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生物

让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论文

生物3.01W

摘 要: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或进行环境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生物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自然环境,生物与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物学习中涉及到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内容,为环境教育打下良好基础。中学生如果养成基本良好行为习惯,将终身受益,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让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论文

关键词:教学 渗透 环境教育 培养 行为习惯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生物科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地渗透环境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了解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认识到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主要源自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而这些损害、破坏环境的行为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如在学习“生物圈”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为了让学生更实际地明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调查了高台土地沙化,环境日益恶略的原因。同学们通过搜集调查,知道了高台之所以成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是缺水,而缺水的原因是植被被破坏。原来当地人们为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荒地,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日益恶化。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常常是全球性的,人类的许多活动影响着生物圈,使生物圈面临危机。学生明确了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了人必须与生物圈和谐共处的道理。

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自觉做到环保生活

保护环境,只靠宣传是不够的,学生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要转变为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自觉行为,才是环境教育的目的。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正确的环境行为习惯,更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中,在教师家长的指导和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过去的学校教育中向学生传递的更多的是不能和不要去做什么,如不要损坏树木,不要破坏绿化,不要伤害动物,不要随地吐痰,不要损坏公物等等。很少具体地教会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如何去做。

在学习《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一节内容时,提到不能随地吐痰。在《传染病》的学习中也说到不能随地吐痰。通过学习相关的生物知识,学生知道了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作用,被呼吸道阻拦的细菌和有害物就形成痰和鼻涕等,随地吐痰将会散布细菌等病原体而传播疾病,污染环境。通过学习,学生会知道:遇感冒要咳嗽吐痰或流涕时,将痰吐在手帕里放进口袋,回家后处理或放进垃圾桶。应该说这是一个人人都会做的文明而环保的行为。

三、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目前中学生物教材蕴含了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不少生物学知识本身就是环境知识,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是进行环保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初中生物构建了“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就是以生态环境为主线,串联生物科学知识;例如,在讲《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时,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物教师应不断挖掘教材中涉及的环保内容,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

四、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

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更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教师可结合熟知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这是一场足以危及国家安全的环境灾难,而且,清理漏油的一些化学措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还会可能大于漏油本身。事件发生导致墨西哥湾地区,共有1387只海鸟、444只海龟和53只哺乳动物直接死于这场污染。让学生明白这是一场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人为生态灾难。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树立了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五、要利用专题讲座渗透环境教育

针对学校内有个别七年级、八年级甚至九年级学生在小买部、厕所偷偷吸烟的现象,结合学生有一定的生理知识,组织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作了烟、酒的成分对青少年身心的危害的讲座。向他们分析烟和洒的主要成分、特点,对气管、咽、喉、血管、心脏等的危害,给学生强烈而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才可能在思想上拒绝烟草,远离烟草。

总之,环境教育是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意识是科学意识,也是道德意识、文明意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从事环保的技能,主要是通过传授环境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环保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发展观,进而使其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