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作文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集锦十篇

作文5.37K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集锦十篇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1

酽酽的年味儿

“新年到,新年到,穿花衣,戴花帽……”一听到这童稚的歌谣,你一定会闻到过年的味儿了。

在传统的节日里,过年是最像节日的,它没有清明节的凝重,没有端午节的匆忙,也没有中秋节的内敛,它也不像西方的圣诞节蒙上神秘的宗教色彩。如果把节日比作酒,那么在我们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过年”无疑是一坛陈年佳酿,其酽酽浓香让人闻着就会醉了。

酽酽的年味儿,弥漫在大街小巷、村村落落忙碌的身影上。进入腊月天,乡下就开始忙“年”了,腌腊鹅,灌腊肠,晒汤圆粉,家家户户的门前像开博览会似的挂出一串串的腊物,摆出一蒲团一蒲团的圆子面。镇上、城里的超市渐渐人头攒动了,妇女、孩子一个个手里提着大袋子,好像要把全市场的年货都搬回家。这是前几年的情景了,如今还有另一道风景线,那就是外出务工的人们忙着从天南海北的大城市往回赶,乘着飞机,坐着火车,搭着汽车……。这时候,你在城镇乡村的路道上,每天都会看到穿着时尚的曾经的种田人匆匆返乡,他们的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抬着家用电器,他们的`脸上飞扬着自豪与欢喜,不少的人还带着私家车“衣锦还乡”。留守的老人孩子早已在村头翘首张望,见到谁家从外面赶回的人都亲热地打招呼,候到了自家人便赶紧簇拥着回屋去了。见此情景,你一定会想像到那一家家一户户围桌团圆的温馨与和谐。

酽酽的年味儿,氤氲在贴起来的大红春联上,响起来的震耳鞭炮里。除旧迎新,家家都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把门上的旧对联纸刮干净,然后把崭新的春联贴上去。早些年,乡下的春联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现场书写的;近些年方便多了,你尽可以到集市上挑拣,选出最合自己意的,有招财进宝啊,有吉祥如意啊。刚过午分,就有人家耐不住性子提前放了鞭炮,这一带头不要紧,紧接着便“噼噼啪啪”震天震地的响,五颜六色的烟花也“嗵、嗵、嗵”地在空中绽放,整个的一个喧闹的世界。趁着炮声间歇,伸头朝外面一望,嚯,铺天盖地的都是红,热热闹闹的红!

酽酽的年味儿,还贮藏在金元宝似的饺子里。过年吃饺子是一种传统文化,它象征着团圆美满,来年交好运。虽然如今城里的超市卖的饺子品种多样,但是许多家庭还是选择自己动手包——年三十晚上看春晚包饺子是家家的“定点节目”。取一张饺皮儿放在手心,用小勺子舀上馅儿放在饺皮中间,手指头轻轻收拢,一只饺子便做成了。人们还常玩试来年运气的小游戏,把硬币包进饺子里,看谁在吃的时候盛到。大年初一吃饺子,年年如此。烧开热水,把饺子放进去,用勺子轻轻翻动,不一会儿一个个饺子像白莲花一样盛开在水面。吃饺子时,大家都希望能先盛到那包有硬币的,但结果不管是谁盛到了,一家人全都祝贺,满屋子都是幸福的味儿。

酽酽的年味儿,如一坛老酒似的年味儿,人们喝着它,在喜庆中盘点刚刚过去沉甸甸的一年,又在无限的希冀中酝酿着新的一年。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2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佛教为天竺所传,但如今中国境内的佛教早已被汉化)。 中华文化 ,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区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断获得直接的交流、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3

端午记忆中的如水母爱

“一月红灯高高挂,二月就把风筝扎;三月清明坟头挂,四月秧子满田插;五月龙舟下河坝……”小时候,唱着这首儿歌,天天盼,月月盼,直到端午节到来。

其实,我并不在乎看什么龙舟,倒是想着母亲亲手包的粽子,亲手给我搽上那带点香味的雄黄酒。不过,那时候吃粽子是很难的事。

有一年,母亲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就许诺,说是要吃粽子的。于是,我就天天苦盼着。到了端午节那天,我连早饭也懒得吃,一心憧憬着那用翠绿色箬叶包扎着的白生生的粽子。

一放午学,我便急急忙忙地回到家中,可是母亲不在家,灶里的灰是冷的,桌子上放着一摞干净的碗。我知道,我那希望像美丽的肥皂泡般破灭了。一种失落感立即袭上心头,鼻子一酸,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这时候,院子里有几户人家已经挂上了艾草,邻家几个孩子耳根、脖子擦得黄黄的正在打闹,空气中弥漫着雄黄酒的香味。我倚着门框,望着村口那条通向场镇的大路。我不再期望吃粽子了,只盼母亲能够卖掉熬了一个通宵才做成的豆腐,只盼母亲能够快一点平安回来。

不多时,母亲挑着豆腐担回来了。我看见盛豆腐的木板破成了两块,一挑竹篮也好像被人踩过。母亲看到我难过的样子,立即从口袋里掏出一根仅值四分钱的麻花,哄着我说:“原谅妈妈,宏儿,今天大家都吃粽子了,豆腐不好卖……”我分明看到妈妈的眼里噙着泪水,便情不自禁地扑到她怀里,伤心地哭着,母亲紧紧地搂住我,我感到背上有些热乎乎的`东西在滚动……

菖蒲青青,悬于五月之门。为了班上的学生,好多年我都没能回家与母亲一起包粽子了。本想趁着第一个法定的端午节和母亲团聚,而母亲却与我阴阳两隔。不过,我不会忘记那个没有粽子的端午节,更不会忘记那根仅值四分钱的麻花,还有我亲爱的母亲!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4

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苦苦的挣扎,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科技为上,传统靠边?还是传统为要,科技为辅?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让人享受舒适的生活。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战争以来,中国人便对西方科技有一种盲目的恐惧或崇拜,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也在国人心中种下了恐惧而又歆羡的种子。科技强国也被无数国家奉为至理。科技霸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优势展露无遗。

但我们就该为此放弃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伟大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传承千年、历久不衰的法宝,也是我们走向复兴、开创未来的根本保障。虽然,传统文化不乏糟粕、虚荣、麻木等劣根性,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绵延不绝。

文化的包容性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5

爱如一泓清泉,滋润人们干涸的心田;爱如一阵春风,抚慰人们受伤的心灵;爱如明灯,照亮黑夜中前行的路。

从古至今,爱都一直存在。

孟母三迁体现的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孟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不受外界不好的影响,三次搬家。因为这三次的邻居是屠户之类的人。孟母怕自己的儿子受影响,而不断的.变化居住地。终于,孟子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成为一位和孔子齐名的伟人。

“香九龄,能温席”体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香菱为了使在田间劳累一天的长辈能在睡觉时得到温暖,每天都比长辈早进被窝把被窝暖热。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就是从这件小事上折射出了对长辈的敬爱,对长辈的孝。

程门立雪讲的是一位学子对他的老师的敬重。程颐想请教老师问题,可又怕打扰到老师。于是一直在他的老师门前站立着。当时天上还下着大雪,可他依然一直等。等到他的老师出来的时候,他的衣服上已经布满了厚厚的一层雪。这个故事体现了程颐对其老师的敬重。

还有一个人,我已经记不清他的名字了。大概就是说他的家里很穷,可他的妻子又生了一个孩子,可是粮食不够吃,因为他还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和一个孩子。于是他就想把这个孩子埋了来弥补粮食不足的遗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儿子对母亲的孝。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美德历久弥新。俯瞰历史长河,你会发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有很多大爱。有子女对父母的孝,有父母对子女的疼爱,有学子对老师的敬爱……

回首现代生活中的爱。最美司机吴斌,在被突如其来的物体击中造成重伤后,仍然坚持把公交车停在路边以保乘客们的安全;最美老师张莉莉,为了救即将被车撞的学生,自己的一推,把安全留给了别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虽然高位截瘫,但仍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最美孝心少年韩娜,为了救重病当中的父亲,毅然放弃美好的大学生活照顾父亲……在现代生活中大爱也一直存在。

大爱无声,爱,一直存在!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6

没有月的夜晚

没有月的夜晚,李白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了《月下独酌》的洒脱;没有月的夜晚,苏轼是愁苦的,因为他没有了抒发对亡妻怀念之情的载体;没有月,中国古代文人都是死寂的,千百年前的文化全化为泡影;没有月,中国是迷惘的,是高高夫妻的楼阁,没了根基。

月是中华文化的魂,而如今的夜晚已没有了“月”,中华文化又将何去何从,中秋之夜,明月半墙,此等美景已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十五的月亮即使再大再圆,也勾不起游子思家的心。“望月怀人,见云思友”已成旧谈,因为现代已无需“思念”。寄去一张照片,打一次电话,上次网见见面,比望月望云简捷迅速得多。看来“月”确实没了用途,中华文化没有了用武之地,现实社会忘记“月”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然而我独爱月,有月的夜晚,我才敢夜行,有“月”的人生,我才感觉有了归宿。

李白的“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勾起我对幼时的怀念,对天真幼稚的向往;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是打发无眠之夜的良药,是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道坎,是人真正走向人生境界的开始。遥想东坡当年,独自一人,观“缺月挂疏桐”,听“漏断人初静”,与“孤鸿”为伴,与“缺月”为伴,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而如今,夜幕虽已降临,却没了人静之夜,虽有缺月挂树梢,却没了鸟的痕迹。此景不仅不能打发愁苦,反会使人更加抑郁愁困,真羡慕苏轼的月。在苏轼人生的低谷,遥望到一轮明月,才使他释然身轻,由庸俗走向洒脱,由喧嚣走向幽静。怀念苏轼的月,是“千里共婵娟”的兄弟之月;思念苏轼的月,是“明月夜,短松岗”的真情之月;渴望苏轼的月,是“缺月”的人生之月。 最无法忘记的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向往。似月光下的一张网,只要在有月的夜晚,我就无处可逃,月已无法走出我的心底,我也无法走出月的'辉光。

没有月的夜晚,我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够捕获我心灵的愁苦,没有“月”的夜晚,我的一生是黑暗的,太阳的光永远撕不开孤寂的夜幕。我需要有月的夜晚,中国更需要一轮“明月”照彻前方的道路。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7

我的妈妈非常喜欢传统文化,没事她就写写毛笔字,看一些很难读的诗词古文。受妈妈的影响,我也非常喜欢看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书。我已经读完了《中国历史故事集》、《中华上下五千年》以及《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儿童读本。最近我又喜欢上了《明朝那些事儿》。

从这些书籍中,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比如诸子百家里的孔子和庄子我都喜欢。我觉得庄子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老爷爷,他很幽默,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而且他还能跟骷髅头说话,他讲的寓言故事里都包含着很有意思的道理,周庄化蝶的故事在我看来如此玄妙。

有一次,我的妈妈在读《苏东坡传》这本书,我很好奇,也翻了起来:原来苏轼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我特别佩服他面对困难和挫折而不被打败的坚强品质,妈妈说那叫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逆境就要积极乐观。我很喜欢他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一次我还在班里朗诵过呢。

还有,我看书柜里有一本《史记》,又大又厚,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拿出来一翻,傻眼了,是我看不懂的古文,妈妈就给我讲它的作者司马迁是如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他创作的《史记》做准备,我又觉得司马迁也非常了不起,我觉得我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为了让我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妈妈带我去了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去过北京、西安,西安的秦陵兵马俑非常震撼,那时候的秦国真是一个铁血帝国。我很喜欢西安的兴庆宫公园,每一个景点都有二维码,只要一扫二维码,有关景点介绍和诗歌的'音频就有了,可以一边游玩,一边欣赏唐诗,感觉就像穿越了历史一样。

我们还去过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和文字博物馆,了解了汉字发展历史,我觉得汉字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密码真是太神奇太强大了。

在曲阜的孔庙,我了解了孔子的事迹,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我觉得他和老师给我们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比如他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是妈妈所讲的诚信,如果那些想挣钱的人都讲诚信,讲道义,那么我们孩子就不会吃到毒奶粉,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就这样,我每天在阅读中熏陶,一有机会就亲自去体验历史文化名城,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慢慢地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我愿意做一个传承传统文化的小达人,从我做起,让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精神家园芬芳四溢。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8

今天,我从“嘉一”学习回家,就马上打开电脑,找起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我一打开传统文化的资料,就出来了许多传统文化。比如:筷子。中国象棋。风筝。十二生肖剪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京剧脸谱,中国结。所以我花了一个京剧脸谱,中国结太难画了,就叫妈妈买了一个。

妈妈买的中国结非常特别,很好看。中国结是用两条线编成的,外面一圈是红色的。里面一圈是黄色的。而且,中国结下面还有一个接一个的京剧脸谱。第一个是红脸的`,第二个是蓝脸的,第三个是白脸的??其中最有趣的是那个黑脸的。我问:“小姨他叫什么”小姨说:“你看他的脸黑黑的,一看就知道是包公”。我又问:“小姨,为什么他是包公”。小姨说:“你看,他额头上有个月亮,这就是包公。”我听了小姨话想:这些脸谱可真有趣啊!

以后哦,我一定要多看京剧,了解更多的京剧脸谱。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9

炊烟是什么?

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记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围着锅台转的娘对野孩子的柔声呼唤;有人说 。

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城市里,炊烟已然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的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到北”,旧巢旧巢安在否?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汽、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炊烟。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找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是几间老屋子,竖起一根烟囱,像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哇噻——

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像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节节拔高(鳞次栉比、日新月异)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像出土文物似的。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做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已……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枝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10

剪纸,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爸爸有一套剪纸的十二生肖,爸爸小心地珍藏着。

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有胆小的老鼠,强壮的牛,凶猛的老虎,可爱的白兔,威武的龙……聪明的'猴,雄壮的公鸡,淘气的狗,肥胖的猪。看着这些剪纸,有的地方细如春蚕吐丝,有些地方粗如大笔挥抹,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我喜欢你剪纸!

标签:集锦 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