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艺术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15篇)

艺术3.29W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艺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15篇)

大班艺术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折叠、剪、卷、捏拉等技能制作大树和小花。

2、发展幼儿协调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二、和的内容

1、制作大树:从长条皱纹纸的短边起松松的卷成比手指略粗的圆筒,边缘涂胶水粘住。用左手食指拇指捏住下方的口,右手拿剪刀由开口伸入纵向剪几下(约剪至一半以下位置,但不要剪到底),然后用食指由下方开口处向上顶,另一只手捏住圆筒上方最里层轻轻向上提拉,大树即完成(图①—④)。

2、制作小花:长条彩纸从短边起连续对折几次(图⑤),照图⑥画好一半小花的轮廓,沿线将阴影部分剪掉,打开即成连在一起的小花(图⑦)。

3、组合粘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范例,学习将小花背面涂胶粘在图画纸上(略靠下端),大树在树干部分背面涂胶分别粘在两朵花之间(附效果图)。

三、活动建议

1、准备绿色长条皱纹纸,红色长条彩纸;剪刀,胶水,擦手巾,彩笔和范例。

2、重点掌握剪花边的方法。难点是幼儿易将细节处剪断。因此要特别强调:首先画轮廓要大而准确,其次剪时由一端开始严格沿线来剪,细节部分(如花茎)要特别小心。剪时双手配合好,一手固定住纸一手剪,可以灵活转动纸的方向,注意把重叠的几层纸一起捏牢。

3、组织形式

(1)观察感知。

教师出示范例,请幼儿观察后说出画面上有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想想看是怎样做的?

教师总结:这幅作品名字叫《大树和小花》,是用纸经过折、卷、剪、提拉等方法制作而成。在一排整齐的小花中穿插排列着繁茂的大树。平面折剪与立体制作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统一中求变化,使作品形成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美感。

(2)示范讲解剪纸方法。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在制作过程中提示幼儿双手要协调配合。做大树时松松地卷,一点一点向上提拉,最后粘贴时要把大树树冠部分整理得好看些;剪小花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把线剪断,否则花就不能连在一起了。教师要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

(4)幼儿组合粘贴时不硬性统一粘的位置,提倡由幼儿自己设计构图。

(5)对能力稍差的幼儿可以考虑分工合作。

4、作品展评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观摩作品,评论:谁剪的花边边缘整齐光滑?谁的大树做的好?谁粘贴时有创造性,构图和老师不一样?

大班艺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竹竿游戏中,丰富幼儿身体移动的经验,提高身体的控制、协调、灵敏度。

2、学习与同伴相互协作,培养小组及团队协作精神,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评析:能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认识、能力、情感角度提出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目标,目标符合《纲要》《指南》要求,能抓住关键性经验,表达明确具体。]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1。5米长的竹竿8根、图片、方位箭头、队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活动师:今天我要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在做游戏之前我们要先活动一下我们的身体,那现在就请你们和我一起动起来吧!

[评析:音乐节奏清晰、明快,能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同时,利用走、跨跳、双脚跳、单脚跳等基本动作进行热身,能为后续活动打下基础。]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戏——巧过竹竿

1、介绍玩法今天我们要和好朋友,一起合作过竹竿。怎么玩呢?

(1)一个小组一根竹竿。

(2)5个人为一组,每个组员必须一起手拉手用相同的方法过竿。

(3)5个组员要同时过竿。

2、示范玩法[评析:师幼共同示范,便于幼儿快速准确地把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3、提出要求

(1)每组拿好和你相同颜色的竹竿,然后一个舒服的地方试一试。

(2)在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4、分组游戏[评析:提供了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幼儿分成4组进行尝试。教师指导有重点,一是鼓励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大胆尝试,二是引导幼儿能同时过竿。]

5、分享交流师:你们成功了吗?过竹竿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问题吗?

[评析:通过小组展示和教师抛出的问题,幼儿踊跃将尝试中遇到的问题大胆表达出来,教师组织幼儿思考讨论,在讨论中教师梳理出成功的秘诀。这种方法不仅符合幼儿学习发展的特点,而且也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师小结:我们过竹竿成功的秘诀是:首先要和同伴商量好方法,然后根据口令,同时过竿。

[评析:本次游戏主要让5人合作用跳、走、下蹲等方法过竹竿,这些不同的动作对幼儿身体移动核心经验的获得极有作用。]

(二)游戏——与竹共舞

1、介绍玩法教师结合图片,讲解游戏玩法:小组成员要一起手握竹竿朝箭头方向一起移动。

[评析:借助图片,能让游戏玩法变得形象易懂。]

2、提出要求(1)拿好竹竿,根据屏风上的数字找到位置去试一试。

(2)每个方向都要尝试。

(3)在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3、分组游戏[评析:每组一份操作图示,不仅能让幼儿的尝试更有目的性、次序性,而且也利用于目标的达成———朝同一方向一起移动。]

4、分享交流师:在和竹竿跳舞的过程中你们成功了没有?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5、教师小结:在和竹竿跳舞的时候,每组组员要朝同一个方向一起移动,移动的速度也要一样。

[评析:小组游戏后的经验的梳理提炼能为后续集体游戏打下基础。]

6、集体游戏(1)提出要求:在跳舞的过程中4横排要对整齐、速度和方向要一样。

(2)集体尝试(3)分享交流;师:有的组移动速度不一样,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再次尝试(5)随乐移动[评析:音乐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而且提升了游戏的难度,使幼儿必须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去改变方向和动作,去适应环境,其协调、控制、稳定性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6)教师小结:看来我们不仅要看着图示方向统一移动,而且还要听着音乐跟着节奏,用同一速度来跳舞,这样跳出来的舞蹈才能整齐,又好看。

[评析:本次游戏侧重幼儿腿部肌肉群的锻炼。通过小组游戏——集体三次游戏,让幼儿在前进后退、左右侧移动中体验运动方向,锻炼腿部的灵活性,也促使幼儿身体协调能力有效提升。]

(三)游戏——开汽车1、第一次:四散开。

(1)介绍玩法师结合图片介绍:每组手握两根竹竿;一边一根,最前面的小朋友要握住竹竿的最前端,最后面的小朋友要握住竹竿的最后端。

[评析:细节图片的展示,让幼儿明确了握竹竿的方法。]

(2)提出要求:大家一起配合开汽车;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时不能和别的车辆相撞,要注意安全;等音乐停了之后,就要把竹竿放回原来的位置。

(3)幼儿游戏[评析:《小汽车》音乐的加入,增加了游戏的情境性。]

(4)分享交流:师:刚刚小朋友在开车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

(5)教师小结:开车的时候大家也要保持同一速度、同一方向,特别是最前面的小朋友,不仅要把握好方向,避免碰撞,而且还要随时调整速度,这样才能把车开好。

2、第二次游戏:集中开(1)介绍玩法师:刚才你们都是一组一组自由的开,现在我们要根据指示牌大家一起来开,比比哪组既能遵守交通规则,又能把车开好。

3、大班音乐游戏谁是灰太狼案例分析教案

游戏是孩子们所钟爱的,同时也是孩子们的一个年龄特点,会玩才更会学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音乐游戏又是幼儿园游戏中的一个新"产物"自然很受孩子们的喜欢,但是对我而言这还是比较欠缺的,需要专业的引领,这次我观摩。

了名师执教的音乐游戏《谁是灰太狼》感受颇多。

※对选材的思考

热点:一部《喜羊羊灰太狼》让孩子们着迷得不得了,几只小羊的可爱机智和的灰太狼不服输的形象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谈起孩子们都能侃侃而谈每个细节,足见孩子们的关注度。

兴趣:执教老师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以"灰太狼"形象展开,非常受到孩子们的关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想参与的积极性。

思考:孩子们有了关注就有了经验,有了兴趣就有了参与性,老师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选材非常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是一个活动成功的关键。

※对过程的设计

●环环相扣

一环:双圈舞听听小羊是在参加化妆舞会还是在寻找灰太狼。教师采用了圆圈舞的形式,在圆圈上寻找舞伴集体跳。

二环:追组跑找找灰太狼,灰太狼在舞会上留下了脚印,找找谁是?听音乐?教师演示?教师提问……强调游戏的规则,找到灰太狼。

三环:木头人统一方向,绑带子,往绑带子手的方向跑,脚下是黑色圆点的为跑步者。灰太狼开始抓小羊了,根据音乐的强弱,转身后小羊们马上定住不动。

四环:完整游戏虽然是几个不相干的游戏执教老师能够利用音乐本身将几个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环环相扣的教学风格。

●层层递进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规律都是从易到难,执教老师的每个环节都是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的原则。《谁是灰太狼》的音乐游戏可以说是由三个小游戏组成的一个大游戏,大游戏的整合势必离不开小游戏的推波助澜。

一层:情景导入参加舞会,以双圈舞的形式配上简单的拍手扭腰动作等熟悉音乐的旋律。

二层:据音游戏在了解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开始深层,采用木头人的形式进行音乐游戏。

三层:谁是灰太狼将最复杂的最难的放在了最后来完成,因为已经有了先前的经验了,所以最后一部分对于认真游戏的孩子来说并不算什么。

●乐在其中

乐思执教老师对于每一个步骤都考虑得很周到,善于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随机接过孩子们抛过来的球再用相同的方式抛还给幼儿。教师能用自身的情绪去感染幼儿,尤其是脸部德尔表情那份时而紧张时而夸张的神情感染着每个幼儿,加上肢体的动作让孩子们融入在"灰太狼"的情景中。

乐学执教老师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氛围,每个孩子都是活动的主体,孩子们在游戏时的那份自在那份"心情"都张扬着快乐的气氛。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或者说指导下都能主动投入到游戏中,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真正做到了快乐学习,快乐游戏。

其乐无穷游戏分为三个小游戏和一个整合游戏,前前后后有10次左右,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的很多游戏也很有趣又好玩,但是真正让孩子做到尽情尽兴的还真是不多,而这位执教老师的设计环节的=巧妙,同样的时间内让孩子们有了充分的参与机会,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让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感受那份音乐游戏的其乐无穷。

※对我的感受

每个活动都会有其不足的地方,本活动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执教老师对整个游戏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从孩子的经验出发。其次是老师的机智,整个游戏活动在开展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小朋友们游戏进行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很欣赏执教老师的那份从容那份尊重,将幼儿抛过来的难球进行点拨后又抛还给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幼儿的思辨能力。

《谁是灰太狼》的音乐游戏很精彩,就如我的案例题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乐在其中!让我们受益匪浅。

大班艺术教案3

目标:

1、初步了解豫剧中的脸谱、服饰,运用废旧材料进行戏曲服装的创作。

2、幼儿通过看、说、做,激发幼儿喜爱豫剧的情感,知道豫剧是河南特有的地方戏。

准备:

豫剧光盘,各种废旧材料(旧报纸、旧毛线、珠子、旧毛线编的长辫子等)剪刀、固体胶棒

过程:

一、看光盘,激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看的碟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幼儿讨论,同伴之间互相说说。

“和平时我们看到的动画片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谁知道这里在表演的是什么?”

小结:我们刚才看到的是我们河南特有的地方戏曲---豫剧。

是我们河南的传统文化,人们通过唱、说,多变的脸谱,华丽

的服饰进行表演,深受大家的喜欢。

三、再播放一遍,布置任务。允许幼儿边看边说。

要求幼儿观察豫剧中的脸谱、服饰与我们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他们的脸上画了很浓的油彩妆;服饰非常的漂亮、华丽

头上有很多美丽的发卡,头发很长;胡子也非常的长,而且多

四、幼儿自己动手做服装。

引导幼儿看看准备的材料都可以干什么用?互相说说你想干什么?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幼儿可以分成四组进行操作:

1、制作帽子

2、制作脸谱

3、制作胡子

4、制作辫子进行装扮

五、幼儿说说自己的创作

六、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展示。

大班艺术教案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建房子创意比赛,激发动手操作的欲望。

2、学习按图构建,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操作能力。

3、能与同伴分工合作,激发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园现有的积木或者桌面玩具等。

2、构建的房子图片若干。

3、活动前,可以分好组,并画好创意作品的设计图,商量好名称和口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请幼儿回忆房子的基本特征,说说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二、小组按图构建。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给予固定的材料,根据教师出示的房子图片,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搭建的房子又快又好。

三、小组创意构建。

在规定时间内,自由选择材料,看哪个组搭建的房子又快又有创意。

四、创意分享。

——每个组喊出自己作品的名称和口号,并由组长介绍自己组的创意作品。

——邀请其他班级幼儿参观欣赏本班幼儿构建的作品。

活动应变

1、在活动过程中要适时根据积木的多少调整游戏的人数,避免幼儿发生争抢等行为。

2、可以将小组创意构建改在第二个活动进行。本次活动可以进行不同材料、不同主题的房子的按图构建,重点锻炼幼儿合作构建的能力。

活动延伸

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以用沙子或者泥土堆建房子。

区角活动

建构区:放入各种积木、废旧物品,让幼儿自由搭建自己的创意房子。

环境创设

用幼儿创意作品的照片布置主题墙,也可以拍一些幼儿合作构建的方法的照片供幼儿学习借鉴。

家园同步

1、鼓励幼儿在家用积木学习搭建房子,也可以利用废旧纸箱、废旧物品和孩子进行亲子构建活动。

2、路过一些建筑工地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看看工人师傅建房子和自己建房子的不同。

随机教育

日常活动时,鼓励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丰富幼儿交往语言和合作能力。

相关链接

上网欣赏视频《扑克牌建筑——美国白宫》,感受搭建艺术的魅力。

附录:《盖房子》

搬块砖,叠块砖,

砌块砖,加块砖,

我的房子盖得高。

搬块砖,叠块砖,

砌块砖,加块砖,

房子坚固不会倒。

抹呀抹,抹呀抹,

抹呀抹,抹呀抹,

快把水泥都抹好,

盖上大屋顶,

再开一扇门,

欢迎你来我家坐。

搬块砖,叠块砖,

砌块砖,加块砖,

我的房子盖得高。

搬块砖,叠块砖,

砌块砖,加块砖,

房子坚固不会倒。

抹呀抹,抹呀抹,

抹呀抹,抹呀抹,

快把水泥都抹好,

盖上大屋顶,

再开一扇门,

欢迎你来我家坐。

大班艺术教案5

一、设计意图

丰收的季节给了我们无限喜悦,丰富的农村资源给幼儿带来了创作欲望。本案例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资源,利用幼儿熟悉的且在农村唾手可得的玉米皮进行创作,并且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平等参与、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幼儿感受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根据玉米皮的特征,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2)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a)玉米皮及小剪刀、彩纸、胶、扫帚、苗儿、树枝辅助材料

b)玉米皮制作的`成品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念儿歌《我是小司机》

我是汽车小司机,小司机运送粮食正在忙,正在忙。

小货车亚跑的快,跑得快。

嘟嘟嘟嘟喇叭响,喇叭响。

嘟嘟嘟嘟,到家喽!

(师做开汽车动作,带幼儿进活动教室)师: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师事先摆好每人一个玉米棒子。

师:瞧,小货车把玉米帮我们运回了家。我们的爸爸妈妈收玉米特别辛苦。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呢?

幼儿:能,我们可以剥玉米皮。

师:小朋友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帮爸妈做事情啦。好!那我们就开始吧!

还没等老师说完,小朋友们就开始行动了。看似简单的劳动,孩子们做起来却很困难。因为孩子手劲小,掰不动。我给他们做了示范。各别幼儿俩个人合作,干得特别起劲。(幼儿在这一环节,特别认真也特别兴奋。)师:小朋友,玉米皮离开了玉米棒。一定很伤心,我们把他捡起来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孩子们有些茫然,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老师)玉米皮变魔术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师出示去玉米皮成品。

一二三。睁开眼吧!

幼儿齐声:“哇!真漂亮!”“老师这是用玉米皮做的”(孩子一眼就看出来了)师:小朋友,你们能用玉米皮做什么呢?

孩子们思考了片刻,就争先恐后的说了起来,“我能做拖把”“我会做金鱼”“我会做小姑娘的辫子”“我奶奶会做蒲墩”“我会做小姑娘”“我能”听着孩子们的话,我说:好,那就用我们这双灵巧的手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好不好?

幼儿:“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到。并且迫不及待的用玉米皮做着自己想象的作品。

二、幼儿动手操作由于孩子们在此之前做玉米娃已有些基础他们动起来真是得心应手。不多时,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现了“老师我做了一多漂亮的菊花”“我做的是一只可爱的小金鱼”“我的是一个大萝卜”“我的是望远镜”“我的是大胡子”更有意思的是:思思小朋友做的动物园里面有好多的小动物。她用玉米皮卷成卷,贴上小动物五官。有小兔、小猫、小猪、栩栩如生。

在这一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多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自由方式、自由交流、使他们体验创造的快乐。

三、比比谁做得好幼儿互相介绍作品。比比谁做得好。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幼儿。教师要尊重、肯定、接纳每一个幼儿的想法。分享他们的快乐,使他们感受自由表达和创造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1、把作品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回到家和爸妈一起创作新作品。

2和玉米娃娃放在一起创设情境进行讲述活动。

五、教育反思

《玉米皮变魔术》这节活动课,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指导幼儿进行手工创作活动。幼儿闻乐,并且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平等参与自由表现的机会。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幼儿操作的这一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兴趣极高。当我把玉米皮成品展现给孩子们时,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亮了。他们积极思考、试图用桌子上这些玉米皮做出各种宝贝。并且在操作中做到了同伴之间互相帮助。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艺术教案6

活动产生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在生活上一手包办,忽视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活动目标

1、掌握系鞋带的正确方法。

2、理解故事,记住短句“先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

3、提高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双有蝴蝶结的鞋》故事图片,短绸带人手一根,幼儿鞋带的鞋上幼儿园。

活动一:故事《一双有蝴蝶结的鞋》

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2、结合挂图,教师边讲述边提问。

(1)开始,妈妈为什么不给佳佳买这双有蝴蝶结的鞋?

(2)佳佳是怎样学习扎蝴蝶结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妈妈真的给她买了这双有蝴蝶结的鞋,佳佳是怎样穿好这双这双鞋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借此复习前面的短句。

3、学扎蝴蝶结

发给幼儿人手一根短绸带,练习扎蝴蝶结。提醒幼儿根据短句,运用正确的方法。先绕的两个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紧容易拉过头。形不成蝴蝶结。

4、娱乐活动

幼儿互相帮助把蝴蝶结扎在食指上,颤动食指模仿蝴蝶飞动。

活动二:学系鞋

1、讨论:早上,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系鞋带的?

2、请会系鞋带的幼儿表演一次,激发幼儿学习鞋带的愿望。

3、引导

幼儿根据扎蝴蝶结的经验,学系鞋带。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一定要系紧鞋带,不然鞋带容易散开。

4、比一比,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

活动延伸:

在区角中增设自理区,投放扎蝴蝶结的短绸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让幼儿继续学习系鞋带。

活动评析

本活动设计体现出以下特点:

1、循序渐进,巧妙过渡。

系鞋带是一项幼儿较难掌握的技能,练习时幼儿往往会因为枯燥难学而失去兴趣,扎漂亮的蝴蝶结却是幼儿乐于学习的。该活动从让幼儿听故事开始,先学主人公扎蝴蝶结,再迁移至学系鞋带,如此循序渐进,巧妙过渡,幼儿愿意学,有兴趣学。

2、以语言指导行动,且贯穿整个学习活动。

故事中的短句实际上把系鞋带的方法具体详细地表达出来,而且念起来象儿歌般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幼儿乐于接受。在整个活动进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这一指导语的作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育、保教并重。

活动一是一次正规的教育活动。活动二则是保教方面的学习内容。整个活动,教育是为保教服务,保育中又有教育的成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活动延伸非常必要,因为幼儿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绝非一两次学习活动所能达到的,必须在平时多次练习、巩固。

大班艺术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激发幼儿的涂色兴趣。

2.通过教师要求让幼儿不出边、不空白涂色。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

教学重点:

按涂色要求让幼儿不出边、不空白涂色。

教学难点:

一张画多色涂。

教学准备:

3只小花猫

背景图一张

4张作品画

1张涂好的鱼

油画棒若干

小鱼图片若干

垃圾箱

小贴画

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手指游戏《线条》(30秒)

我的手臂是条线,躺在这里是横线,站起来是竖线,

一横一竖十字线,十字线倒一倒是交叉线,交叉线分开来是两条小斜线,左斜斜,右斜斜。两条斜线面对面,原来是条平行线。

(二)表象训练:教师唱《我爱我的小猫》出示小猫图片。引起幼儿兴趣。(1分30秒)

教师:今天范老师请3只小猫来婴大班做客。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每只小猫长的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教师:哪里不一样

幼儿:颜色不一样

教师:第一只小花猫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幼儿:蓝颜色

教师:第2只第3只小花猫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幼儿:黄颜色

红颜色

教师:每只小花猫衣兜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半圆形

教师:每只小花猫身上都有一个不同颜色的半圆形。(遮挡第一只小花猫的半圆形)提问题问

幼儿:回答回答

教师:第一只小花猫身上的半圆形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粉色的

教师:你们真棒!鼓励一下自己

幼儿:(我最棒打3/4节奏)

教师:小花猫要跟婴大班的小朋友们做一个游戏。做游戏之前请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要数3 2 1才能睁开。3 2 1有一只小花猫在你们闭眼睛的时候,悄悄的藏起来了。那请问小朋友们第3只小花猫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幼儿:红颜色

教师:你们真棒

(三)教师讲解示范(5分钟)

教师:玩了半天,小花猫都饿了!你们知道小花猫最爱吃什么吗?

幼儿:鱼

教师:(出示涂好的鱼)范老师为小花猫做了一条鱼,小花猫可喜欢吃了,可是婴大班来了那么多小客人,还有范老师、卢老师、王老师就一条小鱼能吃饱吗?

幼儿:吃不饱

教师:那请小朋友每人做一条鱼给婴大班的小客人吃好不好?

幼儿:好

教师:范老师把鱼带来了。看看你们的小鱼能吃吗?

幼儿:不能吃

教师:生的、还没熟呢。那怎么把鱼做熟呀?把鱼涂上漂亮的颜色

教师:在发小鱼之前,我看到小花猫往垃圾箱里扔了4条鱼。你们知道小花猫为什么把这4条鱼扔进垃圾箱吗?让小猫告诉你小猫:1.第一条小鱼你看还没熟呢。生的不能吃。所以小朋友们在涂色的时候,空白的地方要用油画棒涂均匀。

2.第二条小鱼长毛了,小花猫吃到肚子里,就会拉肚子。要求婴大班的小朋友不出边界涂色

教师示范:我们可以沿着身体内部边缘涂一层保护膜,然后在上下上下

大笔涂均匀。

3.第三条小鱼忘记放盐了,没有味道。所以小朋友们在涂色的时候,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颜色去涂。要不然小鱼就失去了味道。

4.第四条小鱼被桌布给盖住了,小花猫都找不到小鱼了,小花猫伤心的落泪了。涂背景色的时候,小鱼我们已经涂好了,就不用再涂了。要不然小花猫就找不到她的小鱼了

教师:(出示背景图)你看小花猫都着急了,把桌布都铺好了,等着吃小鱼呢。强调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颜色涂。

涂色前教师提要求:

1.我们的右手的三个手指要像小鸡的嘴一样,捏住油画棒。身体要像大白鹅一样。

2.要先涂小鱼,涂完小鱼然后再涂背景

3.要求小朋友们不出边界、不空白。

4.不同地方要用不同颜色去涂。

(四)幼儿操作(17分钟)

幼儿涂色,放轻音乐。教师个别化指导。

(五)结束部分(1分钟)

1.幼儿作品展示,教师点评,对好的表扬鼓励,对弱一点的进行鼓励,希望你下次XXX做,会更好。

2.发小贴画,今天婴大班的小朋友们表现那么棒,太阳小鸟也要夸奖你们,唱《太阳小鸟夸奖我》小便洗手。

大班艺术教案8

设计意图:

新《纲要》在艺术领域的目标之一是:“初步培养幼儿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并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

幼儿音乐教育应让幼儿在童年有艺术的体验,在艺术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因此幼儿园艺术教学形式和内容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开发本土化的民间艺术课程是培养儿童艺术发展的良好途径。在我们幼儿园早已开展了开发民间艺术的课题研究,我们结合许多本土化的教学内容,如拨子书、抹布画、西瓜灯节、九彩龙等等丰富了我们的园本课程。九彩龙是平湖家喻户晓的民间传统艺术,它气势宏伟、造型美观、色彩绚丽、舞姿优美,又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艺术作品,是幼儿园本土化课程很好的教材内容。

活动目标:

1、了解平湖的九彩龙,感受舞龙节奏、动作、造型的艺术美,激发幼儿热爱家乡民间艺术和积极参与的情感。

2、初步学习舞九彩龙的基本动作,在鼓声的提示下能协调动作。

活动准备:

1、“平湖九彩龙”的录象。

2、自制“小龙”若干条,“大龙”一条、大鼓一个,小鼓若干,钹,自制“龙珠”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见过舞龙吗?你们在哪里见过舞龙?

2、引入讨论平湖九彩龙。

二、欣赏“平湖九彩龙”。

提问:

1、你看到九彩龙表演时,感觉怎么样?

2、人们是在什么时候舞龙的?

三、尝试舞龙。

1、幼儿自由舞龙。(师生评价)

2、再次欣赏舞龙录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舞龙时的节奏与动作,再次感受舞龙的艺术美。

3、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创编舞龙动作。

4、根据幼儿的创编情况,出示跑龙、盘龙、甩龙几种舞龙动作的标记。

5、合着节奏看着标记学习舞龙。

四、合作舞龙。

1、幼儿自由组合(二人一条小龙,五人一条大龙),进行舞龙表演。

2、带领幼儿舞出活动室,到场上继续舞龙。课前已让幼儿自己去收集有关九彩龙的资料,通过谈话,对幼儿所收集到的知识积累。

大班艺术教案9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闹钟对于孩子们来说印象渐渐模糊,看时间,闹钟起床都被手机所替代,本次活动我想让孩子们在幽默风趣的音乐声中,用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去模仿闹钟,从而加深对闹钟的了解。所以选择了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的管弦乐《调皮的闹钟》进行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乐曲的旋律,并掌握两种节奏型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看指挥随音乐演奏乐器。

3.享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感知理解乐曲的旋律,并掌握两种节奏型

活动难点: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看指挥随音乐进行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小闹钟、双响筒、三角铁,框子、音乐

环境创设:幼儿半圆围坐

知识经验:知道闹钟的作用,认识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知理解乐曲的旋律掌握节奏型。

1.出示小闹钟,引导幼儿去看去听、去模仿上发条的动作。

2.让幼儿在情境中去用身体动作模仿闹钟滴答滴答的走路声及响铃声。

3.听音乐用身体动作完整表演一遍。

二、看指挥随音乐乐器进行演奏。

1.介绍双响筒演奏方法,并示范演奏。

2.介绍三角铁演奏方法,并示范演奏。

3.用手臂练习乐器演奏。

三、拿乐器看指挥听音乐完整演奏

1.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2.按要求送还乐器。

四、教师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用废旧物自制乐器,让幼儿在角色区进行演奏

大班艺术教案10

设计意图:

秋天到了,秋风阵阵,孩子们惊奇的发现路边的树叶随风飘落,捡起来一瞧儿,奇怪了,怎么树叶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呀?有的绿绿的,有的黄黄的,还有的红红的;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小船,还有的像小鱼的尾巴,真奇妙!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敏感、活泼,总是带着清澈的眼睛去发现身边所有美好的事物,正因为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无所不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能实现这种无声的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梦想,在这个梦想的旅程上我们只有感幼儿所感、想幼儿所想、观幼儿所观、答幼儿所问,才能随时间的沉淀到达理想的彼岸!

近阶段,我们开展了以“拜访大树”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如“大树,抱抱”、“树皮,画画”、“我的树笔记”、“大树妈妈”等,活动中,我们创造了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的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看、听、讲、画、做),采用多种形式(语言、音乐、美术、体育游戏)帮助幼儿感知并积累了有关知识经验。家长们也特意带着孩子去拜访了周围的各种树木,还和孩子一起动手收集起了落叶,慢慢的孩子们对落叶的感知能力更强了,兴趣浓度也增加了。

艺术活动“树叶贴画”就是为了满足这一强烈的愿望而生成的。本次活动通过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供幼儿大胆设计造型。幼儿在设计、构思、创造、制作的过程中,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表达与表现的欲望也得到满足,真正实现了原有经验的再现、整合与提升。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树叶进行拼图、粘贴,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树叶进行拼图、粘贴,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难点:幼儿在创作贴画时能注意树叶大小、颜色、形状的搭配,画面的完整性强。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室;在活动室中间的桌子上分类摆放各种制作材料。

2.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观察和实践活动中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名称有所了解。

3.物质准备:压平后的树叶、花瓣以及树枝、树果等自然素材;胶棒、双面胶、勾线笔、油画棒、剪刀、白纸、篮筐;电脑、电视、秋天的摄影作品、“树叶贴画”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欣赏秋天的摄影作品。

1.讨论作品所表现的季节特征。

师:小朋友们,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这是哪个季节?

(摄影作品是经过精心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夺目的金黄色给予幼儿视觉上的冲击,也为幼儿提供了一次美的体验。)

师:秋天都有哪些特征?

(幼儿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秋天会刮风;有的说树叶会变黄、会掉在地上;有的说秋天很美、很漂亮。)

2.设置情境:对落叶进行情感体验。

师:秋天到了,风婆婆把小树叶和树妈妈分开了,但小树叶并不害怕,它们飘落到地上,有的为小昆虫过冬当棉被;有的和泥土作伴,给禾苗当养分;有的喜欢漂亮,想让小朋友给它化化妆。

二、认识各种树叶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展开想象。

1.依次出示不同的树叶,请幼儿仔细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

师:你见过这样的树叶吗?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呀?

(看到我手中的树叶,幼儿的小眼睛一下亮啦,思维也被触动了,珂珺小朋友忙抢着说,“老师,这种叶子我见过的,黄黄的、像扇子一样,是银杏树的叶子。”真棒,孩子不知不觉中已经习得了这方面的知识。)

2.为幼儿明确不同树叶的名称。

师:树叶和我们一样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依次介绍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杨树叶、柳树叶等,在日常生活随时随地巩固幼儿这方面的认知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展开联想,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初步设计形象。

师:今天呀这些树叶朋友对自己的样子不是很满意,要请小朋友用笔给它们化化妆,你们愿意吗?你会怎么添画呢?

(这个环节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而且为下面幼儿的具体想象创作环节奠定了基础。孩子富于爱心,从帮助别人的角度出发,他们自然成了活动的主人,添画这一活动也变得有意义起来,幼儿的想象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如彭勃小朋友把枫叶当做小鱼的尾巴,然后想要添画小鱼的脑袋、身体等。)

三、欣赏“树叶贴画”范例,再次引导幼儿想象创作。

1.激发创作兴趣。

师:瞧,老师手上的“树叶贴画”美吗?你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

(所有的范例作品都是出自同龄幼儿之手,代表了大班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特点。作品有“海底世界”、“小鸡扑蝶”、“龟兔赛跑”等,幼儿看到后欣喜万分,跃跃欲试。)

2.讨论具体制作方法。

师:这些作品是怎么完成的呀?

(通过讨论,让幼儿感知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经过不同的组合、修剪、粘贴和适当添画后,可以变成不同的物体,我们还可以利用树枝、花瓣等辅助材料拓展创作的广度。)

3.师示范进行“贴画”,交代具体制作细节与要求。

师:老师想完成一幅“狐狸抓蝴蝶”的作品,黄色的银杏叶呀既像狐狸的脑袋,又像蝴蝶的翅膀,椭圆形的树叶可以变成狐狸的身体和尾巴哦!

(示范的过程是鲜活、灵动的,教师的语言描述是为了让幼儿能有意识的去选择制作材料,幼儿还能通过观察摸索一些拼图、粘贴、画面布局的技巧。)

四、幼儿自主创作。

1.确定选材方式。

指导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有序、自主的选择所需制作材料。

(这种选材方式较开放,真正放手把任务交到了幼儿的手中,对幼儿的自主性要求很高。比起教师一股脑儿的为幼儿分发好材料,幼儿更享受自选的过程。)

2.幼儿利用手边的材料进行“树叶贴画”,师巡回指导。

(任务一下达,活动室马上热闹开了,同组的小朋友相互讨论个不停,心燕说要制作“海底世界”,甜甜说要拼出美丽的蝴蝶,晨叶一声不吭,认真的设计着自己的作品。此时,教师只是以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制作,为他们出谋划策。)

3.幼儿作品交流与展示。

(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为作品取个名字,从中体会创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幼儿进行彼此评价、相互欣赏,幼儿独具审美情趣,看到优秀的作品忍不住惊呼、拍起手来。)

4.活动结束,整理各种制作材料和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树叶贴画》是一次生动有趣的艺术活动,对幼儿的动手、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班幼儿经过中小班的过渡,剪剪、贴贴、拼拼、画画的技能得以发展,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实践操作经验。因此,活动前我对孩子们的表现就十分有信心。

本次活动准备充分,首先,幼儿在观察、收集落叶的过程中,对树叶的形状、颜色等有了充分的感知。其次,丰富的材料为幼儿的发散性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一开始,考虑到材料的纷杂,我打算随机为幼儿分组准备材料以节约时间,可如此一来,幼儿缺乏了一个在头脑中对树叶原有形象加工改造、按需求挑选材料的过程,所以最终我把幼儿吃“自助餐”的经验迁移到了活动中,效果较好,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有序的完成了任务。今后,我会继续沿用这种选材方式,进一步发展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好模仿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我们经常需要借助一些范作开展教学。“树叶贴画”的范作较典型,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咋一眼就能捕捉到。然而范作提供的只是一个表象,为了让幼儿把握制作细节,我示范贴画,引导其注意树叶颜色、大小、形状上的搭配。示范完成,孩子们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真不赖。有的模仿能力强,智慧的“小乌龟”可爱极了,鹏悦的“小白兔”也惟妙惟肖;有的富有创新精神,允哲将树叶绕圈、重叠做成了一个温暖的鸟窝,里面还住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呢。最令人欣慰的是我发现孩子开始关注他人的需求、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了,梦雪主动把银杏树叶分了些给思圆。作品完成,孩子们互相欣赏起来,开心极啦。

在整个活动中,我仅以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引导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操作,从做中玩、玩中乐,注重幼儿情感的交流。总体来说,活动是成功的,但难免有不足之处,如“树干、树枝”等辅助材料的使用不够充分;个别幼儿能力有限,作品无鲜明形象特征;活动耗时稍长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会不断的钻研,从教材出发,从幼儿主体出发,以幼儿的发展作为衡量自己教学成果的标尺!

大班艺术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快、愉快的情绪。

2、感知简单的节奏型,尝试做出即兴动作。

3、在集体舞中准确的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与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西纳西摇摆舞》音乐;

2、手腕花人手一个(带右手);

3、小猴头饰、图谱、小桃子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入场:跳跃入场。使用“小兔跳跳跳”感受节奏 XX XXX

一、感知节奏。

听节奏语言做动作

看教师动作感受节奏:使用节奏型 XXX XXX XXXX XXX

二、幼儿创编即兴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以“小猴子”为原型,大方的表现自我,创编“小猴”舞蹈动作。

三、教师示范动作。

播放《西纳西摇摆舞》音乐,教师带小猴子的头饰,扮演小猴表演舞蹈。

四、幼儿练习动作。

出示舞蹈图谱,根据图谱做动作。

五、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幼儿找好“小桃子”标记,站好队形。

内圈幼儿不动,外圈幼儿向手腕花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交换舞伴。

内圈幼儿顺时针转动,外圈幼儿逆时针转动,交换舞伴。

六、放松运动。

做拍拍手、拍拍胳膊、拍拍大腿等动作,进行放松运动。

大班艺术教案12

设计意图:

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让孩子初步了解基本知识,能激发孩子的爱国热情。结合现在孩子学乐器热,特设计此活动。希望以点带面,让孩子接触民族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目标:

1.学习听辨民族乐器—古筝的音色,简单了解古筝的知识。

2.体验乐曲浓郁的江南韵味。

3.初步感知民族音乐,萌发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紫竹调》录音(独奏与合奏)

2.古筝一架

3.图片四幅:高楼大厦热闹的马路江南田园风光江南水乡秀丽景色

4,录像(1)热闹的街口(2)江南美景、(3)合奏《紫竹调》

活动过程:

1.欣赏民乐《紫竹调》

幼儿可以闭着眼睛欣赏

2.了解“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概念

(1)“你觉得这段乐曲好听吗?”“那你知道这么好听的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古筝)

“它是由古筝单独演奏的曲子,我们叫它古筝独奏曲。”

(2)出示古筝,了解它的简单知识

“有谁知道古筝是哪个国家的乐器?”

(中国)“对了,它是中国才有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它是我们民族自己的乐器,我们叫它民族乐器。”

(3)熟悉古筝音色

“古筝的音色特别好听,现在,你可以过来弹一弹,听听它发出的声音。”

(4)“民族音乐”的概念

“你知道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叫什么音乐?”民族音乐简称民乐,“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民乐《紫竹调》。”

3.欣赏乐曲第二遍(老师弹)

(1)提问:你听了感觉怎样?

小结:这是一首抒情、缓慢、优美的乐曲。

2)出示四幅图,教师简单介绍图片内容

“这四幅图中,有二幅表现的就是乐曲的内容,请你再次欣赏,然后把这二幅图选出来。”

4.欣赏乐曲第三遍

(1)自由讨论

(2)幼儿回答

(3)“接着请你边听音乐边来看两段录像,看看到底适合什么内容。”

提问:这下你知道了吗?再次肯定录像与图片内容。

教师小结:民乐《紫竹调》优美动听,正是描绘了江南乡村秀丽的景色,给人—种清新、愉快和美好的感觉。

5.欣赏合奏曲《紫竹调》

“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民族乐器,象二胡、琵琶、笛子等,这些乐器除了可以进行独奏,还可以进行合奏.

现在请大家欣赏合奏曲《紫竹调》,你可以学一学各种乐器的演奏,也可以轻轻地用拍手等身体动作来表现。”放录像配音乐“民间音乐中还有很多好听的乐曲,我们下次再来欣赏好不好?”

大班艺术教案13

设计意图:

根据《纲要》中艺术领域方面的目标,要求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还要避免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依据这些目标,我为本班幼儿设计的这个美术活动主要让幼儿享受参与绘画活动的快乐入手,发展幼儿运用美术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的技能,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动物皮毛纹路的神奇和美丽,给幼儿美的体验。

活动目标:

1.欣赏几种常见动物身上的花纹图案,感受动物皮毛纹路与色彩的神奇与美丽,了解动物斑纹与环境的关系。

2.尝试用用涂染的画法画有斑纹的动物。

活动准备:

1.挂图27号;《小朋友的书.美工》。

2.水粉颜料及水粉笔。

3.活动前丰富有关动物皮色花纹与环境关系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物身上的美丽花纹

1.教师用一张留有小洞的纸覆盖在图片上,引导幼儿观察斑纹,猜猜是什么动物?

看看老师这里有什么。

2.仔细观察动物,说说这种动物的斑纹是什么样的?

二、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身上有斑纹吗?

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身上有斑纹,是什么样的吗?

三、画一画有斑纹的动物

1.欣赏《小朋友的书.美工》第21页“有斑纹的动物”上小朋友的画,说说他们画什么了?每一种动物身上的斑纹是怎样的?像什么图案,有什么颜色。

2.幼儿作画。

四、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介绍作品。

活动反思:

在活动刚开始看图片那个环节,带着神秘感进入,幼儿的兴趣很高。可是到了后面有些幼儿就管自己在那玩起来了。第一、图片准备太少,所以幼儿的认识不够多,导致幼儿的想象空间不足,到后面绘画环节的时候画出来的图画都差不多,应该在活动前先丰富幼儿知识,让幼儿先了解动物皮色花纹与环境的关系,这样在绘画过程在幼儿的绘画就不会怎么单调了。在幼儿绘画结束时不应该考虑时间的问题,应该让幼儿帮忙把动物涂上美丽的颜色,让他们感受色彩的变化。作品展示的时候应该让幼儿自己自愿的展示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老师自己在那里选作品让幼儿介绍。

大班艺术教案14

目标:

1、欣赏名画《向日葵》,感受画面的美。

2、了解葵花向阳开放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此现象的兴趣。

3、观察葵花的形态特征,学习用颜料画表现向日葵。

重点:

通过观察葵花,学习用颜料画表现葵花。

难点:

大胆作画,色彩搭配协调。

准备:

挂图、作画工具。

过程:

1、欣赏名画《向日葵》

请幼儿说说画上有什么,向幼儿介绍作者。引导幼儿从向日葵的造型、色彩、线条等方面感受画面的美。

2、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葵花的花头有圆盘状的花序,里面结子,就是我们常吃的葵花子,成熟后颜色较重。周围长有舌状的黄色花瓣。

3、幼儿交流关于葵花向阳开的经验。

4、出示范画,教师示范作画。

(1)用各种彩色线勾画轮廓。先画几朵不同大小的花头,花头有前有后,被挡住的花头只能看到一部分,再把花插到一个大花瓶里。线要勾的粗壮有力。

(2)填色。选择好自己认为合适的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先画浅色,后画深色,花瓣用浅色,花序就涂深色。背景色根据花的色彩考虑,当花的颜色重的时候,背景的色彩就亮,当花的颜色亮的时候,背景色就浓重。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大胆勾画向日葵的轮廓,大胆使用颜色。

6、欣赏交流,展示幼儿的画,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大班艺术教案15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都说了哪些春天的秘密,并能融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

2、了解连环画创作的基本特点,能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是个内容。

活动准备:

1、《春天的秘密》语言CD

2、一副典型的连环画作品

3、水彩笔、连环画、纸若干

4、生活环节多次倾听诗歌,熟悉诗歌内容。

活动流程:

一、欣赏诗歌,引导幼儿充分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欣赏诗歌《春天的秘密》,根据需要设计提问:春天都有哪些秘密?小河、垂柳、桃花、燕子、麦苗、拖拉机是怎样说出这些秘密的?

2、再次欣赏诗歌。引导幼儿想象诗歌所呈现的春天的美好景色,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二、展示典型的连环画作品,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连环画的特点。

1、一般连环画特点:画面合理分解为几个部分,注意画面背景、色彩等前后的一致性,要完整的表现作品的内容。

2、分析诗歌《春天的秘密》连环画创作过程:画面可以分为六个部分,色彩的选择要能突出春天的特征。

3、组织幼儿讨论自己想怎样画连环画《春天的秘密》。

三、播放《春天的秘密》,幼儿创作连环画。

1、幼儿自由创作连环画(教师应加强对个别幼儿的指导,适宜的帮助)。

2、鼓励个别提前完成作品的幼儿进行诗歌仿编,并将其内容加到连环画作品当中。

四、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鼓励幼儿一边欣赏连环画作品,一边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朗诵。

五、活动延伸:

将幼儿画好的连环画做成小画书,投到阅读区供幼儿欣赏。

标签:大班 教案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