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作文

夕拾的作文

作文1.24W

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夕拾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夕拾的作文

夕拾的作文 篇1

去年春天,妈妈买来了一包太陽花籽。

太陽花,奶奶的窗台上养了很多,花开时很美,我也跃跃欲试。

银粒般的花籽洒进土里,承载着我百倍期望。每天定时浇水,却总也等不到文章中描述的细苗。是水浇多了?没有晒到太陽?就在我们的议论莫衷一是时,太陽花发芽了。血色的细芽,只有针尖那么大,柔弱娇嫩。几天后,花盆里的太陽花陆续破土,密密麻麻一片。

难题也跟着来了,当它们长到一定程度时,细长的茎纷纷耷拉下来,叶子也没了生气,摸上去像一片水,病泱泱的,更没有一丝开花的迹象,这可急坏了我。

经过商议,我把花盆搬到院子里,让它们更多地享受陽光,希望能"起死回生"。从那以后,每天我都会抽空下去,却总是失望而归————一个月了,它还是不开花,我几乎绝望。直到那天,我"奉命"把花扔了,将花盆腾出来。带着一丝不舍,不知不觉走到花盆边,我的手在目光与花相撞的那一刹那僵住了。

太陽花开了!一朵单瓣的、鲜红的小花,如朝陽般燃起了希望。我的'兴奋与喜悦,也像花一般绽开,放下铁铲,静静地欣赏这突如其来的美……

其他的花紧随着第一朵花竞相开放,单瓣、重瓣、红、白、黄、蓝、橙、粉……五花八门,色彩纷呈!

而后来,我发现每朵花的花期只有一天,太陽出来绽放,傍晚便燃尽了它所有的美丽,悄悄闭合。每天呈现的都是全新的面孔。

我被这一发现震撼!这么久的蓄势待发,原来只为一天的灿烂。当我惊叹它的美丽时,却不知它为鲜活在这个世上仅仅一天花费了多少个日夜。

竭尽全力为短暂的绽放奋斗,不正如我们的梦想在奋斗的路上渐渐成熟,在恰当的时候绽放于世,不为持之以恒的华丽,只为朝花夕拾的美……

夕拾的作文 篇2

一棵树,在被伐倒的那一刻,是否会回首昨日的风风雨雨?

一只燕,在动身南迁的那一刻,是否会重忆昔日的家园?

一个人,在迟暮之年,当夕阳的余晖洒在饱经风霜的脸上,是否还记得那些已流走的云烟?

会,一定会,因为走过,已成事实,而记忆是走过的明证。只有记住才能使自己明天走得更远。

当被昨日羁绊双脚,当现实过的不如意,我们总会告诉自己:忘记,这一切已成过去。此时的忘记是为了使自己重新拥有站起来的勇气。可是,它却不是最好的选择。忘记过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逃避的心理,如果能够坦然地面对,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记忆岂不更好?

当秋风吹着落叶飘落在破落的小园,史铁生坐在那儿,看着落叶纷飞,念着已逝的母亲。从昔日里,他读出了母爱,读出了人生种种道理。于是,他把这些洒在纸上,成为打动人心的佳作。

生活给他的`是打击和痛苦,他可以选择忘记告诉自己一切已成过去,他可以不让那些揪心的回忆闯入心扉。但是,他选择了记忆。这种记忆,是高于忘记的一种超脱境界,是一路走来最宝贵的财富。

记忆,不仅仅是让过去的事留在脑海,刻在心间,而是要从中汲取教训,悟出道路,让自己在未来的路上有更多自信。

当被下放到农村,被打倒,被侮辱,历经磨难后重新站起,已是人过中年。他说:“我在梦里一次次念起过去,反省自我,我说过不该说的话,我的良心在拷问我。”那些过去,有何欢乐而言?巴金却选择了记忆,宁愿在梦中惊醒,宁愿使自己在人生最后的阶段内心如波涛起伏,他依然选择了记忆。

正是记忆,使他更加向往正义和光明;正是记忆,使他留下一部部著作使我们铭记,他曾经来过。

一江春水,顺流而下;两岸险峰,重峦叠嶂。不管怎样,我都愿朝花夕拾,像收藏珍珠一样把他们存入我记忆的宝匣。

记忆,是我走得更远。

夕拾的作文 篇3

说到《朝花夕拾》人们便会想到鲁迅。那我先来介绍一下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 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被后人称为民族魂。郁达夫是这样形容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 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

《朝花夕拾》中那几篇描写人的文章, 我是比较喜欢的。首先,这些文章的内容比较吸引我,因为我喜欢看到各色各样的人,再加上鲁迅那种轻松而生动的语言,读着读着,你仿佛就看到那个人从书中走 出来就站在你面前一样,向你展示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如《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 女形象。有人比喻这篇文章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的确,对于这个妇女,鲁迅不但没有避讳写出她的美与丑,反而是怀着真挚的感 情怀念她的一切。不论鲁迅对她是佩服、厌烦、喜欢或是讨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还发现,这个“长妈妈”跟我们读过的文章中的“孔已己”很相 似,同是旧中国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们的名字,都是已经被人遗忘了的,而外号也是随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夕拾的作文 篇4

新年的钟声再一次敲响,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候,有的人欢笑,有的人哭泣;还有离家的人,有的思念,有的则是……

窗外,烟花爆竹响成一片,大人孩子笑成一团。窗内,留守在家的女孩,心绪随着“哔哔剥剥”的声音,将浓浓的思念飘向天南地北。远在异乡打工的父母,是否收到女儿对你们的祝愿?这已是独自度过的第二个春节了。窗内,一个装潢考究的房间,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呆滞的目光定格在偌大的电视屏幕,寂寞的空气,弥漫在载歌载舞的乐曲声里。孤独地失去唠叨之乐的日子,慢慢从翻动日历的`指尖划过,已记不清这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第n个春节了。

“常回家看看……”的歌曲在落寞的家里萦绕回荡,一个个灵动的音符,一句句平实的歌词,犹如一个个细胞,组合成一首首耐人寻味的和谐家园之歌。是啊!平凡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善良的心创造了一次次的不平凡,在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中,把爱心献给了祖国,献给了社会,却舍却了多少恩爱情、养育情、手足情……舍了小家更是为了大家,生活里燃烧的是创造者如火的激情,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面对曙色初染的第一页日历,岁首的沃土已将旺盛的生命的种子播下,不要说岁月匆匆,岁月里飘荡着我们的歌声;不要说生活的沉重,生活里充满着我们的憧憬。于是,我们又在勇气与自信中拾级而上,于拼搏中完美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的人生。

聆听新年的钟声“当——当——”敲响,女孩和老人的情绪随之跌宕起伏,眼里充满着希冀,耳中灌满了温馨的祝辞。当留下生命痕迹的365个日历再次轻轻合上时,她们都将成为绿色家园的一员,“留守”儿童、失学儿童只是暂时的时髦语,一个个幸福温馨,其乐融融的场景,出现在和谐社会大放异彩的家庭里,这将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梦想舞台,站在舞台的中央,让我们将和谐锁定,因为,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将成为主角。灯光已经打在脸上,请为我们的舞台鼓掌!

夕拾的作文 篇5

暑假中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优美。在这组文章里,作者追怀青年时代的往事,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怀念,又真实地书写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所经历的种种生活。其中写了许多关于少年儿童的事,使我在读文章时,仿佛也在品味着自己的生活。,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让我读来十分地感动,让我懂得了知识是没有国界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学医学时的老师,对作者非常关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讲究,但为人却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他一一纠正作者笔记上的错误,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他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在知道中国人很敬重鬼时,还担心作者不肯解剖尸体。藤野先生真挚的爱给了在异国的鲁迅极大的鼓舞,是十分无私和伟大的。读了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在中国抗日战争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来到了中国,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救死扶伤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时,他也毫不退缩,丝毫没有回国的意愿,而是坚持留在了中国,最终在为病人手术时不幸被感染,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藤野先生和白求恩医生,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使命拼搏着、奋斗着,而且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这不仅让我感动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我们现在作为一名学生,最大的使命不就是利用这青春的大好时光好好的学习吗?就像作者说得那样: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再继续写一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在想要放弃时,我们应想想身边辛勤的老师时、我们应想想身边含辛茹苦的父母时,便更应该努力的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这让我再次感到了好好学习的重要性,朋友,就请你从现在做起,用双手去放飞理想的翅膀!

夕拾的作文 篇6

“朝花”以儿童的目光追忆往昔。“夕拾”以成年人的眼光做评论。鲁迅先生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却不然,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向人们毫无保留的展示着风俗、琐事和人物美丑。

《狗.猫.鼠》这篇文章是我最感兴趣的。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了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偶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无疑,猫在次文中亦让我感觉是不讨人喜欢的动物。实际上,深入下去。这篇文章是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无常》这篇文章令我感到出乎意料,想不到鲁迅先生也会有些天真的想象。文章中,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中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许些安慰。

《父亲的病》自我认为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讲“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我”心中的痛苦。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朝花夕拾》将鲁迅先生“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幻化为“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从记忆中超出”,“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更多的是展现他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思想跃然于纸上。

夕拾的作文 篇7

步入初中,我们初步认识了鲁迅。我们也曾学过他的许多文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等。这些文章写的事情看起来都很美好,但是也不乏一丝凄凉。自从我读过这本《朝花夕拾》,我对鲁迅有了新的认识。

在书中,我了解到许多鲁迅童年的事情。鲁迅的家里丰衣足食,不被生活琐事所困扰,所以他的童年是很幸福的。他可以进入三味书屋里读书,他还可以和同伴们一起在那里玩耍,一切都那样美好。但是在鲁迅的家中突然发生了一场决定他命运的风暴,鲁迅也因此四处漂泊。但是鲁迅并没有被这次的灾难所击倒,他开始四处求学。在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表现出鲁迅的情感的文章。

《朝花夕拾》中有许多鲁迅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比如《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就以自己来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因为鲁迅童年时酷爱画画,当收到长辈送给他的《二十四孝图》时,本来高兴极了,接着就是扫兴和反感,所以他也借着这篇文章写出了自己的反感和厌恶的事。文中还有的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就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既写了百草园里景色的优美,也写出了在美好的景物的背后的丑恶的嘴脸。总之,《朝花夕拾》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散文集,作者在以儿童的眼光追忆往昔的同时,又以成年人的眼光来做出新的评论。

《朝花夕拾》中还附有《呐喊》的几篇文章。《呐喊》中阐述了旧社会的种种事件。《狂人日记》中写了一个狂人收到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一个吃人的世界,所有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深知,他觉得自己的哥哥要吃掉自己。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下掩盖的吃人本质,讽刺了封建制度的腐败。

鲁迅的小说,令人耳目一新,给我们多方面的艺术享受,令人常读常新。他的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艺术表现力,我希望以后还可以多读一些他的作品。

夕拾的作文 篇8

暑假期间,我读了鲁迅的文章《朝花夕拾》,似乎我又回到了童年。

我简单介绍一下鲁迅,鲁迅(1881—1936),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鲁迅一生写了大量的文章,如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孔已己》《药》《阿Q正传》等,并撰写了大量的杂文和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全书共十篇文章,前七篇记述了鲁迅儿时在故乡的生活片段,也让我们了解少年时的鲁迅,后三篇是描写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和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描写了一些另人难忘的人和事,反映了社会斗争痕迹。语言清新朴实,而且亲切感人,是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读 着读着,我们仿佛看见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读着读着,仿佛听见保姆阿长在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一切的感受都是那么天真浪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欢《朝花夕拾》,也许是因为作者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在看世界吧!

鲁迅在文章中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够自由自由在的生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时所持有的,曾几何时,我已离童年很远了,进入了青春期。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学习中,学习的压力,父母的唠叨,生活似乎没有了乐趣,但是,当自己静下心来的时候,就会回忆起童年的快乐生活:与伙伴们光着脚丫在雨水中嬉戏,和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假日里和父母在公园里放风筝······

童年生活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是些散琐记忆,到不如去读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去体会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了自由去放飞理想吧!

夕拾的作文 篇9

倘若现在让我想想小时侯的事情,恐怕不论是有意义的,还是没意义的我都会忘得精光。

近来,我看了一本书——鲁迅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风雨故园”。

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鲁迅童年的事情。

鲁迅的爷爷——周福清是被皇帝点中的翰林,全家都以此为荣。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后来他的爷爷犯了罪,被抓到了京城,判了个死刑。从此,周家败落了,鲁迅父亲的病也就因此越来越严重。鲁迅从此“家、三味书屋、当铺”来回跑。在这期中,鲁迅也曾想过从此不读书,因为他想到了他的爷爷、子凌公公(鲁迅的长辈,考了一辈子,结果连秀才都没考上,最后变疯了)、父亲、三味书屋的寿先生都读了一辈子的书,结果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但是,鲁迅的父亲就希望他们三兄弟能读好书,将来好给周家增光。结果真的给他盼到了,鲁迅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了解了鲁迅的童年,我觉得看《朝花夕拾》也就比原来更易懂了,因为我已经初步了解了鲁迅——这位伟人的童年生活。

《朝花夕拾》有十篇文章,再加上一头一尾的小引和后记,一共有十二篇。刚开始看这本书是一页一页、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接着看,但后来我发现有几篇文章太深奥了,我根本看不懂,所以只好跳过去不看。可是有些文章,就好比《狗猫鼠》吧,我虽然可以从文中看出鲁迅对小动物的关心、爱护,但是我却看不到更深层的意思——《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的“流言”,表达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

还有,《无常》我根本看不懂,但是,我可以从导读中理解一点意思,主要还是为了讽刺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

在“风雨故园”里,我真的看到了《父亲的病》中所说的那样“要原配的蟋蟀一对”,还有更离谱的呢,要什么了生三年霉的豆腐渣熬成灰,什么三年的陈仓米……唉,那些“名医”真是想得出什么说什么啊!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也反映了旧中国的科学、医术的落后和平民的愚昧无知。

夕拾的作文 篇10

《猫、狗、鼠》是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这篇文章是典型的鲁迅作品,因为鲁迅在写回忆的文章时都会在间隙的位置写进一些讽刺一些人的话语。但是我对这些讽刺毫不理解,但即使如此,我还是能明白鲁迅文中对小时侯的回忆。

常说名人总会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性格或喜好。例如文学巨匠鲁迅有“喜鼠、仇猫”的特殊性格。却刚与常人相反,似乎有写让人难以理解。

鲁迅小时侯讨厌猫的直接原因确实令人发笑,竟然是为了一只先老鼠,因为那只老鼠是鲁迅的宠物,而长妈妈说老鼠被猫害死后,鲁迅更家是疯狂地把猫赶尽杀绝,除了鲁迅对猫的强烈憎恨感望人感到奇怪外,还有另一举动让人奇怪,他竟收养一只老鼠作宠物,在旧时的中国,人们对老鼠则是人人得而诛之。小鲁迅则是个例外,他对老鼠的翻箱倒柜、偷吃东西毫不关心,甚至喜欢有老鼠的年画并为老鼠的悲惨遭遇而叹息。

或许当时的鲁迅还是富家子弟,所以对老鼠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又因当时的鲁迅固听闻一种猴子能做好宠物,却又得不到,于是便养了一只懂人性的隐鼠当宠物,这样一切就顺理成章,好像又说得通呀?

但是仍有一点奇的是,鲁迅后来知道了隐鼠是长妈妈踩死的,并非猫所害,但是鲁迅仍是没有对猫改观,依然像以前甚至更厉害地讨厌猫了。被冤枉了的猫,真是太惨了。为什么鲁迅还要那么恨猫呢?

假如我们能用小孩的角度来看的话,也许这也不难理解吧?

正因为那时的鲁迅是小孩,而长妈妈则是大人,鲁迅当然不能找长妈妈算帐,而这只为了一只老鼠那等小事,但是杀鼠之仇恨总得要有发泄的地方,于是迁怒于猫,把对长妈妈的恨化为打猫的动力。无辜的猫眯可惨了。就这样简单,鲁迅那时是小孩,有点孩子气,思想有些幼稚,实是正常。

但仍有一奇怪,《猫、狗、鼠》这篇文章只围绕猫鼠的话题来写的,可是那条狗去了哪?本人才疏学浅,未能解问。

夕拾的作文 篇11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掩卷三思,唏嘘不已读完鲁迅的《朝花夕拾》,不禁让我抚书轻叹,鲁迅不愧为一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笔锋如刀,言语幽默而辛辣,分析精辟;一针见血,他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让当政者如“骨鲠在喉”既吐不出也咽不下。

在《狗、猫、鼠》中的一段让我叹服“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 、“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结合现实世界,这段话难道还不值得人们深思吗?充满童真又让人身同感受的《五猖会》中,最后一句话,让我沉思和玩味。书中写到“我至今,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有学者说鲁迅用最后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画龙点睛,表现出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但这种不合理,不是依然发生在我们当代学生身上吗?那我们应不应该像鲁迅那样对这些不合理,发出我们内心不满的'呐喊呢?但我不会,这是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句简单的“虎毒不吃儿”可证明一切。

也许我们会像鲁迅一样对父亲的严厉和冷漠不理解,但几千年以来“学而优士”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如果不是父亲的严厉,也许鲁迅不会成为一代文学家,也许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或像祥子一样是只卖力气的人。和鲁迅童年相比也许我们更不幸,在日新月异的高分数下,在提倡赢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下,又有谁不把好的成绩,好的文凭作为踏入社会的王牌呢?在先进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又有谁愿意去想没有好文凭的后果呢?

也许父亲的冷漠和严厉正是他们仅为人之父的责任。鲁迅的《朝花夕拾》的确有着许多让我们借鉴、学习和深思的地方。

夕拾的作文 篇12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的求学经历,追忆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记录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生动的描绘了清末生活画面,文笔深沉,是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之作。在生命的长河里,露曦与朝暮更替交织,在看不清前进方向的时候,拾起脚边下路边的野花,装进思想的背篓。

其中我认为最感人的是《父亲的病》这篇文章,《父亲的病》追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那段往事,描写了几位“名医”所引用的药引均是稀奇古怪、一场罕见而又充满迷信色彩的东西,如什么“原配的`蟋蟀一对,经霜三年的蔗,败鼓皮丸”等。这些“名医”实质是巫术医道不分,故弄玄虚,草菅人命。骗取钱财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他们身上,作者清醒地洞穿了医学医道的虚假、荒诞乃至罪恶的本质。

作者为了父亲的病到处奔走,我想他的父亲有他这样的儿子应该很幸福。提起鲁迅先生,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总是那个“早”字。年少时的他,因为父亲的病而迟到后,便在学桌上刻下了“早”字来激励自己,警示自己从此不再迟到。读了《父亲的病》后我觉得,鲁迅刻下的“早”不仅是惜时的早,更是提示中国人:事事都要早,思想、技术、科技、国力,都应该争先于他人,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富强。但在那个时候,却让鲁迅东奔西走四处求医,最终鲁迅的父亲还是难逃一死。表面上看,是当时医生水平的低下,但实质上应归咎于医学的落后,导致鲁迅的父亲病程拖延,最终撒手人世间,不禁叫人潸然泪下。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鲁迅似乎就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的批判。

面对我们自己的家人,要孝顺还有关心;面对那样子的庸医,我们要能识别;面对没有科学依据的事情,我们不能相信。我们要像孙悟空一样,拥有火眼金睛,看清所有事物的正反两面,不要心急看病,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夕拾的作文 篇13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中看见一本封面淡蓝而边角已泛黄的小书,好奇地抽出这本书,原来是我阔别多年的好友——《朝花夕拾》。上次与这位好友遇已是数年前,那时尚年幼的我读来只觉无味,更无心得可谈,但冥冥之中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感让我对它念念不忘,再去寻时已不知去向,却不曾想在此“重逢”。

现在读来,与先前的感觉又有所不同,原来那种不可名状的情感仿佛随着我的成长一点点地清晰起来。或许正是作者在“狗、猫、鼠”中严谨而不失童趣的仇猫理由,唤起了我记忆深处那片沉睡的光阴,想起那时常戏弄吵闹的小花猫,把小狗掉下的牙种在土里祈祷着长出一树小狗追着大狗。鹅在屋檐上又跑又跳的种种童年趣事,现在想起仍忍俊不禁。再读到作者在百草园中的惬意与自由,又他让我眼前浮现出当初那个在田间追蝴蝶、采野花、躲蜜蜂的小女孩来。我几乎忘了,那就是童年啊!

又或许是“阿长和《山海经》”中作者对一本图画的迫切渴望,让我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多么幸福的时代。让我想起那些被人们蹂躏后随手一丢的书本,想起那些被人们玩厌后扔在一旁的图画,想起那些蜷缩在黑暗角落的被遗弃的玩具。先生曾经梦寐以求的一本简单的图画书竟成如今我们不屑一顾的旧物。也许我不该用那个时代的价值观衡量如今人们做法的对错,但我们手是否正的在充裕的物质海洋中丢弃了我们的初心?一份关于求知,关于不弃的初心。我在先生的书中读到阅读的'初衷,读懂阅读中收获不止知识,真正的成长。

《朝花夕拾》中,作者无非想在纷扰的现实中寻找那些娴静罢了。而现实又是如此芜杂,于是先生索性在回忆中抄出了这篇散文集。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朋友,如果芜杂的现实令你无所适从,不妨造访一次回忆,因为总有那么一个片段,会拨动你最坚强又最柔弱的心弦,漾起一潭微波,告诉你只要举步前进,希望就会从脚下延向远方。

合上书本后的千头万绪汇于笔尖,诠释着我眼中的《朝花夕拾》。在先生的回忆中拾起我的童年,在怡人的阅读中收获成长。回忆固然珍贵,而现实是面向未来的,我们应活在当下,为日后夕拾朝花的美丽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