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节日范文 > 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的论文

重阳节2.01W
  九九重阳节的论文

 今夕何夕,岁岁重阳

九九重阳节的论文

----欧来云 重阳,是个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名词,其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名字本身,更在于它对于古代广大劳动人们的重要意义。据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就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加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由此可见,重阳的习俗在三国时就已经定型了,众所周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庆祝或祈求祝福,又正值丰收前后,人们便有更多的财物用于庆祝,于是饮菊花酒,插茱萸,登高等等,盛极一时。然而,在现代,在这个已经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却渐渐淡忘了这个节日,很多人已经不记得,重阳是什么日子,该做什么,甚至已经不记得重阳是哪一天,这无疑是对中国辉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大破坏,是对古人智慧结晶的亵渎,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不是有义务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做些什么,不说有所创新,至少,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得他的来龙去脉,他的成长历史。

  依然风雨古重阳

重阳节的传统由来已久,后经过后辈的继承与发扬,成就了今天人们记忆中的模样。关于重阳的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说为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夏去冬来,大火退隐,由于古代人们对大火有着神明般的敬仰,在九月这一天,人们便要举行送行祭仪,祈求来年丰收。虽然久远的祭祀仪式已经不可考,我们仍能从江南部分地区的重阳祭灶的仪式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

关于重阳的另一说法则来自于神话传说。相传东汉时期,汝河地区瘟魔?行一方,只要他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百姓受尽折磨。瘟疫夺走了一个名叫恒景的人的父母的生命,于是他下决心为民除害,四处寻求仙人教授自己仙术,终于得成归来,在九月初九的早晨,将乡人领导山上避难,而后自己用仙人所赠的茱萸草和菊花酒除去恶魔,造福一方。因而民俗中就有了登高避疫,插茱萸,和菊花酒的传统。尽管只是神话传说,但这也正证明了古人对重阳意义的唯美诠释。

可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重阳起源说就是第三种---史书记载。先秦以前,《吕氏春秋》中《季秋季》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 天子。”说明这时已经形成了重阳最原始的庆祝仪式。而后,西汉《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由此可见,西汉时的重阳习俗为后来的重阳习俗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至三国,更有重阳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扫酒业神等仪式。流传至后代,又添加了敬老和祛病驱邪等内涵。

少年登高一望乡

登高,是重阳节这一天举行的比较大型的活动,在古代,因重阳有登高的习俗,故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曾风行一时,因为有登高望远的便利,他也成了人们望乡思亲的时机。然至近代,由于人们工作负担加重或是人们的懒惰心理,登高的习俗在人们的心里也已渐渐取消,而对其他习俗

也只是有选择性的保留下来。

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众多重阳习俗中,要说与登高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插茱萸,簪菊花,这一习俗,在唐朝时已很普遍,以后历代盛行。茱萸又叫“辟邪翁”,有避邪祛病的功效。深刻反映广大穷苦百姓饱受病疫折磨,渴望摆脱疾病困扰的心情。于是,每逢佳节,男女老少们便佩戴茱萸于头或臂,驱邪消灾,有些地方还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插茱萸,代表着人们对亲人健康平安的美好期望,通常是家人或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赠送佩戴,以表达祝福。而随着人们时候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多的对未来的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益寿,而菊花叫“延寿客”,有益寿延年的作用,所以,宋代之后,“延寿客”渐渐取代了“避邪翁”。

 江边枫落菊花黄

赏菊,喝菊酒,是重阳节的又一象征性活动,似乎人们一想到菊花就可以习惯性的把他和重阳节联系在一起,一则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二则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不醉重阳十五年

  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谈到我们对于重阳的记忆,大部分人能够想到的仅止于此,其实,重阳带给我们的决不仅仅只是这些,因为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因而各地也有自己独特的庆祝重阳的方式,那这些特殊的活动你有知道多少呢?

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

江苏省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卢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安徽省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福建省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后记:重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辉煌灿烂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凝结了太多古人的智慧与期望,继承并发扬重阳节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后一辈中国人应尽的义务,然而随着历史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人逐渐的走向世界的同时,却忘记了带着我们的特色文化走近世界,融入世界,相反,国人只知一味的模仿外来的节日与传统,渐渐的丢失了自己的精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传统习俗正在被国人渐渐的淡忘和取消,而外国所谓的情人节,圣诞节等等正不断的充斥着中国的市场,甚至中国的节日被其他国家窃取,这不得不说是我们的悲哀。所以,作为新一代中国的希望,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重拾那些被我们遗忘的记忆,更要做节日的主人,努力的把中国的节日带向世界,在展示真正的中国特色的同时并不断创新,唯有这样,我国的文化遗产才能真正的得以保存,中国才能永远对得起“文明古国”这个号!

标签:九九重阳 论文