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绘画书法

书法课的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法课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书法课的教案汇编15篇

书法课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四点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四点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例字“兼”底下的文字,思考:四点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兼”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兼、烈”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四点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四点底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书法家,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然、热”等字补上四点底,进一步巩固四点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书法课的教案2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这一笔象什么,老师出示课题,第七课 捺的写法

请同学观察“捺”的特点:1、它象一把笤帚; 2、上细,下粗,出尖 3、在斜线上

捺的写法:先左上,转锋斜下行,边行边按,把笔毛铺开,到捺角处,慢提平出锋,(由于此笔划较难,老师讲述要准确,演示要稍慢,让同学看清楚)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七课作业,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园行;

2、笔顺;

3、在田格中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硬

笔字要求捺画出锋自然。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是的

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练习,老师要了解课下练习的实例,以多种办法表扬,促进同学们的进步。

书法课的教案3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 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 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 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 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 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书法课的教案4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四):从内到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四):从内到外。竖折和走之的写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上书写认真、进步较大的同学,尤其是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的,号召同学们学习。

三、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说出“凶、运“的笔顺,引导学生总结出”从内到外“。(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请老师不要着急,老师可预备好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同学们,“凶”字先写哪几笔,后写哪几笔,那么谁能说出从哪儿写到哪儿呀?)老师板书:第十四课:笔顺规则(四):从内到外。 老师和同学具体分析“凶“和”“运”的写法。范字“凶”:先写第一笔短撇和第二笔长点,两笔交叉在米字格中心偏上,看准位置,不宜过大,第三笔竖折和第四笔竖把“ ”包起来,形成三面包围(第三笔竖折的写法应给同学提示一下),这个字呈“ ”形(见课本)。 范字“运”虽然较难,但在分析“凶”字的基础上,可多让同学们说一说。这个字共七笔,第一笔到第四笔组成“云”,其占据米字格的中心,要小,收紧,这样走之才能把“云”包围起来(走之这几笔,老师可演示,提醒学生)。这个字呈圆形。老师可让同学们说说从内到外的笔顺还有哪些字(山、远、达、廷、延等),可让学生多动脑子。 硬笔部分也都是笔顺从内到外的字,老师稍强调一下并提出看谁临得像。

四、 巩固练习:

五、 完成第十四课作业,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书写中的错误,发现写得好的同学。

六、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如有全班性的错误,要纠正。

书法课的教案5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横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

三、 出示复合电化胶片(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出示课题:第五课横折的写法。

四、 讲授新课。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横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 横折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

五、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第五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范字“日”“里”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

六、 总结:展示作业,进步大的同学仍可展示,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书法课的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习卧钩写法,掌握“心”字结构,福海书法公开课教案--卧 钩 与“心”字。

2、认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字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情感目标:

(1)审美目标:通过学习卧钩和“心”字的写法,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古代碑帖,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

(2)德育目标:通过学用“心”字,听讲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二、教学实施:

(1)、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师:请大家注意坐的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平”,稳定学生情绪。

2、讲述王羲之的学书故事,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书法艺术真是博大精深啊!这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就要写好中国字。

3、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笔画,今天我们来学习卧钩。

(2)、形象比喻,掌握要领

1、师:板书“卧钩”叫什么名字?看它的外形像什么?(弯月、小船、镰刀、香蕉等)

2、画出月亮的图形,提问:卧钩的弯度与月亮的弯度是怎样的呢?(卧钩是月亮的一部分,卧钩的弧度与月亮的弧度是相叠的。)

3、师:用儿歌小结卧钩的用笔方法,同时在田字格中板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轻轻的起笔重重的弯,挑钩之前要顿笔,对准左上再出尖。)

(3)、各种评价,激励进步

1、先练习10遍,自评:挑出写得最漂亮的3个卧钩,说说好在哪儿?(展示)同时强调握笔姿势:(大哥二哥脸对脸,兄弟五个握空拳,伸出笔尖有一寸,姿势正确记心间)

2、再练习10遍,同桌互评:给你的同桌找出最好的五个卧钩,教案《福海书法公开课教案--卧 钩 与“心”字》。

3、教师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

三、学写“心”字,寓教于乐心想事成

1、看到卧钩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字?---“心”

2、心字比卧钩多了三个点,左点,挑点,右点,教师板书

3、明确三点的位置:“心”字的卧钩像月亮,那么三个点就像三颗小星星,围绕着月亮。三个点怎么摆,心字最漂亮呢,你们试着自己写写?写完之后和小伙伴们互相评一评,谁的心字最漂亮。

4、生:互评、讨论三个点怎么摆。师生共同讲评,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心字的写法,点出三个点的摆放形状呈弧线。

5、学生尝试练习,师生共评,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学用“心”字,体验成功

1、心字的用处很大,参观“心”字花园,读一读心字词。小心、专心、信心、细心、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说一说,还有哪些心字词。

3、四人小组学生互评,每组选出一幅佳作。

4、表扬优秀作业,送给学生一句知心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希望学生做事要有爱心,专心和信心,祝愿每一个学生心想事成。

五、回家作业,

巩固教学背诵儿歌,书写带有心字的词语或句子。

书法课的教案7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 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 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 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 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 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 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四、 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1.临得像;2.要有起笔和收笔;3.捺要写得自然。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

书法课的教案8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学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笔画竖钩、捺仍应提示。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范字“田“的笔顺,并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其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老师板书课题:第十五课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和同学小结范字”田“的具体写法:

(1)先写第一二笔,再写第三四笔,最后第五笔封口,人们常把这种笔顺称为“先进人后关门”。

(2)“田”字里的白空比较均匀(即布白均匀,这一术语可不说)。

(3)这个字呈梯形(学生没学过梯形,可说出方形,下边稍小一点即可)。

(4)让学生说出几个先里头后封口这种笔顺的字(日、目、国等)。 老师出示挂图“水”字,请学生看后,说出笔顺,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先中间后两边”,然后老师板书(在课题的“先里头后封口”的后边)先中间后两边。

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水”字:

(1)先写中间的第一笔竖钩,再写左边的第二笔横撇,最后写第三笔短撇,第四笔捺。老师提示一下竖钩、捺的写法。竖钩在竖中线上,撇短,捺长,第三笔短撇要直。

(2)这个字从整体看呈“圆”形。硬笔部分强调:书写的字和字头像。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五课作业,学生书写时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学生书写时的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假期多练字。 本学期课程结束,老师可抽时间,搞一个作业展,这样能激发学生学写字的兴趣。

书法课的教案9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提高捺画的书写质量。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里刻苦学习写字的同学。

三、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一课:笔顺规则(一)。出示挂图“十、干”,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此时板书:先横后竖。 分组观察“十、干”的特点; “十”的特点:1.笔顺:先横后竖:2.这两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3.笔画粗细比较;4.这个字大致成什么图形。 “干“的特点,老师可依“十”的特点,请同学们总结出规律,启发学生思考。老师出示“人、入”的范字挂图,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板书:先撇后捺。 在老师的启发下,分别说出这两个字的特点,并提示学生写“捺”的注意事项。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一课作业,硬笔部分提出:捺的书写要自然。老师放音乐,巡视行间,随时纠正学生的坐姿、执笔及书写时的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表扬书写好的及进步大的同学,号召同学课下多练习。

书法课的教案10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三):从外到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三):从外到内,掌握笔画中的粗细。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老师板书课题:第十三课:笔顺规则(三),并出示挂图“句、用”,请同学观察,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老师此时板书“从外到内”。 范字“句、用”的分析: “句”的第一笔短撇较直,有力,第二笔横折钩,折钩稍向左斜,这两笔先写,对于口来讲成两面包围。然后再写“口”,“口”在左下格和右下格的中上偏左。“句”字大体呈三角形。 “用”字的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钩的竖分别穿过横中线的左右部分的二分之一处,对“用”里面的“ ”形成三面包围。第三笔、四笔与第二笔的横部分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五笔在竖中线上。“用”字大致呈长方形。老师还可让同学说出笔顺是从外到内的其他字,如“风、凤”等。 同时让学生说出这个字笔画的粗细,在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硬笔部分的四个字,除复习笔顺外,老师还可要求同学在临写时注意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以便临出的字形似。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三课作业,在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在书写时的错误(执笔、坐姿方面的问题较多,纠正也是长期的任务,望老师不要怕麻烦)。

五、 总结::展示同学们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同学们课下练习。

书法课的教案1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笔画的粗细变化。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

三、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二课 笔顺规则(二)。同时出示挂图“工”字,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它的规律:“从上到下”。同时板书:从上到下。

老师启发学生说出“工”的具体写法:

(1) 先说出第一笔的位置,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的斜线上,穿过竖中线上半部分的三分之一处,这一笔画较粗。

(2) 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有一定的斜度,较短。

(3) 第三笔较长,与第一笔和横中线的距离相同,左低右高。

(4) 整个字形大致呈梯形。

“王”的具体写法: 在分析“王”字的基础上,尽量请同学们说出其写法。

(1) 第一笔和第二笔两个短横较粗。第一笔在竖中线上半部分的二分之一处。

(2) 第三笔在竖中线上,有一定的斜度。

(3) 第四笔是长横,较细,与第一二笔之间的距离相等。

(4) 整个字形大致呈梯形。

从左到右:“川、林”的写法

(1) 说出笔顺;

(2)总结出“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

(3)说出每笔的位置;

(4)每个笔画的不同点;

(5)这两个字所呈现的'大致圆形,这些可分两组讨论,得出结论。 硬笔部分,熟悉笔顺规则,强调一下起笔收笔动作稍大。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二课作业,伴以较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书写中的错误。

五、 总结:展示学生的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

书法课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参照正奇相生写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了解正奇相生的写法,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能参照正奇相生写几个硬笔字。

教学准备:

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各样正奇相生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汉字结构安排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课,了解书法作品中的有特点的一些汉字应该如何书写。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①、什么是正奇相生?②、汉字正奇相生处理上有哪些要点?③、书写有哪些要求?

2、学生自读关于正奇相生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相关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正奇相生的结构。

4、三、学习“我知道了”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那么正奇相生汉字又应该怎么写呢?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正奇相生汉字的写法。

四、学习“我来找找”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汉字,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主笔在什么位置?教师出示。

2、书法作品。学生找一找主笔。

五、“我先试试”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正奇相生汉字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知识。写几个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

六、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结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

七、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第1课 正奇相生

主笔错落

书法课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清本课生字的间架结构、字形规律;

2、指导学生认识左右结构的字中“左窄右宽”一类字的特点、平捺斜捺的特点和规律;

3、指导学生规范、端正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规范地书写“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的字:“惯”、“渡”;“末”、“基”“遍”三字的捺画指导,教师教给方法,学生自主写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观察,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

教学准备:

本课部分生字卡片、优秀作业展示板、教学课件、配乐、名人书法作品、优秀中小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勤奋》这篇课文在结尾告诉我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小学生正是读书学习的黄金时期,那就让我们从读好书写好字开始“勤奋”吧。

2、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握笔的要求:执笔歌

距离笔尖三厘米,

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

无名小指自然弯。

写字的要求:大小匀称、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二、出示生字,整理归类。

今天我们要写的生字有哪些呢?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观察:遍、枕、稍、末、校、惯、渡、基、础

2、我们平时学习生字时都用到哪些方法?

学生回答后投影示:看字形、析结构、记位置、寻规律。

3、师:好,那么我们首先来看字形,按结构将这些生字分分类。学生观察生字结构特点后归类投影示:

左右结构:枕、稍、校、惯、渡、础

上下结构:基

半包围结构:遍

独体字:末

三、指导书写。

1、这一课左右结构的生字最多,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左窄右宽)。

2、下面我们主要来写写、写好这些左窄右宽的字。

1、指导书写“惯”。

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字除了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什么?

(左右紧凑、间距匀称、横画较长,右上跟“母”的写法不同;“贝”字末笔是长点等)

(1)师示范书写,并强调重点。

(2)学生描红临写。(音乐起。)

(3)投影示。(有问题的选1个,好的选3个)

(4)师生评议,表扬,有问题学生投影指正,学生再次临写、再评。

2、指导书写“渡”。师边范书边指导。

“渡”:注意三点水不能写一条直线,“度”的长撇插到三点水提的下面,最后一笔捺是斜捺,长度适中即可。左边谦让一些,这样整个字结构才好看。就同做人一样,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懂得互相谦让,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学生描红临写。师生评议,表扬,有问题学生投影指正,学生再次临写、再评。

3、其他几个生字,请同学任选一个字说说写好这个字应注意什么?

“稍”:小字头的左右两点相呼应,和下面搭配的“月”要对正。撇改为竖,贴别是“月”的上部要在横中现上面。

“校”:注意最后一笔捺是斜捺。

“枕”:写好竖弯钩。

“础”:“出”的一竖要直、要高。

4、 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书写规律,说说写好这类字有什么规律。

生说后,师出示以口诀形式总结的规律,然后读一读。

体形窄,左边站,

横向短,捺笔收。

右边宽,要舒展,

笔画穿插不分家,

左右谦让才美观。

(二)指导写“基”、“遍”、“末”(卡片示)。

1、学生根据方法,观察“基”、“遍”、“末”。

(1) 说说这几个字的注意点。

(2) 学生交流,师点出共性:

我们所说的“捺’多指“斜捺”。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坐滑梯时有那些感觉?写捺和坐滑梯一样,很舒畅,斜捺是一种动态的笔画,要写得流畅、飘逸。

看示意图(略),比较“平捺” 与“斜捺”的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写法基本相同,主要是斜度不同(平而长),平捺的用法及在字中的作用。

平捺的用法:用于字的底部。

平捺的作用:起托载作用,因而不能短,要写得平(与水平线夹角约5o~10o)(画示意图)

(3)板书“遍”,讲解平捺与字的其他部位的位置关系。

走之儿到上部右侧所在竖线处才能收笔。

(4)学生选择书写。

(5)投影示师生评议,表扬。

(6)学生再次临写。将优秀作业贴上“今日书法之星”优秀作业展示板。

四、熏陶与拓展。

1、导语:(投影示)中国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汉字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学习书法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

2、欣赏历代书法大家书法作品。(出示课件)

欣赏学生优秀作品。

书法课的教案14

教学目的:

1.了解点有左点、右点、长点之分点的写法。

2.比较三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点的写法。

3.学习书写这三种点及带有“点”笔的几个字。

教学重点:

1.点的写法比较左点、右点、长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2.学习书写带有“点”笔的几个字,注意运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教学准备:

笔、墨、纸、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几幅书法作品,点的写法激发学习软笔书法的兴趣。表扬前几节课中表现认真的同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今天呀我们学习“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点写得最漂亮。

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学习“点”的写法

1.出示三种点,它们是一家三兄弟,长得很相象。请你仔细来观察,怎样才能分得清?

学生观察后说不同:左点、右点和长点

2.师教写“左点”

(1)师边范写边强调要点:起笔露锋,行笔笔锋偏左,边行边按,收笔藏锋。

(2)生再随师一起练写

(3)小组评议

(4)师评:左点注意不要写成“粗头”

(5)生再练写

3.同样方法教学生学写“右点和长点”

4.(1)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评议

(3)注意长点用笔方法与右点相同,只是形态较长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小黑板出示:军点惊不买浇共洲思

2.仔细观察,看谁的眼睛亮!

(1)这九个字都有点,分别是什么点呢?

(2)请生回答

3.师范写“军”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注意左点不要写成粗头

4、生练写

5.评议

6.出示“点”字

(1)这个字由几个点组成?分别是什么点?

(2)生观察后回答

(3)师范写

(4)生练习写

(5)评议:最后一笔右点不要写成“凹腹”;左边三点的大小要有变化

7.学写“不”字

(1)学生读帖、练习写“不”同桌互评

(2)集体讲评

(3)强调要点:最后一笔长点不要写成尖尾

8.生练习书写其它几个字

9.讲评

四、优秀作品展评

书法课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以“美”字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内容,读出作者的豪迈性格。

2、以“美”“醉”为例,让学生掌握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汉字楷书字形的美观书写。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歌

1、请学生齐读诗歌。 预设:能读整齐,但是读不出诗歌的韵味。

2、教师取首句引出下一环节。 兰陵美——酒,被你们读成了白开水了,怎么读出酒的“美”,我们还要先从“美” 字入手。(引出第二环节)

二、品味诗歌,以诗促写

1、何为“美”?(出示金文大篆) 羊大为美,古人多以羊为食,羊肥而肉美,所以 “美”字意为(味道好:色香味俱佳) 如果“美”字用到人(老师)的身上,意思就必须要发生变化,否则后果很严重,所以“美”字又衍生出(好看;高尚美好)

2、如何写得“美”?

“美”字的含义我们大致了解了,那么你们可会写“美”字? 预设:同学一定发笑,认为老师小题大做 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板书“美”字,教师做比较品评。 落实:宋体“美”与楷体“美”书写略有差异,我们通常书写的楷体字上下结构的汉字以稳为佳,就像向上搭积木,底盘越大,整体感觉越稳当。所以要想把“美”字写得美,我们应该这样处理;

(2)教师示范书写 以此类推,诗中的“盛” “客” “是”在结构的处理上都应注意上下比例的处理。

(3)学生临摹字帖中本诗上下结构的字

(4)教师巡视点评:大家的书写效果,怎一个“美”字了得!

3、我们刚刚写了很美很美的“美”字,诗人李白则在他乡兰陵喝到了很美很美的酒,诗中可写出了此酒“美” 在何处?

(1)学生发言

预设答案:香气宜人:郁金香 酒具华美:玉碗盛来 色泽透润:琥珀光

(2)请学生读出这兰陵酒的美醉感觉 学生读,教师也可以示范 兰陵 “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3)教师追问:难道好酒就美在包装、色泽和香气吗?美酒终究还是品出来的 滋味。诗中可还写出了此酒美在何处? 学生讨论后发言 明确:能醉客 (使宦游在外,客居他乡的游子沉醉其中,忘记思乡之情。)

(4)补充比较其他写漂泊异乡的诗词后,教师提问: 同样是写身居异乡的诗词,本诗在情感有什么不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泊船瓜州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李中《客中寒食》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 《江外思乡》 预设:少了一些离家在外的忧愁,更多的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特点。

(4)有感情吟诵诗歌,读出兰陵酒之美,读出诗人李白的豪放之性情。

4、分析落实上下结构字形书写的处理方式

(1)兰陵美酒能醉客,错把他乡作故乡。怎一个“醉”字了得!那么,我们又怎么来从结构合理的角度来书写“醉”字? 学生讨论发言后,请两个同学板书,再请其他学生点评。 明确:两者相争,我们做到不偏不倚。(可以现场举例)

(2)教师板书示范“醉”字的美观书写。

(3)学生临摹字帖中本诗左右结构的字。

三、提高鉴赏

楷书书写可以做到工整又美观,是特别适合我们学生的一种字体,也是中华书法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楷书这种字体,我们今天再来欣赏一下草书的《客中作》书法作品。投影展示草书作品《客中作》,请学生谈谈鉴赏感受。(感受到行云流水之感即可)

结束语:

兰陵的美酒醉了李白,使他不知何处是他乡;美观的书写醉了我们,让我们借《客中作》领略到汉字之美。在此乘兴作诗一首:(投影出示) 兰陵美酒醉李白, 忘却何处是他乡。 美观书写诗中悟, 巧用诗歌在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