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其他

动物儿歌评课稿范文

其他7.02K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评课稿,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物儿歌评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动物儿歌评课稿范文

动物儿歌评课稿范文1

《动物儿歌》是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类的第五篇课文,对于一年级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重点就是识字和朗读。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借助朗读儿歌,以及儿歌的意境来进行识字和写字,通过理解儿歌的内容让孩子们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神奇和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产生对大自然观察的欲望。下面我将从以下3点来谈一谈听课所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乐趣,培养学习能力

在上课伊始,沈老师让学生采用图片的形式导入的新课,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先让同学们看文中插图,然后以“我看到了xx来凑热闹了!”这样的句式说话导入,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看到图片的时候也比较有学习的欲望,举手的孩子明显多了,积极性明显高了。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沈老师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习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重视指导学生朗读,实现生本课堂对话

沈老师的课堂上真正的实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促讲”。传统的教学课堂,老师一味的去分析讲解,学生只是为了回答问题而回答,甚至不去思考问题的本身,但在这节课上,1.10班的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并且融入文本。例如找一找文中一共介绍了哪些小动物,用横线画出来,然后讨论交流并随文学习生字词。通过分类识记的方法,老师把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宝宝全都归类在了一起,一些细心的孩子发现这些这些生字宝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蝌蚪、蚂蚁”这些小昆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虫”字旁,而且它们的读音都与右半部分有关,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虫子旁的汉字大多与昆虫有关。就这样,读着读着课文顺了,生字会了,字义理解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不仅重视读,更加重视读、写的层次指导

孩子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积极性较高,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本节课整堂课的重点就是在不断地鼓励学生大声朗读,通过反复朗读,来深入了解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在朗读的时候,沈老师采用了我问你答的形式,这样的朗读方法非常吸引孩子们,因此孩子们的注意力也非常地集中。除此之外,沈老师也注重了说话练习,让孩子们进行了课堂小练笔,模仿课文说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众说纷纭,学习效果显著。听了这堂识字公开课让我明显感觉自己的课堂有待提升,对于我们平常还应多听课,多学习,把别人优秀的地方借鉴过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自己。

不足之处:

1.时间掌握不充分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利,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动物儿歌评课稿范文2

小学低年段的课文,具有多方面的教学功能,如随文识字学词、朗读默读,以及理解词句、说话写话等。我们常常采取随文教学的思路,也就是“跟着课文学语文”,既要教识字、写字,又要教朗读、理解,甚至还要想象说话、情境写话;学生只能不停地切换学习内容、转换思维方式,以至于“学过了”而不是“学会了”。

教学不是将课文从头到尾撸一遍,不是将各种教学内容杂糅在一起,而是要将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组合,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呈现,让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学习,获得拾级而上的进步感。

史春妍老师设计的《动物儿歌》教学预案,将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与重组,形成了“识字”“朗读”“写字”三个相互关联的教学板块,每个板块聚焦一个核心目标,教得准,学得透。

一、词串识记与随文识字相结合

课文中要教的生字很多,史老师采用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办法,分类教学,逐个突破。先将虫字旁的生字进行归类识记,形象地展示“虫”字的字源,而后从情境图中找到各种“虫”,串成一组带“虫”字的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这样的词串学习,由字理贯穿识记过程,好学易记。再随文教学“藏”“网”等生字,边朗读边识字,随着形象化的字义理解,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句意,可谓一举两得。最值得学习的是“运”字的教学,通过表演蚂蚁不同的“运粮”方式,揭示“都在道路上”这个要点,点明了“辶”的含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网”字的教学,则通过边写边念“口诀”,帮助学生掌握笔顺、记住字形,把汉字的识记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有人说,在学生学会拼音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教师不必一个一个地教。的确,识字教学要着力于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习惯,学生能自己认读识记的就不要教。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需要专门的指导才能学得会。起始阶段的语文教学,最需要警惕的是部分优秀学生的表现遮蔽了全体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

二、节奏朗读与续编儿歌相结合

在正确认读字词的基础上,史老师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正确朗读”上,提出了“读出儿歌的节奏”这个教学任务,可谓是切中要领。因为这是一首儿歌,句子结构相似,准确把握“停顿与重音的落点”,便能读得很有节奏感,打着节拍更能读得朗朗上口,最终熟读成诵。这样的教学设计,顺应了儿歌的形式特点和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教得简单,学得有效。如果设计角色表演朗读之类的活动,反而削弱了儿歌语言的魅力,得不偿失。熟读成诵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积累,更是为了运用句子的结构,进行创造性的续编儿歌。这个活动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考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对动物活动的了解,又考验学生的语文经验,比如动词的选用、句末的押韵等。这样的创造性语文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言语心智,即使多花点时间,也是值得的。诚然,对于那些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比较缺乏的学生而言,可能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以便能有所凭借。事实上,学生续编儿歌的过程,是自主建构语言与生活常识的过程,其认识能力和言语能力得到了同步发展。

三、手腕功夫与书写要领相结合

写字教学的`设计,一般都停留在流程上,而很少有实质性的教学指导或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即使是书写指导,也是教师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笔画的位置摆布。史老师深谙写字教学之道,没有设计过多的讲解,而是设置了两个活动。一是手腕操,提示写好字要掌虚腕活。书写的秘诀在于“眼要看得准,手要写到位”,没有手腕的熟练与自如功夫,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书写要领的提示。针对最难写好的走之底,先出示“辶”和人走路的图片,然后指导书写要点:点对着折处,横折折撇向前倾,平捺舒展托小球。最后那个“托小球”的提示,形象极了。可见,唯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设计出贴近学生需要的教学导语来。

低年段的阅读教学,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像史老师这样的教学设计,源自她对教材和学情的双重了解与准确把握,源自她的教学创造。

动物儿歌评课稿范文3

上周在我校组织的“共享一节课”活动中,我有幸听了一年级语文高xx老师执教的《动物儿歌》一课,令人耳目一新,使我对不太熟悉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本节课设计气氛轻松、活跃,“趣”和“乐”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现识字规律,用生动、活泼的识字游戏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通过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以不同形式读儿歌、编儿歌,让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节课教学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

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同时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教学中,高老师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