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农业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精选[14篇]

农业1.07W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精选[14篇]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表现

目前,黑龙江省的“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二是农业产业化问题。农业发展缺乏有效的企业拉动力,缺少较强的龙头企业,现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三是农村建设问题。主要是三个落后: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文化落后、乡村面貌落后。这三方面的问题实质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如不尽快解决上述问题,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将大大影响黑龙江经济的发展,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在解三农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诸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及其有限,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农信社自身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目前,黑龙江省市(县)的农业银行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已全面收缩,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经营业务伴随着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粮食流通市场化已逐步萎缩,邮政储蓄不断从农村抽吸资金,已经造成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一社难支‘三农’”的局面。

(2)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与其商业化经营模式之间存在矛盾。黑龙江省农信社的发展历史证明,在经过多次的重组和长期的行政计划管理之后,农村信用社从内容到实质都不再具备合作金融的特性,已经变为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农信社又承担着部分政策性的支农任务,并为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农村信用社成了一个矛盾综合体,多元目标冲突。农民对农信社既没有控制权,也没有管理权和收益权,导致农信社产权关系模糊、所有者缺位、寻租现象严重,最终发展偏离了设立时的初衷。

(3)农村信用社农贷业务以粮食生产贷款为主,规模化养殖及农产品加工营销难以得到贷款,农村中小企业基本得不到贷款。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以种植业小额贷款为主“春放秋收冬不贷”,贷款方式为3—5户联保,额度一般在3 000—5 000元之间。养殖业贷款占农业贷款额的比重在10%~30%之间,主要用于支持当地发展禽蛋业、奶牛养殖业,最高额度在1—3万元之间,采取抵押联保方式,多为一年期。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筹资更为困难。

2.农村消费型贷款处在起步阶段,民间借贷比较普遍。除农业扩大再生产外,农户迫切需要的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等分期偿付的中长期贷款,目前仍然很难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贷出。民间借贷(当地称“抬款”)现象比较普遍,一般由亲属、朋友担保,利息都在一分以上。

3.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少,地方财政基本上为“吃饭财政”,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支持力量微弱。目前,中央与省级财政对市(县)支持主要是转移支付项目,包括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人畜引水补贴等,而农田水利设施、村庄道路硬化、农村社区环境治理、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投入短缺、支持渠道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总之,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支持作用,仅处在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的推进阶段,与广大农户、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规模化生产的强烈需求极其不相称,由此形成了三个不衔接,即“零风险贷款”供给与风险和收益并存的农业产业化资金强劲需求不衔接,农村金融机构的“恐贷”、“惧贷”行为与农户、企业强烈的贷款作为不衔接,农村金融自身发展壮大与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不衔接。这种由于金融供给方式不合理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打破,形成新的供需衔接、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新型农村金融体制的建议

充足到位的资金供给、高效便捷的信贷经营模式和基地企业规模带动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关键。构建一种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发行为主体,以其他金融组织为补充,以担保、保险企业为保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必将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1.明确全省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理顺相互间的资金关系,形成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落实各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义务,按其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发放支农贷款,对投向龙头企业的贷款比照农信社贷款利率的办法实行一定幅度的浮动。进一步发挥农发行的政策性信贷支持作用,调整职能,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开办“三农”贷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信贷业务,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农业银行要继续坚守农村阵地,按商业化原则做好农业信贷工作,转变观念,讲求效益,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机遇,创新思路,办好信贷扶贫业务,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支持乡镇企业和农村中小企业等等;人民银行要继续运用支农再贷款提升农信社支农后劲;农信社要结合双流农村居民非农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新情况,把服务“三农”作为业务经营的第一要务,把农民增收作为业务经营的根本出发点,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业务经营的主要突破口,集聚信贷资金,结合优惠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增加贷款投入,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现支农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2.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改革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3.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增强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政府要解决农信社的政策性亏损。建议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开办保值储蓄而多付的利息给予补贴,并对农村信用社历史遗留的和因承担政府行为所形成的不良资产给予剥离。在税收政策上建议适当给予一定的扶持。调整信用社的税收政策,减征或免征农业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以减轻其经营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地方财政应对支农贷款进行财政贴息。

4.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在大部分农户和农村企业普遍缺乏担保抵押品的情况下,发展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间的乡土信用资源,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服务。此外,还应探索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农村存款保险机制,调整财政和金融政策等支农方式。

5.探索建立适应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民间借贷现象普遍存在,证明切实存在民间金融市场,民间借贷有利可图。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中,一部分农户、企业先富裕起来、手中握有资金,一部分农户、企业急需发展资金,由此必然形成民间借贷。因此,应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组织,着手建立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培育新型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解决农村发展资金紧张问题。

6.抓住契机,从根本上缓解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担保问题。积极促进各级政府和财政落实预算,安排专项贷款担保基金,尽快成立农村贷款担保机构。根据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尝试推进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精简程序,增强可操作性。探索建立以信用镇、信用乡、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农户及信用个人为主线的农村信用资信、信用等级体系,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条件下,便利农民担保与受贷。其次,鼓励支持建立“会员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金融企业,采取“自愿入股、滚动发展、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改变过去单纯的“资产抵押”为“资产资金双抵押”,为股东提供股本多倍的贷款担保额度和其他经济合同的担保。

7.建立和创新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开发一些费率比例低、农民又急需的养殖业、种植业、抗灾、农业运输等方面的险种,既可使其成为农业保险新的业务增长点,又可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近几年的经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国民经济水平也在稳步发展。但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说,三农问题仍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三农问题本身来说,其对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内经济协调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在新时代下以取得长期有效发展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藉此,本文立足于当下的四川省三农问题,对区域协调发展与突破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三农问题;制度创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333167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在进入21世之后,综合国力有了全面的提升。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无疑为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当中的各个领域发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动力。就我国经济发展来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在不断地进步,但是其内部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三农问题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对四川三农问题突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探讨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三农问题概述

三农并不是一个新词汇,其基本问题已经由来已久,针对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来说,三农问题不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改善,反而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越发严重。虽然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的学术者都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且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解决方法大多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使得三农问题从根本之上得以解决。而由此所形成的三农问题困境,也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着鲜明的阻碍作用[1]。

1.1三农内容

所谓的三农问题主要包含了关于农业的3个方面内容。即经常所提到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而这3个方面的问题,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就不能做到协调发展,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会变成变成一个幻想[2]。

1.2三农问题的基本表现

粮食一直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保证,也是我国农业事业的中心任务。继20世纪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的粮食存量就在不断增长。很多人认为,粮食问题在20世纪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在20xx年,粮食价格的飞速爆长,使得物价进一步增长。而粮食不足的问题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眼中。就农业增长问题来说,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增长缓慢与增长结构不合理。所谓的农业问题其实也就是粮食安全问题与农业增长问题。农村问题则是经济问题与政府宏观调控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就是收入问题[3],一般情况下,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2个方面: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统计结果显示,20xx—20xx年3a间,农村家庭的经营性收入由原本的70%下降到了67%,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4]。

2四川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

2.1典型性

四川是1个人口大省,省内人口近几年一直停留于全国前3位。而其中的农业人口更是占据了70%以上。但其省内的可用耕地却十分少,加之四川的农民经济水平普遍偏低,很多的本地人口都选择出门务工来增加收入。由此不难发现,四川地区的三农问题十分典型,可以说是我国三农整体问题的一个缩影。

2.2区域性

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之当地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使得四川成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无论是农作物的产量还是其它粮食的产量上,一直居于我国前列,经济总量也是西部地区的第1名[5]。

2.3不平衡性

四川是一个多地貌大省,省内的农业产区包含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攀西山5个地方,而这也导致了四川省的各类经济发展不均衡。并且四川省内的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异也较大。成都的居民收入往往高于其它地区。

3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笔者看来,四川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其基本意义不仅仅在于三农问题之内,更在于三农问题之外,不仅仅在区域之间,更在于区域之外。

3.1以工业促进农业

3.1.1从小农经济到市场化经济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宝贵意见。在任何国家的工业发展初期阶段,都需要农业的支持,这是一个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应该明确的是,其经济主体仍然应该是农业。工业的迅速发展并不一定就会对农业的发展进行补偿。实际上,就四川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说,其所具有的小农经济市场,在现阶段工业化的市场当中都是十分吃亏的。所以只有实现了农业体制市场化,才可能按照市场的基本方式,促进生产效益向农村进行流动。这才是从制度之上实现“以工业促进农业”。

3.1.2农工商协调发展

从传统的发展角度来讲“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一传统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明了农工商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与并存性。而只有做到农工商协调发展,才可以真正地发挥他们之间的优势。就四川本土而言,其发展过程当中更加的重视工业,虽然并不能说其不重视农业,但是对于农业的发展力度也是十分的有限。而四川发展最为明显的1个问题就是忽视商业发展。并且四川内部也缺少工农协调的服务业发展。例如城乡的金融投资渠道与服务,城乡的土地公开市场等。而这些都是农业市场化所必需的内容,也只有商业活了,农工之间的渠道才会更加的通畅。

3.2以城市带动乡村与城乡一体化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的数量要比城市人口的数量大得多,想要在短时间内对农村实现万象更新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相应的手段实现农村发展的快速进步并不是天方夜谭。因此可以采用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策略,改变农村的发展现状。但也不能将这种方式的发展流于形式,“见物不见人”。而是应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农民的根本意义上考虑问题。

经济的基础决定了上层的建筑,所以农村的土地制度决定了农村的社会制度。要想改变农村发展的基本现状,就要立足于农村问题,改变农村的经济制度。而农村的经济制度说道底就是土地制度。国家根据现阶段的农业情况,已经提出了新策略,所以要在新制度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建设新型的农村社会。

4结束语

三農问题关系着我国的未来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三农问题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在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之上,其实并不需要太多高深的理论,规划者所要具有的就是站在一个客观角度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而不是站在原有立场之上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分析,并且还要有对于矛盾冲突的必要洞察力。虽然我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仍然严重,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坚实地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冯佺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xx.

[2]钱德元.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

[3]冯献.长江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xx.

[4]杨世勇.川渝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xx.

[5]崔欣.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xx.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3

“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情及世界局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日趋鲜明。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新阶段性特征就是转型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能否顺利地推进转型发展,决定着我国能否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方面,取得具有实质意义的进展。

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推出、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教授主编的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中国经济转型丛书”,围绕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最近。作为该套丛书的第一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博士撰写的《转型发展:中国“三农”新主题》已经面世。

全书分为五篇15章。第一篇为总论,提出自1998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中国“三农”发展再度面临新的重大阶段性变化。详细分析了这些新的重大阶段性变化的多方面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阶段促进中国“三农”发展的战略思路——“转型发展”,探讨了促进中国“三农”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二篇冠名为“粮食问题的重新审视”,通过对中国历次粮食供求失衡的回顾,得出若干结论和启示。如总量问题对于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已经显著地趋于减弱;结构问题对于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正在显著地趋于增強。该篇还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潜力、中国粮食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探讨了粮食市场与粮食安全的新问题、新趋势。“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那么,如何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呢?该书第三篇“从发展农业到发展现代农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该篇提出,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形式正在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要用开放的视角认识现代农业,要重视“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制约和挑战,如农产品成本上升、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发育滞后等问题。该篇还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出路和近期对策建议,并对中国种业的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

转型发展不仅是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题,也是中国农村企业、农民发展和城乡关系演变面临的主题。《转型发展:中国“三农”新主题》第四篇、第五篇分别冠名“农村企业、农民与转型发展”、“三农发展与城乡统筹”,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第四篇提出,当前乡镇企业的运行环境和群体特征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进入加快分化重组的新阶段,更名和转型是乡镇企业走向未来的选择。该篇还提出。中国农民收入的增长趋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保护农民权益贵在加強长效机制建设。第五篇分析了当前城乡差距扩大化的形成机理,围绕如何看待城乡差距的扩大化和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该书作者姜长云研究员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服务经济、中小企业发展领域研究中颇有建树。多年来,他坚持用转型的视角,并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观察思考中国“三农”问题。《转型发展:中国“三农”新主题》一书,凝聚了他近年来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成果。

本书突出体现了以下3个方面特性:一是宏观性和战略性。作者瞄准当前影响中国“三农”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性、战略性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独到的分析。如该书最后一章提出。发展服务业是统筹城乡的重要抓手,解决农民工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支点,要重新审视“扩大国内消费最大的潜力在农村”。这些观点值得深思。该书研究坚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的“三农”问题,力图克服单纯的部门偏见。二是前沿性和前瞻性。基于科学严谨的分析,突出内容的思想前瞻性,是该书最鲜明之处。如该书提出流通安全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瓶颈和制约,垄断深化正在形成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全面挑战,要警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企业控制产业”的现象继续深化;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要完全消除城乡差距,而是要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协调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是加快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造,增強农民和农村的.发展能力,要防止因片面強调与国际接轨导致更多的农民和农村地区与国内发展主流脱轨。三是现实指导性和可读性。该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所关注的都是当前影响中国“三农”发展的现实问题。力图体现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对策思路的可操作性。该书对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形势的分析,对于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科学认识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与CPI的关系,均具较強的启发意义。

该书所体现出的这3个特性,也是丛书主编对整套书提出的目标要求:旨在通过探讨转型规律,达到操作中的明智境界。该丛书把“三农”问题放在第一本推出,也体现了把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除了深具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之外,全书精雕细镂、文笔流畅、可读性強,凸显了现代气息与国际化的视野。精美的装帧和印制效果也彰显出重点书、精品书的品位。总之,《转型发展:中国“三农”新主题》坚持用转型发展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的“三农”问题,值得关注中国“三农”和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各界人士阅读、参考,堪称一部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力作。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4

用知识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与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

当今世界已经跨进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用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三农”问题,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态势的要求,用知识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1.消除城乡人口素质的“二元结构”是消除经济“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政策一直偏重于城市,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经济发展更为缓慢,从而导致了城乡经济上的“二元结构”。由于城乡教育水平、生活条件原本就存在差距,加上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人才、忽视农村教育的“单极教育”加深了城乡人口素质上的差异,再加上城乡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农村人口通过多种途径流向城市。与此同时,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村人口很难在城市扎根,从而导致了农村人口以素质为特征的人口分流: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村人口留在农村,使得城乡人口素质差异进一步扩大,最终导致了城乡人口素质上的“二元结构”。这种城乡人口素质上的“二元结构”随着经济“二元结构”的加深而进一步深化,而且素质“二元结构”也使得经济“二元结构”日趋严重。这样一来,城乡这种经济“二元结构”和人口素质“二元结构”交互作用,形成不良循环,给“三农”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大困难。

由于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很低,加上受到众多条件的限制,农村居民视野很窄,素质偏低,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消除城乡人口素质“二元结构”,才能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才能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的真正平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三农”问题。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要消除出现人口素质“二元结构”,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推动知识化进程。要加强农民的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文化教育,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文化交流活动,鼓励知识青年采取自愿的形式(包括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到农村一线传授知识,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要推动信息化进程,加强城乡之间的多方位联系。国家要采取有力措施扶持贫困地区电信系统、网络系统、和电视差转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发挥最大作用。

2.培养村级优秀骨干是抓好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

村级领导干部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头雁”,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建设的成败。因此,必须培养一批优秀的村级领导干部来带领农民搞好农村经济建设,以促进整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抓好村级“双强”(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干部的培养,就是为农村提供经济建设的催化剂,可以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进程。因此,搞好农村双强干部的培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异常重要的环节。

要搞好农村优秀干部,就要建立农村培养基地,为培养优秀干部创造条件。要鼓励、选拔、录用一批积极奉献、勇于进取的有志青年到农村一线去担当重任,赋予他们一定的“特权”,以保证他们工作的正常进行;要定期考核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经验的机会,切实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必要的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中一显身手。在培养农村经济建设骨干时,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特别注重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培训,要把他们培养成创办企业、管理企业、懂得一两门技术的经营能手和农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培育成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头羊”。

3. 加速知识型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的取向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强调小城镇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要从金融、信息、贸易、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是农村经济充分发育和健康发展。这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

加速知识型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农业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和其他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具有一定辐射范围的农产品集聚中心以及农业信息、技术信息的服务中心;要培育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乡就业协调机制和环境。加速知识型小城镇建设要重点突出,注重实效,合理布局。要着眼于农村的长远发展,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统筹与协调作用,以保证有限的资金在小城镇建设中发挥最大作用。

4. 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县域经济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当前,务农收入低,严重挫伤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使“三农”问题进一步加深。为此,要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走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相结合的一体化发展道路的同时,要尽可能采用高新科技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大农业科学研究投入力度,要把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得到长足的发展,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政府要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农业和农产品一体化创造条件;要优先发展农产品和营销企业,鼓励并切实支持农民凑办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合股公司,积极推进农业一体化经营;同时,政府还要深化农业、农村服务体制的改革,调整角色,强化政府引导、协调、服务和统筹的职能,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为解决“三农”问题铺平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实现生产力、国民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5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要完成此项任务,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现状,必须顺应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现代化新阶段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力做好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模式和保护农业耕地质量等工作。

一、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破

现行的农业经营体制是建立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经营基础之上的小规模经营方式,这种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分户经营模式存改革初期确实起到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制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不仅从客观上阻断了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使农业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处于一种封闭的、分散的生产状态,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抑制了农业增收潜力,而且还阻碍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化流转,使目前的农业生产工具仍处于一种人畜犁耕的原始状态,迟缓了农业机械化的研发与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仍停留在农产品总量的增加和化学肥料与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上,阻碍了优质化、无公害化生产技术的使用与研发;使农村土地的价值仍处于一种单一的、原始的农产品产出效益上,而无法通过交易扩大农业再生产并从其中获取更多利润的资本。因此,建立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是以农户承包的土地作股份,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规模化经营,即每个农户所投入股份的多少都是自愿的而非强制,而且按每个农户所投的股份的多少来分配农业收入。这种规模经营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而且也有利于避免生产和投入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然,适度规模化经营不是要动摇和改变现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体制的基础,剥夺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益,而是要通过这种适度的规模化经营,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小规模、分散化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的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避免因农户分户经营所带来的生产上的盲目性和产品产业结构上的趋同性所造成的农民利益损失。

二、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突破

农业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导致农业成本过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专业化分工的缺乏,应该说在农村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专业化分丁的概念。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家庭独自承担。这种缺乏农业分工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增大了农业劳动者的市场风险,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不少农民文化素质低,很难准确的判断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因此,大多数农民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面临不法商人和利益集团的欺诈与盘剥,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增大了农业生产者的农业风险,由于缺乏专业化识别能力,农户很可能在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时上当受骗,遭受惨重损失,在农业品种和产业结构上,因缺乏专业化的市场调查和专业化信息分析,容易盲目模仿而造成农业品种和产业结构的雷同,导致农业产品的积压或腐烂,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尴尬局面。因此,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经营模式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农业专业化分工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区域的专业化模式、部门的专业化模式和作业的'专业化模式。

(一)区域专业化模式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户一品”“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从宏观层面上就是要建成田院、村组和乡镇等专业化的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果、林、蔬菜和花卉;从微观层面就是要形成规模化的、单一品种的种植f养殖1场所和集散地。这样既便于生产的管理与技术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和管理环节上的失误,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入;又便于销售,这样不仅最大限度节省了销售环节成本,而且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使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部门的专业化就是通过农业分工在农村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与使用、农产品销售、运输、加工和仓储、农资产品供应、农业贷款融资和农业保险等部门,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以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将农业经营由过去的一个生产单元(家庭或家庭成员1单独完成,变为多个生产单元分1:合作,形成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产业工人。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规避农业风险,而且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转移。

(三)作业的专业化,就是从种(苗)培育,到具体生产环节管理,最后到收割,这所有的生产环节不再是由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生产单位全部承担完成,而每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生产单位只是承担其中某一个生产环节。如形成专业的粮、棉、油种(苗)培育专业户。这样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更主要的是通过专业化的管理,降低了农业风险,减少了盲目的农业投入。

三、保护农业耕地质量

耕地资源的地力调查、质量评价、分等定级,地力与施肥效益的长期监测、农田环境的监测和评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均属农业公益服务而且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应提供专项资金,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遏止土壤肥力递减,再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区域建立长期定位监澜点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1搞好农田地力调查和评价,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地力调查质量评价和分等定级是一项技术性强、劳动量大、任务十分繁重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工作无法开展,特别是这些调查取样、评价定级等基础性工作,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农民无法完成,只能靠政府投入。

2.建立地力、肥效检测网点,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部分地区地形复杂,农田地力差异大,而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相对减少,片面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退化,土壤保墒蓄水能力降低,有的地方土壤富营养化,严重的形成次生盐渍化;有的地方出现土壤养分新的不平衡与缺素,土壤有效钾、微量元素含量下降。无论从规律还是从现实上看,都要建立地力监测点,了解土壤基本情况,开展土壤肥料调查,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肥料资源浪费,防止土壤退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搞好农田环境污染监测,提高耕地质量。由于盲目施肥,片面追求产量,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环境污染。由于地下水、地表水富营养化,特别是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污染了地下水源,使用的肥料含有重金属、三氯乙醛、游离酸等有害成分,对土壤造成污染;二是降低农产品品质。过量施用氮肥使产品中硝酸盐大量增加,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后成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养分不平衡及盲目大量施肥改变了作物生理生化过程,产品中的糖分、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降低,影响了产品质量,所以十分有必要启动对农田环境的监测。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6

所谓三农问题,并不是中国所独有,它是农业化文明向工业化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只因中国人口比较多,三农问题的范围比较广,解决难度大,三农问题的表现才比较明显。由于我国的三农问题长期影响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实施,统称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产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由于我国老龄化情况的逐渐加剧,为解决老有所养,我国推出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在20xx年已经完成了全面实施。

本文将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情形开始着手进行分析,探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三农问题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成长与发展。

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情形

社会保障作为我国一项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它的存在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愿望不仅是人民群众的企盼也是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意义。覆盖范围广、多层次是其所拥有的特点。从20xx年我国第一个养老保险试点,到20xx年我国仅用了 3a的时间就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这也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的全面建立。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的不断完善,社保经办服务能力也在逐渐的提高,各地养老保险的基本设施也在逐步的建设当中,各项管理制度也在逐渐的加强。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明显、超过预期,而这项决策的实施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的支持。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广,增强了群众参保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此项制度的全面覆盖。

2 处理三农问题存在的困难

当前我国GNP(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名列世界前茅,可是三农问题的存在,长期影响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处理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首要课题。

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困难就是在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这种二元结构中城乡居民对政府决策的约束权远高于农民,在政策出台时,城乡居民凭借政治上的优势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农民却无法阻止不利政策的出台与实行,也无法改变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收入的倾斜政策,这就使得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愈演愈烈,越来越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在处理三农问题上,也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提高农村医保补助标准等等,但是这些措施的实行只能治标,却依然没有解决三农问题的严峻性。从国民待遇上看,农民在经济待遇与政治权利两个方面都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在社会保险、义务教育以及医疗等权利的使用上也有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三农问题引起的表现,为此,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刻不容缓。

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三农”问题的具体影响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也是主要问题所在。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全面覆盖,对三农问题带来了深刻影响。

3.1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原则为基础,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方式,到龄即领待遇,逐步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3.2 打破了二元结构的不平衡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发展形势,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不平衡愈演愈烈,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后,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缩短了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还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完成了城乡统一发展的目标。

3.3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内需的扩大

当前我国的国民收入不均衡,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难以实现国内需求。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农民消费的增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内需的扩大。

4 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畅想

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太低,以四川为例,基础养老金每月仅75元,与城镇职工标准近10倍以上。国有层面应加大财政投入,待农民年满60周岁以后,将土地等生产资料交还集体,实现真正退休,国家则大幅提升其基础养老金标准。最好接近城镇企业职工水准,以真正实现国民待遇。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若农民能真正退休,与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国民待遇,则解决了我国人口占比较大的农民养老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打破了二元结构的不平衡,三农问题也得到了根本的解决,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7

虽然农村人口多。市场潜力大,农村市场却未被启动,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发达国家人均CDP达到3000美元才出现买方市场。我国人均GDP只有900美元就出现了农产品过剩。而且,近些年农民消费与市民消费相比呈下降趋势,农民收入不提高,扩大消费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就有了更大的消费力。农村市场的扩大会带动城市的发展。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从而实现持续的健康发展。

一、农业理论基础存在缺陷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理论体现了农业“工具论”与“贡献论”,使农业地位与实际地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国走的是以工业为中心的倾斜道路。农业资金不断流向工业,我国的工业化启动资金就是靠农业积累实现的。另外,农业劳动力被强制滞留农村。中国是少数几个用户籍管理人口的国家之一。这种城乡分割的人口管理制度最初是为了让农业人口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同时又不让他们享受工业化的经济利益,从而保持城市工业的高利润,用高积累来推进工业化的进程。所以,农民天生就戴着农民的帽子,城市居民却天生享有市民特权。这种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实际上,农民的选择常常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生产力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劳动者是生产系统中的主导因素。由于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导,他们了解生产的需求。所以农民的需求就是生产的需求,所以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就是尊重生产力。当然,农民在自主选择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我国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问题。我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将会面临着子大矛盾:一是人多地少,二是人穷就业机会少,三是农业基础薄弱,投入少,发展动力不足。当北方农民面对成堆的粮食发愁,而南方农民任凭柑橘挂满枝头也不去采摘时,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农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农业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农业结构如何调整,如何解决产品买卖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仅靠农民自已是无法解决的,此阶段政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共同现象。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紧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关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战略问题。因为数亿剰余劳动力如果不能成功转移,农业必定会成为一个低效率甚至没有效率的产业,而一个没有效率的产业必定是没有发展的。因此。只有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成功转职,农业效率才有可能得到提高。农业才能有所发展。然而,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将会使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尤为艰巨。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表明,农村向城市转移,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步走向城市化道路,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城镇化缓慢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捆绑在有限的土地上,直接影响农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市场不开启,国内消费市场疲软等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制约的作用。

随着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三农”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刺激,部分社会群体已经心理失衡,这些都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那么,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究竟在哪呢?首先,要面对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历史所造成的,企图短期内解决是完全不可能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的社会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情况依然不乐观。从法律地位上来讲,农民在全体成员中具有平等的地位,与工、兵、学、商具有同样的权利,并不低人一等。但实际上,农民依然处于社会底层。农民的职业本来是神圣的,没有农民的劳作,就没有生存所需要的.条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然而,鄙视农民的社会心理已经根深蒂固。农民劳作一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却被说成是没有“工作”。除了农业以外的行业,工作人员都要经过挑选,合格者才能上岗,而对农民却不需要任何要求,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农业生产。

因此,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事实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减少农民。农民到哪里去。将涉及整个社会的大调整。所以没有宏大的战略眼光,不系统地去解决问题,是无法控制的。

“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实现以下三大战略转型:一是产业转型。一家一户单干,自给自足小生产是几千年来的基本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二是农村社会的转型。农村与城市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分离的二元结构。农村的社会意识、社会结构与城市有着很大的区别。城市巳经很大程度地走进了现代化,农村却还停留在落后的传统社会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城乡互动,良性转换。三是农民身份的转型。人是万物之灵,人权是社会权能中最基本的权能之一。解决“子农”问题必须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解决对农民身份的歧视问题,这样才可能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政策存在着“见粮不见人”的情况,更多强调的是“粮食”。当需要向农民索取的时候,却又将农民管得很严;当社会福利分配的时候,又常常将农民排除在外,表现极为吝啬。解放农民,还农民以公平的社会待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三、结论

我们要想迈向高等收入国家,避免掉进“中等收入”的陷阱,最大的难题正是“三农”问题。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将成为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主题。因此未来十年,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讲,关键在于是否能解决好“三农”问题,能不能使区域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8

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已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历程,人们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撇开其他任何两个问题而孤立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十分困难和不现实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单纯以农业论农业不行,必须同时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者的紧密联系被称为‘‘三农”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妥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其基本路径是协同推进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简称“新三农”)建设。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衣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衣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

20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H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轩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0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M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M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建设新农业、新农村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因此,没有新农业和新农村的发展,农民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农民素质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时,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没有新型农民的塑造就根本谈不上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不少农村地区一些文化、技术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长期进城务工,或者在农村从事非农经营活动,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妇女、儿童、老人,这支劳动力队伍显然难以承担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因而新农民培育任务十分紧迫而繁重。当然,最终能够将高素质农民稳定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也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经营条件,完善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有关农业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水平,提高新一代农民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另外,随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配套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样需要塑造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了解市场经济知识及规律和拥有一定经营管理技能的新型农民。

综上所述,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三者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也只有同时开展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协同推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而步入现代化社会。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9

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产品则是农业的核心。近几年,农产品“买难卖难”的情况时常见诸媒体。究其原因,流通环节多,损耗大是首要因素。如何打通这条流通渠道、快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成为当前“三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日益受到各类平台的重视,包括阿里巴巴B2B、淘宝网、天猫、京东、当当等均将农产品作为重要业务拓展。 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以及经济发展的创新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农业领域,涉农电子商务(指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商务模式)将在未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农产品销售新时代

据测算,在农产品买卖交易中,蔬菜从田间到达消费者餐桌一般要经过4—6个环节,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成本都将增加。同时,由于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滞后,外调蔬菜还面临气候变化、路途拥堵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造成大量损耗。在此背景下,农产品网上销售成为减少流通环节的一种新探索。

涉农电子商务同信息化息息相关。20xx年以来,我国的村通工程成功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农村通信服务水平迈上历史性的新台阶。截至20xx年,全国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的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4%,实现了全国100%乡镇能上网,其中99%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基本具备了宽带接入能力。

据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底,以淘宝网(含天猫)为例,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为163.26万个,其中注册地在村镇的为59.57万个;经营农产品类目的网店数为26.06万个,涉及农产品商品数量1004.12万个。

虽然相比于其他门类,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近3年的数据来看,农村电商的开店数量在快速增加,交易额也急剧上升。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村镇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网购总额加网销总额)为209亿元,交易商品数量达到了1862万件。农民收入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带来的人均月收入大部分集中在20xx—5000元之间,而未上网农民的电子商务收入主要集中在无收入和1500—2000元之间。

网络销售模式多样化

电子商务的跨地域特性,能够帮助农村居民打破有形市场的物理局限,有效拓展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一方面,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三四级城市及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者可以购买到只在一线城市销售的品牌商品。如20xx年甘肃、青海、贵州、内蒙古等省的消费者在淘宝全网的消费金额中超过67%都是跨省购买的;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如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超过70%的销售都是销往外省。

涉农电子商务从20xx年起开始快速增长,销售模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最开始主要的销售模式为零散农户在网上卖土特产,著名的有在B2B平台上批发活牛活羊的孟宏伟,在淘宝平台上零售土特农产的王小帮,以及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的赵海伶、杜千里。他们基本上采取“网络(平台)+公司(网商)+农户”的模式,农产品生产主体“农户、农业合作社或涉农企业”变身网商,或依托网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

20xx年,浙江省遂昌县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整个销售过程起主导作用的,不再仅是农户和网商,而是遂昌县网店协会。在遂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样本中,传统涉农网商的销售流通模式已经升级为“网络+协会+公司+农户”,协会既为网商做好服务,也为网商们争取更大的利益,同时制定标准对接生产方,实现品质监控和集约化营销。遂昌县网店协会在成立后的两年中,该县淘宝网店数量由350家发展到了超过20xx家,其中会员1300家,皇冠店20余家。20xx年,各会员单位在淘宝网上的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

多重因素制约电商扶贫

尽管涉农电子商务前景看好,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在宽带基础设施、物流配送服务、农民学习机会等方面均较为滞后,导致在现有的农村扶贫的主流模式中,电子商务模式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农民上网不方便,主要原因是没有宽带、没有电脑、上网费用高。同时数据显示,农村网民上网更依赖手机终端,农村新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60.45%。

除此之外,农民网商认为从事电子商务最重要的因素是物流交通,解决不了这一问题,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就无法完成。

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特殊属性,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也对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至关重要。资料显示,北美90%的农产品用冷链物流,欧洲这一比例为60%,而中国则只有18%。

国家政策助推涉农电商发展

目前,我国有70多万个行政村,农村网民总人数超过1.65亿人,未来或将有越来多的村、镇加入到电商大潮中,产业辐射范围还将继续扩大。同时,政府层面也对涉农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xx年12月19日,商务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交易创新,引导鲜活农产品经销商转变交易习惯,鼓励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鲜活农产品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发挥网上交易少环节、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激发传统农产品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形成以农批对接为主体、农超对接为方向、直销直供为补充、网上交易为探索的多种产销衔接的流通格局。

20xx年8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清理涉及信息消费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等,到20xx年使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政府层面对涉农电子商务的重视,加之农产品市场广阔、需求量大,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涉农电子商务势必将成为未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视角。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0

浔龙河由“自然村落”向“特色小镇”转变的核心动力是工商资本下乡。为深入研究资本下乡,专家们在湖南全省范围选取了7个市州,了解1—2个资本下乡项目基本情况。上报的12个项目中,现代农业型、生态农业型、观光旅游型项目10个,占83%,工业带动型、电子商务服务型项目各一个。

将这些项目与浔龙河进行比较,共同点是在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客观上培育了农村发展新动能。不同点是浔龙河资本下乡过程中,在制度建设、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更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系统性、可持续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取更高收益,是工商资本下乡必然选择。从实践看,资本下乡基本是某公司对产业的直接投入,是单一、直线型的。比如衡南县大三湘茶油、湘潭县的花木、广林的玫瑰等发展生态农业和莲山庄园等生态农庄等。

浔龙河资本下乡则有其创新性路径,比如规划引领。浔龙河特色小镇严格贯彻多规合一,即以民生规划为核心、产业规划为引领、小镇建设规划为推手、社会发展规划为长远目标、土地利用规划为保障的规划体系,在规划引导下吸引企业进入,避免盲目开发带来的隐患。

平台运作方面,浔龙河特色小镇以小镇建设为平台,由政府、村集体及公司三大运营主体负责,以企业作为主体、政府负责引导、市场化运作。从小镇人口结构构成分析为切入点,重点围绕小镇消费结构和消费人群,开发相应的产业,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及教育产业,并以项目的方式吸引企业投资,形成特色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现代综合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

融资创新是放大浔龍河价值的重要手段,浔龙河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运用PPP融资、上市融资、众筹、参股合营等多种融资手段和方式。如利用PPP融资解决政府公共投资的最佳金融方案、借助上市公司广州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市增发融资确保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以众筹和私人订制的模式助推乡村康养产业开发。

从推动力量看,浔龙河更具系统性。工商资本注重追求规模效益,分散的土地经营权是资本下乡的障碍。资本下乡必须解决土地集中流转,让资本“脚踏实地”。从案例开看,小镇主要存在流转规模小、流转难的问题,如湘潭市盘龙生态农业示范园受到土地流转难的困扰,严重制约了其整体效应的发挥和规划的落地,浔龙河资本下乡则追求推进的各项要素内在逻辑性,追求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性,用系统的、运动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眼光来推动浔龙河特色小镇打造。

浔龙河系统地处理好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关系,建设过程坚持了“农民是土地的主人,企业是开发的主力,政府是服务的主体”的理念,地方政府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延伸,赢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企业通过拓展市场空间,可以获得预期的资本回报。群众通过获得土地集中流转带来的固定收入,通过城镇化带来就地就业机会以及合理的集体资产经营分红等,实现了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这些为小镇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小镇建设效率和质量。

浔龙河系统地处理好产权、投资和分配的关系,建立了合理、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红利分享机制,营造良好的多方共赢、红利共享发展模式,有效激励各方主体,确保政府、企业、群众参建的积极性。

此外,系统地处理好土地、人才、资金的关系。浔龙河特色小镇依靠带头人柳中辉及其团队的带动,不仅使本村获益,也吸引邻村加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双河村土地流转后进行规模种植,保证了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有效提高了土地耕种效率。同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入股组成合作社,农户作为股东,既可按股分红,又可以通过劳动取得收入。在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上,政府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领域,而企业则依据市场机制投向竞争性经营领域,确保了多方的共赢。

从规模运作看,浔龙河项目更具整体性。由于“特色小镇”需要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等综合性功能,因此,需要从小镇的规模来考虑其整体布局,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一般以项目建设为引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都是先流转一部分土地,就开发一部分项目,如汨罗市白水镇西长村的开发就是以先流转的3000亩土地进行产业开发,后续发展过程的整体性必然受到一定的障碍。而浔龙河特色小镇的开发以村为单位,不落下一户农民、不落下一寸山水,让原住民真心拥护特色小镇的开发,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和小镇建设,其规模运作更具整体性。如浔龙河小镇的开发以“寸寸土地长稻谷”的理念实现土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浔龙河特色小镇建设全面考虑将农民手中所掌握的土地资源资产化,从而实现农民的物权价值。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例,无论是水田、山塘还是林地都统一进行流转,分类进行补贴。按照耕地每亩每年600斤谷,林地150斤谷,坡地、水塘及其他闲置用地200斤谷的标准,以当年国家粮食收购价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租金,实现了“寸寸土地长稻谷”,从整体上将土地流转出来,统一规划,统一开发,促进了小镇建设的有序推进。

从产业定位看,浔龙河项目更具生态性。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而特色小镇产业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而打造特色产业有赖于把所在地的产业优势糅合进去,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特色小镇产业,避免千篇一律的面孔出现。从我们的调研看,资本下乡发展产业必须保护自然生态、推进绿色发展,这是基本要求,而调研的项目都基本符合这一要求。浔龙河特色小镇正是利用其林地多的自然生态优势,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但有其不同之处,浔龙河特色小镇围绕带动人流、聚集人气,五大产业之间相互支撑、促进、融合,形成自身的产业生态。

浔龙河特色小镇坚持把产业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突出自然生态特色。浔龙河特色小镇按照不破坏生态环境、尽量不占用耕地和坚持土地效益最大释放共享的三个原则开展建设。另一方面,浔龙河的农业种植(花卉苗木)、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康养产业、基础设施等五大产业之间相互支撑、促进、融合,充分实现产业间互动、内外资源互动的多元复合价值,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生态,构建了和谐、高效、活力的产业体系与生态圈,正如柳中辉书记所说的,浔龙河是围绕聚集人气做产业,这些产业也都是服从于聚集人才这一理念,这是其它地方资本下乡所没有的,浔龙河特色小镇通过整一化的产业体系向外推介一种拥抱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有果园菜园花园、充满艺术生活氛围和艺术气质,无处不彰显人、自然、产业、城市和谐共生的“世界级田园综合体”。

从农民利益看,浔龙河项目更具可持续性。农民支持是浔龙河资本下乡项目顺利推进的最坚实的基础。而农民支持的坚定性来自于对农民利益的维护和发展。在这一点上,调研中的其它资本下乡项目差距较大,有的在土地流转后提供季节性就业,有的`部分提供就业,有的则一转了之。比如湘阴县洋沙湖国际度假村项目,虽然建设得很漂亮,但在建成区内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村庄、失去了主人地位和权力。浔龙河特色小镇则不同,村民留住了家园、增加了财富,特别是完善了村民自治的形式,强化了农民的主人翁地位。

在确保农民基本生活的可持续性方面,浔龙河特色小镇考虑百姓问题的视角绝不是简单的拆迁、征收、住新房等操作层面,而是从土地改革“三权分置”进行深层次设计,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可持续性。浔龙河特色小镇按照耕地每亩每年600斤谷,林地150斤谷,坡地、水塘及其他闲置用地200斤谷的标准,以当年国家粮食收购价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租金,保障了百姓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可持续性。

以永久性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确保资产活力的可持续性方面,浔龙河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村民实行集中居住,新房具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可用作抵押贷款,从而确保了资產的保值增值,维持了资产活力的可持续性。

以集体土地收益权保障农民增收的长效可持续性方面,浔龙河由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商场、民营学校、医院、加油站、文体中心等可经营项目和旅游项目的运营,其获得的股份收益由村民按土地合作社中的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实现村民长效增收。

以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巩固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方面,浔龙河一方面通过吸引城市居民在浔龙河购买住房,就地落户成为新社区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完善的功能配套和农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转变农民身份,实现就地城镇化,身份直接转变为社区居民,在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同时,可以保留其农民身份对土地的权利。这样,就构成了城乡居民相互融合、和谐发展的基础。

从总体上看,浔龙河改革的核心之一是社会资本主导,对乡村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项目是由民营资本发起运作的,公司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优势,主导了项目的顶层设计、资金运作、政策平台搭建、土地规划调整等要素破题,并负责项目区内的产业发展,最终形成了对土地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发挥出了项目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工商企业进农村参与农地改革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最大困难是什么?最大担心是什么?工商企业主动参与农村土地改革,能够按照产业发展布局的需求合理进行土地资源配置,从而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获得产业发展的经营收益。其中,最大的困难也是按照产业的规划进行建设用地的布局和调整,并在规划政策、用地政策上、金融支持等方面实现突破;最大的担心是政府不支持创新改革,不支持项目区内的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或因为政策调整对公司发展造成阻力。

浔龙河通过多规合一,构筑了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规划的统筹推进,最终形成了以民生规划为核心、产业规划为引领、建设规划为推手、社会发展规划为长远目标、土地利用规划为保障的“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同时,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乡村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浔龙河项目重点破解了土地问题,通过土地确权让农民的土地资源变为资产;通过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宅基地置换使农民的资产产生价值,变为资本;通过土地变性征收,让农民获得土地征收收益的同时,引进了社会资本下乡发展多种产业经营,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产业融合下,浔龙河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在项目区布局了生态产业、文化、教育、乡村旅游和乡村康养产业内容,形成了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其中,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做到盈亏基本平衡,与其他配套设施一起,构筑成项目便捷的交通区位、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为乡村全域旅游和乡村康养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产城互动中,浔龙河打造充满生机的功能平台。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既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又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试验田。通过实施村民集中居住,完善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体、商等配套设施,使其具备了新型生态社区和城镇的功能;通过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引进社会资本、智力资源下乡聚集,使其又具备了产业发展功能。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1

摘要在数据井喷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处理信息数据又快又准确,并且涉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结合现在政府最重视的“三农”问题,可以考虑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加强“三农”建设,运用新思路、新技术去解决“三农”问题,为国家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基于此,结合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及现在国家重视的“三农”问题,提出新的建设方法,让“三农”问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得到解决。

关键词大数据;“三农”问题;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BDOI:10.19415/.1673-890x.20xx.35.047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兴起,我国也抓住这次发展的机会,于20xx年初开始与国际接轨,逐渐加入到互联网的发展大军中。经过数十年的建设,我国也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始从互联网时代进入大数据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更要牢牢抓住这次机遇,争取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三农”建设。现在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做好与“三农”相关的答卷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正好可以利用大数据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

1大数据的发展

顾名思义,大数据就是海量数据的意思。在互联网数据平台中,数据传输变得越来越快捷并更加方便,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这些数据基本都可以共享,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查阅相关的信息,从而加强了人们对于数据接收的程度。越多的数据聚集在一起,就越容易分析出其中潜在的规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这些数据计算进行与自己行业相关的分析,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大数据的使用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如《自然》《科学》等国际知名大杂志近年来也在一直报道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

2大数据在“三农”中的应用

“三农”问题是我国重视的问题之一,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并且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尾阶段,“三农”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属于管理困难的地区,希望利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能够解决“三农”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1]。

2.1對于农业产业的帮助

对于“三农”建设而言,最大的基础就是“农”字。不论是农民还是农作物,这些都是构成“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农民经常靠天吃饭,收成都取决于天气的影响,这样的模式受外部因素限制太多,难以保证农民的正常生活以及收入。利用大数据统计,可以精确地对于某一区域的.天气数据进行预测,如降雨量、气温、日照强度等与农作物生长息息相关的数据。通过长时间的数据对比以及预测,大数据能够帮助农民估计今后一年的气候条件,例如预测降水可能较少,那么就可以帮助农民提前做好准备,通知水库做好蓄水准备、提前储水等措施,保证农作物在生长的时候有充足的水分[2]。通过这样的干预措施,就可以保证在整年的种植工作中,帮助农民稳定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外界因素对于收成的影响,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进一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农业种植产业的开发,可以利用大数据产生的对比结果来选择该地区将来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比如,某地区长期都是种植香蕉,但根据大数据比对的结果,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条件更加适合种植蜜柚。经过计算,改种蜜柚之后农民收入能够增加30%,通过这样的调整,可让农民的收益达到最大化,也让整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更加合理、均衡。

2.2对于农村贸易的帮助

十几年前,互联网贸易还未兴起,全国还是以实体经济为主。而现在,互联网贸易已经风生水起,每年线上贸易的总额在不断增长。但是,这样的贸易模式在农村等偏远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3]。农村贸易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知名度不足,销路不畅或者农产品被收购商压价,导致农民收入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当地的各种农产品的价格以及销量数据,再与全国各地的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出哪一类农产品在哪里最好卖,在哪里价钱最高等,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直接精准地找到利润最高的地区进行销售。同时,利用大数据的传播性与快捷性,能够很快地打出农产品的知名度,力争做到以品牌带动销量的效果。

2.3对于农村精神文明等建设的帮助

仅在产业上对农民进行帮扶还是不够的,“三农”建设也同样关心农村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在农村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建设上,以往经常采用组织活动以及文艺汇演下村等方式,没有切实地考虑到农民实际需求。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开发相关的软件,针对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例如,可以在手机APP上进行农业技术的宣讲教育,让农民在农闲时可以提升自己的种植技术;也可以在APP上开发娱乐版块,将各种演出的视频放在软件里,让农民挑选自己喜欢的类型,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3大数据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虽然大数据应用在“三农”建设上有诸多好处,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还是面临着许多困难的。例如,农民对于大数据处理结果的不信任,长久以来都是种香蕉,突然让农民改种蜜柚,这对于农民而言风险太大。原来种植香蕉可能收入不高,但种了蜜柚之后也不能保证他们的收入一定增长。并且,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能很好地操作相关APP,导致实际使用效果大打折扣[4]。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办法就是基层工作人员要细心地开导农民,并且做好相关材料以及数据的说明,用实打实的数据来说服农民,并且手把手教会农民使用相关的大数据APP,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数据与“三农”实际结合的问题。

4结语

我国的农村面积大,涉及的人口也多,但经济发展却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国家重视的问题,所以,国家在不断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三农”建设中。其中大部分人都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村现状,然后进行规划和开发。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很快地发现问题并且快速地解决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数据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1]尹骁,王明宇.大数据时代下三农问题新思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商务,20xx(8):1-2.

[2]鲁齐建,沈浩儒,曹玲玲.“互联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J].时代金融,20xx(30):69,79.

[3]张传秀.“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xx,19(1):94-96.

[4]赵静,马洁.“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商物流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xx(27):62-64.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2

一、我国“三农”问题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得到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虽说金融危机确实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但对我国的农村经济来说却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激励作用。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农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否则发展的很可能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内在的力量。农村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还存不少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在农业方面,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仍然比较落后,科技投入不足,相关的基础建设也不够完善,而且粮价浮动较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在农民方面,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型农民过少;三是在农村方面,农村管理相对落后,仍然易受传统不良管理思想的影响,农村面貌还需进一步改善。总而言之,“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仍然需要大力解决,与城市发展相比,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这些都极大的影响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面貌的更新。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几点思考建议

(一)加强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是重中之重,需要在以农业增收为主导的目的下调整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在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中,对农业发展的把握往往是依据经验而进行的,因而对农业的未来收入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现代化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可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得到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首先应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对需求的了解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在农业发展中不仅要关注量的提高,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另外,农业的发展结构的调整既要兼顾精细化的产品生产又要注重规模效益与品牌建设,通过多渠道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农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政府各个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教育农民,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交易都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司法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定期向农民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二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应充分通过各乡镇事业服务中心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农民提供科技种植知识,通过专家讲座、组织参加技术培训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科技培训,增进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三是强化农民市场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获取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行情的情况下进行农业投入。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而且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实现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

(三)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面貌

农村发展经济的条件不足,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尤其要在资金投入上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可以从两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一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不同区域农村经济情况的发展是不同的,因此中央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上进行引导,地方政府则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形积极调配技术人才,合理划分农村劳动力资源,将合适的人安排的合适的岗位上。此外,地方政府还应注意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各种优惠和鼓励政策吸引大学生投入到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去;二是引进资金。中央政府也应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此外,也应注重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引导社会企业团体等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另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还应注意从公共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在促进农村总体发展的基础上更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改善农村面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接受足够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农村经济的提高与发展可以从“三农”问题着手,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完善农村管理等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瑾.新中国三农出路的探寻历程与当代困境的破解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xx.

[2]任庆伟.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三农”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xx.

[3]刘广栋.基于“三农”问题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xx.

[4]吕静.浅析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来发展农村经济[J].农家顾问,20xx.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3

 摘要: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链条上较为薄弱的一环,农产品价格不稳定,“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矛盾日益凸显。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发展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农业处于产业链低端,难以及时获取市场的需求信息,导致供求不平衡的情况出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减少损失。金融机构的介入能够使得农民的财产获得保障。

 关键词:“三农”问题;交通银行;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各生产服务行业的交流逐渐深入,不仅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成长,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影响了我们几千年,农业作为我国一个传统产业,也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我国的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我国进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交通银行在解决帮助三農问题的过程当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一、农业产业链条在“互联网+”的引导下不断升级

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第一产业,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国情不容忽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我国众多人口以及出口所需要的粮食。因此,农业现代化和自动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增收的一条必经之路,而要想实现农业自动化和现代化,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目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农业自动施肥和灌溉已经可以实现。农业产业自动化在“互联网+”的引导下不断升级,在将来有望实现农业现代化普及。交通银行可与计算机产业公司进行合作,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或进行相关产品补贴优惠。使农民切实享受到“互联网+”为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便利。

二、交通银行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助力“三农”问题的解决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逐渐重视,各类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共同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交通银行可以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来实现对农民的支持。此前,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就已经与“三农金服”公司有过合作。三农金服作为一家国资系农村互联网金融平台,有自己优质的风险控制团队,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可以对农民申请的小额助农贷款进行贷前审核、贷中监控以及贷后管理。结合大数据、征信体系、风险控制模型等先进手段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和控制。通过这类合作,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农民的帮助,使农民切实享受到金融机构带来的优惠和便利,并且保障投资者以及平台的运营安全。这类平台专注农村金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更加强力的解决农业问题,并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交通银行与三农金服的合作,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辅相成的成果。能够有效促进农村消费,改善农业环境。

三、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服务农民的`必要性

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一直是城市里个体商户的主要资金来源与重要动力。然而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在许多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生活生产方式。传统的金融机构在这些交通不便的地区设立网店的成本太大,而且收益甚低,但是仍有一些需要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以发展自己农业的个体农业生产者。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对于这些农民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互联网铺设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比传统金融业设立站点更加方便快捷。而资金雄厚又是互联网金融所不具备的一大特点,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则恰好弥补了这两个缺点,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能够有效实现对农民的帮助以及为金融机构更好地创收。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模式结合下的多元化产物,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业,它更容易为大众带来便利,普惠大众。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三农”的领域中,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市场宽阔,资金需求量极大,可是同时也面临着资金供给量不足、资金外流加剧等种种难题。所以我们坚信互联网金融可以为解决农村、农业、农民诸多方面的许多难题的解答得到实质上的帮助。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自身便利优势与普惠属性跨越地理鸿沟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增加农村资金供给量和加强建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方面有着不俗的贡献。

四、银行应主动加强与助农性互联网金融的合作

“二十四节气歌”作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者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与时节的对应性。而助农性的互联网金融也应注意农业生产在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是有季节性的,如果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错过了农业生产时节,对农民和金融机构来说都有可能导致损失。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应主动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建立完善征信体系,加快贷款资格和额度的审核速度,加快贷款发放到农民手中的速度。要让“好钢用在刀刃上”,使农民在生产的季节享受到助农贷款为农业生产带来的收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但物价水平也伴随着逐渐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在提高,因此银行的金融产品为群众提供了方便。银行在推出金融产品时,应考虑到不同程度的消费人群,对其应有不同的门槛要求,提高产品的适用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产品为其带来的便利,尤其是对于农村用户在进行借贷或办理信用卡时,应建立适合其的门槛要求。宣传有关金融产品的信息,增强人民对于信用卡等金融产品的信任度,建立并维护好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任。

五、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

互联网金融在为农民和投资者同时带来收益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中国当下的环境中,互联网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也成为了一大问题。银行如果想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就应当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审核,确保该机构有相应的资质以及充足的资金,警惕非法集资诈骗。

六、把握好互联网服务“三农”的方向

“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农村。互联网金融应当把握好服务三农的方向。强化基础金融服务。在对农户发放贷款标准化、线上化的改造过程中,加强规模化、批量化的贷款发放,并且降低对农民发放贷款的利息,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享受到互联网金融为农业生产带来的便利。

七、对农民的农业生产及农产品销售进行专业化的指导

在传统农业的影响下,大部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仅仅是为了实现自给自足。只有较少的农产品会在传统的集市上进行交易,这对农民创收影响很大。而且不利于增加投资者的收益。要想为农民创收,就要加强对农民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化免费指导。使农民能够在网上使用电商平台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实现创收。这一举措在为农民增加收益的同时,也能为投资者带来收入。

八、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应当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在合作的同时,要想既保证自身的收益,又要为农民带去可观的收入,就必须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助农政策和金融政策。政府应当与金融机构一同加快建立和完善征信体制,加快对农民贷款申请的审核速度,对于长期欠款未清的个人,应当予以一定的惩罚措施,使信用良好的个人享受到便利,带来良好的社会风气。政府是有形的手,市场是无形的手。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是推动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力源泉,居民的财富日益增长,金融市场上流动的资金量才会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加强宏观调控,不断完善市场体制机制,提高市场的管理效率,对银行金融产品的管制政策适当放松,完善金融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对于银行的监管问题等。交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政府应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摒弃所有制结构单一的缺点,完善和调整金融制度。政府应提供给各大银行竞争机会,促使银行对金融产品不断做出创新,使银行能够在更高层次及范围领域内不断发展与创新。

总体来说,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是大势所趋。无论是为城市个体商户发放贷款还是为助力农民农业生产发放贷款,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是未来金融机构发展的大方向。交通银行应该把握好目前的大好时机,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在为自身及投资者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能够响应国家号召,为农民带去实惠,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做出重要的贡献。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约有8亿农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三农问题越来越凸显。[1]近年来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关注的重点,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同时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设置了障碍。

一、城镇化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一)城镇化对三农问题的积极影响

首先,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满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得以缓解,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城镇化的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较农村更为完善,农民生活方式向城镇转变,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其次,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城镇化有利于农村面貌改善,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利用城镇的辐射和集聚效应,可以合理布局乡镇企业,改善农村环境,乡镇企业使村民就近就业,减少了人口大量流失带来的问题。

最后,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城镇化使小规模零散土地得以集中,有利于農业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从粗放型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型的精细化生产。

(二)城镇化对三农问题的消极影响

城镇化具有一体两面性,它是三农问题解决的途径,同时它的发展也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挑战。表现为城镇面子工程、城镇化质量低和工业化为主三个方面。

首先,城镇面子工程。城镇化进程下,很多地区掀起造城运动,城市不断扩张,占据大量农村土地,很多农民被迫失去土地,出现大量无地农民。大中型城市旧城改造,廉租房不断减少,很多农民工租房困难或者租房成本高,无法携家带口去城镇发展,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其次,城镇化质量低。我国的.城镇快速发展,但这种城镇化是低水平、粗放型的。虽实现了土地城镇化,但土地表面基础设施不健全,人们享有的依然是农村服务,加上一些大中型城市的高门槛,户籍制度下农民难以融入,人口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人多地少以及城市社会拒入,农民呈现亦工亦农的状态,农民半耕半工不利于土地流转和农业实现机械化、规模化。

最后,以工业化为主。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应大于工业。但现实是很多城镇追求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忽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类型的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农民进城就业难。同时,一些工业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城镇化建设对三农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城镇建设减少面子工程

大中型城市应保留或建设廉租房,为农民工提供廉价的居住地,减少迁徙成本和经济成本,有利于城镇管理。加大对中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中小城镇房价不会像大城市一样被热炒,同时居住排挤力度小,农民住房压力和经济压力可得到缓解。同时在中小城镇发展,农民可以实现就近就业,离土不离乡,缓解了农民心理压力。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农村健全,服务业发达,解决了农村劳动力溢出的问题,增加就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农民离开土地去城镇谋生,大量土地得以流转,农业可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率。

(二)提高城镇化质量,落实户籍改革

针对城镇化质量低,应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尽快改进。我国户籍改革正有序进行,有望在20xx年形成新型户籍制度。中小城镇农村居民准入门槛低,很大程度解决了农民候鸟式迁徙问题,可有效促进人口城镇化。农民进城实现市民化,其与城镇居民在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相同待遇和服务,可使农民真正融入城镇,城镇化得以落实。同时,因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农民市民化为农民在城市生存和生活提供了社会保障,农民与土地可实现切割,农村土地得以进入市场流转,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提供有利条件。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

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在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产业的城市,需要较高的技能或知识,农民普遍教育程度低,掌握的技术多低端,在这些城市,只能从事没人愿意干的较脏、较累,技术要求低的工作。而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要求较低,可以吸纳溢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同时服务业也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享受到的服务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因此,城镇应大力发展服务业。

三、结语

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城镇化,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作的重点,关系8亿人口。应推进城镇化,以城带农,城市反哺农村,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贾俊民,葛文光.关于三农概念与三农问题提法的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xx(1).

[2]赵丽欣,王青青,李辉,郄艳丽.城镇化问题对三农问题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xx(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