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技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技工3.03W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是好的教学方法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遵循信息技术的教学原则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为良好的教学成效提供保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 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要有效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首先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

首先,要针对所讲课程,为学生制定一个总体目标,并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及创造性等特点,在第一次课上就把目标告诉学生。例如,在讲授文字处理软件Wrd时,就可以告诉学生最终将要他们自己设计一份电子小报,并向学生展示电子报的范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并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常把教学内容分为三类,一类是最基本的内容,是所授课程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对所学课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类教学内容往往由老师带领学生系统学习。完成了基本内容的教学,学生入了门,就可以带着学生开始他们的任务设计,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还会碰到许多没有学到的知识,这些内容就是第二类教学内容,它们将是教学中的重点,一般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这类内容教师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完全可能自己从课本上或计算机上获得,所以这类教学内容可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第三类教学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学后仍然心存疑惑,难以明白的内容,即教学难点,这类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属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就需与全体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属于个别问题则单独辅导即可。这样,从教师带着学到自学加辅导,学生将逐步养成到自主学习的习惯。

再次,重新规划、安排教学内容。在学习基本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依照循序渐进原则,把教学内容设计于一个个实际任务之中,每次课学生见到的仍然是具体任务,只不过这时的任务都比较小,功能也比较单一。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利用电脑完成一个个实际任务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

  二、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要注意在任务中设置一些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还学会了应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去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同时还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忽略教师的作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适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启发。

  四、 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无论是设计任务,设置认知冲突,还是教师的循循善诱,目的都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逐渐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去学习,自主地去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的最终要求。

笔者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将学生引向自主学习的道路,并引导他们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自己能提出问题,经过思考,自己能解决问题。

  五、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去发挥创造,只有让学生动手去实践,他们才有机会去发挥创造,去独立思考,才会有所创新。此外,在课堂中形成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氛围也是非常必要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创造性思维极强的学科,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更可以拓宽思路,激发灵感,促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