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历史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2.57W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卷,试卷是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什么样的试卷才是好试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试卷分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1

一、命题指导思想和特点

(一)、指导思想

纵观整个试题,总体体现了以能力和素质立意的理念和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以发挥历史教育测量的诊断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试题特点

1、总体平和,难度适中

试题的结构、题型与容量适度,有一定的效度、区分度。难度适中,全卷没有让所有学生都动不起笔的题目,也没有一个大题让相当一部分考生得满分的题目。全卷基本按照高考要求命制,让分科以后的文科学生见识一下高考模式的题目是很有必要的。

2、立足基础,贴近教学

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从阅卷及抽样的结果看,主要有五大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学科能力没形成、审题偏差大、书写不规范、新课程意识缺失。

1、基础知识不牢固

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没有真正把握。

2、审题偏差大

本次考试因审题失误而失分显得特别严重。审题中抓不住关键性字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偏差,不按照要求回答,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

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学生语文知识匮乏,不能有效组织答案,主要表现为知识要点不明确,没有层次性,出现口语化,文字表达不够严谨;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或术语答题,出现许多无效文字;关键字词写成错别字。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教学

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在历史概念上存在很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基本历史概念阐释清楚,让学生对一些历史概念烂熟于心。并适时进行跟踪

检查,通过课前默写、课后作业、抽查等方式,增强对历史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2、教学重、难点分析应加重学生参与的.力度

包括新课教学和试题练习和讲评,在培养对问题分析能力的同时,多给学生参与的平台和机会,因为学生参与,能有效及时地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偏向及思考方式的偏差。

3、适度进行基本的史学方法和史学理论的教学

4、对试题的解答,除加强对答题格式的规范外,更应该加强对解题方式的引导。

首先要学会读题审题,注意问题的细节,把握问题的时空界限、方向和侧重点;其次,学会读懂材料,有效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其主题意旨,能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有全面和清晰的认识;第三,在具体解答上,应注重尽量用教材中的内容或观点来表达,对于需要概括提炼的,力争做到简洁、精确、逻辑合理等。对于审题不周全,理解模糊的问题应重新加以审视,尽力做到不遗漏每一个问题,不留下任何一个空白,将能做到的力争做到最好

5、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士气,增进信心。我们还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历史的信心,因此应经常鼓励,在严格要求过程中应看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以利于提高整体水平和效果。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2

本次考试试卷结构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选择题(客观题)全年级均分为33.82分,非选择题(主观题),全年级均分28.79分。

选择题:闪光点:单选题,薄弱点为单选:题。

单选第二题:难度0.10,均分0.21,选对人数的只有100人,错误的有871人。存在问题:主要是题干文字障碍大,学生阅读古文能力差,不理解题意,读不懂题干表达的意思,以致错误。单选11题同样还是材料式选择题,学生读不懂材料,以致造成失分。单选13题仍是古文阅读,难度0.46,均分0.91,。选正确的443人,错误的有528人。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理解题意,学的过死。单选19题难度0.47,均分0.94,选对的人数454,选错517人,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理解题意,不能把握材料的核心意思,不能结合材料答题。单选21题的难度0.46,均分0.92。选对者443人,错误525人,存在问题是:学生不会审题,不明白题干的核心意思。同时,不注重看书,看导学方案,自学的主动性差。

主观题:26题(1-2)问满分10分,均分2.89,难度0.29,。第1小问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1:概念中出现的错别字。如“郡县制”多错写成“群县制”;

第2:历史名词错用。将“监御史”称为“御史大夫”;

第3:不按题的要求作答,只罗列知识点而没有概括整理知识点;

第4:缺乏对材料的深层理解,大部分的学生多答不出“地方分权”的意思;

第5:出现审题错误,张冠李戴。改进建议:

第1:强调学生对概念名词的识记;

第2:加强材料题做题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审题方法的指导。

26题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知识的能力,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第1:看不懂古文材料,也就带来答题困难;

第2:归纳能力太差,仅限于翻译古文材料的层次,达不到考题要求。改进建议:

第1:平时学习中,帮助学生提高古文识读能力。第2:平时多加强归纳,概括能力训练。

27题(2-3)—28题(1)满分13分均分5.95分,难度0.46。存在问题,也是学生不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归纳要点。

本次历史考试年级最高分89分,均分63.16分。及格数619人,难度0.63。本次考试角度新颖,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考试结果暴露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概念的内涵,外延理解不到位,比如单选第13题。

2.学生审题能力差,缺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遇到古文,就无从下手,不明其意,不努力阅读。

3.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较差。

针对学生出现的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1:狠抓“双基“,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一步到位。

第2: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落实好每一个环节:

A:让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发现问题,认真上课,有目的的地听课;

B:强调学生对概念名词的识记,理解,运用;

C:强调学生多动手,该写的一定要写,作业按要求规范地完成,注意书写和卷面。第3: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第4:平时学习中,帮助学生提高古文识读能力,认真扫清审题障碍。第5:多加强对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第6:结合具体试题,典型试题,讲授方法,教给思路。解题技巧,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认真地做好每一道题。

只要我们师生一起努力,抓好学生的落实工作,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3

HB20xx-2013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分析

本卷命题范围是必修Ⅰ全册,以现行教材及省学科指导意见命题,很少涉及删减或阅读内容。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满分为100分,分值设置选择题50分与非选择题50分。试题以“20xx年省高考卷及各省新课程卷所呈现精神为命题方向”要求,虽然难度大的题型较多,题量较大,但基本做到“起点适当,坡

度适宜,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命制,下面从几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一、概述

1、试题精心构思设计,既考察了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又反映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2、试题设置符合教学大纲,考查范围基本涉及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观题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二、试卷特点:

通过抽样调查分析,及学生做题情况来看,试卷从总体上说结构合理,有难度,有梯度,试题角度新颖灵活,信息量多,知识覆盖面较广,不回避重难点,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如既考查了图片信息题(如选择题22,24题),又考察了材料情景题;既考查了再认再现的识记能力,又考查了历史的比较思维能力。但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一学生来说试题偏难,特别是本校学生相对本市名校基础更是薄弱,所以本试卷并不太适合本校学生。

三、典型错误

1、选择题第2题:本题考查的是“封建”一词的意思,但学生被“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的最盛最美的时代”,理解偏差,以为问的是哪个朝代是封建时代里人性开的最盛最美的时代,因此就判断失误,错选B,正答率仅占13.7%。

2、选择题第4题:本题考查的是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经济的差异造成上层政治思想的不同,出题较新颖,但是难就难在学生不理解,加上A、C说的是制度和思想方面的原因,很贴近答案,因此错选A、C项的非常多,正答率仅占2.2%。

3、选择题第9题:本题考查了孙中山对国家的贡献,受到海峡两岸的爱戴,但学生材料分析能力较差,再加上基础知识薄弱,所以没理解题目意思,就按选项内容错选C、D项,正答率仅占16.2%。

4.选择题第11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共产党军队相关历史的掌握,但是因为知识范围较小,基础知识薄弱,再加上材料中分析不透彻时间没有把握,所以错选C项的较多,正答率仅占25.6%。

5、主观题第26题第(2)、(3)问:考查的是材料的分析能力和西方议会制的掌握。课本中第六单元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发展,通过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注意将几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没有对重点知识加以梳理,再加上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较低,因此考试中反映的知识层次就比较低。再加上学生平时基础不牢固,甚至不理解,碰见稍有理解分析能力的题目就不会了。

6、主观题第28题(3)问:本题考查美国外交目的和野心,但很多同学为材料表面文字迷惑,再加上普林斯顿计划同学们不熟悉,很容易失分。

四、靓题亮点

创设新的历史材料情境,图文并茂,这是历史试题的一大亮点。创设新的情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所给材料,在科学思维的指导下,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这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是较高的,也是挑战。

1、选择题第2题、22等题:要求考生通过在全新的历史材料情境下,运用多种思维能力和必要的答题技巧,寻找正确选项,那种只会死背书,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显然是不能适应要求的。

2、选择题第13题:用电影《金陵十三钗》考查抗战史实,该题在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发展,关注民族的未来,热爱祖国,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思想教育的重大作用。

3、选择题第1、11、12主观题:加强对历史基本知识的考查,提升历史基本能力的要求。

五、反思

1、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上加强综合能力的考查。历史的综合性试题不是从某个孤立的点上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而是从知识的联结点上考查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一定量的知识关联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问题是历史“综合性试题”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因为知识的交汇点是连接相关历史内容的纽带,知识的迁移只有依靠这根纽带才能实现,能否利用这根纽带调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反映了考生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强弱。

2、试题设计的情景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和现实。找准历史和现实的“内在联结点”,做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会点”上提出问题。注意考查事关“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3、以能力立意。抓住“理解”的环节,切断命题作答和背诵教科书结论之间的“直通道”,“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重新整合”、“设计新的情景或场景”或“提出不同于教科书的设问视角和方向”三个主要的环节。

标签:试卷 高一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