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政范文 > 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调查报告汇编四篇

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学生调查报告汇编四篇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软性方面

1、“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不仅仅是大学生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调查数据看,无论是06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已经成为主流,然而即使这样,这样的观念就一定适合吗?我们从企业hr者给大学生的建议中还是能听到另外一种声音的:“不要报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

2、解决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观点差异巨大

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

3、“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和企业在困扰毕业生求职因素选择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可见学生和企业都认识到了彼此缺乏有效的相互接触、了解的途径。

4、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品德”成为大学生和企业选择的最大差异

整体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二者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的选择,在对“品德”的选择成为二者最大的差异。不论是06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品德都被他们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06毕业生选择中,“品德”排在最后一位,在校大学生中,“品德”排在倒数第二位,而对企业来说对“品德”的选择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这种差异的形成值得我们思考:到底大学生“成才”的价值取向该如何选择呢?

5、“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的选择可以发现,除了“综合能力”上,企业和大学生看法一致外,其他方面没有一致的。二者之间差异的选择上,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能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培养自己的方向上产生一定的歪曲,最后使自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选择看重毕业生学历学校名气的比很小,可现实中的情况似乎是企业对毕业生这方面的条件非常看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从中看出,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

  结论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实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现状,进而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1.106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1.2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1.3“先就业后择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

1.4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

1.5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留守儿童”现状

全县在中小学就读的“留守儿童”共8839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数(人)的14.9%。其中,在中学就读的2663人,占全县中小学学生数(人)得12.96%;在小学就读的6176人,占全县小学学生数(人)的15.95%【2】。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90%;托付亲朋好友照顾的占1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儿童占在读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颇高。随着经济的快速收展,受国家大形势影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线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坝三中读书的同学中抽样调查了50名同学中有21名是留守儿童,占42%。也就是说100名中将近42名,留守儿童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隔代监护”即由(外)祖父母监护的有13人,占61.90%。

2、留守儿童的总体学习成绩偏低,学习环境偏差。

根据9年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在0~60分的同学在留守儿童中占28.95%,60~75分占留守儿童中21.19%,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儿童占其总体的54.14%。由于学校教育设施的简陋,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师生沟通平常,教师教育方式的不适应,使得我们在对留守儿童中收现28.14%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解决或根本不理会。

3、留守儿童心理

普遍欠良好。当问到:“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吗?

”这类问题时,据统计回答两个以上是“否”的留守儿童占38.45%,还有很多小孩心理过迟成熟,很多同学在回答为什么会填如此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被问及到为什么不想当科学家、老师诸类问题时,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现实,相当部分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没拥艿得人称道的地方,甚至少数同学在被调查问到“被人欺负时怎么办?”时回答“忍气吞声”,还有65.23%都以为生活现状很苦恼。

4、留守儿童自我约束力较弱。

由于监护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约束力不强,心理意识、行为作风得不到及时的、无效的纠正,以致在学习、纪律、意识形态上都存在着偏差,通过对其监护人和邻居的访谈中,很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也经常纪律违规,经常打架斗殴,甚至还入现了偷盗等一系列问题。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普遍较差。父母外入,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盲目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一举两得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已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

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动力,有较高的学习盲目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固然在留守儿童中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辩证的。

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造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不听监护人的(代表人)教导,顶碰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造度,不服管理,扯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饮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如逸夫小学二年级学生唐永康的父母外入打工多年,由爷爷监管,但老人对教育孩子已经力不从心。由于长期生活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他在家里不听代表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老师反映他不是做坏事,就是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扯谎、打架等现象收生;三年级学生谢小兵,由于家庭困难,父母到广东打工,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亲不在他身边,他不但不听母亲话,花钱大手大脚,而且经常顶撞老师,违反学校校规校纪。

3、教育产品留守儿童心理入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入现心理妨碍。留守儿童由于年龄特征,正是感情、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通过对部分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90%。有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一次,有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一次,有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沉,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是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噪。某校二年级学生罗光英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原本就内向的她在学校就更不爱说话了,上课常常发呆,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经常独自一人躲在角落;有已个叫李远的男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一个人生活,经常独来独往。不与同学、老师交流讲话。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引言

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对电脑和互联网更是情有独钟。据CNNIC于20xx年1月发布的《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购物者从年龄来看以18~24岁的为最多(43.6%)。而从网络购物者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经达到总数的49.3%。

作为“高触网”的大学生,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他们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他们往往扮演者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尽管在校期间没有收入来源,在消费能力上受到了限制,但大部分学生3年之后都会获得一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所以在校大学生一旦突破了资金的限制,将会成为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其在校期间的消费行为会代表未来几年的消费趋势。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特征。

还有许多同学不懈于或者不愿尝试网上购物,阻碍他们的原因是什么?那些热衷于网上购物的学生,他们的购物动机、购买物品特点又是什么?男女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有什么样的区别?

求乐、求廉、求方便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动机,男女消费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较看重便捷,而女性更加重视价格。从网上买来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满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誉、运送满意度也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几个重要方面。

因此,网上购物对于大学生而言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将就此类问题进行简述与分析。

  二、调查方案与结果

(一)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

2、调查方法:

通过口头询问,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3、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一至大三的学生)。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各特征分析

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性别特征

经过调查,发现进行网络购物的男生略多于女生,男生运用网络的频繁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对于一些网络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好于女生,这可能是导致进行网络购物的男生多于女生的原因之一。

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年龄特征

现今,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8~24岁的范围内,而18~22岁居多。经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人数要多于大一,且网络购物的次数同样要对于低年级。因此可以看出,网龄对于进行网上购物同样有着一定的影响,高网龄的人群同时也是进行网购频繁的人群。

3)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支付力特征

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花费大都是来源于家庭的供给,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必须与其家庭情况相符合。大家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是集中于400~80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人只占较少的一部分,因此,大家在必备的一些花费外,才会去考虑进行一些额外的消费。

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原因分析

1)不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

调查显示,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大学生,其不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并不是不会,或是对网络购物了解的比较少,多数原因集中于其对网站的不信任,怕受骗上当,质疑网络的安全性,担心网上付款环节等。而质量、信息搜索以及订购等都是在消费者进行的时候才能切身体会的。因此,诸多原因的存在让很多人不愿意尝试进行网络购物。

2)进行网络购物的原因

通过访谈,多数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人表示,他们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是有时效性、便利性、价格低以及商品的多样性。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多是看好了其便利的特性,网络购物更方便,更能够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商品信息。

3、大学生对购物网站的选择

1)获知渠道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获知购物网站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网站介绍、网上广告、网络连接、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大学校园中,人口比较密集,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年龄比较相近,所以消费趋向也比较相像,使得大学生消费时,在室友、同学、老乡、朋友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从众的行为。

2)选择原因

网站的选择通常看的是该网站的知名度、信誉、信用等。大学生有着较清晰的品牌意识,对知名度高,信誉好的产品信任度和青睐度比较高。所选择的网站也大多集中在几个比较大型的网站,比如淘宝网、易趣网。

4、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购买行为特征

1)购买的商品类型或服务类型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在网上最常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服装鞋帽、书刊、在线充值、票务/教育服务等。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网上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书刊、服装鞋帽、数码音像制品、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等。这些商品和服务体现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消费。书刊的质量风险不大,运输方便,因此,大学生网上购买服装的比例增多,说明大学生对网络的信任度高于普通市民。

2)购买频率和购买金额

通过调查,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频率多数集中于每三个月一次,但是也有少数人每一个月会有一次网络购物。而在购买金额方面,则有普遍集中于100~300元,购买的金额与上述所说的大学生主要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类型相吻合。

3)价格期望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的进行网络购物的大学生选择的多是那些比商场价格低30%以下的商品。由此看来,对大学生而言,影响其是否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价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较理性,不仅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而且有着较清晰的品牌意识,对知名度高、信用度好的产品信任度和青睐度比较高。

4)付款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进行网络购物的大学生选择的是第三方支付或网上支付。由于电子支付的状况已得到一定的改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网上支付的安全性比较放心。

5、大学生对于网络购物的评价

1)网上购物的担心因素

通过对商品的质量品质、付款安全性、售后服务、配送的及时性等问题的评价相比较,经常进行网络购物的大学生对于商品质量品质的问题的担忧率是最高的,而对于售后服务和配送的及时性问题的评价相对比较低。而没有网络购物经验的人则对于网络的安全性顾虑得较多,而在有过网上购物经验的大学生中已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因此,初次的网络购物体验非常重要。

2)需要改善的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商品的质量品质、售后服务、配送的.及时性、安全性等问题多次被谈及,尤其是质量品质与售后服务问题,表现的尤为严重,所购得的商品与自己想象中的反差过大,而售后服务又不能得以保证,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关注的问题。

3)未来购买意愿

对于网络购物,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购买欲望还是比较浓厚的,除去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网络购物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方便、商品种类多样、价格低等优点都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因素。

4)网络购物的前景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购物的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易于被接受。

  三、结论

1、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潜力巨大

虽然经济条件约束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无法开展更多的网络购物活动,但进入社会后,他们将成为中高收入的人群,其购买力也将有所提高。因此,大学生的购买力不能仅是局限于他们目前的实际购买量,而应该将目光集中于其终身价值,固定的收入将提升他们的消费力,他们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潜力是巨大的。

2、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市场已形成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已经普及,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一般为1~5小时,多数人对于网络依赖性较强。而在网络购物的人群中,大学生又占有一定的数量,学生之间的宣传与交流必将促使进行网络购物的人群扩大。

3、 购物首选网站高度集中

大学生购物首选的网站多会集中于几个网站,例如:拍卖网、淘宝网、易趣网、卓越网等。由于这几个网站的知名度高、信誉度高,这就促使了大学生将购物的首选网站定于其中。较清晰的品牌意识是大学生在网站选择方面的主要决定因素。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深入探讨扩招后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规律,以便有的放矢地改善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校环境,近年我们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情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根据多年对大学生学习问题研究的成果自行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情”分为6个维度:学习目的和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焦虑、学习策略、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的评价。其中学习策略包括课堂学习、阅读、自我监控(目标监控、时间管理和自我调控)、对环境的利用以及创新性学习。问卷的总体信度为α=0。9044(Cronbach系数)。各维度的系数在0。61~0。78之间。内容效度除由专家认定外,还采用了单项与各维度总分的相关分析,经检验,显著性程度均达到高度相关(P=0。000)。

本次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全日制大学本科生。采用按专业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5所不同类型高校中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4330份,回收有效问卷4123份,有效回收率为95%。其中男、女生分别占50。2%和49。8%;各专业所占百分比与总体结构基本一致。

为了对北京市大学生总体的以及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成绩、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群体)的学习状况进行估计,对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进行推断,我们运用了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以及逐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的结论正是基于这些统计方法并以SPSS为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经过课题组认真考察、讨论而得出的。因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具体分析过程,仅将所得结论作一概述,以供高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参考。

二、主要结论

1、对大学生总体的调查结论

(1)学生初步树立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学习目的明确具体,但相对浅近。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不辜负父母的希望”和“找到理想职业提高经济地位”。在选择第一位的学习目的时,“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占30。4%,“找到理想职业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占26。3%,“不辜负父母的希望”占21。4%,而将“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第一学习目的的仅为12。6%。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具体、实际,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提高自己的能力(42。8%)或学到知识(31。5%)。总的取向是“个人一家庭一国家”,如何使学生将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起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个需要广泛关注的问题。

(2)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部分学生对专业和学习的兴趣不足。4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自己的专业,34。2%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浓或比较浓,39。6%的学生认为“平时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60%左右的学生按时、独立地完成作业并对教师指出的错误能及时改正,考试时70%的学生坚持独立完成。但27。1%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具体表现在:

第一,多数学生强调对专业的兴趣靠个人内在兴趣。64。5%的人不赞同有意识地培养专业兴趣,近26%的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30%的学生学习兴趣不太浓或不浓,学习动力主要是来自外部。

第二,77。4%的学生缺过课。究其原因,对己比较强调“有更重要的事要做”(25。4%),对同学更强调“对课程提不起兴趣”(33。3%)。但“老师讲课没有吸引力”均排在第一位。

第三,20%左右的学生学习不认真,不按时完成作业,抄同学作业;48。5%的学生有不及格的科目。究其前三位的原因,对己认为是努力程度不够,对课程没有兴趣,学习方法不当;对同学认为是努力程度不够、对课程不感兴趣和沉迷于网络。

(3)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态度暧昧,需引起学校的重视。40%的学生认为学校考试作弊现象很普遍或比较普遍。值得关注的是:有25。7%的学生对同学作弊表示理解,38。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气愤但不会举报的为22。6%,三者之和达到了86。9%;真正勇于举报的只有1。3%,认为应该给予处分的为11。8%。

(4)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对学生的学习焦虑应给予关注。对目前的学习状态,34%的学生认为很好或较好,11。3%的人认为较差或很差,44%的学生对目前的学习状态持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态度,50。1%的学生对考试成绩不够满意或不满意。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只有30。9%,34。7%的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有24。5%的学生情绪不够稳定或不稳定,有36。3%的学生感到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目前各种苦恼中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就业形势压力大”、“学习压力大”和“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上述三项被列为前三位苦恼的百分比之和分别为62。9%、49。0%和47。7%。

(5)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不高,主动利用学校学习资源的意识不强。多数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不高,不会为自己选择恰当的学习目标,时间利用率不高,不会主动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具体表现在:

第一,课堂学习与阅读策略的运用。课前预习的学生只占7。9%,47。3%的学生不预习;课上能够做到“边听课边思考”的占45。7%,23。7%基本做不到:27。6%的学生基本抓不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只有22。9%的学生能够用自己理解的话记,43。9%照抄黑板,拷贝老师的课件、复印同学笔记的占39。8%;15%~25%的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够抓住内容的重点和结构,不关注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第二,自我监控策略的运用。57。6%的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比较明确,20。3%的学生不甚明确; 52。9%的人设定的学习目标偏低;只有21%的学生基本能监控自己的学习目标;有31。6%的学生对零碎时间的利用率不高;能将浪费的时间及时补回来的为27。2%,不能的为26。5%;只有22。6%的人能够坚持对时间做统筹安排,38。5%的人基本做不到;67。5%的学生对自己学习方法基本上能够做到经常反思;44。8%的学生能够基本上做到灵活运用学习方法;36。5%的学生注重借鉴同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1/4的学生注意力不能做到高度集中,26。9%的学生需要提高调控水平。

第三,对学校环境的利用。学生普遍缺少充分主动地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的意识。只有不到1/4的人喜欢找老师答疑和讨论问题,49。8%的人不找老师;51。6%的学生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29%的学生不能与同学经常进行交流:36%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学生参加最多的三项课外活动依次是: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科技活动”排在了最后一位。有48。3%的人认为课外活动促进了自己的发展,但也有24%的人认为课外活动对自己的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6)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信息,对少数学生有负面影响。没有上过网的只有1。8%,每天上网的学生占10%,经常上网的占27。7%;有68。6%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有10。2%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有负面影响。事实上,如果我们请学生分析“上网对同学的学习”有何影响,有负面影响的百分比可能会更大一些。多数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不是课程学习需要,而是“浏览各类信息”、“查找资料或下载工具”和“娱乐”,上述三项被列为上网的前三位目的的百分比之和分别为63。2%、59。2%和45。7%。

(7)学生喜欢创新性活动,但在学习中探索和在研究中学习的观念不强,训练不够。有36。2%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停留在“会做就行”;只有30。4%的学生能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有25。8%的学生喜欢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喜欢花时间解决复杂问题的学生占40。8%,有40%的学生做事喜欢打破常规,28。7%的学生会经常提出别人想不到的问题,38。6%的学生对科学的新发现、新观点和新技术等比较关注;28。1%的学生不常思考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如何应用。

(8)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不高,满意度较低。多数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满意,认为教师讲课没有吸引力。有55。9%的学生认为只有“少部分”或“极个别的”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55。5%的学生认为只有“少部分”或“极个别”的教师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75。5%的学生认为只是“少部分”或“极个别”的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有42。1%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63。9%的学生认为开设学习指导课“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2、不同学生群体在学习上的差异

(1)重点建设院校与一般院校学生之间的差异。重点建设院校的学生对“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有较强烈的要求,学习压力大,学风相对好,作弊现象少,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多,受网络负面影响大,学生对本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相对较高。一般院校的学生更多的是以“找到理想职业提高经济地位”为学习目的,就业压力大,考试作弊多,对自己学习状态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在创新性学习上,两类院校的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

(2)不同学科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

工科学生以“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习目的的百分比最高,学习负担重,平时情绪稳定的百分比最小,学习态度最差,考风较差,不及格率最高,对科学的新发现、新观点和新技术等关注程度高,喜欢创新性、挑战性的工作,科技活动参与面大。

理科学生目标监控水平、创新性学习水平与自我评价最高,参与科技活动的百分比最大,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评价最高,学习负担重,学习情绪稳定性不好,学习状态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听课的全勤率最低。

教育专业的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以选择“继续深造”为前三位学习目的百分比之和最高,达45。8%,近60%的学生喜欢自己专业,苦恼于“不知道发展方向”的百分比最大,学习负担轻,焦虑水平低,考试中坚持独立完成的多,但对作弊行为持暧昧态度的比例也最大,目标监控、时间管理、创新性学习上水平最低。

医学专业学生将“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学习目的的百分比最高,学习态度认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百分比最高,就业形势压力大,学习负担最重,焦虑水平最高,自我评价及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最低。

农林专业学生,把“不辜负父母的希望”作为学习目的的百分比最高,为“经济困难”和“个人感情问题”而苦恼的问题突出,比较看重知识的获得,学习态度最好,考风也最好,参与勤工俭学的百分比最高,但他们参加文体活动的百分比相对较低。

文学专业学生在许多方面处于中间状态,自我调控、时间管理方面水平较高,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能够经常思考在实际中的应用”所占百分比最高,学习状态最好。

经管专业学生以“找到理想职业提高经济地位”为学习目的的百分比最高,学生中“做事喜欢打破常规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的百分比高达42。7%,接近1/4的学生更喜欢做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对学校教学工作评价低。

法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浓或较浓的达40。5%,居各专业之首,自我调控水平较高,对作弊持暧昧态度的百分比之高仅次于教育专业,认为“可以理解”的百分比居各专业之首,参加文体活动的百分比也居各专业之首。

(3)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一年级学生最大的苦恼是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他们对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和一ti,N调适的需求最高。二年级处在分化前相对稳定的时期,多项指标的离散度均比较明显,或处于中间状态。三年级处于学习的低谷,学习动力最弱,就业压力是他们的第~苦恼,学习负担重和情绪不稳定,考试作弊最严重。四年级学生以“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为学习目的的达八成,喜欢做具有竞争和挑战性事情,主要苦恼源自就业的压力;学习自主性强,读书善于抓住内容重点,目标监控和时间管理都好于其他年级。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考试成绩和学习方法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学习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对于自己实践能力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四年级对学校教学的评价最高,三年级对学校教学的评价最低。

(4)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异。前5名与后5名学生群体除在创新性学习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前5名学生以“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为学习目的的较多,看重“在班上的名次”,学习兴趣浓、争取成功的心理需求高,喜欢自己的专业,全勤率高,作业认真,学习焦虑水平相对低,学习过程中情绪比较稳定,在对实践能力的评价上,前5名学生比后5名学生表现得更自信。后5名在学习目的上考虑得更多的是“不辜负父母的希望”,他们的关注点在“是否及格”,对自己的学习状态的评价、考试成绩、学习方法的满意度以及学习策略水平远远低于前5名,“沉迷于网络”的百分比相对高,缺勤率高,有条件就会作弊的百分比高。

(5)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差异。男生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上大学目标的百分比高于女生,创新性学习水平比女生高,更关注新发现和新技术,对解决复杂问题感兴趣,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百分比男生也高于女生,对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的满意度男生比女生稍高,在考试成绩上满意度比女生稍低。女生更多的是以“找到理想职业提高经济地位”为学习目的,喜欢自己的专业,关注在班上的名次,重视课堂学习,在实践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女生要比男生差一些。

三、对策与建议

1、真正确立学生的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中心的观念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然而,我国高校历来“重教轻学”,此次调查中反映出的大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评价不高,认为只有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当前的教学改革也主要是“教”的改革,很少有人关注“学”的改革。我们认为,只有在观念上实现从“重教轻学”到“为学而教”的转变,在理论上实现从“经验传递”到“发展能力”的转变,在实践中真正把学生放在学校之本的地位,将指导大学生学习和促进大学生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的发展才是高校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

2、全方位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学习指导含义有三:第一,内容是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应把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因素包括在内。第二,人员是全方位的。学习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所有的任课教师做出努力,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作为工作的中心。第三,途径是全方位的。指导的途径还包括开设学习指导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建立学生学习与发展咨询机构和页等。

本次学情调查也显示,多数学生有改善学习状态、接受学习指导的需求。建议在各校心理咨询中心设立学习与发展咨询室,以专兼职结合的形式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专事研究和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咨询服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开辟一个专门讨论学习问题的园地。教师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就不同学生群体关心的学习专题开设讲座,也可以利用这个园地将有关学习方面的资料、成果经验介绍给学生。

3、对不同学生群体分层次开展学习指导

包括根据重点建设院校和一般院校学生群体存在的差异,以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成绩等学生群体的学习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

4、加强教师对“学习问题”的关注和指导

本次调查显示,多数教师没能给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从现象上看,我们认为,教师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不想做,不做”,这是价值观问题。这类教师没有把学生的发展摆在教师职业的首位,因此不想做。第二种为“不知做,没做”,这是教育观问题。这类教师没有理解只有不断解决学生“学”的问题,“教”的效果才能好。第三种为“想做,不会做”,这是教育教学方法问题。

尽管第一种类型的教师是少数,但他们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影响却不可低估,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在职业价值观上,要教育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位责任。为此,建议学校通过人事制度和考评体系改革,引导和鼓励教师走近学生,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育素养和教学艺术,做合格的人民教师。

5、紧密结合“学”的实践,深入开展“学”的研究

要从根本上改善北京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还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培养重点建设院校学生的专业情感和改进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

(2)提高一般院校学生的抱负水平,强化学习动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

(3)不同学科专业大学生学习的研究,如理科的课业负担、工科的专业情感、医科的课程兴趣、教育类的理想信念等;

(4)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研究,特别是加强对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和学习指导;

(5)女大学生学习状态和自身角色定位的研究;

(6)在高校教师中如何开展“学”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