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新材料

事迹的作文合集八篇

新材料3.09W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事迹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事迹的作文合集八篇

事迹的作文 篇1

“吹面不寒杨柳风”。正是柳丝吐绿,万物复苏得大好时光,我和妹妹一起到山上去植树。老师告诉过我们,当今社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了,而治理环境污染最根本最有效得方法就是绿化。今天我们就是去“环保”得。妹妹提着个水桶,里面都是一些鲜活得小生命。我呢,肩上扛着铲子,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走在山路上,一副“保护环境,舍我其谁”得样子。

山上得草绿,花开了,一大片一大片,在湿润得春风中招摇着,惹人怜爱。山路上三三两两可碰见学校得同学,他们也都是全副武装,为环保做贡献来了。我们互相问候得声音在清晨空旷得山间,显得格外温馨。

我和妹妹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作为小树苗“快乐得家”。我挥动铲子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坑,妹妹小心翼翼地从水桶里取出小树苗,把根须疏散开,放进小坑里,培上土,又用手轻轻地拍结实。我说,用脚踩不是更干脆。妹妹不肯,生怕损坏了树根。

我们量好了株距,种下了一排小树苗,妹妹从山沟里打来一桶水,用手捧着给逐个给小树浇水,兴奋地说:“哥,以后我们轮流着每天来浇一次水,这样小树苗才长得快。”好,我答应着,也帮着浇水。

太阳已经升高了,山上空地很多,显得特别明亮。我和妹妹忙碌了一会儿,总算大功告成了。妹妹提议沿着后山一条捷径下山,听说那里早就种满了树,也顺便看看现在长多大了。

这条小路两旁得确是种满了树,然而没有几棵树是健康得:有得枝残叶落;有得被划破了皮;有得枝杈上压着石头;更有得都快奄奄一息地挨着地面了,让人不得不感叹它们得命运。只有很少得几棵挺立得像模像样。

“这么会这样呢?是谁这么狠心?”妹妹嘟囔着,走过去把歪斜着得小树扶正,用脚把泥土踩踏个结实。

我默默地走过去帮着忙,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想着:为什么年年植树而山上得树木并没有多起来呢?怪不得人们常说“破坏总比建设容易”啊。

走下山来又回过头去看山,山上很少有参天大树,多得是刚栽下得小树苗,不知道这一批树苗存活下来得又能有多少呢?

事迹的作文 篇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不管是喜是悲。感觉能给以后留下些念想,留下些回忆总是好的。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再写过日记了。

时间回到初二,应该是在那一年开始有了写日记的习惯,并且如果一两天不写,心里还会觉得落下了什么。算算到现在也写了好几本的日记了。

性格跟随他们两个有很大的改动,做事的态度和方法也跟随他有了很大的改动,挺好的,挺好的。多在意应该在意的,远离不喜欢的,慢慢的有些忘了最初的事迹,我们还不算长大,外面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喜欢温暖的东西和事物,有人说,要和正能量的人多接触,因为物以群分。说再多大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毕竟大道理都懂,小情绪难控。

有些东西是不是应该分手了,但每次,算了,就这样吧,:顺其自然,想多了也无用,好好爱自己才是正事,不想以后后悔,好好过这一生。

事迹的作文 篇3

九月一号,《开学第一课》的开播时间,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观看《开学第一课》呢?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教育节目。更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红色事迹。

我们是人,不是神。不可能知道世界上全部的事。那些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创建了我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哪一个不是满腔热血的英雄?哪一个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可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其中一两个人的。我们能把这些事记遗忘或忽略掉吗?不,不能。

《开学第一课》,一个多么好的媒介啊!他们在全国各地寻找革命先烈的事迹,让我们谨记勿忘国耻。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贯穿全程,讲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事迹。为的是什么?为的只是想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反思,去思考。先辈用血换来的和平。我们竟用它来挥霍。

在《开学第一课》中。这让我有所感悟的是那个99岁高龄的梁天文。他讲述了自己十三岁从军的历程和自己至亲挚爱的人分离。现在十三十三四岁的孩子则在父母的臂膀下衣食无忧。他随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连用来取暖的被褥都要三四个人挤在一起。梁老的授课结束了,他的事迹也被世人所知道,我深思了,这些英雄的事迹被忽略如果不是开学第一课他们的事迹将就此被埋没或许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件事他们把英雄的事迹给忽略了。

《开学第一课》,重要的不是别的而是那些革命先烈的事迹,近些年来,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便是事迹,不只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最多的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太过安逸,没有人愿意去想苦难的事。

事迹的作文 篇4

我们班第一有“个性”的,非戴均浩莫属,敢叫老师“真贱”,还有一次竟将一个得罪了他的人的作业本扔进了女厕茅坑。但你一定不会相信,第二有“个性”的,是一个叛逆的、桀骜不驯的、我行我素的……呃……好学生。姓应,名诺小雨(光看这名字就知道有多另类了)。

你可能会问了啊,好学生就肯定是个乖乖宝对吧,怎么会那个样子捏?哎呀,那你还真是个局外人了。别的事情我暂且不说了,免得说上三天三夜让我变成哑巴;只跟你讲她的一件事迹,你就一定会明白她、清楚她、了解她了。

时光倒流至那个夏日的中午……

下课铃响了,随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脚步声,大家“人挤人,挤死人”地挤进了食堂。小雨与我在汹涌澎湃的人流中勇猛地抗争着,终于抢到了一个饭盒。小雨端着饭盒,哼着“青藏高原”,迈着狐步舞的舞步,“咚恰恰、咚恰恰”地“跳”在我的前面,看得我牙齿缝痒痒,谁让她这样这么欠扁!

到了餐桌前,小雨又放下饭盒开始慢吞吞地盛汤,毫不客气地将我挡在外面。估计哼到了最高潮,直接就无比奔放豪迈地吼了出来(虽然食堂中十分吵闹,但校领导最近正紧锣密鼓地寻找着拥有制造噪音专利的人,敢吼的,估计除了男生就是小雨了):“那就是青、藏、高——”我们都很专注地听着这高亢的“天籁之音”,忽然脸色大变!

小雨估计陶醉在自己美妙绝伦的歌声中了,没注意到我们的反常,依旧我行我素地唱着。当终于注意到了木呆呆的我们时,她掐了我一把,戏谑道:“啊喂,看到帅哥啦?”

我那惊恐的目光明确无误地告诉她:呆子,餐桌右边!

小雨便循着我的目光,向右边望去——

刹那间小雨脸色发白,我敢肯定,她一定有马上倒地死掉的冲动!

因为……因为,在餐右边,有,有一个老师啊!

可怜的、可悲的、可叹的小雨,瞬间突发心脏病心肌梗塞脑溢血血液不畅血癌肾结石,拿勺的手抖抖抖地僵在了原地,整个人像白痴或植物人一样站在那里,丧失了任何生理功能,木呆呆地听候老师发落。

不幸中的万幸耶,那个老师完全没有任何想管闲事的样子,装作什么也没看到没听到,慢吞吞走开了。

小雨长舒了一口气,不紧不慢喝了一口汤,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衣服,确认无损形象之后,优雅地,晕菜了……

事后我们对小雨大为惊叹,多么无畏的勇士啊,敢在老师面前纵情高歌!而小雨呢,一边整理弄乱的发型,一边说:“还好那老师不是汤老师或Miss鲍,要不然,我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这就是英勇无畏小雨的英勇无畏事迹,怎么样,够载入史册吧?啊喂!喂!不会吧,你也晕菜了?

事迹的作文 篇5

还记得,那一天的体育课……

那时,已经解散了,大家都在干自己的事情。我们几个女生围在一堆玩游戏。我们跑啊,跑。突然,一块石头把我绊倒了,我的膝盖重重的摔在了满是石子的地上,膝盖上的皮几乎全破了,因为疼痛使我不争气的流下了眼泪。那时和我一起玩的女生,都跑过来对我嘘寒问暖地问着。这时一位同学走了过来,把她随身携带的毛巾给我包扎,我没要,因为我怕她的母亲会责备她。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后,我扶着楼梯的把杆回教室。回到教室后我用创口贴贴住了伤口。片刻后,我再一次地流泪了,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感动。我感动在我摔跤后同学们能对我嘘寒问暖的问候着,我感动那位同学竟把她的毛巾给我包扎伤口。

我相信我会将这份感动永驻心中。

事迹的作文 篇6

学雷锋,做好事,一句朴素的话语流传了40多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热血儿女,商丘籍深圳市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司机袁成友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怀着对雷锋精神的崇尚和追求,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被誉为“活雷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镜子”。袁成友平凡的人生在雷锋精神照耀下辉映出亮丽的光环,温暖了他周围的每一个人。 从小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他的心中形成了执着的信念和追求

袁成友1966年出生于商丘市睢阳区宋集镇的一个普通农家,父母都是老实勤恳的农民。早些年,袁成友的父母因生活贫困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受过很多人的接济。满怀感恩之心,他们就时常教育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帮助困难的人。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袁成友早早就明白了多做好事、多做善事的道理。

在袁成友出生的那个年代,人人都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伴着这熟悉的歌声,小成友渐渐长大,学雷锋做好事就像一粒种子种在了他的心中,并且生了根、发了芽,使他形成了执着的信念和追求。

中学毕业后,满怀期望的袁成友到宋集镇政府当了一名保安。虽然是一名编外的临时工,但袁成友却十分珍惜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值好每一个班。上班一个月,袁成友凭着细心和勇敢,帮助镇派出所一举抓获了两个十多年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伸张了正义,颇得群众好评。

当保安虽然工资不高,但总算有了微薄的收入,袁成友就时常在心里合计着怎样帮助别人。镇东头有一个五保老人叫张李氏,一个人生活比较孤苦,袁成友就热情相助。他时常过去给老人打水扫地,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给老人买吃买穿,老人感动得逢人就夸成友的好,说成友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袁成友接济老人多年,甚至离家到深圳后也没忘经常寄钱给老人,直至前年老人去世。

袁成友不仅特别照顾张李氏老人,心里还装着身边所有无儿无女的五保老人。1995年春节,他拿出500元钱给多位五保老人添置了新衣,并以儿子的名义又捐出100元,买了吃的用的',带着年幼的儿子一起给老人送去。在袁成友的影响下,镇村干部也纷纷给老人捐款相助。宋集镇尊老敬老蔚然成风。

袁成友走到哪里,就把爱心带到哪里。有一次,他带着孩子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刚走到医院对面的马路边,袁成友发现地上躺着一位70来岁的老人在呻吟。顾不上给孩子看病,袁成友急忙把老人扶到路边的一家诊所里,让诊所的医生给老人看病。

诊所的医生不屑一顾地说:“老人拉肚子,昨天刚给他打了吊针,他又没钱给付,像这样我们哪能赔得起。”袁成友一听就急了,连忙从兜里掏出200元钱说:“这些钱够不够,先押这儿给老人看病,救人要紧,不够我再来垫。”老人激动不已,连声说:“今天真是遇上了大好人。”

事迹的作文 篇7

比亦然,女,6岁,东营区一中一年级一班学生。

一学期以来,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她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家庭、学校的熏陶下,从小就热爱学习、关爱集体、团结同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思想上进,积极进取,表现优秀。

德——积极向上的进取者

她热爱学校、遵纪守法、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她每天都早睡早起,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为了周一早晨升国旗,她比往

常起得都早,准备好红领巾和校牌去迎接新的开始。

智——认真刻苦的学习者

学习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最重要,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她学习态度端正,非常刻苦,上课认真听讲,热爱学习,每天都以昂扬的姿态面对学习、生活,每天放学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然后再按课程表收拾自己的书包,准备好明天的学习用品。

体——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不管干什么事情,都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她热爱运动,身体素质很好,很少感昌发烧。进入小学后,她踊跃参加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如越野比赛、跳绳比赛,为了能参加比赛每天都坚持锻炼和练习,孩子这种精神很难得。对于班集体的活动,如拔河比赛,她常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还在学校里报名学习打乒乓球。

劳——认真负责的劳动者

“讲卫生,爱劳动”是每个公民的传统美德,孩子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习惯成自然,她个人卫生坚持得很好,从上幼儿园养成这样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自己的值日生她都很积极、负责。

美——艺术追求的爱好者

她是一个天真活动可爱的小女孩,从小喜欢又唱又跳、画画、手工制作,凭着孩子的爱好,在华艺舞校给她报名学习舞蹈,通过锲而不舍的精神,参加过多次的表现演出。在画画方面她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华艺舞校校庆期间获得“最佳创意奖”。这些方面的进步,是一点一滴垒积起来的,离不开你们辛勤的汗水。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栽培下,相信今后她将会做得更好,在不足中不断进取,在进取中成就完美,让自己成为一个非常合格的、优秀的三好学生。

事迹的作文 篇8

5月13日,我校在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对海雀村名誉书记文朝荣先进事迹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他“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顽强意志,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解放思想、求实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不亏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面镜子,贵州人民的回音石,更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指路灯。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祉尺遮盖布,肩膀当作地皮磨。 “海雀”是彝语“候确”的音译。“候确”就是“湖水灌注”的意思。相传这里从高到低原有3个大海子,高处的水漫出来流到第二个海子,再流到第三个海子,绵延不绝……“海雀”之名由此而来。1985年5月29日,新华社记者刘子富来到这个县的恒底区四方乡苗、彝族杂居的海雀村的3个村民组,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村民们“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的,也没有一家有像样的床或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 世纪80年代的海雀村,海拔2300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全村贫困人口达730人,人均占有粮食107公斤,森林覆盖率只有5%,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3‰。海雀村有个顺口溜:“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挫。”

为了将群众引上致富路,文朝荣说:“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有了林,水土得到保持;有了草,养牲口再也不用走几十里山路去割草;有机肥增多,土地也慢慢变肥沃了。文朝荣抱着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改变生活的信念,不分昼夜地到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还积极组织党员开支部会,召集村民开群众会和寨老会,向他们灌输植树造林能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思想。连续3年,每逢冬季农闲时节,文朝荣每天带领200多名村民上山种树,天亮出门,午饭在上山吃自带的烤洋芋,天黑归家。那3年的春节文朝荣们都是在山上过的。有一年除夕,他下山把自家仅有的2只大公鸡杀了炖好送到山上给一同植树的村民们吃,为的是让大家油水足了,多有力气多种树。3年后,海雀村民在荒山造林1.16万亩。1995年,海雀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 海雀村山上的树林一天天茂密起来,而低下的农作物产量成了文朝荣头痛的一大难题。以前海雀村主要农作物是苞谷和洋芋,土地贫瘠加上传统的种植模式让村民种一坡收一箩。政府免费提供种植肥料和技术服务依然没能改变现状。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文朝荣在自家地里率先实验种上地膜苞谷。秋收时节,就在他用地膜种植的苞谷地里,站满了全村各寨的老老小小,村民们都来看稀奇,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粮食产量竟然能增加好几倍。海雀村在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同时,海雀林场成了海雀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为了村寨发展,优生优育,在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寨,文朝荣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大儿子文正全成为村里最早的独生子女户之一。目前,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涌现出3户独生子女户和12户双女户。文朝荣以自家亲人作表率,执行政策公道正派,彰显了党员干部公正无私、严于律己的精神。

当文朝荣得知担任村主任的儿子文正友用自己的七万元积蓄买一辆小皮卡车受到群众质疑时,他泪流满面地告诫文正友:“不要让老百姓看不起”,他在去世前还在对儿子交代:“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你们要清清白白做人,要让老百姓支持你。”是他让全村人吃上了“林业饭”,在“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创造了人间奇迹:使曾经“山上光秃秃、屋里干穷穷”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由当初不到5%在26年间上升为70.4%。他操劳了一生,给村民创造了价值4000多万元的森林,为的是让全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青山有幸埋忠骨,翠松无悔护恩人。如今他走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足音仿佛还回荡在海雀村的茫茫林海中,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他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比豪言壮语更加有力,更能证明他是有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人。

标签:八篇 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