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其他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评课稿3篇

其他3.25W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评课稿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课时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它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评课稿3篇

陶老师组织学生通过闯关答题、故事导出0.009米金箍棒的长短变化过程、启发学生积极观察思考,采用分类呈现与讲练结合方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1.《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离不开具体生动地问题情境。陶老师的这节课充分借助多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一个个挑战性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中逐渐学会探索、学会表达、学会质疑。

2.善于化抽象为形象。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变金箍棒打小妖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孕伏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效的利用了镜中素材组织学生探究活动,逐渐丰富学生认知,使学生队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规律越来越明晰。将小数点的移动这个抽象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掌握较好,这一点在课堂练习中就已得到证实,学生都能很快报出答案。

3.讲练结合、步步为营。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对比、概括与讲练结合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并在积极的状态下去建构知识。

4.呈现了小数点的悲剧材料和小数点的顺口溜,生动、有趣,深深地刺激着学生们的感官,引人入胜,使学生认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和学好本课知识的必要性。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评课稿2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讲的这节同课异构课,他们都注重让学生经历现实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体现了新课标的相关理念。纵观这两节课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一节武老师是从复习旧知开始,从而观察几个数字的不同,由宇航员的事例引入新课,自然真实。李老师在课一开始,就利用卡通人物—“山羊”开餐馆的情境,呈现了“山羊快餐店”通过价格变化吸引顾客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将知识很好地融入到生活中;接着让学生讨论前后三次价格中小数点在什么位置,以及小数表示的实际价格,使学生体验到小数点位置不同会引起小数点大小的变化。

这样把学生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中,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任务去解决,把教材的数学问题变成一个具有挑战性、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做到了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便“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

二、对重难点的解决到位。

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学习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数,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由于向右移动是扩大,让学生思考向左移动会什么样呢?举一反三,让学生来说明向左移动是缩小,向左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向左移动两位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他们说明为什么会缩小,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这些知识是本节课讲的重点、难点,通过一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够准确的举例说明。可见两位老师的课堂效率很高。

三、两位老师在设计时也有一些不同的侧重点。

武老师从这节课的时间分配来看,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小数点搬家时,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先学会如何移动小数点,然后引入书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不会觉得很突兀,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课堂很扎实,而且板书简洁有效。

李老师从观察小数入手,导入很简洁,为后面的教学节省了时间。她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件演示,理解小数点的变化,而且练习量也很大,对训练学生的'掌握程度上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下面对这节课提几点个人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1、我自己思考:有这么便宜的矿泉水吗?从4元——0.40元——0.04元,现在去买一瓶矿泉水花4分钱,是没有的事啊,应该把数字变的大些,贴合现实生活,不能与现实生活不符合。

2、在语言上,扩大了和扩大到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是不是该强调一下,而且也该强调一下原数这个词,有时是与原数比,有时是与前一个数比较,需要学生注意区别。

3、李老师在板书的设计上可以再补充一些,课件演示很好,要是在写一写就更好了。武老师在引入时花了很长时间,我觉得可以把宇航员事件省略掉或者放到后面,由第二个练习题直接引入会更好。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评课稿3

《小数点的移动》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的移动“这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对小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课的一开始兰淑珍老师先创设看《西游记》的教学大纲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看例5中的四幅图说一说图中的内容,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小数点移动的过程,从0.009米——0.09米——0.9米——9米,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老师让学生观察板书,按从上往下再从下往上的不同顺序发现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学生能够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的规律。

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还是不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果教师的板书再设计得简洁明了一点让学生从板书中真正法体会到小数变化的规律就更好了。

《小数点搬家》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读法、写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现实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体现了新课标的相关理念。纵观全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卡通人物—“山羊”开餐馆的情境,呈现了“山羊快餐店”通过价格变化吸引顾客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将知识很好地融入到生活中;接着让学生讨论前后三次价格中小数点在什么位置,以及小数表示的实际价格,使学生体验到小数点位置不同会引起小数点大小的变化。

这样把学生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中,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任务去解决,把教材的数学问题变成一个具有挑战性、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做到了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便“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

二、以活动的视角处理教材,建构生命课堂。

课堂是流动的生命,而教材是静态的,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处理教材。这节课教师把静态的情境变成了可操作的场景,把抽象的结论演变成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教师把磁铁当作小数点进行移动和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通过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学习气氛,体现了“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新理念。

三、以问题的形成和培养为抓手。

这节课在教学中提出了如:“你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没有顾客?”“你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小数?”“你发现了从4·00元到0·04元的变化规律了吗?”等具有方向性、探究性的问题,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以情感激励为导向,关注个性发展。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看不到对学生的否定,更没有批评,教师总是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和平共处。激励性的语言随处可见。如:“真厉害!真聪明!不着急!掌声送给他!”等。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下面对这节课提几点个人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1、对新知识的处理缺乏探究性。

2、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3、板书不够简洁、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