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教师

教师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2.97W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1

通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

李元昌老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们年轻老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

二、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

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一定要有很强的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老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一定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

老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老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老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老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五、一个好老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

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老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老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教师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2

第一部分:聆听吴欣歆教授解读新课标讲座摘要

一、从阅读单元到学习单元的转变

语文课程内容由最早的单篇阅读(碎片化)走向阅读单元(主要内容是阅读,其他语文活动都是附加活动),但如果只是以阅读为中心,是难以实现语文学习的任务的。

现在由阅读单元再走向学习单元,需要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发生变化,课程的变化能更好的顺应语文学习规律。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传统的方式是线性推进的方式:识字写字、释义解词、了解段落大意、课文中心思想、写作手法。而学习任务群关注的是四种学习活动的互动过程。

比如学生学习演讲,不是先阅读演讲词,并从演讲词中抽取一般规则,然后按照规则撰写演讲词,而是先生发出了写演讲词的愿望,意识到自己要去关注演讲的目的和对象,自己阐述的观点和目的与对象有关。怎么关注目的和对象呢?他去阅读了一些演讲词,了解到观点目的和对象之间的关联。然后他又发现这些演讲词都用了结构化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观点,他就会去想我将怎么结构化我的演讲词。通过复刻名家演讲词,他发现这些演讲词在语言运用上有规律,这些规律强化了观点,抒发了感情,于是他又去重新修改自己拟定好的演讲词,通过朗读去修订自己的演讲词。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先自发产生兴趣,然后调派各种语文学习资源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研究。学生可以以这四个实践活动的任意一个为起点,或者为中心。如何组成这四个学习活动,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或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这样就能从单纯的阅读单元成为了学习单元。

二、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是:情境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静态的知识传授并没有情境性。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和情境互动的结果,学习是情景化的实践。当学生调配原有知识去解决问题时,就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情境具有动员学习的功能。情境揭示了语文与生活的天然练习。对情境的学习力和应变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能辨识情景特征,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法。

学习任务群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希望以学生生活为主线,学生关注自我和他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改变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逐点解析和逐项训练。未来的`语文教学以典型任务为载体,这个任务需要能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比如从大量的语料中发现语言现象,这些重复出现的就是语言现象,从中抽取语言运用规律,从规律出发再去看语料,去尝试运用。

主张用课程内容的变化来带动教与学的变革:真实的学习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围绕一个单元的内容或以一组课程内容来提炼学习主题,以学习主题来确定统整的学习目标,进而设定学习情境,设定一组相关学习任务,来匹配合适的学习活动。让学习情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外驱力,让学习主题成为统整学习进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典型过程提出了具体成果的要求。老师还要提供一些工具,了解学习目的,梳理学习过程,明确学习评价标准。形成完整的学习思想方法。

学习任务群的内部结构:

内涵阐释、学习内容、教学提示这三个部分从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学习资源对这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进行安排。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关注宏观的教学建议,了解理念上的要求,具体到每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要去研读每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通过教学提示,学习内容和内涵阐释,去分析五个基本要素,从而明确目标、方法、评价、资源等。

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整体对应四个核心素养。

三、学业质量的基本框架

清晰刻画语文学业发展的进阶水平,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品质在教学影响下的积极变化。要观察、记录学生的语言经验结构化水平,是否能归类语料,能否在梳理自己积累的语料后,初步发现语料之间的联系。用好学业质量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教学很重要。

四、教学建议

1、目标确定:立足核心素养,彰显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2、内容选择: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3、活动设计: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4、时代要求: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明确了典型学习任务是未来语文教学内容探索的方向。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学习任务群的评价:教、学、评一体化。关注教学提示,明确评价要求。

五、教材编写建议:

把选文中心变成活动中心

把活动设计转化成典型任务的形式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资源建设共同体

动态的资源观念

有特色、系统化

七、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

终身学习、聚焦问题、研训一体

第二部分:心得体会

新课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加科学的、有逻辑可循的思路。把传统的教授知识和学习知识这一双向活动,变成了学生拿到任务,产生问题,到学习文本,解决问题,最后回到解决任务,这是兴趣学习的一个完整闭环,从为什么,到解决为什么。传统的课堂是先给出文本,老师抛出一个个问题。但是如今把任务卡教给学生,老师扮演整理思路和提供资料的角色。这对老师的教学观念是一个整体的转变。

我认为这种教学思路放在中高段是可以实施的,其实现在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开展的。但是这样大胆的改进无疑对于教材编写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如何能让任务清晰明了的传达给学生,又如何组织选文,让活动伴随性的开展,也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教师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3

通过这次新课标的培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我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怎样作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积极源于兴趣,我认为,在新课改条件下,要上好语文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语文,感到学习有语文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