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语文

大学社会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语文7.14K

一、大学教育现状呼唤个性化教育

大学社会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当今我国大学教育,尤其是经过以“大学扩招”与“大学圈地”为主要特征的“大学大跃进运动”之后大学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化,大学教育有数量规模优势而缺乏质量,在科学与知识的创新、独立自主公民人格的形塑及创新人才的培育方面则相对滞后。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在继承西方大学教育精华———大学精神外,更要做好大学教育的本土化工作,让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个性化教育在当今大众化的大学教育中得到继承与发展。而我国大学教育除因教育行政化导致的大学精神的沦丧外,传统个性化教育因现代“大学工厂批量式生产教育模式”的盛行而消失殆尽。这正是当今中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科学文化创新功能滞后等弊端形成的重要原因。个性化教育思想集大成于春秋战国的孔子,经秦汉绵延于清朝及民国时期。个性化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量身定制”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因材施教”,即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质,如性格、兴趣、潜质等,采用针对性教育方法,教授与其相适宜的教育内容,让不同资质的受教育者获得最大的发展而成为特色人才。个性化教育具有两大灵魂特征:

一是个性化教育以密切、全方位、高效的师生互动为基础。密切、全方位、高效的师生互动保证了教学的效率性,这主要通过小班级教学的组织模式和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

二是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个性化与自主性。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个性化与自主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被教育者的优势,有利于个性化人才的培育,这主要通过学生学习内容的自由选择及教师在洞察学生特质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方案来实现。由于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其专制而在不同程度上实行愚民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上进行严格的限制,使得传统教育自秦汉以降走上不同程度上背离个性化教育的道路,加之中国传统教育存在重人文轻科学的特点,造成了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呈现出“由早熟走向僵化与贫乏”[1]的特征,同时中国传统社会也由繁荣日益走向没落。我国大学教育沿袭了西方现代课堂教学、班级教学为主导的模式,形成一位教师对应数十名甚至一百多名学生的教学互动关系。这也经成为我国当下大学教育常态现象。如有本硕博完整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高校———G大学平均师生比大约在1:29左右,少数学院师生比超过1:40,教学大多采取2-4个班级合班教学的课堂模式。这种大班级课堂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师生课堂互动的不充分。

大学新校区大多处于偏远市郊,而教师大多倾向于居住于市内,教师上完课便忙于赶班车,加之有些大学(如G大学)普通教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这样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生活区域的相互隔离及师生互动机会的丧失,造成了教师与学生课余互动障碍。这样师生课堂与课余互动的不足导致个性化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充分的师生互动的丧失。加之,我国是一个行政主导型的社会,大学行政化非常严重,导致了大学教育内容与方法上僵化,使得个性化教育中核心内容———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个性化不复存在。这样最终导致个性化教育在当今大学中的丧失或流于形式。大学个性化教育的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进取心下降、多元而个性化人才的缺乏等,导致我国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功能及科学文化创新功能方面的不足。

二、教育网络化:现代大学教育条件下的个性化教育新路径

解决当前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与科学文化创新功能的不足问题的关键是在现有的大学教育环境下如何实现个性化教育。正如前文所述,当前大学个性化教育主要直接障碍在于两方面:

一是当前大学因高师生比、大班级教学、师生生活区域的相互隔离等造成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密切、充分、高效的师生互动的师生互动不足丧失;

二是大学行政化导致大学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个性化、自主性的丧失。而高师生比、大班级教学、师生生活上的相互隔离、大学行政化等是当下大学教育所在的客观大环境,也是在相当长时期内没法改变的客观事实。那么,有什么突破或超越当下大学个性化教育障碍的路径呢?笔者认为,正在兴起的“教育网络化”[2]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极大改变教育现有模式,也为大学个性化教育提供一种新的希望和新的实现路径。

大学教育网络化将为大学个性化教育创造以下主要条件:

一是教育网络化将实现课堂师生互动与网络师生互动的.融合,各种即时通讯工具更让师生互动突破时空限制。这将极大地改变当下大学师生互动的不足难题,甚至还可营造一个比较传统教育中更全面、更深层、更密切、更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从而为个性化教育奠定了前提性基础———密切、充分的师生互动,进而为教师洞悉学生的个性特质与资质、量身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提供保证。

二是教育网络化将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融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融合。这改变传统教育中教与学的存在形态,各种自主学习系统的支持让学生“自主性学习”[3]成为可能,同时教育网络化因全球优质教学资源自由分享而有利于突破当下大学行政化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僵化局面,将使得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教育内容与方法得以真正实现。三是教育网络化将改变大学过于单一化、标准化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营造出大学个性化教育的环境。新兴的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模式及方法将改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与学习中的角色,在对教师与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教师各自的教育特点与特长,有利于发挥学生各自学习特点与特长,从而形成一种大学多元化教学与多元化学习的氛围环境,改变当下大学教育过于单一模式化特征,从营造了一种培育多元化个性化人才所需的多元化环境。总之大学教育网络化将突破或超越当下大学个性化教育的种种现实障碍,为大学个性化教育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性行路径,也将提升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与文化创新的功能。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个性教育模式的实现路径及条件

如前文所述,大学个性化教育主要障碍在于师生互动的不足及教学内容与方法僵化,因此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优势来弥补师生互动不足、改变教育内容与方法僵化的局面是实现大学个性化教育的关键。笔者着眼于在当下大学教育客观环境,结合本人在社会学学科改革与创新中的个性化教育尝试经验,同时借鉴相关学者有关大学个性化教育的研究,来探讨当下网络环境下的大学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实现路径及条件。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建构即时、全面、高效的师生互动平台。通过电话、微信、微博、邮件、QQ、飞信等网络渠道与学生进行课内外师生互动是洞悉学生个性资质的有效途径,也是课堂教学互动必要构成部分。根据互动内容和目的,可以相对分为:①师生生活互动,目的是了解学生生活状态、身心状况,洞悉学生的偏好与天赋,进而为制定个性化教育提供科学根据,同时培育师生互动的情感基础以提升教学互动的效率;②师生教学互动,这是师生互动最重要方面,这方面的互动可以是相关知识点讲解、相关社会现象及主题的交流与讨论、学生个性化的专业方向的讨论及学习方法的交流,也可以是相关学习、实践、就业等方面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等。这样,网络师生互动平台突破了当前师生互动的时间、空间障碍,实现了大学师生互动的即时性、充分性、全面性、高效性,弥补了当前大学教育中师生互动充分性不足的弊端,同时把课堂教学环节扩充、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使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时间点和场所都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时间点与场所。利用专业性网站或数据库建构教育资源分享平台。信息互享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特征之一,教育资源的互享是教育网络化的必然趋势。目前世界各大学逐步突破大学围墙实现相互信息的互享,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牌大学的有些名师课程与讲座都可以通过网络选修或聆听,再如大学数字图书馆出现使得大学图书互享成为可能等。

教育资源分享平台主要功能是为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提供辅助性内容资源,其建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①教学系统公共服务平台;②教学资源库(各种媒体素材库);③网络精品课程;④数字化图书馆;⑤教学网站;⑥其他网络应用软件。”[4]

教育资源的分享平台可以突破了当下大学行政化下的教育内容趋同、僵化现状,为教师的个性化教育及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提供养分支持,解决大学普遍存在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天赋之间的冲突,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教育自秦汉以来的教育内容因政治原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日趋背离个性化教育轨道的问题,使我国教育回归于个性化教育。利用现代网络课堂教学技术及模式建构学生自主性学习平台。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教育技术、方法、模式也呈现出日新月异发展势态。大学新的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的出现,如图文并茂、音影俱全的课件技术及教学技术等,改变传统师生教学互动方式,使现代大学师生教学互动呈现多样性、生动性、超时空性,使得现代师生教学互动与传统师生互动相比更具有效率。大学新的教育与教学模式的出现,如MOOCS教育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本科生导师制度等,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为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条件,进而为大学教育大众化、规模化背景条件下个性化教育的回归提供条件。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依据其个人的学习需要而进行选择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优势是学生成为个性化人才,其本质上是个性化教育方法。笔者认为,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教学技术与方法、利用新兴的现代教育模式,为我们超越传统小规模教学条件下的个性教育模式、并在现代大规模教学条件下弘扬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尽管教育网络化提供当下大学教育背景下实现个性教育的可能性路径,但大学个性化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真正的实现更需要社会诸多配套条件保障,其中教师在知识面、教育角色的转换、教学方法、教学投入上适应教育网络化下的大学个性化教育则是大学个性化教育实现的配套条件之一。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将是网络化下大学个性化教育的新常态,与学生进行密切师生互动、洞察学生资质,进而把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并在随时随地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式教育,是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方式,广博的知识积累、熟练的人际沟通技巧、科学的教育方案的分析与制定能力、耐心而高超的教育引导技术、全身心的投入则是合格大学教师的基本素质。笔者在社会学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个性化教育实践中,感觉到了本人在上述方面的不足,更感觉到了大学教师因多重压力而无法全身心投入的无奈,也体验到了自由宽松的教学与学习环境的重要性等。本人就大学教育网络化背景下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探索也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中国大学个性化教育的现实则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相互配合与共同努力探索,需要我们去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