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个人范文 > 职业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职业1.49W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将职业倦怠一词引入心理学领域,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开始引起重视。研究发现,在工作10~15年的教师身上或多或少地都会进入一段职业“更年期”: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低,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疲劳、烦躁,情绪紧张。心理过敏,缺乏热情,厌倦工作,畏惧课堂,经常处于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大,易怒。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觉得前途黯淡,反思工作经历,觉得一事无成,心灰意懒,由是对事业乃至人生都产生了消极看法。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内因

内因包括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对职业的认知。性格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开朗、活泼、大度的人,内心很少纠结,职业倦怠即使有,程度也会很轻。教师要以开阔的胸襟、乐观的心态重新认识工作的意义。对职业的认知不当或对职业的自我认同感较低也可能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当期望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便会使自己对职业理想产生疑惑,从而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职业态度。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历史较短,办学条件较差,办学经验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职业院校教师所遇到的困难、承受的压力和内心的挫折感远比普通学校教师要高。对此,教师对自己要有准确的社会定位,要认识到教师只是一种职业,要反思自我,降低期望值,学会理性妥协,学会放松,合理调节情绪。

 (二)外因

外因主要来自社会和学校。首先,毋庸讳言,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率还很低,这造成了职业院校教师尴尬的社会地位,导致心理不平衡,自尊心严重受挫,自信力急剧降低,开始怀疑当初所选择的职业是否真的那么有意义。同时,社会对教师的巨大期许,也成为教师沉重的包袱。

其次,我国高校管理仍然主要靠行政命令,这使得组建时间普遍较短的职业院校缺乏令人心情舒畅的人文环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权,抑制了教师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同时,这种管理体制也必然产生不尽合理的管理评价体系,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再次,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院校教师的“铁饭碗”正在逐渐被打破,他们在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得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而担忧,这些都带给职业院校教师过大的心理压力。

最后,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和提高办学效益,根本无暇顾及生源质量,教育对象的种种问题给工作加大了难度,挫伤了积极性,使其工作缺乏动力,很难体会到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职业院校积极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一)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人文校园

第一,管理层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要有服务意识,要认识到教师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教师的劳动神圣不可侵犯。还要加强自身建设,要惜名誉,顾廉耻,重然诺,不寡恩,做到学识让人佩服,工作让人信服,品格让人敬服。要关心教师生活,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使教师无后顾之忧。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管理激励评价机制。以人为本,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体现公平公正。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合理的、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师考核制度,正确评价教师的劳动,让教师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体验教书育人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第三,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协调好领导、教师与学生关系,在每个位置上放上最合适的人,让每个人都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营造公平、民主、科学的和谐文化氛围,彼此信任、理解、尊重,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二)强化师德教育,关注教师需求,构建民主校园

第一,要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要制定并认真贯彻教育、教学行为准则,强化教学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增强职业责任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第二,要让教师看到职业的前途,给他们以希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需求,而“自我实现”是人生需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理想。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自我实现需求联系起来,用一流的事业前景鼓舞教师。

第三,增加教师参与决策的机会。参与决策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一种权利和责任,增加教师参与决策的机会,应是学校民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教师参与决策,有助于激发其参与学校事务的热情和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有助于增强其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使命感、有助于形成其为学校目标的达成贡献力量的强大内驱力。

(三)加强专业建设,开展研讨培训,构建学术校园

第一,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以带头人和骨干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本学科的领头羊。以强带弱,以核心带团队,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研讨会,经常组织教学、科研、技能大赛,为教师提供教学经验与体会的交流平台,让教师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自卑情绪,培养自信心,增强职业自豪感。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有利于提高士气。

第三,要针对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选派教师到名校听课、交流,外出参观考察,进行在职或脱岗培训,特别是要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通过这些活动,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激励上进,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疏解工作中的紧张情绪,重建专业自信。

第四,加强科研制度建设,提高教师科研意识,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职业院校要为教师的科研活动出谋划策,大开方便之门,要出台鼓励政策,提供必要的研发条件,并以校企合作为纽带,积极开展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服务,使教师成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激发教师重新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

(四)研究专业成长,制定职业规划,构建发展校园

第一,认真研究教师成长规律,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职业倦怠的形成是个低强度、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热情期、停滞期、挫折期和冷漠期四个阶段。学校对处于不同时期的教师要采取不同的对策,针对特定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为教师安排、调整乃至设计合理的工作,规定合适的工作量,明确其职责和任务,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才能,

第二,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分析个人现状,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拟定实施的方法和措施,以培育教师的自我意识,加强自我认知,实现自我超越,促进其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事关教师个人职业生命的长短和质量,更涉及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形象,严重点说,已经影响到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方方面面,包括教师本人,对此都要重视起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职业倦怠的影响,让教师平安度过职业“更年期”,重新焕发青春,燃起斗志,为自己曾经钟爱的事业继续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