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集合15篇)

设计6.11K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9加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9加几教学设计(集合15篇)

9加几教学设计1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磁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前小热身:开火车说10的组成。

师:同学们火车开的真快,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来了一颗苹果树,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啦!你只要说出算式的得数就能把苹果摘下,谁来说一说,你想摘哪个苹果?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9+1+2= 9+1+5= 9+1+8=

刚才我们一共摘了几个红苹果?几个绿苹果?现在,老师用红磁铁代替红苹果,将它呈现到黑板上,老师边摆你们边数。用绿磁铁代表绿苹果,摆几个?

二、新授。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用3句话来说一说图的意思?(2个学生说)

预设:左边9个红色的吸铁石,右边3个绿色的吸铁石,一共有几个吸铁石?

(二)教学算法。

师:求一共有多少个吸铁石?怎么列算式呢?

预设:9+3=

(师板书出算式9+3)

师:这个算式怎么算?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数一数。(师追问: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2:用计数器拨一拨。(师追问:用计数器怎么拨?)

预设3:12分成9和3,所以9+3=12。(你是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预设4:把3分成1和2,9和1加起来是10,10再加2是12。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9+3=12。这么多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么多方法中,这个同学是怎样计算的?请你再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追问:为什么要这么算?

预设:因为9和1可以组成10,10再加上2就是12。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小结:也就是说我们看到9想到1,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再加2得12。(师引导说,请个别学生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个别学生说,男生女生说,全班说。)

(三)巩固新知。

师:如果再加两个绿苹果,你也能用3句话说一说吗?(1个学生)

预设:左边有9个红苹果,右边有5个绿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师:怎么列式呢?师板书:9+5。怎么算?(请个别学生说后,全班一起说。)这两道题都是把9凑成10进行计算,这样的方法叫做凑10法。

师:现在小棒也来参与我们的课堂了,观察这幅图,列出加法算式,用凑10法算一算。(生在本子写,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师: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看到9想到1,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

(四)小结。

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9加几。(板书:9加几)

师:像这样9加几的算式还有吗?

(生举例。)

师:谁能有顺序地一口气把它说完。(ppt播放。)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

师:哦,你观察到第一个加数不变,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那观察这两列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后面的一列数都比前面的一列数少1。

师追问:那这1跑哪去了呢?

预设:和9凑成10了。

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傅老师欣赏你。

拍手互动:

师生对口令,边对边拍手。

例:9加3得多少?9加3得12。

三、练习反馈。

1.9+3= 9+8= 1+8= 9+4=

4+6= 9+5= 9+6= 9-5= 9-7=

2.苹果后面藏着几?

3.看图列算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9加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8—79页,例题,“试一试”及“想一想”。

教材分析:

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是以后学习加、减计算的基础。编排上加减法穿插进行,先教学9加几,再教学十几减9。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学生理解、掌握了9加几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就可以把他迁移到后面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9加几,既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有时学生学习十几减9的基础。9加机几的例题,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情景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索算法,通过对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摆一摆,进一步理解9加几的算法。教材通过“想想做做”日报法学生掌握9加几期于几个算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景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的有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相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老师带来了一些动物图片,请大家仔细认一认,它是什么动物,并说说它最喜欢吃什么?(课件出示动物图片)

长颈鹿狗猫啄木鸟熊猫猴子

今天猴妈妈出门了,给小猴子留下了一些桃,(出示图片)这么多呀!可把小猴乐坏了。

2、小朋友们:盒子里有()个桃子,外面有()个桃子,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个桃?生:盒子里的桃比盒子外面的多多少个?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今天我们先帮小猴算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你会列式吗?(指名回答,3人左右。)

9+4=1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2、同桌之间边摆边说。

3、指名实物展示(教师注意在边上点拨)

注意:别的小朋友发言时,你要仔细听,有问题等他说完后再提行吗?

(1)数一数的方法:9,10,11,12,13

(2)把9看成10:10+4=14,所以9+4=13

(3)从4里面拿1给9,9成10,10+3=13。

师:9和几凑成10?4被分成几和几?(板书9 + 4 = 13)

1 3

10

为什么把9凑成10?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你真聪明,同桌把这种方法再说一遍好吗。

(4)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若有从9里面拿6给4大方法出现,一定要和从4里面拿1给9的'方法进行比较,强调想的都不错,但从4里面拿1给9的方法更简单。)

4、那小猴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一起来看。

(声音、动画)

哪些小朋友的方法和小猴的想法一样?

小结:刚才通过小朋友动脑筋、摆小棒,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来算9+4,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呢,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二、试一试

1、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来算一算,看那些小朋友学的最认真!

9+5= 9+7=

你喜欢那一题就用小棒摆那一题,再到书上填得数。

指名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说时师板书:

9 + 5 = 14 9 + 7 = 16

1 4 1 6

10 10

这三道题目都是先想9和几凑成10,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

三、拓展练习

1、小朋友学的这么快,小蜻蜓和蜜蜂也来参加你们的游戏。

你能用圈一圈的方法来凑十,再算出结果吗?

全班交流。

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了9+4 9+5 9+7 9+2 9+9,它们都是(板书)9加几。

2、小猴也给大家带来了3组有趣的题目,如果能发现里面的小秘密。小猴就会带大家去游乐园游玩,想去吗?

出示第一组题,指名计算。

9+1+2=

9+3=

比较上下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呢?(答案一样,3可以分成1和2)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凑十法”也可以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

出示第二组题目

9+1+5=

9+()=

出示第三组题目

9+()+()=

9+()=

3、进入游乐园

首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车,不过碰碰车里也有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我们来看一看。

动画:9和其他的数字碰撞,你能说出他们加起来等于几吗?

4、下面我们看到的是海洋生物——鲸鱼(动画:小朋友们好,想不想算算我身上的口算题呀!)

(1)独立计算

(2)把它们比一比,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让学生大胆的说。)

5、这里还有一些小朋友呢?,他们在干什么呀!

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能求什么问题?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和小动物们玩的开心吗?你觉得今天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9加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9+4=9+9=

9+3=3+5=4+6=

9+7=9+6=9+5=

2+7=9+2=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习。

1、练习十九第1题(图片:练习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习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习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板书设计

应用题

教案点评: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9加几教学设计4

教学资料:

人教版一上《9加几》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构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因此,因此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用心参与“创造”数学的过程。

教材分析:

“9加几”是第一册第九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透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状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透过具体的形象操作让学生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运算。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口算10加几的基础,而且对“9加几”也有很多学生已经会正确计算了,但大多只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他们能算出得数,但是对为什么这么算怎样算出来的并不清楚,处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次。因此,本节课将从学生已有认知起点出发,透过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为学生带给一个探究算理的平台,同时借助直观演示来帮忙学生真正理解9加几的算理,个性是“凑十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凑十”加的算理,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

⑵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潜力目标:

⑴会凑十操作;

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⑶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潜力.

3、过程性目标:

⑴透过动手,口,脑,体验成功的乐趣;

⑵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用心性;

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初步掌握“凑十法”.

策略选取: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能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设置闯关游戏以及运动会情景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用心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用心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用心的情感体验,以帮忙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提高操作活动的实效性。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透过安排摆一摆小棒然后脱离实物的脑中想象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把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凑十法”。

教学媒体:

运用多媒体课件,1设置情景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激发学生的兴趣。2动画演示使用小棒,利用“凑十法”直观形象地解决9加4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三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播放课件)

1、数的组成(快速口答)

⑴8能够分成1和几

⑵6能够分成1和几

⑶4能够分成1和几

⑷9能够分成1和几

⑸7能够分成1和几

教师追问:这些题目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2、9+(=10

9+1+1=(

3、10+3=10+2=(

10+5=10+9=(

提问:这些题好算吗为什么这么好算呢

【设计意图】

透过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复习,既为后面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激趣导入

教师:此刻我就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请跟我来!课件出示运动会活动场景(第96,97页主题图),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能用数学语言说说吗

学生观察主题图自由发表意见,并且能够用数字表示出图上参与各个运动项目的人数。

师:谁先来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见有3人在跳绳。

生2:我看见有9人在踢毽子。

生3:我看见有6人在跑步。

【设计意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

三、尝试探索,研讨交流

师:比赛正在进行,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解渴的饮料,已经喝了一些。(课件出示主题图左下角插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发现,谁能提出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呢

引导学生观察“分饮料”图,提出数学问题:箱子里面有9盒饮料,箱子外面有4盒,一共有几盒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13)

【设计意图】

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真实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操作学具,探索算法

师:你已经把结果算出来了,那么9加4是不是等于13呢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算一算,能够借助你的小棒摆一摆。

(1)留足学生的操作时间,教师巡视。

(2)师:谁能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生1:从4个中拿出1个给9,9加1等于10,10个再加剩下的3个就等于13个。

生2:在9的后面之后数4下,10、11、12、13,就明白9加4等于13了。

生3:把9根小棒和4根合在一齐,然后再从中间数出十根捆成一捆。就是13

教师着重点第一种学生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3、教师归纳:从4根小棒中拿出1个给9,凑成10,然后,我们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十位,剩下的三根放在个位。这样,我们就得到了13。同时动画播放小棒演示的“凑十法”。解决9加4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

本节课将从学生已有认知起点出发,透过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为学生带给一个探究算理的平台,同时借助直观演示来帮忙学生真正理解9加几的算理,个性是“凑十法”。

提问:(1)为什么要从4根里面拿走一根

(2)从4根里面拿出一根,就是把4分成了几和几

(3)再一次播放动画。学生和动画一齐边操作边口述。

4、总结算理

你明白9+4怎样算了吗(结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下注出“凑十”思维图)

师:第一步

生:从4里移1个给左边9个。

师:也就是把4分成了1和几(根据回答板书)

然后呢

生:9+1=10。

师:第三步

生:10+3=13

师;还有谁能完整地把这三步口述一遍(点2至3名同学口述)

师:那么你们能像他们这样说吗同桌互相说说。

师:讲述:像这样在计算时先把9和1凑成10,再算10加几得十几,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这天学习的资料就是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问题,板书“9加几”

【设计意图】

把表象转化为图式,能够及时内化计算方法。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看大屏目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生1:有9人踢毽子,有3人跳绳,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3=

生2:有9人踢毽子,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6=

生3:有9人踢毽子,有7人跳远,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7=

生4:有6人跑步,有7人跳远,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6+7=

教师根据学生的列式,板书:

9+39+69+76+7……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师:9+3等于多少请大家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操作学具,教师巡视

师:谁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操作的

生:从3根小棒中拿出1个给9,9加1等于10,捆成一捆放在十位再把剩下的2个放在个位就等于12。

教师同步操作演示课件(左边9根小棒,右边3根,然后出示矩形框把把左边9根小棒同右边3根小棒中的一根圈起来)

师:如果不摆小棒,我们就应怎样想

生:第一步,把3分成1和2;第二步,9加1等于10;第三步,10加2等于12。

教师板书“凑十”思维图

剩下的两道题,点学生直接口述,教师板书“凑十”思维图。

五,发展迁移,强化理解

教师:这天小朋友们已经把9加几的问题全部解决,那么剩下的“6+7”你们也能解决吗

学生探讨思考,述说算法.

【设计意图】

透过模仿性练习巩固新知,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六,全课总结

师:请大家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天我们学习的算式都是“凑十法”解决的。

师:这天我们主要是学习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问题。利用“凑十法”把9加几转化成十分好算的10加几。你们能把这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吗

9加几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题卡、自制学具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快乐的数学课堂啦,我们已经认识了1—20的数字宝宝,还知道可以用数字宝宝解决一些问题,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几道算术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算得又快又正确!!

1、(出示课件)做填空题和计算题,采取开火车的形式。

小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计算题做的又快又准确,小猴聪聪奖励大家,拿来一些桃子,我们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啊?怎样列算式呢?谁能说一说?

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9 + 4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卡片摆一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聪聪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小猴聪聪的菜园里收获了两种不同的萝卜,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萝卜?怎样列算式?

板书:9+6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再加6等于(15)。

小结:像9+4、9+6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四)巩固练习

让我们运用凑十法来解决两个小问题吧!

1、想一想,算一算。请学生说算法

2、发题卡,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

3、游戏《找朋友》

(五)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做9加几的题目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见9想1凑成10,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2、情感渗透: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还有更快乐和奇妙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可要加油干哟!

五、作业

课本89页第1题,第3题

六、板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在交流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2、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体验“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师、生)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与时间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猜数激趣,引入课题

二、体验9加几的算法

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口算

1、出示P90 第一题

(1)出示左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感觉有多少人?

②生数

(2)看图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绵羊?

列式:9+7

2、揭题:9加几的练习课

1、生独立算9+7=?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3、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凑十法”比较方便)

1、出示P90 T2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题来算算。

生独立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③观察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初步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

2、出示P90 T3

①学生独立口算

②全班交流:选几题指几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P90 T4

(1)出示第一幅图

①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②生独立列式计算③交流算法

④你能从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⑤自己给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出示P90 T5,

先弄清题意,再填“>、<、=”。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 凑十法

9加几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分层次进行练习,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9加几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P96、98页内容。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 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5 = 14 9 + 7 = 16

1416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数学地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一个重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要注重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些,在以上教学片断中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数学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的体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平等、开放、操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9加几教学设计9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数学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亲历性,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习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调动积极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比赛?获得过哪些好成绩呀?

2、引导观察课本插图

师:胜利小学的小朋友也在开运动会,让我们一起过去瞧瞧!(课件展示课本第96~97页的运动会场景图)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小朋友每人分发一瓶饮料,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左下角的饮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得出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可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

师: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办法去算一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习。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三、巩固应用发展思维

1、挖掘课本资源提出新问题

(1)引导再次观察画面

师:刚才我们发现运动场上有跳绳、跳远等很多比赛项目,那么参加这些项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小组合作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3)师整理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解决问题。

师逐题提问:算式是什么?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书中练习(做一做第二题)

师:激烈的比赛已进行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后勤部又及时地送来了点心,每人分发了一只鸡蛋还有一块小蛋糕。结果又多出了一部分,请小朋友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它们分别多了多少?

3、、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认识了几道9加几的进位加法?除了这些还有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题。

9+5=9+2=9+9=9+4=

9+8=9+6=9+7=9+3=

(1)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接着第4种发现提问:你知道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适当选用课堂作业本及书中练习的部分内容。

9加几教学设计10

活动片段展示:

我首先通过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

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再用小棒来代替饮料来数一数。

生1:我是1盒1盒地数……一共13盒。

生2:我是2瓶2瓶数,再加1盒……一共13盒。

生3: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4:我是先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老师有意识地抽出各种数法的代表来比赛看谁数得快)

师:老师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同时数一数老师这里一共有几朵花。(出示红花9朵,黄花8朵,分三组来数)

师:哪个小朋友数得最快?为什么他数得这么快?哪种方法好?

……

反思:

上面的教学片段,我从情境入手,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体现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把学生当作研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正是从这一特点出发,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把凑十法强加给学生,因为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动脑思考获得的。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明者,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不可能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数数已经掌握了很多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简单的用一种方法强加学生掌握,而是引导、实践、探索,发现,虽然有些学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不是用很优化的方法,但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也能发现其它方法比自己的方法好。这种多向交流,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

9加几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程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基本口算练习

1.看卡片口算

8+67+56+58+36+67+68+47+48+87+7

2.听算

8+39+69+57+58+2

9+48+76+410+87+3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子

1.放合唱录音

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的校歌,是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报影出示例子,仔细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

(乐队有5人,合唱的有9人)

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

(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乐队5人和合唱的`9人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教师板书:9+5)

师:那到底一共有几个人呢?

学生想计算方法.

师: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

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

5.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师:这两种方法都好,先分一个数,再用凑十法来计算,你们也是这样计算的吗?

三:巩固拓展

1.完成做一做

2.报影出示“学生搬南瓜”图

2.小组合作,要求

A.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

B.要求什么?记录下来.

C.怎样列式?

D.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2)计算比赛,完成练习十八第2、3题。

四: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校书设计:

用数学

9+5=149+5=14

9加几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第79--80页例1--例4。

教学目标:

1.学会自主探索凑十的方法,知道9加几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懂得用凑十法把9转换成10加几计算,会看算式口算9加几。

2.渗透转化、集合和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准确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素质教育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没有用"使学生……"这样的字眼,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说明了教师对教法与学法结合的重视,映射出教师对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学重点:用凑十法正确地口算9加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根据凑十法的需要,合理地将第二个加数分成两个数。

教学工具:9根绿小棒、3根红小棒、9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寻找一种方法,计算一些题目好不好?

二、基本训练

1.借助组成,预作埋伏。

(1)电脑出示的均匀摆放的小棒:左边10根,右边5根。请生说是多少根小棒?

(2)电脑出示14根均匀摆放的小棒图,引导学生操作,讨论,想办法很快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汇报,电脑演示:分成两部分,左边10根,右边4根。)

2.类比联想,诱导凑十。

(1)促使学生看9想1凑十。电脑出示均匀摆放的小棒:左边9根,右边5根。让生操作、讨论,类比、联想上法,得出:从右边5根小棒里移1根到左边来分成十和几就能很快看出是多根了。(电脑演示)

(2)驱使学生看8想2,看7想3等凑十。电脑出示均匀摆放的小棒:①左边8根,右边5根;②左边7根,右边5根。要求与方法同上。

(3)观察思考,比较归纳:不管左边是9根、8根、7根小棒,我们总是从右边移动一些小棒把左边的凑成10根,分成十和几。当左边是9根时,只要从右边移动l根……,也就是只要想9()=10,8()=l0……

3.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凑十的方法,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作用可大呢!

【设计意图::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转化思想。没有就课论课作简单化处理,而是站在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对教材作创造性加工,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讨论,类比联想,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有效展开智力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方法的探寻过程中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保证了在进位加法中的有效迁移。】

三、探求新知

1.教学例1:92=口

电脑出示例题图(可随师生语言进行动态性展示)

(1)引导观察:盒子里面有几个皮球,盒子外面的皮球是怎样分开的?

(2)学生操作、交流得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把2个分成1个和1个,9个加1个得10个,10个加上1个得11个。

(3)指导学生完成算式(板书),初步形成凑十的思路,即9加1得10,10加1得11。

(4)学生完整地说92是怎样算的?用什么方法算?

2.教学例2(板书)摆摆算算,93=口,97=口

(1)指导学生分别摆出小棒图和圆片图,同桌讨论,进一步探索凑十的方法,加深理解,学生展示凑十的过程(在投影仪上边操作边口述)。

(2)学生完成书上的算式,形成凑十思路,即9加1得l0,10加2得12;9加1得10,10加6得16。

(3)提问式小结:在计算93和97时,我们也是采用的什么方法?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3(板书)边摆边算,94=口,98=口

(1)学生独立操作形成凑十思路,正确填写得数,同桌互说凑十的思考过程;展示思考过程,完整表达凑十思路。

(2)提问式小结:计算这两题,你仍然是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把后边一个加数分成1和几呢?应该怎样想?

4.教学例4(板书)想一想:95=口,96=口,99=口

引导学生把操作过程内化为凑十法,正确地、熟练地口述凑十过程。

5.齐读以上算式,发现共同点,揭示课题,让生归纳算法及注意点。(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设计意图: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过程,在头脑中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儿童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学习重点不断得到强化,难点逐步得到突破,教学目标随着教学的进程按时准确到位。】

四、轻松一刻

(电脑出现动画和音乐)

边舞边说儿歌:你的眼睛里有个9,我的眼睛里有个1,9和1好朋友,凑成十不分手,不分手。

【设计意图:利用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将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政编,融学习于娱乐之中,取得了寓教于乐的双重效果。妥贴自然,无雕凿痕迹。】

五、巩固练习

1.出示卡片,看题口算:

913=口915=口94=口96=口

(1)口算得数;(2)找出每组算式间的联系;(3)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直接想91口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小结9加几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说明:大家喜欢看大风车节目吗?我们A大组扮演金龟子(贴头像),B大组扮演风车娃(贴头像),看哪组算式算得又对又快,优胜队奖励一个大气球,好不好,有没有信心拿第一?

91=92=93=94=95

96=97=98=99=、

汇报结果、评奖并让学生理解算式与结果之间关系,帮助学生初步领会算式与结果之间的特殊关系,并通过这9道算式渗透函数思想,引导得出简便的方法。

4.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凑十法计算86、76等;表扬鼓励小朋友真了不起,把凑十的方法用活了,老师也要向小朋友学习!

【设计意图:练习紧扣目标,形式多样,活泼有趣。注意扩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凑十法进行认识,为后继学习作好方法上的准备,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六、学生谈学习体会,结束全课

【全课总评:注意在激趣的基础上,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适时、适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保证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素质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加强。】

9加几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教授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教学时,可用图片代替桃来进行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想想怎样算出一共是多少,说出是怎样算的。

对“凑十法”可以适当引导、启发:怎样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几?让学生先想到凑满十。

对本题的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适当突出和提倡使用“凑十法”。

三、实际操作

1、试一试的教学。

2、想想做做的教学。(1~5题)

四、知识总结

五、能力检测

9+49+39+89+7

9+69+99+59+2

9加几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摆件。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羊氏家族们今天要举行“羊羊圣诞会”你们想参加吗?那么首先要闯过“速算城堡”这三关,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出发!

1、复习(第一关)

2、复习(第二关)

3、复习(第三关)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闯关成功,请进入羊羊圣诞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羊羊圣诞会图。(教学9+3)

师:欢迎来到了羊羊圣诞会,有几只羊羊参加?又来了几只?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

师: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9+3=12、主题图)

2.试着说说想法。

师:9+3真的等于12吗?你有检验的方法吗?拿出你们的小棒棒,摆一摆(小组合作后请学生说说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一:数一数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边凑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学凑十法。

4、两只羊羊图(9+4)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凑十法”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算一算一共有几多小花吗?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师:羊羊们为了了解你们运用“凑十法”的情况,决定要考考你们,首先,我们要从小组开始检查,同学们加油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9+2=11(喜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2、9+4=13(灰太狼组其中一员回答)

3、9+6=15(沸羊羊组其中一员回答)

4、9+7=16(懒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5、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写一写,做一做)

小结:唱“羊羊凑十法歌”

小游戏:大转盘

师:前面那么多关,那么多考验,我们都一一闯过了,现在剩下了终极大闯关来争夺羊羊圣诞大礼物,你们想得到这份大礼吗?那就开始吧!

7、终极大闯关

1、第一关:碰碰车(每一小组回答一次)

2、第二关:吃水果(每小组其中一员回答)

3、第三关:找位置(抢答)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

9加几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6-97面的例题,第99面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以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凑十法”。教学难点: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

第一关 填空 9+()=10 9+1+1=( )(轻易闯过)

第二关、数的分解 (轻易闯过)

第三关、口算 10+7=( ) 10+2=( ) 9+4=( ) 9+7=( ) (此关没过,引出新知)

2、提出学习目标

①自主学习课本96—97页的内容,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

②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③完成99页的第1题。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学习课本96、97页的内容,根据课本上的运动会场景,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

(1)问题与算式展示

生1:有7人跳远,有3人跳绳,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 + 3 =

生2:有3人跳绳,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3 + 6 =

生3:有6人跑步,有7人跳远,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6 + 7 =

生4:有7人跳远,有9人踢毽子,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 + 9 =

生5:有9人踢毽子,有3人跳绳,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3 =

生6:有9人踢毽子,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6 =

(2)算法展示 以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为例

a、点数法: 1 2 3 ┄┄ 13,一共有13盒。

b、接数法: 箱子里有9盒,从9开始,接着数,9 10 11 12 13,一共有13盒。或456 7 8 9 10 11 12 13。c、凑十法: 9放进1凑成10,10 加3得13

(3)师:大家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三、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

四、拓展延伸。

1、开火车口算。

2、练习十七第1题 根据图意列算式,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3、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标签:加几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