肖川博士的教育辞典里,没有强制只有引导,没有说教只有熏陶,没有抱怨只有欣赏,没有失败只有成功。”人性化教育“、诗性教育是肖川博士教育理念的首要特征。以往怀着对教育理论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以为高处不胜寒以至于避而远之,从接触了肖川的优美作品,其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改变了我的幼稚认识。畅游肖川博士教育理想的世界,感悟到的实在很多。我愿成为一个执着的追梦人,一个快乐的追梦人,做一个”人性化“的,能够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读后感13

畅读全书,《爱的教育》中最吸引我的并非是它的文学价值,而是作者以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个关于爱的小故事。在本书当中可以很好的体会出亲子直接的爱,师生之间的情谊,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人们对弱者的同情……一行行的文字却使我融入爱的海洋。

文章采用日记体书写,记载了意大利小学生安利柯的四年级生活,故事共100多篇,展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天真无邪,朴实无华,更多的引入主题思想:热爱祖国,热爱老师,热爱父母,热爱朋友。每一种爱虽是平实,但感人肺腑,引人深省。

在小说中人物个性鲜明,便是一大特点了,有侠义之举的卡隆,成绩优异的代洛西,有精打细算的“小商人”卡洛斐,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孝心的.可莱谛,并且也有善于教育的安利柯的父母等。他们都是用爱去感受生活。

其实书中一个个的人物,亦大亦小,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如何去感受到爱是生命长河中最重要的,并且是教育的最佳方案之一。例如,在小学的课本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大家并不陌生,这不就是最富有亲情之爱的诗句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便是对老师的赞叹了,还有对朋友的挂念,比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

父母之爱,在日常生活中无声无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流露出朴素、自然、亲切之情,这爱没有任何提示,却在最需要及时出现。师生之爱,并非教育思想上,更多却是在学校生活上,一句关心问候,则会给我们带来温暖。现在“师生之爱”已经挤入“父母之爱”的分量。这怎能不是“爱”的所做所为?同时,这也是最好的证明。

在书中日记体的小说透露着安利柯一家子共写一本日记,毫不介意。但现在大部分的同学们不是密码本就是锁抽屉,让几样物品成为了亲情的警戒线,仔细一想,为什么?在《爱的教育》中描写了几个阳光男孩,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像他们靠齐呢?

我们会时常忽略一样东西,那件东西不出意料便是爱了,它伴随我们成长,在每一个互交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它带来的是温馨、快乐与感动,只需要我们去用心感受,就会发觉。所以让我们把这些爱转化为动力,去温暖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贡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爱心,使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这便是爱的教育真正的含义吧!

教育读后感14

走进肖川教授《教育的情趣与艺术》,我感受到的是一股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赤子之情。徜徉其中,仿佛跟随一位智者穿越人生的时空,又好似同一位亲密的朋友并肩前行。肖川教授在书的扉页上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眷注内心、崇尚真理、追求生命境界的人们。”换一句话说,这正是肖川教授对自己的评价或者是对自己的期许,肖川教授正是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眷注内心、崇尚真理、追求生命境界的教育者。

良好的教育不仅是充满智慧魅力的,也是充满情趣和艺术的。惟有健康的趣味能够养育我们的灵性和激发我们内在的兴趣。艺术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和存在形式,艺术不是教育之花,而是教育之本。我们只有将自己融合于教育文化和教育情境之中才能欣赏这种艺术。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的心灵氤氲在一种有品位的精神氛围之中。肖川教授在谈到教育的目的时写道: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它也是造就公民社会的最基本的手段。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性地使他成为一个更好的自我,而不是终结性的、定性的评价: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正是从这段话中,我观察到肖川教授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放在了首位,良好的教育不是高分数、好排名,不是让孩子互相竞争、互相比较嫉妒,而是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是对自我本身的挑战和超越,这样的教育才能让每个孩子充分发展,欣赏自己,悦纳他人。

肖川教授爱这个世界,爱万物生灵,更爱朝气蓬勃的孩子。因为爱,他也把犀利的笔触也伸向晦暗的一面。他直言不讳:“我们的教育中太缺少爱、宽容和自由了。”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何曾想过孩子的感受?当我们痛斥孩子罪不可赦的'时候,我们何曾忆起童年的自己?当我们说出虚伪的话,做出违心的事时,我们何曾考虑它给幼小心灵带来的扭曲?开展生命教育才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人师表,首先应该是热情和温暖的,一个真正热爱教育喜欢学生的老师,才能把爱和温暖像孩子传递。而一个爱上读书和写作的老师,他会比其他教师吸收更丰富的精神营养,获得更深刻的人生启迪,从而更热爱生活,热爱教育,慈悲的情怀就会真情实感中培育。“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作为有亲和力的老师,应该真诚地认可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对学生的失误和不佳表现能够宽容和同情,并给予明确的指导。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让我们一起走在阳光的大道上,为孩子的人生铺就洒满鲜花的五彩路,引领他们走向幸福的人生,也成就我们阳光的生命!

教育读后感15

《教育的姿态》是于漪老师60年的教育心得,为人为学圣经,教师教育经典。

一直对于漪老师充满了仰慕:于漪,上海市杨浦区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情操陶冶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被评为首批特级教师,首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劳动模范,每当看到于漪这个名字,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刚刚读过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就被她书中的思想所折服。其中,她的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和“以己之短比人之长”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漪老师在书里提到,“教育就是’仁而爱人’”,在这本书的第37页有这样的叙述:

什么是做人?“仁而爱人”,心中是要有别人的。为什么“仁”是人字旁有个二,心中没有别人还怎么爱人?

教育是一门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一直讲,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日的国民素质。这种客观规律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一谈到教育,心里就着急,着急的是孩子。每个学生都是宝贵的,教是可塑之才。

在书中的第60页,于漪老师还讲到:“陶先生讲爱满天下,这不是亲子之爱,这是大爱,大爱就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仁者爱人’,要做一个名师就要做到心中有别人。”

于漪老师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她这样写到:我教了一辈子的'课,我深知教师每一节课的质量,会影响孩子生命的质量,你只是操练还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三个维度,既教知识能力,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他们以熏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不能耽误他们的青春,这是为师者的一种责任,为师者的一种良心。

读了《教育的姿态》这本书,我为于漪老师的这种“仁爱之心”而感动,我感觉做人就要有大爱之心,学会爱别人,作为教师,就要学会爱学生,我们要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千辛万苦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我的收获之二就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书中讲到:校长和书记是这个文化的设计师和引领者,在这里要有拒绝社会上不良风气对我们的影响,怎样才能做到?我没有别的法宝,只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读到这儿,我不禁为于漪老师的谦虚而感动,那么一位令人尊重的特级教师,还这么严格要求自己,的确堪称大家学习的楷模。因为,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我们往往是拿自己的长处比人的短处,结果是越比越觉得自己了不起,高傲自大了还不以为然。

总之,读了《教育的姿态》,感觉自己对从事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今后,我要以于漪老师为榜样,辛勤耕耘,做一名谦逊的充满仁爱之心的教师。

标签:读后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