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艺术

艺术活动教案 (15篇)

艺术2.65W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艺术活动教案 ,欢迎大家分享。

艺术活动教案 (15篇)

艺术活动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五官宝宝的观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特征。

2.能大胆、快速地画出五官及春天的景色。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1.初步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制作有关春天的展板。

2.会唱古诗《春晓》。

物质准备:关于春天的图片、圆形的纸、(眼、鼻、耳、嘴各一份范例一份)、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图片,体验春天的美。

1.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师:"春天快来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2.小结:"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柳条随风摆动,弯弯溪水清澈见底,朵朵鲜花芬芳灿烂,美丽的百草原景色怡人,春风吹呀吹,春天来到啦!"

二、故事导入,引出五官宝宝找春天的主题。

1.师:"可是山洞里有一只懒惰虫整天地睡大觉,从来不关心大自然的变化,这下可急坏了身上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宝宝了。因为他们听小朋友说春天特别美丽,所以他们决定离开懒惰虫,独自寻找春天。"

2.幼儿回答,教师范画。

师:"瞧!谁出来了?眼睛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他会看到什么呢?"

3.师:"瞧!谁又出来了?耳朵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听到了什么呢?"鸟叫声,蛙唱声,蜜蜂、小虫鸣叫声

4.师:"瞧!鼻子宝宝和嘴巴宝宝一起出来了,他们又会发现什么呢?"花的香味,风的清新泥土的芬芳

三、发挥想象,大胆画五官并添画春天景色。

1.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桌子上有好多空白的脸,他们希望小朋友能把五官宝宝找回来,和他们一起找春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2.教师与幼儿一起添画背景。

师:"小朋友,在春天里会出现哪些东西呢?"(柳条、小燕子、花、小动物苏醒了……)

四、展示作品,唱古诗体验春天的美。

师:"小朋友,你能把我们画的脸和这幅春天的画组成一幅漂亮的"春韵图"吗?怎样组合?那我们来试试看吧!把你画的脸贴到你喜欢的地方。"

师:"哇!好一幅美丽的"春韵图"!春天真美啊!古时候的诗人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古诗春晓吧!"

活动反思:

这个月以“动物朋友”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让幼儿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小动物,彼此又拉进了与人类的距离。从而树立孩子要保护动物的意识。熊猫在幼儿印象中是胖乎乎的,又非常可爱,幼儿都非常的喜欢它。首先在实施这节课的时候,我也在网上查了各种关于熊猫的生活和外形,以便在给孩子讲解当中,能给他们传输正确的信息。不过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幼儿兴致非常的高。

一开始以猜谜语的方式进入话题,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不过幼儿只知道熊猫的外形,对它们的生活习性确不是很清楚。考虑到孩子们对大熊猫的形象感知较少,也请了个别几个幼儿介绍自己见过的熊猫。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对熊猫的初步感知,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活动我以图片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观察、思考、想象、表达,思维极其活跃。其实我们的教育资源很多,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为幼儿开展教育契机的机会。在讨论到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熊猫的时候,幼儿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说了很多的答案,有些小朋友说我要把熊猫带到家里来,他们的天真,纯真的心,看他们真的是很喜欢熊猫。

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给孩子们又有了一个教育机会,而我自身感觉虽看到孩子们在发言,但还可以把气氛搞的活跃点,因为本身社会领域的都是以语言为主,怎么样才能把课堂上到生机勃勃??这一点还需慢慢琢磨。

艺术活动教案 2

一、活动名称:

《哈哈小孩》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在折纸上的绘画,了解折纸绘画的奇妙之处。

2.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将舞蹈的动作画在纸上,能将断开的小孩连接起来。

3.能从活动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激发幼儿独立创作、深入探究的能力,并能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作品。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活动音乐(《熊之舞》、《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伴奏曲》、《欢快的伴奏曲》);筐子4个;幼儿每人一张没有折过的彩纸、两张折过的彩纸、一支黑色勾线笔;哈哈小孩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绘画简单线条勾勒的小孩的经验,能熟练运用彩笔,且要有一定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力。

四、活动过程

㈠开始部分

1.问好环节

播放《熊之舞》的音乐,幼儿跟着老师进入活动室。

教师:小朋友们好!(幼:老师好)

教师:今天呀,见到小朋友们,老师很开心!所以呀,我想和小朋友们先来跳一支舞。好,所有小朋友们起立!

2.请幼儿跟着图片上的小朋友的动作一起舞动。

舞动前提出要求:

教师:在跳舞前呀,老师有一个小要求,请小朋友们跳的时候仔细看看我们上面的小朋友跳的什么样的动作,看看她跳的好还是我们跳的好。(音乐起)

①要认真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

②要跟着节奏做动作。

3.教师出示和真人舞蹈动作一样的美术作品(哈哈小孩),请幼儿跟随音乐边欣赏边舞动。

教师:这支舞跳完了。老师想问小朋友们刚才她们的动作你们记住了吗?

教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我在刚才跳的时候呀变了一个魔术,你们看一看是什么?看看我把谁变到了这个上面,睁开眼睛。

教师:噢!是刚才在上面跳舞的小孩子,被我给变到哪里了?

教师引导幼儿:我把她画在了纸上,我用我的魔法笔刚才把她画了上去,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再一次的运用你们的才能,我们看看自己能不能也创作一些舞蹈的动作。一会儿呀,自己把自己跳舞的过程呀画在哪(幼:纸上)?谁能创作更多的舞蹈动作,谁就多多的展示出来。

教师:好,那我们一起开始!看谁能创作出更多的动作,不一样的(请跳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跳)

教师:好,你们的动作都创作完了。我们今天要变一个大魔术,我们的魔法和我们刚才的动作有关系,那么现在请小朋友们运用你们的智慧,运用你们的想象力,把你刚才自己跳的各种各样美丽的动作画在我们的画纸上。现在呀,我已经把你们的画笔和画纸赋予了魔力,一会儿我们就能见到奇迹的诞生!

㈡基本部分

1.幼儿在平整彩纸上创作

⑴教师启发幼儿回忆并画下刚才的舞蹈动作。

创作前提出要求:

教师:现在就是你们的时间到了,你们来变魔术,让老师看一看。你们要用自己的想象力。

①在彩纸上画一个舞动的小孩。

②要把小孩画大,画高,画满整张纸。

③用简单的线条来画。

⑵教师巡视,及时予以点评。

2.幼儿在折纸上横向创作

⑴幼儿成为魔术师,在折纸上画下刚才设计的小孩。

创作前提出要求:

①一定不要展开这张纸。

②在折纸上创作,折纸横着放。

③要把小孩画大、画高、画满整张纸。

⑵教师巡视,引导幼儿不要刻意避开折线,把小孩画满,画大,及时点评。

⑶探索折纸创作奥秘

①幼儿展开折纸,发现小孩断开。

教师:请幼儿说说什么分开了?(耳朵、身体……)

②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折纸绘画的奥秘

a.在折纸上创作小孩,展开后小孩会断开。

b.将什么部位画在折线上,什么部位就会断开。

⑷幼儿探索连接断裂处的方法

幼儿找出方法连接断裂处:用直线将断裂的两个点连接起来。

3.幼儿在折纸上纵向创作

⑴幼儿成为魔术师,在折纸上画下刚才设计的小孩,想让小孩的什么部位断开,就把什么部位画在折线上。

创作前提出要求:

①千万不要展开这张纸。

②在折纸上创作,折纸竖着放。

③要把小孩画大、画高、画满整张纸。

⑵教师巡视,引导幼儿不要刻意避开折线,把小孩画满,画大,及时点评。

教师:这次的魔术和上次的有什么不一样?谁能告诉老师全部分开了怎么办呀?

教师:用什么方法?(把断开的部分用直线连接起来)小朋友们把他们连起来,看看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让你们捧腹大笑。

4.作品展示

幼儿起立跟随音乐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做出相应舞蹈动作。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幼儿创作。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起立,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自己创作的哈哈小孩是什么样的(先模仿胖的,在模仿苗条的),他们呀,有各种各样美丽的动作,那现在就让我们用舞蹈把刚才自己画的三幅作品展示出来吧,自己画的什么动作就跳什么动作。

㈢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进行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呀你们和老师一起当了一次魔术师,在折纸上进行了两次创作,一次把折纸横着放,变出了苗条的自己,一次把折纸竖着放变出了胖胖的自己,那现在让我们回家后再把折纸斜着进行一次创作,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魔法!

五、活动延伸

回家后进行第三次折纸绘画创作,将折纸斜着放,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孩。鼓励幼儿不断探索,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活动的浓厚兴趣,并乐于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

艺术活动教案 3

活动目标

1、能用描印、剪贴、绘制的方法大胆制作心愿卡。

2、了解妈妈的喜好,学会关心妈妈。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提示幼儿了解妈妈的喜好。

2、厚纸做成的不同形状的描印图板若干(每人1-2个),彩笔、彩纸、剪刀、彩带、小夹子;已做好的心愿卡一张。

3、《只要妈妈露笑脸》歌曲磁带。

环境创设、生活环境在展示板上方拉一些绳,并在这些绳上系许多下坠的短绳。鼓励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动手为妈妈制作礼物,并把制作的礼物系在下坠的绳子上。

活动过程

用谈话的形式激发幼儿制作心愿卡的兴趣。

话题:

(1)谁能来说说你的妈妈最喜欢什么?

(2)三八节到了,想一想我们做什么礼物送给妈妈?鼓励幼儿相互说说自己妈妈的喜好,激发幼儿做礼物的兴趣。

峡山区岞山街道岞山幼儿园教师备课卡活动过程2出示已做好的心愿卡,了解制作的方法。

(1)介绍心愿卡。教师:这是老师给自己妈妈做的一张心愿卡,上面画的是我对妈妈想说的话。

(2)了解制作方法。教师:看看说说,我的心愿卡是怎样做成的?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印板,在彩纸上用铅笔画出描印板的轮廓,再在轮廓图上画出自己想表达的心愿,最后沿线剪下图形。

(3)轻轻播放歌曲音乐,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帮助完成作品的幼儿打洞穿彩带。

3、悬挂心愿卡,相互欣赏评价。

鼓励幼儿将做好的心愿卡用小夹子别在展示区,相互讲述自己的心愿卡所代表的祝福含义。

4、鼓励幼儿回家为妈妈送上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艺术活动教案 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并且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2.培养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妈妈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活动前戴好)。

2.活动前幼儿已基本熟悉歌曲《找小猫》。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要带猫宝宝们去出游,出发吧。

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进教室,并做简单律动《小花猫》。

2.师: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此时示意小朋友坐下,放幻灯片,幻灯片里有背景音乐《找小猫》,播放的同时幼儿可以跟唱。

再放第二遍音乐,这次老师跟着音乐做起了简单动作,此时幼儿也会跟着学老师的动作。音乐结束的时候,老师对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对不主动表现得给予鼓励。

师:某某小朋友做的很好呢,某某小朋友也可以做得一样好的。看看哪个小朋友可以做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动作?小猫们,跟猫妈妈一起动起来吧。(此时再播放一次音乐)

3.音乐结束。

老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动作,也可让小朋友单独出来展示自己的动作,对表现认真的,有创新的加以表扬,对不太敢于表现得加以鼓励。

4.做游戏——找小猫。

师:刚才呢,可爱的小猫们做得都很好,现在,你们愿不愿意跟猫妈妈做《找小猫》的游戏啊?这个游戏跟躲猫猫有点像,放第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们做刚才做得动作,当听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的时候,小猫儿们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躲好。第二段音乐响起的时候,猫妈妈表演,当唱到“找呀找呀找呀找”的时候,妈妈开始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暂时退出游戏,等待下一轮的游戏。第二段音乐结束时,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一边喵呜喵呜的叫,一边回到猫妈妈的身边。

接下来开始新一轮的游戏,幼儿熟悉游戏后,也可让幼儿扮演猫妈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5.活动结束。

师:天黑了,猫宝宝们要回家了。(再做一次开场的律动。)

艺术活动教案 5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一个延伸课程,我们园在进行玩教具制作时进行了皮影的制作,我有幸参与了制作活动,在制作时幼儿也对我做的“鸡妈妈”产生了很大兴趣,并问东问西让我把做的过程讲给他们听,在制作完成后我为孩子们表演了这个皮影戏《蛇偷吃了我的蛋》,幼儿看过皮影后,对布上反射出的图像很感兴趣,并尝试着和老师一起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对光和影子的变化深深的吸引了。借此机会我们生成了光影添画——《贝壳艺术》。

光影绘画表现事物的基础是光,如果没有光,我们就无法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更别提作画了。光使物体呈现在幕布上的轮廓,让幼儿有自我想象的空间,敞开艺术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间里任意翱翔。在教学实施前我们给幼儿欣赏了大量的图片,让幼儿有实际操作延着物体的轮廓绘画的基础,并了解在物体轮廓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线条变成精美的画面,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创作作品的意图。

幼儿有了以上的欣赏和铺垫,然后通过学习的方法,让幼儿探讨用不同种类的贝壳产生多种光影反射出的影子,幼儿通过影子描绘在纸上并加以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加强了幼儿创新能力,又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并描出贝壳在灯光照射下的影子轮廓,让幼儿根据轮廓大胆尝试创意添画。

2、体验光影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海星、螃蟹、海马、章鱼、投影仪、灯、白幕布、手电筒、纸、各种贝壳、油画棒、贴了透明胶的白纸。

经验准备:幼儿在画画之前有描实物轮廓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活动《猜猜它是谁》

师:今天我们班来的一位小客人,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呢?(在白幕布后面投射出螃蟹的影子)

幼:螃蟹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引导幼儿尝试说出螃蟹的影子)

师:真聪明,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螃蟹(师幼儿一起验证)。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动物是谁呢?(在白幕布后面投射出贝壳的影子)

师:我们一起请小客人自己出来我们看看它是谁好吗?——出示贝壳。

2、探索交流,引导幼儿用描线的方法描出贝壳的影子轮廓,并进行创意添画。

师:那么谁有什么好方法让贝壳的影子留下呢?

(幼儿交流讨论)

艺术活动教案 6

活动目标:

1、熟悉舞蹈的音乐形象,体验舞蹈所表现的快乐情绪。

2、掌握八分音符的节奏,初步学会小跑步。

活动重点:

对舞蹈感兴趣。 活动难点:掌握八分音符的节奏。

活动准备:

1、舞蹈动作的顺序图片。

2、录音磁带《快乐舞》。

活动过程:

1、感受音乐的旋律,掌握好节拍。 老师弹奏乐曲,幼儿欣赏。

教师:这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 听音乐按节拍拍拍手:

教师:听了这段音乐心里感觉这么样? 玩游戏,掌握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师:听听音乐,想想你们是么时候最开心? 游戏方法:幼儿说出最开心的事情后,教师立即配上八分音符的节奏,并带领幼儿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最后一拍,做一个符合音乐内容的滑稽造型。

如:跑跑 跑跑 / 跑跑 跑跑 /玩滑 滑梯 / 真高 兴/

(幼儿做玩滑滑梯的动作。)

2、感受舞蹈内容: 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边念语言节奏边示范舞蹈。

跑跑 跑跑 / 跑跑 跑跑 / 我 呀 / 真高 兴/

跑跑 跑跑 /跑跑 跑跑 / 我 呀 / 真快 乐/

学做 小鸟 /飞呀 飞 / 拍着 小手 / 转一 圈/

学做 小鸟 /飞呀 飞 / 我 呀 / 真开 心/

讨论舞蹈内容,熟悉舞蹈动作。

3、掌握图片内容,掌握舞蹈动作的顺序,边探索边学舞蹈。 看懂图片的顺序。 在慢速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边观察图片,边探索舞蹈动作的内容和顺序,自己试跳。

在音乐伴奏下,师生自由寻找舞伴,随音乐跳《快乐舞》。

艺术活动教案 7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是什么节日?

在老师的节日里,小朋友想给老师画张像吗?

2.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特征。

看一看吕老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什么式样?衣服上有什么特点?宗老师又是什么模样的?

看吕老师的胳膊在身体的什么部位?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胳膊和腿是怎么动的?再看脸上眼睛的位置,眼睛上面是头发,现在每人用手摸摸自己的头发,是不是光长在头顶上面呢?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我们可以画一位老师,也可以画两位老师。要把老师的头发和服装的详细的特点画出来,先画头,再画身体,最后画胳膊和腿,大家都很喜欢老师,要把老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掌握人体的结构关系和各部分的比例。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我们来找一找,哪几张画画的是吕老师? 哪几张画画的是宗老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活动延伸:

可开展照相馆游戏,为顾客照像(画像)。

艺术活动教案 8

设计意图:

为了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好玩的吹画,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创造能力,而且小朋友对于泡泡更是一种喜爱,所以设计了这一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不同的效果

2、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大胆创作

3、体验绘画画面美和乐趣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吹的动作并且学习什么叫做吹画活动难点:幼儿自由创作吹画,并自由添加外在的东西活动准备:

4、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水彩纸、水粉颜料、吸管、花、纸巾活动过程:

出示盒子问:这是什么?今天老师想讲一个关于秘密花园里的故事,你们认为花园会有些什么东西?(出示花朵)故事导入: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老爷爷无意中发现了很多宝物,可是他不知道要把这些宝物藏到哪里去。有一天,老爷爷发现了一个秘密花园,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美丽极了。于是老爷爷就把宝物放到宝箱里藏到了秘密花园里去并留下了提示。小朋友们想知道秘密花园里到底藏了些什么宝物吗?好,今天老师根据老爷爷的提示把宝物给挖出来,看一下秘密花园里都藏了些什么宝物。

(1)出示宝箱,逐一展示宝物(素描纸、水粉颜料)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

(2)出示纸巾

(3)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用手去让它动起来?(引出吹动)(3)出示吸管提问:吸管除了可以吸东西,它还有什么作用?(吸管还可以用来吹动纸巾,还可以吹出我们的秘密花园)

教师示范:用吸管吹泡泡、印花(看老师是怎么用吸管来吹出我的秘密花园的)讲清楚规则,只能用口吹,不可以用嘴巴吸请幼儿展示我把花发到第一位小朋友的手上,然后,当老师敲动手中的棍子的时候,小朋友就要不断地一个个传下去,当我停止敲动时,小朋友也要停下来,如果谁把花弄掉地了,就先不让他参加(拿到的小朋友展示)

幼儿自由作画:老师巡查指导教师展示吹树杆:

来,小朋友看老师,只要把颜料轻轻倒在画上,用嘴巴轻轻一吹,树干就出来啦!

幼儿自由吹幼儿可自由增添外在的东西

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说你的秘密花园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艺术活动教案 9

活动来源:

秧歌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舞蹈,是中国民间艺术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它具有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形式风貌,氛围欢快热烈,广泛流传于民间。红绸舞是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欢快奔放、淳朴热情,能够很好地诠释人们在欢乐、丰收等重大场合中的喜悦心情。舞蹈选用的音乐是一首传统民间音乐,节奏活泼欢快,变化丰富,能带给人们欢快喜庆的情绪。本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红绸秧歌舞",欣赏、感受它的淳朴热情;参与、体会它的喜悦欢快;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丰富民族认知,激发幼儿对秧歌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活动感受舞起红绸扭秧歌的热闹气氛,在已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满足幼儿跃跃欲试的愿望,享受参与舞蹈的快乐。

2、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感知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认知经验。

3、技能目标:在乐曲的伴奏下自由欢快地舞起红绸,发展对乐曲的感知和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4、创造力培养目标:初步尝试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发展创造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6、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欣赏几个“红绸秧歌”舞蹈作品,了解秧歌欢快奔放、淳朴热情的特点,丰富动作语汇。

2、物质准备:丰收情景背景。

3、环境准备:多媒体设备、成品舞《红绸秧歌》,录音机,幼儿用《红绸舞》音乐磁带两盘,教师用《红绸秧歌》音乐磁带一盘,大红绸子每人两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谈话,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二)欣赏秧歌舞蹈作品《红绸舞》,初步了解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幼儿动作语汇。

师小结:“红绸舞"是我们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秧歌舞蹈,音乐热闹、欢快、喜庆。每年秋天庄稼丰收的时候,还有过大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候,人们开心极了,就会聚集在一起手拿红绸子跳起红绸舞庆祝节日,表达自己快乐、激动的心情。

二、展开

(一)初步探索学习在身体下方、两侧、头上方舞动红绸的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上肢舞红绸的方法。

2、邀请3名幼儿逐一展示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引导幼儿重点学习红绸在身体下方、两侧、头上方舞动等动作)

3、探索学习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练习。

(1)师:“在挥舞红绸时,我们脚上还走什么样的步子?这个套掌毳来参一爹攀澄幼儿园教育活动亲倒及评析动作叫踏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好吗?”(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

练习)

(2)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由下肢动作自然过渡到上下肢配合练习动作。(如:做踏步挥舞红绸)

师:“我们一起来做踏步,一二三四……红绸子前边甩,红绸子两边甩。”

4、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作品,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和协调性。

(1)教师哼唱乐曲,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一遍)

(2)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

(二)继续尝试创编舞动红绸的其他动作。

1、邀请3个具有代表性动作的幼儿展示舞动红绸的动作,带领大家模仿学习。(引导幼儿重点学习在体前舞∞字、在体侧自下而上划圆圈、在体前由外向里划圆圈等动作)

2、探索学习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练习。

(1)师:“在挥舞红绸时,我们脚上还可以走踏步,但是踏步的动作可以放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好吗?放慢走,一、二、三、四……”

(2)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由下肢动作自然过渡到上下肢配合练习动作。(如:做踏步在体前舞∞字等)

3、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作品,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和协调性。

(1)教师播放乐曲,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一遍)

(2)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

(三)鼓励幼儿随乐曲随机、自由表演红绸舞,体验自由创编舞蹈的乐趣。

三、结束

(一)小结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秧歌——红绸舞,每位小朋友都自己编出了漂亮的舞红绸的动作,真棒呀!”。

(二)教师表演自编红绸舞

师:“今天呀,老师也编了一个漂亮的红绸舞;小朋友想看吗?”。

(三)延伸活动

师:“老师表演的红绸舞,小朋友喜欢吗?让我们回教室继续跳舞好吗?"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课前和导入部分的舞蹈欣赏使幼儿充分感知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动作语汇。随后运用启发谈话、鼓励表演、同伴模仿、整理提高等方法帮助幼儿调出以往欣赏积累的感知经验,自由地进行创编表演。活动中幼儿充分体验到自我表现、自由创编舞蹈的愉悦和成就感,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专家点评:

“红绸舞"欢快奔放、淳朴热情。本次活动作为中班教材,重点立足于引导幼儿“简单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因此,在经验准备中必然要通过提前欣赏几个相关舞蹈作品,感知它的音乐和动作特点,丰富动作语汇。教师在活动中创设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幼儿感受舞起红绸扭秧歌的热闹气氛,在已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跃跃欲试,享受参与秧歌舞蹈的快乐,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喜悦。活动的结构分三个版块:第一版块是通过谈话和幼儿表演,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引导幼儿欣赏一段红绸秧歌舞,再次让幼儿调出以往欣赏积累的感知经验,初步了解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幼儿动作语汇,为解决活动重点做准备。

第二版块是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舞绸动作,解决活动重、难大红绸子舞起来蕊影悬琴鬻雾黪藿幼儿园教育活动亲倒及评析点。在创编动作过程中,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幼儿探索尝试创编舞动红绸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舞蹈和乐曲的理解自由表演红绸舞,体验自我表现、自由创编舞蹈的乐趣。在第三版块中,教师表演自编的红绸舞,将红绸秧歌舞欢快、奔放和淳朴、热情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来,将舞蹈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红绸秧歌舞的风格特点,丰富了动作语汇,达到对秧歌舞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艺术活动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复习跑跳步、前踢步、后踢步等基本舞步。

2、引导幼儿创编具有一定意义的短小快乐的舞蹈。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舞蹈活动的愿望,体验舞蹈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鼓一面、鼓棒两根、录音机、音乐磁带。

2、学习各种舞步。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教师鼓点的变化而做动作,训练幼儿节奏感。

师:“小朋友,跟我一起敲敲鼓好吗?”(幼儿走入活动室自由找空位站好,教师敲鼓,幼儿随鼓声的快慢,调整自己脚步的速度进行表演)

二、游戏“快乐的脚步”。

1、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们的脚步真快乐,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快乐的脚步的游戏,好吗?”

2、师:“老师的两根鼓棒表示小朋友的两只小脚,老师的鼓棒往哪边敲,你的小脚就往哪边跳。”(教师变换鼓棒位置敲鼓,幼儿随鼓棒位置的变化及鼓声速度的快慢变换舞步进行动作。)

过渡:小朋友累了吧!让我们坐下休息一会儿!快乐的脚步花样真多,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快乐的脚步,加上手和身体的动作,编出优美的舞蹈来。今天,老师就用快乐的脚步,加上手和身体的动作,编出了一则非常好看的舞蹈,下面请小朋友欣赏。

三、教师示范舞蹈,幼儿模仿动作。

1、教师听音乐舞蹈,幼儿欣赏舞蹈。提问:

①你刚才看到老师跳了些什么?

②老师是用快乐的脚步加上手和身体的动作编出了表现快乐小动物的舞蹈,那舞蹈用了哪些快乐的脚步呢?(幼儿说出一种动作后,教师针对较难的动作,让幼儿集体练习。)

2、幼儿随教师学舞蹈。

①师:我知道你们也想跟随我们一起跳舞了,对不对?让我们一起来吧!(教师将口令与语言提示相结合带领幼儿一起舞蹈。)

②让我们再来一次。(师生再次舞蹈一遍,教师对有困难的幼儿变镜面示范为同方向示范。)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一则表现快乐动物的舞蹈,这个舞蹈是用快乐的脚步加上手和身体的动作编出来的,下面老师还想跳一段舞,也是用快乐的脚步加上手和身体的动作编了出来的,这则舞蹈与刚才的一样不一样呢?请你们看。

四、教师变换舞步舞蹈,启发幼儿创编。

1、教师变换舞步舞蹈。提问:

①刚才老师用快乐的脚步加上手和身体的动作编了一个什么样的舞蹈?

[page_break]

②老师用快乐的脚步加上手和身体的动作,编了一个表现身体锻炼的舞蹈,老师用了哪些快乐的脚步呢?

③你们能不能开动脑筋变化一下快乐的脚步呢?行不行?让我们听音乐想一想。

2、幼儿创编脚步动作。

提问:“想出来了吗?让我们来听着音乐试试看。”(两遍)。

3、请个别幼儿将创编的脚步表演给大家,并集体学一学。

小结:你们想的真棒,老师有个建议,你们可以把刚才编的快乐的脚步加上手和身体的动作编成一个快乐的舞蹈,如果你想出来的办法一个人不够表现的话,可以请你的好朋友帮忙,几个好朋友编一个快乐的舞蹈,好不好?下面我们去商量商量吧!

五、幼儿创编舞蹈。

1、幼儿听音乐全体编舞。(两遍)

2、请个别幼儿表演。

3、集体表演

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快乐的脚步编出了这么多快乐的舞蹈,让我们一起去表演给其他的小朋友看吧!

艺术活动教案 1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验歌曲表达的郊游时快乐的心情。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有外出郊游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郊游》、风景区图片、图谱、团旗若干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歌曲情景,导入活动。

师:“我们上杭可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游的,我们一起出发去看看吧”

2.幼儿在情景的提示下,熟悉歌曲。

(1)师:“看,我们来到了哪里?”(紫金公园)

(2)师:“公园里有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走,我们继续出发吧!”

【评析】:

活动开始以创设“去郊游”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郊游的过程中循环播放本次学习的歌曲,让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反复的熟知和感受的过程。同时,教师在郊游中出示家乡本地的旅游景点和风景图片,使活动更加的贴近幼儿生活实际。

3.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师幼学唱歌曲

(2)完整唱一遍歌曲

师:“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完整的将这首歌再唱一遍吧。”

【评析】:

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打破以往出示图谱一句一句教、幼儿一句一句跟唱的模式,而是通过到家乡的各个风景区去“旅游”的形式,轻松自然地让幼儿将歌曲哼唱出来。同时教师能引导幼儿突破歌曲演唱的难点部分,抛出问题:“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唱,还唱不好”,充分的尊重幼儿,让幼儿更加自主地学习演唱。

4.感受歌曲情感,让幼儿自由表现。

(1)幼幼互动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好听得声音来表现我们愉快的心情,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我们的快乐呢?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教师下去指导)

(2)请个别幼儿表现

【评析】:

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引导幼儿唱,更注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把郊游当中喜悦、愉快的情绪带入歌曲中,真正依据《指南》精神,不再重“技能训练”,而是强调艺术教育的“感受与表现”。

5.游戏《音乐动车》

(1)师:“除了上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游,比较远的地方有哪里呢?”

(2)教师示范游戏,第一遍游戏。

(3)第二遍游戏

(4)第三遍游戏

6.在游戏情境中自然结束。

【评析】:

活动把郊游游戏贯穿始终,在活动最后教师扮演动车长,以“点兵点将”的形式,边唱边邀请幼儿乘坐她的音乐动车去郊游,同时要求唱得好的幼儿才能乘坐她的音乐动车,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与演唱的兴趣,最后让部分幼儿扮演动车长再次进行演唱与游戏,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艺术活动教案 1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感受旋律,设计冰雕造型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空间知觉。

2.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幼儿间的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冰雕ppt、图片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乐曲《问候舞》的旋律

活动过程:

一、交流感受,引出活动的兴趣。

1.交流:"这几天,我们常州的气温一下子就降到了0度以下,大家是什么感觉?""那北方的冬天会冷到什么程度呢?那儿结的冰和我们这的有什么不同?人们会利用这厚厚的冰做什么呢?"

2.欣赏:"收集的这么多的冰雕图片,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小结:"这些晶莹透亮的冰雕用各种各样的.姿势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二、欣赏并感受乐曲旋律。

1.完整听一遍乐曲。

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和冰雕有关的游戏。首先请听一首乐曲,听听这首乐曲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师做无声的假动作:拍手、划长音,起到提示作用)

2.示范,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师:"这次,仔细看,我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摆冰雕造型的。"

3.幼儿听音乐做动作,鼓励摆出不同的造型。

4.创设制作冰雕的过程节奏动作:

师:"艺术家怎样将厚厚的冰块制成冰雕的呢?说一说并做出动作!"(凿、铲、割)

5.完整听并按节奏,做制作冰雕的过程动作以及冰雕造型的动作。

三、游戏活动《冰雕》

1.第一次游戏要求:(触摸式冰雕)

师:"两人合作,商量好:一个做冰块,按节奏左右摆动;一个做艺术家,按节奏做出雕刻的动作。同时在长音处,两人必须将身体的一小部分紧紧靠在一起成为一座冰雕。"(第二遍听音乐再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2.第二次游戏要求:(找空间造冰雕)

师:"还是两人合作,不同的是在长音处,做冰块的小朋友冰雕造型快速放好后,做艺术家的马上找到这冰雕的漏空部位插空进去造型。看谁的冰雕造型最特别。"

3.家长与幼儿合作游戏

艺术活动教案 13

活动目标:

1.了解风筝的制作步骤,学习制作风筝。

2.能用多种形式设计不同图案造型的风筝。

3.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制作风筝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春之声圆舞曲》音乐,彩色纸、剪刀、水彩笔、风筝绳、各种装饰用的辅助材料等,“幼儿学习材料”——操作材料①,“幼儿学习材料”—《春天你好》

2.活动前请幼儿欣赏“潍坊风筝节”风筝漫天飞舞的视频。

活动建议:

1.请幼儿阅读《春天你好》第 28 页,欣赏不同样式的风筝,观察风筝的造型、图案、颜色提问:画面中有什么样的风筝?有哪些好看的图案和颜色?你想制作什么样的风筝?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不同造型和图案。

2.引导幼儿阅读《春天你好》第 29 页,探索风筝的制作方法

(1)请幼儿观察风筝的制作步骤,讨论风筝的制作方法。

提问:风筝为什么能飞起来?怎样又快又好地拼插风筝的骨架?风筝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小结:风筝的骨架左右是对称的,风筝的尾巴能保持平衡。

(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装饰、制作风筝。

提问: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风筝?用哪些材料哪种方法进行装饰?

3.幼儿装饰风筝,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提醒幼儿风筝的骨架要拼插结实,指导幼儿用涂色、组合图案线描、剪贴等方式进行装饰, 注意装饰图案要对称,鼓励幼儿设计独特的风筝。

4.展示幼儿自制的风筝,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制作的风筝的造型和图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户外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艺术活动教案 14

活动目标:

1、感受和了解“五幼”的饮食文化,激发幼儿对中国饮食的热爱。

2、运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传统节日的代表食物。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用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传统美食,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

活动难点:

初步掌握传统文化——“水墨画”的绘画技巧。

活动准备:

水墨画工具一套、五幼菜肴图片若干、粽子、月饼、饺子的flash动画。

活动过程:

一、节日的餐桌之“舌尖上的五幼”

1、了解中国饮食的悠久历史,并回忆“五幼”的经典美食

教师: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别具特色。中国的食品不仅讲究味道美,而且讲究造型与色彩。在传统节日中“五幼”小朋友的餐桌前,那些精美丰盛的菜肴,不仅令人赏心悦目,那洋溢着快乐的氛围更使人难忘。

——冬天到了,有小朋友们亲手包的香喷喷的饺子。(饺子图片)

——营养与美味兼得的美食,有没有留口水呢?(南瓜花样馍)

——还有幼儿园的创新菜——红烧狮子头。

——到了清明节,有寒食粥、枣糕、清明果、还有小朋友们捏的欢喜团子。

——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都是出自幼儿园伙房阿姨之手。(双色海鲜包)

——这是我最爱吃的紫薯花包。(紫薯花包)

二、节日的餐桌之“我也来做小厨师”

1、教师运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画笔下的食物——粽子

教师:五月初五是传统佳节——端午节,各地方有吃粽子划龙舟的习惯。那么怎么用水墨画来画粽子呢?

a教师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和幼儿共同探讨粽子的画法

教师:粽子一般是三角形,由宽宽的粽叶包成,粽叶上还有细细的叶脉。

b尝试学习用执笔方法以及调和粽子的颜色

●首先用酞青蓝和藤黄调出叶子的颜色;

●用小白云调节深绿色,中锋勾勒出粽叶的叶脉,线条要流畅

●最后用重墨画出缠绕在身上的绳子。

2、教师运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画笔下的食物——月饼

教师:农历8月15是中秋节,有小朋友们最喜欢吃的月饼,那么,你们想和老师一起用水墨画把月饼画下来吗?那就和我一起来吧。

●用赭石+墨调+朱砂调出月饼的轮廓线颜色勾勒出月饼的轮廓,平面和立面;

●然后,用赭石+朱砂+藤黄,填色(填平面)立面:藤黄沾笔肚子,笔尖沾画的颜色,嘴尖沾赭石,一笔画下去有轻重,自然留白;

●最后,用赭石+墨+朱砂+藤黄+水,勾勒月饼纹理

3、教师运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画笔下的食物——饺子

教师:要说到冬至有哪些风俗习惯,吃饺子肯定是首当其冲了,那么怎么用水墨画来画饺子呢?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吧!

●先用浓墨先勾勒出饺子的外轮廓线

●然后洗笔,不要把所有的墨汁洗掉,留一点在笔上,调至淡墨,用淡墨的在边处再画一下,视觉上是立体的感觉即可。

三、节日的餐桌之“我爱吃的传统美食”

1、幼儿分组创作,教师个别辅导。

2、作品展示并说明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名称。

活动延伸:

中国的传统美食还有很多,都可以运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示出来,让我们拿起画笔快快尝试吧。

微课《节日的餐桌》反思

制作微课《节日的餐桌》是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做课题“传统节庆的组织与创新”时,我们就已将传统节庆的风俗习惯与美食相结合,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足以说明他们对这个活动的喜爱程度,尤其是对传统节日饮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水墨画”是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为了传承这种经典的文化,这节“冰山一角”的微课也会发挥大大的光芒。《节日的餐桌》就是将中国传统美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教师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五幼美食节”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美食,并利用PPT的动态形式将“五幼”美食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孩子面前,创设出“饮食”的文化与氛围。活动中为了能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的原则,我利用flash动画将“粽子”、“月饼”、“饺子”制作成动态人物与幼儿进行互动。这样直观的教学方法大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再加上幼儿对“食物”的热爱,教师设置情境“我也来做小厨师”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利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传统节日的美食。解决孩子在用笔的方法以及色彩的调和的困惑,让幼儿更直观的看到教师是如何运笔,如何调色。也是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的完成作品,在玩中用最简单的方法享受到是水墨画的成功。很多孩子通过此次的微课尝试了水墨画带来的魅力,没有基础的孩子也能从微课中一目了然的感受到水墨画中的运笔和调色方法,对自己有一个大大的提升。同时录本节微课的时候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环节之间的衔接、配音的形象性等。这些不足我会在下次录制微课时及时调整,力求更加完整。

艺术活动教案 15

活动要求:

1,了解人有开心和悲伤两种不同的情绪,懂得一些让自己的心情快乐的方法。

2,制作开心罐头,围绕“我最快乐的……”主题开展装饰绘画活动,体验制作的快乐。

3,能用流畅的语言将自己开心罐头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活动准备:

开心,悲伤娃娃各一个。

师自己制作的开心罐头一个

幼儿人手一个罐头,各色颜料及棉签。

活动过程:

一,快乐和悲伤

师:看,班里来了谁?(娃娃)

师:呀,小娃娃怎么了?(观察娃娃的表情了解开心和悲伤两种情绪)可能发生什么事了?(猜测)

师:你什么时候也会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情?(鼓励幼儿回忆讲述)

师:当心里很难过甚至想哭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幼儿可讨论后回答)

二.我的开心罐头

师: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你们看,这是一个开心罐头,里面藏着许多开心的故事,每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只要拿它出来,看这上面的许多开心的故事,所有的伤心和难过都会赶走了。(让幼儿观察开心罐头上的画面)

师:猜猜我的开心罐头上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三.制作自己的开心罐头。

师讲解制作要求:给开心罐头装上底,在罐头表面画上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幼儿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鼓励其丰富画面内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鼓励其绘画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

四.开心罐头的故事。

师:小朋友的开心罐头上的开心事可真多,谁愿意来把你的开心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师:让我们把

自己最高兴的事都画下来或请爸爸妈妈帮我们记录下来,把他们都放到罐头里,让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好吗?

活动延伸:让幼儿将自己的开心关头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标签:教案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