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个人范文 > 职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现状与创新论文

职业1.71W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近年来新兴传播媒体及传播形式不断涌现, 相关行业对新型视觉传达人才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传统意义上的视觉传达专业结构设置大都局限于平面印刷媒体设计,致使学生的思维观念、设计意识和操作能力较为单一, 面对信息时代的综合媒体设计能力显得十分薄弱。国家出台了很多教育方面的政策方针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准确掌握时代动向,在充分了解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确定好本专业办学层次和类型,视觉传达专业需要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需要大力培养。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建设出整套适合未来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理论与专业课程,能让学生基础更加扎实,专业能力更上一层楼,为今后我国的设计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现状与创新论文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发展现状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传达给观众的设计。顾名思义,视觉传达就是给人看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这一词语流行于1960 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1998 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类专业部分并没有视觉传达设计这个名字,人们看到更多的是艺术设计。2012 年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才增设了艺术学门类学科,将原来的艺术设计专业细化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设计表现的内容早已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走向了越来越广的领域,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又有展示、数字媒体、视觉环境、交互、界面、多媒体设计等分支出现。

由于静态的媒体时代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的需要,出现了数字化媒体,它的出现对社会环境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也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静态化、面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方式也从静态走向静、动态相结合,从二维、三维向四维空间不断拓展,从单向线形沟通向互动沟通进行跨越。对此,我们要及时研究和调整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准确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等,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有很多设计类院校都对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调整课程结构、设置、评估,教学管理等几方面。主要内容有:(1)注重知识点的分类,深入剖析知识点,重新调整课程结构;(2)根据学科的交叉设置专门的教学模块;(3)选择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在案例中能够将设计和实际相联系,解决综合的问题;(4)多个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课题教学组,制定缜密的教学计划和步骤;(5)评估方法也进行了改进,老旧的方法偏重与设计结果,而新的则重视综合素质的考察。

  二、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课与专业课上课前后顺序混乱

目前,在视觉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中,专业课与基础课这两种课程一直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 强调绘画基础技能的培养,有时专业课也会花很多的时间进行画画的训练,基础与专业知识没有明显的划分和层次关系;(2)针对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很多,导致课程多样性不够,所开课程均以应用能力的训练为主要内容,造成一种模糊的教学课程设置形式,有人说这是一锅煮,逐渐造成课程的基础与专业知识混乱,缺乏秩序。

2、动手与综合课程的课时安排不合理

视觉传达教育有它的实践性,与其它学科不同,它不仅需要理论的讲授,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练习,这是本专业教育的基本属性,正是由于这一属性导致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视觉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实践课程往往被分配到到较多课时,这便造成在整体课程设置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导致专业课程知识点结构单一、设计思路狭窄、学生综合设计能力薄弱。尤其是这种情况不仅造成综合课程知识的匮乏,同时也存在着技艺课程知识单一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它们所获取的知识可能只是专业应用知识中的很少一部分,而综合课程的设置,不要说难得一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综合课程的概念不只是在设计院校中没有被认识,就是在综合性大学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专业教育中也极少提及。近年来高等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学科水平和办学层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3、课程的基本结构不够全面

课程的基本结构既包括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的结构关系,也包括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的结构关系,这两种关系几乎贯穿于课程设计的始终,并左右着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课程设置要从多角度进行编排,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内容,并在一定的课程结构内分门别类地进行合理嫁接。此外,还要分出课程的逻辑层次,从基本的知识构成来设计课程,体现出课程目标、内容、功能等的价值。但是,我国高等院校视觉本科专业的不少课程设置出现了目标地位模糊、内容过乱、功能无从把握、更没有专业特色等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对课程结构的理解不透彻。视觉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密切相连,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问题,较之其它学科而言,要具体得多、敏感得多,可以说是在不断的更新和改变、要求创新。

  三、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课程结构设计,是构成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学计划和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其突出特点便是组织性,集中体现为课程与教学的严密组织关系。这种关系就如同编织机一样,是将零散的课程要素,编织成适合教学需要的课程体系,而这项编织工作,就需要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将选择出来的各种课程要素合理地组织成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合力,更加科学有效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

1、培养目标是设计课程结构的根本依据

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是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都应该围绕培养目标来制定。但现实中,专业培养目标大都只对该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给出的一个笼统的描述,给课程体系或教学计划指明一个大致的方向,对于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课程或教学活动,还应当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因此,要使专业培养目标,真正成为编制课程和教学计划,以至每门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直接依据或参照,就必须把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因此,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或教学计划的转化就十分重要,通常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目标的制订需要具体到足以依据它来选择课程和教学活动;二是目标的表述应尽可能地满足对于评价的要求。

2、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教育学家泰勒在20 世纪中期提出过,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教学活动,而在于学生的行为发生某种变化,学生达到一定程度的课程学习后,才能反映出行为的.变革- - - 即只有在学生将某一种特定学科的内容内化成自身的东西之后,这种行为变革才可能发生。所以,作为教育目的的课程计划与宗旨,必须包含课程总体或各门学科中应有的观念、概念、一般原理、知识体系、主题思想等具体内容的目录,这表示学生应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在课程的教学目的方面,中外教育学者均有比较相同的观念,这为我们审视视觉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达到对课程结构调整的要求找到了一项基本原则。

3、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

具体到艺术设计本科专业通识教育的理解和推进问题,首先是要理解艺术设计教育的突出特点,只有从这里才能寻找到推进通识教育的突破口。就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分析来看,其短线性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新知识、新领域、新技术、新时尚的不断翻新与快速更替,当下对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问题的探讨有很多,较为集中的话题便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指导,这不仅是艺术设计教育界形成的一项基本共识,而且是使其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和改革的重要内容。

针对我国高校视觉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现状,我们的培养目标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同时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培养能够理性思考并进行原创设计的高素质人才。今后还需从广度、深度和难度上加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